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九章——俄國的蛻變(1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九章——俄國的蛻變(12)

亞歷山大的改革在俄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使得俄國進入到了資本主義階段,如同彼得大帝改革一般,亞歷山大的改革也使得俄國迅速發展起來,他也因此永遠被留在了俄國的歷史上。

俄國1861年改革有很多缺陷和不足,比如不徹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但是這是改革的通病,只要是不流血的改革,都會有殘餘,只是多和少的問題。當初英國為了建立資產階級的統治,又是打內戰,又是發動政變,但是現在政府要員們比如首相外長之類,在到宮殿覲見國王的時候,在宮門口,就得下了汽車,換上馬車;宮廷的儀仗兵也不是手握鋼槍,而是拿著冷兵器。而日本經過倒幕運動之後,進行的明治維新,天皇不也是集大權於一身。這還都是打過仗,留過血的,俄國這都沒流血,有殘餘在正常不過了。

這場改革還具有非常殘酷的剝奪性,之前曾經講到,俄國農民要付出高於地價數倍的錢來進行贖買,這是對農奴非常殘酷的剝削和壓榨。

與此同時,它還具有欺騙性,表面上說得冠冕堂皇,結果滿肚子的男盜女娼。此外,這項改革並沒有在根本上改變封建的生產關系。其實想想就正常,你讓一個地主改變地主的生產關系,就好比是一個廚師不去做飯開始砸鍋了。

改革既沒有改變封建專制政權的階級實質,也沒有改變地主土地佔有制。貴族地主繼續掌握著國家政權,照舊控制著大量土地。地主的土地佔有制是農奴制殘餘的經濟基礎。根據1877—1878年的統計,在歐俄49省的9,150萬俄畝私人土地中,有7,300萬俄畝以上的土地,即約80%的土地,是屬於貴族的。

改革沒有徹底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相反,農民的土地被地主割去了1/5以上,有些省份甚至達40%以上。同時,地主霸佔良田和整塊的土地,將零星土地和沙地分給農民,地主的土地還像楔子一樣楔入農民土地之中,致使農民不得不以高價租種地主的這種楔形土地。

工役制農奴經濟是封建農奴制殘餘的另一表現形式。八十年代中葉,在歐洲43省中,17個省是工役制農奴經濟佔優勢,7個省是混合制經濟佔優勢,另有19省是資本主義經濟佔優勢。可見,工役制農奴經濟還佔有相當大的比重。農民在缺乏土地的情況下,為了使用地主耕地.牧場和草地,被迫以最苛刻的條件向地主租佃,接受工役制剝削。

工役制剝削與資本主義剝削不同。它的基礎不是私有主的資本,而是土地;不是自由僱工,而是帶有高利貸性質的盤剝。工役制是徭役制的直接殘餘,是從徭役制向資本主義的過渡形態。列寧在分析工役制時指出:“工役制的實質就是農民用自己的農具和牲口耕種地主的土地,從而得到一部分貨幣報酬和一部分實物報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封建農奴制殘餘,使農民在改革後仍然處於十分悲慘的境地。他們政治上仍然受壓迫,經濟上照舊依附於地主。他們承擔著贖金.貸款利息和贖買手續費的盤剝以及土地稅.自治稅和村社捐稅等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的重壓。因此,廣大農民仍然常年在飢餓線上掙扎。

雖然改革有著這樣那樣的弊端,但是總體來說,還是進步意義更大。1861年農奴制度改革畢竟加速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使資本主義在國民經濟許多部門中得以確立。俄國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經濟狀態。所以列寧認為,“1861年2月19日標誌著從農奴時代中成長起來的新的資產階級的俄國的開端”。

在農業方面,,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明顯地表現為農民階級的分化上。在農村,農民階級一方面分化出少數富農,他們擁有優良的牲畜.農具和大量土地資金,是農村中的資產階級。他們不僅購買農民所出賣的份地,而且還買進地主所出售的莊園。另一方面是分化出了一大批破產的農民,他們不僅失去了土地,而且喪失了其他生產資料,淪為農村中的無產階級。這些農村無產階級和農奴制改革所造成的無地農民就形成了一支僱傭大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十九世紀末,根據全俄人口調查材料,俄國僱傭工人大約已有1千萬。

農民的分化促進地主經濟循著資本主義道路演進。農民破產後,由於失掉了馬匹和農具,不能再為地主服工役了,這就迫使地主不得不採取資本主義的經營方式。農民的分化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經濟,農村和市場的聯絡也日益頻繁,這些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在工業方面,資本主義也同樣得到了迅速發展。1861~1881年間,布匹的生產增加了兩倍,織布工廠排擠了手工織布業。1860~1890年,生鐵的產量由2,050萬普特增至5,660萬普特;鋼產量由1,250萬普特增至5,2000萬普特;煤的產量由1,800萬普特增至36,700萬普特。1866年俄國的工廠不到3千個,1903年已近9千個了。隨著資本主義在工農業中的發展,國內市場的擴大,鐵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長。1865~1895年,俄國的鐵路已由3,374俄裡增至31,728俄裡。到十九世紀八十年代初,俄國已基本完成工業革命。走上了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道路,成為了繼英法美之後的一大工業強國。

總的來說,俄國1861年改革時為了維護地主和貴族的利益,防止農民進行自下而上的革命的發生。維護並且鞏固了沙皇的專制統治,但是也促進了資產階級的壯大,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但是相比於之前的改革者彼得大帝,亞歷山大二世的遭遇就要慘得多了,就在他宣佈進行改革的二十年之後,他被人刺殺了。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極大地促進了俄羅斯社會飛速發展,極大地增強了國力,但同時也出現了負面效應。由於俄羅斯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自由化,出現了一些地下革命組織,積極地開展恐怖主義活動,試圖用刺殺沙皇和政要的手段,改變俄羅斯社會。亞歷山大二世對俄國的革命運動仍無情鎮壓,致使革命團體活動不斷增多。這一時期,積極主張行刺沙皇的就是處於地下狀態的人民意志黨人。亞歷山大二世遭到過多次暗殺襲擊,但由於防衛措施得當,一直安然無恙。1874年之後,革命者中的恐怖主義勢力抬頭,屢次試圖刺殺沙皇。對外方面,努力試圖廢除1856年巴黎條約。1877年—1878年發生俄土戰爭。簽訂聖斯特法諾條約,獲得有利的媾和條件,但是由於列強干涉,被迫接受1878年6月柏林會議的調停,俄國對巴爾幹的野心被阻止。

1881年3月1日,亞歷山大二世準備簽署法令,宣佈改組國家委員會,啟動俄羅斯君主立憲的政改程序,但在這一天他再次遇刺。刺客投擲的第一枚*炸傷了亞歷山大二世的衛兵和車伕,亞歷山大二世不顧左右勸阻,執意下車檢視衛兵傷勢,結果刺客投擲的第二枚*在他腳下爆炸,亞歷山大二世雙腿被炸斷,當日醫治無效逝世。亞歷山大二世遇刺,打斷了此前的改革程序。此後的亞歷山大三世和尼古拉二世未能實行有效的改革措施,俄羅斯的各種隱患不斷發展,最終導致了革命爆發,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在亞歷山大二世遇刺身亡37年之後,俄羅斯帝國滅亡了。

其實,這位亞歷山大二世和咱們中國的淵源還非常深,因為《中俄璦琿條約》、《中國北京條約》、《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都是亞歷山大二世即位的時候和咱們中國簽訂的。俄國從中國手中攫取的10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都是這位老爺子搶過去的。他不但對中國的領土強取豪奪,而且還將侵略的矛頭指向了中亞。當初左宗棠抬棺出征,“大獎抽邊上未還,湖湘弟子滿天山”中稱讚的左宗棠收復新疆,這新疆就是原來中亞的浩罕國的司令阿古柏率兵侵佔的,而這個浩罕國,最終也是在亞歷山大二世的手上併入俄國版圖的。

他還和日本確定了南薩哈林島的歸屬問題,並且還將原本屬於俄國的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當初他賣出阿拉斯加的時候,是想把這塊除了冰就是雪的地方給賣了,換點錢來發展國內,但是後來沒想到的是,在阿拉斯加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可以說在亞歷山大二世的手上,將俄國的版圖進行了確定。

亞歷山大二世對歷史的影響,主要是透過1861年改革,終於突破了阻礙俄國發展最大的瓶頸,俄國在19世紀後期資本主義的發展明顯加速。歷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亞歷山大二世的改革儘管不徹底,但終被證明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亞歷山大二世是俄國近代化的先驅,深受俄羅斯人民的愛戴。亞歷山大二世創立了國家杜馬制度,國家杜馬制度到今天的俄羅斯仍然存在。

俄國暫告一段落,之後會是一個小的戰爭,但是我覺得對一戰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那就是布林戰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