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一章——斷裂的房子(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一章——斷裂的房子(1)

在英國憲章運動之後,時間的齒輪緩慢而不可阻擋地向前轉動,當時間來到了19世紀60年代的時候,整個世界都進入到了動盪時期,在歐洲,普魯士為了建立小德意志帝國正在進行著戰爭;在廣袤的俄國大地上,沙皇被迫進行了改革,解放了延續千年的農奴;在遙遠的東方,英法聯軍正在中華大地上燒殺搶掠,偉大的藝術瑰寶圓明園在侵略者的叫囂聲和兇惡的烈火中變成了一堆瓦礫;在日本,正在進行改變了日本國家軌跡的、強大了自己但是給亞洲帶來了深切苦難的明治維新;而在美洲大陸上,自英國獨立出來的美利堅合眾國也陷入到了分裂的危機中。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殖民地北方的資產階級工商業主和南方經營種植園的奴隸主並肩作戰,贏得了美國的獨立,但是這兩者之間只可共患難,但卻難同享富貴,因為這兩者之間有著深刻的矛盾,簡而言之,就是錢。因為北方發展資本主義,在英國工業革命的傳播下,美國資產階級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工廠林立,需要大量的自由勞動力。而南方實行的是種植園經濟,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北方資產階級為了獲取大量的自由勞動力,主張廢除奴隸制,將南方的奴隸釋放出來,湧入北方的工廠,而南方的奴隸主主張堅守奴隸制,保護自己的利益。在美國的西進運動中,對於新增的州究竟實行那種制度,北方的廢奴派和南方的蓄奴派每一次都爭得面紅耳赤,不可開交。而且,這種牟盾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愈加深刻的,美國的經濟發展的越快,雙方離開的腳步就越迅速,美國的經濟越繁榮,兩者之間的分歧就越大,越不可調和。當美國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兩者之間勢必將徹底分裂,水火不容,是徹底分裂,還是浴火重生?歷史將美國的命運交到了美國人手中。

雙方矛盾越加尖銳,1860年的總統大選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成了美國內戰的*。

在1860年的總統大選中,美國歷史上的著名總統林肯當時就是以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參加了美國大選。在1860年11月6日的總統大選中,林肯最終贏得了大選,但是林肯在美國10個蓄奴州中,卻沒有得到一張選票。當選為美國第十六任總統的林肯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富有地域色彩的一次選舉。

林肯是主張廢除奴隸制的,林肯的當選使得廢奴主義者們奔走相告,但是卻也讓蓄奴者們咬牙切齒。林肯的當選在南方的奴隸主中引起了極大的不滿和恐懼。在南卡羅來納州的一位政客夫人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刺激是巨大的。南部到處籠罩著絕望和沮喪的氣氛,似乎下一刻就是世界末日。

俗話說得好,活人總不能讓尿給憋死,當初南方各州既然能夠加入聯邦,現在既然不想在聯邦中呆了,自然可以退出,再加上在競選過程中,蓄奴主們就曾叫囂著一旦讓林肯當選總統,就將退出聯邦。既然退一步是死,拼一步也不見得會死,那為什麼不拼一下呢?於是,南方各州開始蠢蠢欲動。。

蓄奴州南卡羅萊納州首先發難,在林肯當選的當年的12月20日公然宣佈退出聯邦,南卡羅來納州的行動推到了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在其之後,密西西比州、佛羅里達州、亞拉巴馬州、佐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德克薩斯州等州相繼宣佈退出聯邦。

南卡羅來納州在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之後,又開始張羅著這些退出聯邦的州重新組建一個新的政府,另起爐灶,在1861年4月8日,成立了“美利堅諸州同盟”,簡稱南部同盟。第二天,南部同盟選出了他們的總統,傑斐遜戴維斯,並且還出臺了一部憲法,極力維護奴隸制。

南部聯盟認為聯邦是各州間契約的產物,而且按照憲法承認的州權,各州是有權利脫離聯邦的。

在南部七州宣佈退出聯邦之後,北部的反應是非常復雜的,可以說是五味雜陳。北方的激進派對南方各州的行為非常憤怒,聲稱南部各州現在的行為是叛亂,現在已經到了必須用劍、步槍、*和彈丸去堅決粉碎奴隸主叛亂的時候了。

但是還有另一部分人卻十分同情南方各州的行為,還有人煽動反戰情緒,有的人還覺得南部各州走了更好,他們走了自然就沒了奴隸制,甚至還有人煽動叛亂。各個邊界的蓄奴州雖然沒有立即跟隨潮流宣佈獨立,但是也不支援聯邦和林肯總統,他們實質上是在觀望。這就是當時未退出聯邦的各州的反應。

林肯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登上的總統之位,他雖然是一個廢奴主義者,但是並不是一個激進主義者,主張用一種溫和的方式廢除奴隸制,而且他還是一個聯邦主義者,對於任何分裂聯邦的行為都深惡痛絕。為了不讓美國陷入內戰,林肯還宣稱,自己所在的共和黨無意干涉蓄奴州的奴隸制度,你們南部各州也冷靜冷靜,把刀槍收起來,這樣不好,多傷和氣。

但是,雖然林肯釋放了善意,但是南部各州是鐵了心的要造反了。就在林肯在1861年3月4日宣誓就職的當天,就接到了薩姆特要塞的求援信,他們已經被南部聯盟的軍隊團團包圍。雖然這個要塞的戰略地位不大,但是畢竟是聯邦政府和南部聯盟中間第一個掰手腕的地點,這第一仗的勝負關係巨大。在4月14日,南部聯盟的軍隊佔領了該要塞,並以此來開了長達四年的美國內戰的序幕。

再戰幕拉開之後,南部蓄奴州的奴隸主仍舊聲稱,南部同盟各州脫離聯邦僅僅是為了儲存自己的權力,促進自己的福利,捍衛州權。雖然他們說的天花亂墜,一副看起來受氣小媳婦的樣,但是事實上,南部奴隸主不惜孤注一擲的真正目的仍是為了為何擴充套件奴隸制度,甚至還揚言要為了建立一個“大奴隸制共和國”而進行軍事征戰。而林肯的想法就簡單的多,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這場鬥爭的最高目標是拯救聯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戰爭爆發時,雙方的力量對比十分懸殊,北部實力佔據壓倒性優勢,當時全國有34個州,其中有23各州聽從聯邦的調遣,佔到了全國面積的四分之三;北方人口為2200萬,而南部人口卻僅有900萬,其中還有352萬的黑人奴隸,北部幾乎擁有美國全部的鋼鐵、軍火和絕大部分的紡織、皮革等工業,僅紐約一個州的工業產值就相當於4倍南部所有分離州的總產值;北部還擁有長達22000英里的鐵路網,而南部僅有9000英里;北方資金雄厚,而南部各州本來就負債累累,缺乏資金,戰爭更使得財政變得焦頭爛額。

雖然在總體實力、戰爭潛力方面,北方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但是總體實力並不等於戰鬥力,戰爭潛力如果不能發掘出來,那也就只是個擺設。南部同盟人更崇尚戎馬生涯,有很多資歷較長、經驗豐富的軍事人才,而且南部聯盟蓄謀已久,早已經積蓄了大量的武裝力量。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南部聯盟在戰爭中是佔據著優勢的。

南部聯盟的總司令是老將羅伯特李,在當初戰爭開始的時候,老將軍就接到了林肯的任命書,讓他擔任聯邦軍隊的總司令,但是結果老爺子成了南部聯盟的總司令。因為,在美國人中,他們往往將自己所在的州放在了國家之前,老爺子就是弗吉尼亞人,而弗吉尼亞當時宣佈脫離了聯邦並加入了南部同盟。老爺子痛苦地發現,雖然自己主張廢奴,但是自己仍舊是一個弗吉尼亞人,自己怎麼能當聯邦軍隊的司令帶領著美國人打我們弗吉尼亞人?算了,我還是帶著弗吉尼亞人打美國人吧。直到現在,還有很多的美國人將州放在了國家之前,在美國南部各州,很多州的州旗依舊是美國內戰時期叛軍的旗幟。

薩姆特要塞的炮聲揭開了內戰的序幕之後,北方人民群情激昂,他們強烈要求聯邦政府採取行動,向南部叛亂各州發起進攻,好好教訓教訓這幫叛亂分子,維護聯邦的統一。在1861年4月15日,林肯政府發布命令,徵召75000名志願兵服役三個月。很顯然聯邦政府沒想到這場戰爭會如此曠日持久。等到了5月3日,林肯政府再次下令,徵召42000人志願兵服役三年。北方人民立即熱烈響應,紛紛參軍。

在徵兵之後,接下來就是如何打仗。最終決定由麥克道爾將軍指揮一支3萬人的軍隊,進攻南部同盟的博雷加德率領的22000人。但是麥克道爾的行動太過於小心謹慎,最終讓南部同盟軍(簡稱南軍)識破了自己的行動計劃,開始增援博雷加德。

在7月21日,美國內戰中第一場大戰爆發,麥克道爾率領聯邦軍隊(簡稱北軍)發動了進攻,但是被托馬斯傑斐遜率領的南軍牢牢地給擋住了。北軍進攻不利,就在這時,南軍的增援又趕到了戰場,戰場形勢發生了鉅變,對北軍不利,北軍開始撤退。但是,北軍的士兵是徵召兵,缺乏訓練,也沒有作戰經驗,最終讓一個有秩序的敗退變成了一場大潰退。

美國內戰中的第一場大戰以北軍的慘敗而告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