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一章——宗教改革(6)烈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一章——宗教改革(6)烈火

隨著教會和貴族對農民的壓迫越來越嚴重,在閔採尓們領導下的農民也最終抬起了他們高貴的頭顱,向著曾經的主子發出了自己的怒吼。當兩者間的矛盾越演越烈且不可調和,並且雙方都不準備向對方低頭的時候,戰爭就成了最終的、不可避免的且唯一的選擇了。

1524年4月,馬赫塔爾修道院的農民們決絕勞役和貢賦,打響了這場波瀾壯闊戰爭的第一槍。在馬赫塔爾修道院的農民們之後,同年5月份,聖布拉濟延的農民拒絕履行農奴義務;到了6月,梅明根附近的施泰茵海姆農民宣告不願繳納什一稅以及其他賦稅,也反了;到了7月和8月,圖爾郜地區的農民也起義了,短短四個月的時間,農民的反抗運動就已成燎原之勢。面對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當地的統治者那是又驚又怒阿,你們這些“泥腿子”居然敢造反?!還真是翻了天了!Give you some colour to see!給你點顏色看看。在殘酷的鎮壓之下,這些地方的起義基本上都被平息下來,當這些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劊子手們心滿意得的回去準備慶祝他們的統治又將延續下去的時候,農民運動就像是剛剛開始活躍的火山,在剛開始的準備活動之後,終將是劇烈的爆發。

僅僅兩個月過後,1924年10月,斯圖林根地區的農民再度爆發起義,起義隊伍迅速擴大到了3500人,大家覺得可能才3500人有點少,放在中國也確實有點少,因為在我們中國歷史上,要是交戰雙方總兵力不超過十萬人史書上都不好意思寫,就拿戰國時代來說,、圍魏救趙中提到的桂陵和馬陵之戰,交戰雙方十幾萬;戰國四君子之一的魏信陵君竊符救趙,十幾萬;長平之戰白起直接坑殺四十萬趙軍降卒,立馬坐實了人屠之名;而秦滅楚之戰,秦國更是出動了六十萬大軍,秦楚雙方百萬大軍交錯廝殺。要是規模小了,直接“破之,殺萬餘”一筆帶過。可是十六世紀的德國總人口一共也就900萬,而且德國還被分成了數百個彼此獨立的公國、侯國、郡縣、自由市,平均下來一個也就個3萬來人,要是少點沒準連1萬人,都沒有,所以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3500人已經是一股比較強大的軍事力量。

雖然3500人很多,但是要是在一般時期,貴族們滅掉他們也就是分分鐘的事,可偏偏現在就是非常時期:德國和法國正在打仗,國內的軍隊絕大多數都在和法國交戰的前線,一時半會回不來。後院起火的貴族面對著現在拳頭比自己還大的農民貌似只有乖乖聽話這一條路可走了,但是他們卻利用農民們的善良、利用自己的卑鄙讓自己度過了難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先虛情假意地和農民展開談判,農民們都是群實在人,真的相信了貴族們的話,而且提出了相當溫和的條約,如沉重的賦稅和一般的領主特權,要求保障免遭任意逮捕,保障不受法庭的不公平的任意審判的侵害等一些基本的權益,並沒有因為貴族現在的境地來獅子大開口,農民們想著我提的要求也不多,你們現在都這樣了還不趕緊偷著樂去。結果不出農民們所料阿,貴族果然答應了了農民們的要求,其實農民們的要求可以再多點,哪怕就是讓貴族們把他們所有的地都分給農民,那些貴族也是會答應的。別驚訝,原因很簡單,因為那些貴族壓根兒就沒打算兌現他們的承諾,這只是他們的一個緩兵之計,一方面好言好語的把農民們哄著,另一方面千方百計地調兵,千方百計地增強自己的力量。可憐那些淳樸的農民兄弟了,當他們樂滋滋地走在回家路上,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的時候,殊不知這只是一場迷夢,只是一場貴族們的狡詐把戲罷了。

農民們回到家準備按照與貴族約定的“十六條”辦事的時候,貴族們的拒絕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了。怒不可遏的農民再次行動起來,這時的貴族們也集結了軍隊,但是雙方都沒有動手,農民們是不願動手,他們還打算著爭取一些權益之後接著回去過自己的小日子呢,而貴族們則是不敢出手 ,因為雖然集結了軍隊,但是從人數來說遠遠少於農民軍,要是實力足夠的話估計早就打過去了。但是這麼僵持著也不是個事兒阿,那怎麼辦呢,很簡單也很有意思——打官司,這事在咱們中國的歷史上我還真是沒聽說過,中國自古以來對造反的人基本上只有一個字——殺,兩個字——殺殺,三個字——殺殺殺,雖然造反的自己也能投降朝廷、也能接受朝廷的招安,但是給造反的以相同的地位讓他們打官司這就是絕對的不可能了。但是在西方,這就成了可能,到了十二月,當地的施託卡赫地方法院開始審理案件。當然,貴族在案件審理的時候是使盡了拖延之能事阿,能拖就拖,而且在一面私下殘酷鎮壓造反農民,一面緊急徵集軍隊和糧餉。

整個冬季就這樣過去了,雙方都沒有採取決定性的步驟,取得決定性的進展,但是從結果來看,似乎是農民們佔了上風,因為到了1925年3月底,一共有6股農民軍揭竿而起,總人數在3萬人到4萬人中間,大家想一下當時德國的狀況,就知道這是多麼大的一股軍事力量。雖然農民們看起來取得了上風,但是鬥爭的天平卻是在向貴族一方傾斜,因為戰爭打的不僅僅是人數,如果人數決定勝負的話那就簡單了,只是簡單的算術題,但是那麼多以少勝多的戰例告訴我們:戰爭不是那麼簡單,戰爭是一項複雜的工程,有許許多多的因素會影響戰爭勝負,如軍隊的人數、軍隊的訓練水平、士兵的武器、軍隊的士氣、指揮官的指揮藝術、後勤供應等等,而人數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而就在貴族們積蓄力量準備反撲的時候,農民們提出了自己最終的要求,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十二條款》,這是農民們首次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統治者而不是彼此孤立,首次將他們的要求用書面呈現出來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十二條款》主要包含以下內容:取消農奴制取消小什一稅狩獵、打魚和取材自由將公共財產和村落林地還給農民教區自由選舉牧師減輕徭役做徭役要有補償禁止任意懲罰。

但是貴族們顯然並不想失去他們自己所認為的“上帝賦予且不可剝奪”的權利了,他們終於集聚了足夠的力量,終於揭下了他們偽善的面具,開始宣稱“決心依靠武器和上帝的幫助來對付農民們的無法無天的舉動”,一支由9000名僱傭步兵和1500名重騎兵組成的武裝到牙齒的貴族軍隊開始向農民軍進發。大家想想看,一方是以當兵作為吃飯的傢伙事的,身手不好的估計早就死在之前的戰場上,墳頭都長草了,而且還裝備精良;而另一方主要是那鋤頭刨地的,估計有的連雞都沒殺過,人不行就算了,裝備跟對方一比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雙方就好比一個1米8的壯漢拿著把*對陣一個拿著把玩具槍的7歲小孩,結果不言而喻 ,農民軍一敗再敗,等到了7月底,大規模的農民軍已經被鎮壓,只剩下一些零星的農民軍還在抗爭,而在上一章中提到的閔採尓,也在戰爭中被俘,最終被處死。

轟轟烈烈的農民戰爭至此結束,在這之後的300年間,再也爆發過如此波瀾壯闊的農民運動。德國農民戰爭雖然以貴族勝利結束,但是對於整個帝國的經濟來說喪失十萬農民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這使得整個德國的政治體系在此後沒有改革的機會,在三十年戰爭中成為其它強國的戰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