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九章——俄國的蛻變(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九章——俄國的蛻變(2)

俄國人的想法非常不錯,奧斯曼蘇丹可能也被俄國人打怕了,雖然俄國人的要求比較狠,割肉雖然比較疼,但是總比被俄國人打得半死在割要好。不過就在蘇丹準備答應的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打破了現狀。

原來,土耳其掌控的巴爾幹半島上的門的內哥羅發生了起義,奧斯曼的軍隊進行鎮壓,雖然奧斯曼帝國的軍隊打不過歐洲列強的軍隊,但是用來鎮壓個起義還是可以的,起義被鎮壓下去了。按理說,人家奧斯曼鎮壓自己國內的起義,是內政,跟俄國八竿子都打不著,但是俄國非得來插一腳,俄國政府又給了正在君士坦丁堡的使者緬希科夫一個新的指令,讓他要求奧斯曼蘇丹再簽訂一項條約,讓奧斯曼帝國從門的內哥羅撤軍。

之前蘇丹已經答應滿足俄國的要求,如果門的內哥羅再投靠了俄國人的話,那基本上自己的巴爾幹就成了俄國人的巴爾幹了,雖然奧斯曼江河日下,但是也是一個龐大的帝國,作為一個龐大帝國的君主,奧斯曼蘇丹實在是不能接受俄國如此苛刻的條件。而且,英國人也在背後給蘇丹加油打氣,英國拍著胸脯說,如果俄國人敢打你,不用怕,哥罩著你,而且不但哥罩著你,哥的好兄弟法國也會罩著你!沒錯,法國這次也摻和了進來。

有著英法兩國的撐腰,蘇丹的膽子大了不少,敢對俄國說“不”了,在1853年的5月拒絕了俄國的最後通牒。為了對抗俄國的威脅,蘇丹站到了英法這一邊,同意英法兩國的艦隊進入達達尼爾海峽。俄國一看這情況,看來是不打一頓不行了,於是毫不猶豫地就跟奧斯曼斷交了,並且更進一步,在1853年的7月3日直接派兵進駐了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這兩個公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奧斯曼在俄國佔領了自己的地盤之後,估計真的是被打怕了,一直沒吱聲,但是英國和法國一直在背後慫恿蘇丹,不要怕,有我們呢,老毛子就是個慫,在英法鼓了半天勁兒之後,蘇丹的膽子也大了起來,在1853年10月9日,奧斯曼蘇丹向俄國攤牌,說俄國你得把這兩個公國還回來。但是俄國對於奧斯曼的反應就跟蚊子叫差不多,在俄國眼裡,奧斯曼真真切切就是個慫。俄國反應也快,在奧斯曼通告的7天之後,俄國就給出了答覆。在1853年10月16日,俄國決定用拳頭跟奧斯曼聊天,向奧斯曼宣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這次英法倒是沒忽悠奧斯曼,站在奧斯曼一邊對俄作戰,在這場有著英國、法國、奧斯曼、俄國這四個歐洲列強的紛爭之中,撒丁王國也過來打了一把醬油。

戰爭開始之後,在初期,交戰雙方在進行機動,想形成一個對自己有利的戰略態勢。在10月28日,土耳其軍隊成功地渡過了多瑙河。俄軍知道訊息之後,非常震驚,怎麼讓土耳其人給摸過來了?於是緊急派兵進攻,但是在1853年11月4日的戰鬥中,奧斯曼軍隊在奧爾特理查擊敗了匆匆趕來的俄軍。俄軍出戰不利。

巴爾幹半島,地形多山,山間盆地較小,正式因為巴爾幹半島上地形的特點,才孕育了希臘的城邦文化。但是也是這種地形,也造成了交戰雙方所必須考慮的問題,那就是補給。俄國打著宗教和解放的旗號,能夠得到當地人民的支援,但是畢竟巴爾幹遠離俄國的中心,儘管俄國已經有著很多次對奧斯曼戰爭的經驗,但是補給仍然是一個很讓俄軍頭疼的問題。對奧斯曼來說,雖然巴爾幹是在自己的地盤,是內線作戰,但是奈何當地的人整天想如何造反和獨立,而且還多山,結果也讓奧斯曼軍隊的補給很成問題。所以,雙方都需要一個比較好的補給通道,而作為歐洲的第二長河和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的航運價值不可估量,誰掌握了多瑙河,誰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最終,為了爭奪制海權,雙方爆發了一場慘烈的海戰,那就是錫諾普海戰,這場海戰也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是風帆時代艦船的完美絕唱。

海戰就需要造船,而在風帆時代,俄國造船的成本要低得多。19世紀中葉,俄國憑藉著豐富的森林資源,使其建造風帆戰艦的速度和技術都保持歐洲領先水平。。黑海艦隊的“阿波什託夫”號三層甲板風帆戰列艦安裝了能夠發射68磅球形彈的卡倫炮,而且製造精良,幾乎是木質風帆戰列艦的登峰造極之作。在大量建造木質風帆戰艦的同時,俄國也沒有忽視蒸汽戰艦。1820年“伊佐拉?米蒂”號等武裝汽船已經裝備黑海和波羅的海艦隊,作為艦隊的輕型巡航艦和運輸船,同時兼任拖輪。

1842年俄國海軍制定了推廣蒸汽戰艦的計劃,裝備23門火炮的“阿基米德”號蒸汽巡航艦在1849年加入波羅的海艦隊,同時更龐大的蒸汽戰艦計劃也已經制定。這些造艦計劃中,多數是螺旋槳的蒸汽巡航艦。海軍部亞歷山大?門契科夫上將推遲了在喀朗斯塔德和尼古拉耶夫修建新的海軍工廠,這些工廠是能夠生產蒸汽機的船廠。

此前俄國海軍船廠與19世紀前的其它國家船廠一樣,僅僅是能夠造船的大型木工作坊,缺乏大型機械和精密的金屬零件製造能力,俄國艦隊蒸汽化計劃因缺乏蒸汽機而出現停滯。俄國計劃修建的兩座海軍新造船廠的工程推遲也並非海軍部門所願意看到的,主要問題出在俄國的工業產業方面。

在工業革命曙光初現的時候,俄國還處於封建社會狀態。遼闊的國土和豐富的資源,使得封建領主並不急於花代價去更新生產和貿易所需要的裝備和技術,遼闊的內陸腹地也使得貿易更需要馬車而不是商船。作為海上貿易最重要的保障的海軍在俄國是居於次要地位的,貿易利益未必完全仰賴海軍。俄周邊國家都與俄國有漫長的陸路邊界,沙皇更注重保持一支龐大的陸軍,隨時準備擊退越過邊境的敵人,海軍僅僅作為保衛陸軍頻海側翼的作戰力量,擔負打擊敵方頻海側翼的任務,或者對頻海的後方進行襲擊。這些因素導致沙皇在19世紀中葉以前沒有及時建立支撐造船業的相關工業體系。

在計劃修建新工廠時,俄國國內卻沒有可以提供生產蒸汽機裝置和部件的配套產業,鋼鐵冶煉也無法同時滿足造炮和造船。當時蒸汽機生產技術代表著一個國家最高科技水平,禁止輕易出口相關製造裝置和工藝。俄國只能轉而向工業國家採購海軍蒸汽化需要的大量蒸汽機。

從1820年起,英國就是俄國汽船用蒸汽機的主要供應國,1851年俄國向英國*了戰艦所需要的蒸汽機,並支付了貨款。但是英國一直謀求在地中海和波羅的海的海軍優勢地位,俄國海軍力量的增長令其不安。1840年俄國海軍雖然艦船數量少於英國和法國,但已經成為了世界上人數最多的海軍。而在1840年之前,英國已經在聯合法國共同遏制沙俄在中近東的擴張。在當年簽訂的《倫敦條約》中,就有禁止俄國黑海艦隊透過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條款。

853年6月沙皇尼古拉一世宣稱要解放土耳其統治下巴爾幹半島的1400萬東正教徒時,俄英關係已經嚴重惡化。英國此時還沒有向俄羅斯交付其*的蒸汽機,於是扣押了俄國海軍的全部訂貨,導致俄國海軍無法實現將戰艦、尤其是戰列艦改裝蒸汽機的計劃。沙皇的黑海艦隊只有早年建造的少量蒸汽巡航艦,在隨後的戰爭中不得不依靠以風帆戰艦為主力的艦隊與英法蒸汽風帆戰艦對抗。

沙皇對黑海艦隊缺乏蒸汽機並不在意,他和他的幕僚低估了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海軍力量,因此並未過多考慮英法介入俄國與土耳其爭端的程度。俄國海軍計劃在英國介入前迅速封鎖博斯普魯斯海峽,阻止30艘停泊在君士坦丁堡的英法艦隊艦隻進入黑海,並且迅速消滅衰落的土耳其奧斯曼帝國艦隊迫使其承認既成事實。因此俄國所有的作戰方案都建立在速戰速決的基礎上。1853年7月,俄國軍隊進入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佔領了多瑙河河口三角洲地區。10月11日土耳其向靠近海岸航行的俄國武裝汽船“普魯特河”號和“澳丁拿”號以及8艘單桅炮艇開火。10月15日土耳其向俄國宣戰,18日俄國向土耳其正式宣戰。

在宣戰之後,俄國和奧斯曼帝國的艦隊都在尋找機會交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