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八章——俄國的蛻變(1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八章——俄國的蛻變(11)

mingtian除此之外,根據法令,在農村建立起一系列管理農村的機構,比如村社,鄉法院等等,這些機構中,尤其應該說一說調停官。調停官,顧名思義,就是負責調停,這個官職是用來調停地主和農民之間的矛盾。本來,作為調停官,應該是緩和兩者之間的矛盾,應該是幫裡不幫親,但是吧,現在這個官職完全背離了這一點,開始偏袒地主這一邊,結果就是地主對農民的壓迫更合法了。現在地主不但可以用槍桿子來鎮壓農民的反抗,並且也可以來文的,用調停官吏和管理農民機構的人來規勸人民,讓農民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地當順民,好好地履行他們對地主的應該承擔的義務。

當時,除了地主所擁有的農奴外,皇室和國家也都有很多農奴,關於這些國有農民和皇室農民,沙皇政府也作出了相應的規定,按照2月19日的基本原則,特別頒佈了單行條例。國有農民可以完全保留自己的全部份地,這塊份地往往要比一般地主家的農民的份地要大得多。但是他們在贖買之前,也需要照舊繳納代役租。而皇室所屬的農民,他們的份地必須分期贖買,別忘了,要說俄國誰是最大的地主的話,那肯定就是沙皇啊,作為“頭號地主”的沙皇,肯定不願意把土地白白地分給農民。

在之前提到過,在改革之前,就有一部分農民開始進城謀生,關於這些農奴工人和領有制工人,則是按照《關於脫離農奴依附關係的農民的一般法令》以及有關的贖買條例來進行。只有在農奴制改革之前就已經利用過土地的農民,才能得到份地,否則的話,根本就領不到份地。在這,說一下領有制工人,領有制工人指的是在工廠和礦山工作的工匠。他們如果之前也利用過耕地,也曾經在土地上工作過,那麼也可以享受政策,可以領到份地,但是沒有的話,自然也就沒有了。但是,如果要使用的話,前提是完成賦役。

從改革的內容中看,可以看到,這個改革可以說是儘可能地保留了一切能夠保留的東西,用句學名來說,那就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但是,它畢竟還是改變了,還是把俄國帶向了資產階級的道路,仍然是一個資產積極性質的改革。可以說,推動了俄國的近代化,使得俄國又向前大大地邁進了一步。但是,這項改革還是引起了整個社會相當大的不滿。因為雖然改革中表明農民可以透過贖買獲得份地,但是當時農民所需要付出的贖買土地的錢,是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地價,使得農民的口袋裡精光。而且,農民們所要進行徭役的時間太長,這兩點,讓農民非常不滿,從而在全俄國範圍內,掀起了一陣起義的燎原之火。在進行改革的頭一年,也就是1861年,僅僅上半年,在全國43個省份中,就有42個省份發生了農民暴動,總數達到了647次,而1861年全年,則一共有2034個村鎮發生了騷動。

其實,如果只是農民自己的話,說句實話,他們估計連政府的法令都看不懂,基本上都是文盲,但是他們還是有他們的代言人的,那就是革命主義者,他們在他們的陣地《鐘聲》上,發表文章,揭露了這些法令的實質,也指出了這看似是美好的解放,但實質上是血腥殘酷剝奪的事實。革命主義者公然宣稱“(這種)解放是一種欺騙”,點明“這是新的農奴制度代替舊的農奴制度”。為了能夠讓大字不識一籮筐的農民們能夠明白,革命主義者們還特意寫了通俗易懂的文學作品,這樣寫道“你們不會從沙皇那裡得到你們所想要的那種自由。你們是地主的農奴,而地主是沙皇的奴才,沙皇是站在地主之上的地主……”

無論什麼國家,什麼地區,學生都是最熱血、最激情的,俄國的學生也不例外,他們站到了農民這一邊,示威遊行,建立社團,不要這種虛假的解放,而是徹底地解放農民,分給農民土地。現在可好了,不單單只是農民運動了,學生運動也攪了進來,農民和學生運動更加高漲,國家更加動盪,革命派趁機加大了活動的力度,透過發放傳單,印製小報等方式,廣為宣傳,並且還號召青年去成立革命組織,甚至還提出了推翻封建專制制度和建立民主制度的鬥爭綱領。沙皇一看,這還得了,這是要推我下臺啊,是和客人孰不可忍,下令鎮壓。在1862年,沙皇政府甚至公然逮捕了革命派的領袖車尼爾雪夫斯基。

就在地主開始鎮壓革命派的時候,那些資產階級在幹什麼呢?他們並不像英法等國的同輩一樣,轟轟烈烈,而是公開站到了沙皇政府這一邊,支援沙皇政府的政策。也難怪,畢竟俄國的資產階級就是依附於地主階級而生的,自然不可能站到地主的反對面上去。這些人對1861年2月19日的法令而歡呼雀躍,開始盛讚沙皇的“首創精神”和“堅定態度”。但是對農民和革命派則橫眉冷對,採取一種敵視的態度,甚至還呼籲政府應該毫不留情地鎮壓,

除此之外,法令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內容,在政治上,建立地方上的自治機構,也被稱為地方自治局。在司法上廢除了舊的等級審判制度,建立陪審制度和律師制度,並且實行公開審判。在教育方面,鼓勵辦學,擴大了大學的自主權,開始允許引進西方的書籍。在思想上,西方的資產階級思想進一步傳入俄國,使得越來越多的俄國人開始見到了自己與西歐的差距,開始紛紛要求改革。

其實,說起來,俄國之所以能夠進行這種自上而下的改革,與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本人是有著非常大的關係的。而沙皇之所以能夠選擇主動改革而不是死硬到底,我覺得還是與他的成長環境是有關的。

在亞歷山大二世的年輕時候的老師是當時俄國最著名的學者如可夫斯基,這位老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身上的人文氣息非常的濃厚。而且,這位老先生在教這位未來的俄國的沙皇的時候,並沒有僅僅教知識,或者僅僅教道德,他更看重的是對思想的教育。在俄國的歷史上,不乏那些窮兵黷武的君王,對此,老先生是深惡痛絕的,他甚至還曾直言不諱:我最擔心的就是亞歷山大將來把整個俄國人民當做軍團,把俄國當成一個大兵營。

但是,尼古拉一世卻不是這麼想的,他就覺得,作為俄國的帝王,那必須首先是個軍人,只有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軍人,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領導者。所以,尼古拉的想法可以說和如可夫斯基一點都不一樣,但是雙方都想讓亞歷山大沿著自己的想法來成長,於是這兩個人鬥爭的結果就是,亞歷山大二世不但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文化教育,具有人文思想,並且還收到了良好的軍事教育,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軍人。

在亞歷山大十九歲的時候,他完成了他的學業,包括數學、物理、地理、歷史、神學等等在內的龐雜的學科,可以說,同此前所有的俄國沙皇相比,亞歷山大二世所受到的教育是最好的。

除了教育之外,遊歷也是一種方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亞歷山大在小的時候,就已經去過莫斯科、華沙和柏林,在學業畢業之後,在老師如可夫斯基的陪同下,亞歷山大又開始了自己的旅行,只不過這一次他就換了一個身份,那就是俄國的皇儲。在這次遊歷中,他幾乎走到了俄國所有的省份,遊歷過程中,讓他見到了社會的真實情況,這些情況震撼了亞歷山大,成為日後改革的一個原因。

亞歷山大不但走遍了俄國的土地,他也跟彼得大帝一樣,踏出了國門,開始向西走去。20歲那年,他去歐洲旅行,在一年的時間裡,先後到了瑞典、丹麥、德國、瑞士、義大利、英國、奧地利等國家,見識到了這些國家的情況。這些經歷,讓他看出了俄國和其他國家的差距,是一個開闊眼界的過程。

隨著年紀的增長,開始逐漸參與政務,處理一些日常事務。起初尼古拉一世委託亞歷山大負責俄羅斯的農業問題,在1850年後又逐漸任命他擔任軍隊職務。在這一期間,亞歷山大對俄羅斯農奴制的看法發生了轉變,逐漸放棄了原來的保守思想,決定要逐步廢除落後的農奴制。

俄羅斯在1853—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中慘敗,使得俄羅斯國內朝野對尼古拉一世的不滿達到了頂峰。半個世紀前稱霸歐洲的俄軍遭此慘敗,暴露出裝備落後,後勤運輸和供應能力低下,軍事思想陳舊,指揮無方等嚴重問題。恰好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尼古拉一世病逝了。亞歷山大二世接手的是一個危機四伏的俄國,但是也是一個有利於改革的環境,亞歷山大二世進行了著名的1861年改革。(未完待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