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四章——鋼鐵煉獄:一戰(1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四章——鋼鐵煉獄:一戰(15)

其實,按照協約國原本的計劃,拿下加里波利,取得戰役的勝利根本費不了多大的勁兒,連那些巴爾幹的小國都能在奧斯曼這來個超神,自己這個大師王者那還不是妥妥的。只不過這次,聯軍所要面對的,可不是原來那個奧斯曼了,雖然奧斯曼軍隊這個角色依舊裝備不好、屬性掉渣,但是操縱這個人物的不是原來的奧斯曼帝國的軍官,而是來自德國的顧問奧托。

協約國就開始調集軍隊,在這,就體現出剛開始輕敵的壞處了,因為沒想著還需要大規模的陸軍,協約國當時就沒準備,直到現在需要了,才開始手忙腳亂的湊兵。雖然很倉促,但是還是在短時間內就集結了78000人,這些士兵來自四面八方,有法國的,有英國的,有澳大利亞的,也有紐西蘭的,甚至還有印度的,正正地跨了三個大洲,還真是*來相會。其中,主力則是來自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士兵,他們也被稱為“澳新軍團”。而負責指揮這支部隊的,是有著“詩人將軍”之稱的漢密爾頓。漢密爾頓被稱為“詩人將軍”是有原因的,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著名的詩人。詩人總是激情四射,在接到任命之後,就馬上行動起來。他衝進書店就買了一本土耳其陸軍操典和一本君士坦丁堡的旅遊指南......對,你沒有看錯,就是君士坦丁堡的旅遊指南,一個即將率領著部隊去打仗的將軍居然準備拿著一本旅遊指南去打仗,這個,也不知道是當時英軍匆忙的連個當地的軍事地圖都沒有,還是說這個將軍有這個癖好......

就在協約國集結力量的時候,奧斯曼軍隊也沒閒著,他們在奧托的指揮下,加緊佈置防禦體系,而負責和這支“國際聯軍”對壘的是奧斯曼帝國的第五集團軍,總兵力為84000人。除此之外,奧斯曼帝國還將第一集團軍在當地的兵力也劃歸到了第五集團軍,全部由奧托將軍指揮。奧托將軍透過之前協約國的進攻態勢,敏銳地判明了協約國的軍隊將要進攻的方向,利用加里波利半島多山的複雜地形,挖掘了大量的壕溝工事,並且增強了炮兵的火力。

就在奧斯曼軍隊在奧托的指揮下一點一點腳踏實地的時候,英國人連一張加里波利準確的地形圖都沒找到。詩人將軍漢密爾頓在這充分發揮了他詩人的特質,異想天開地佈置了一個充分發揮前線士兵主觀能動性的登陸計劃。即只是大致安排了軍隊登陸的方向,讓澳新軍團從北路進攻,英軍從南路進攻,法國的部隊則佯攻海峽的另一側。雖然制定了方向,但是部隊具體在哪登陸,什麼時候登陸,用什麼方式登陸,完全由前線指揮官“自由發揮”。

可以說,漢密爾頓的這個做法,他是爽了,但是就是苦了他手底下那78000名士兵,他們在只知道大致方向,但是卻不知道具體的登陸地點和登陸時間的前提下,被派了出去。而漢密爾頓的放權行為,使得他手底下的幾支部隊,採取了不同的戰略。其中,負責北路進攻的澳新軍團的指揮官威廉認為我們不能在白天強攻,而是應該在晚上,趁著夜色發動進攻,我們就一定能打他一個措手不及,就一定能成功。但是,在南部進行進攻的英軍統帥亨特卻覺得不敢苟同,我們為什麼要放著我們龐大的艦隊不用呢?我們就應該發揮我們的長處,用我們艦隊的大炮,轟碎奧斯曼軍隊的抵抗。既然要用到艦隊的大炮,那我們就應該在白天進攻,因為夜晚會使得艦炮的命中率大大降低。而法軍就比較好打算了,因為反正老子是助攻任務,怎麼著無所謂了。

而且,你就算不能採取同樣的登陸方式,但是怎麼也得中間通個氣吧,結果並沒有,澳新軍團和英軍在沒有通知雙方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始登陸。

1915年4月25日夜,在掩護艦隊進行了炮火準備之後,澳新軍團在賽迪爾巴希爾登陸。話說澳新軍團的統帥威廉居然敢在大多數士兵都沒有接受過夜間登陸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登陸戰。結果,因為夜晚光線不足,大批大批的士兵在沒有到達海灘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迷路抓瞎了。而且,威廉都不知道兩邊的地形是什麼樣的,登陸場的兩側都是懸崖峭壁,而在這種地形之下,這個登陸場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絕地。在這塊狹小的地盤上,大批的士兵根本就無法展開,大批的兵員和物資全部被限制在不到兩平方公里的狹長灘頭上。

澳新軍團在行動,奧斯曼人也沒閒著,在澳新軍團登上海灘的那一刻起,奧斯曼軍隊的炮擊就已經開始了,雖然澳新軍團想的是突襲,但是實際上突襲還沒開始,就變成了強攻。再加上那個狹小的灘頭陣地,使得澳新軍團的士兵連躲都沒法躲,整個陣地變成了一塊巨大的靶子,奧斯曼的大炮都在全力打靶。凡是能命中靶子的,都能得到令奧斯曼軍隊心滿意足的獎賞,那就是每顆炮彈捲起的大片士兵的血肉,以及那些鮮活的生命。整個夜間,對於澳新軍團來說,那是度日如年,每一分每一秒都覺得萬分的漫長。萬幸的是,天亮之後,聯軍艦隊的大炮開始發威,終於壓制住了奧斯曼軍隊的炮火,才使得澳新軍團得以行動。

就在澳新軍團吃癟的時候,英國軍隊那一邊也沒討好,在同一天,英軍也發動了進攻,但是在海麗絲岬遭到土耳其猛烈火力攻擊,法軍在海峽對面,達達尼爾亞洲一邊登陸,但第二天撤退加入英軍。

澳新軍團登陸的登陸場,也成為了整場加里波利戰役最慘烈的地方,上萬澳新軍團將士埋骨於此。英勇的士兵和慘烈的傷亡讓兩國人民難以忘懷,十年之後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都把登陸的這一天定為法定假日,稱為“澳新軍團日”。

雖然地形非常不利,但是澳新軍團的士兵依舊在源源不斷地登陸,協約國軍隊依然在源源不斷地湧入戰場,但是地形使得聯軍的行動舉步維艱。奧斯曼軍隊據險而守,佔據了制高點,而且雖然艦隊的火力猛烈,但是奧斯曼軍隊的大炮在得到增援之後,又開始了更加猛烈的咆哮。聯軍冒著漫天的炮火,在崎嶇的地形上艱難的移動,來進攻已經被奧斯曼軍隊加固了的陣地,這跟本就不是人幹的事。結果,聯軍不能攻陣地,又不能壓制的奧斯曼軍隊的大炮啞火,那就只能就地尋找山洞和彈坑來躲避炮火。於是,聯軍的傷亡不斷上升,但是推進卻極其的有限。

當時,與登陸場聯軍對壘的,正是之後的“土耳其國父”凱末爾,那時他還只是個上校,指揮第19師,與聯軍鏖戰。在這之後的幾天裡,奧斯曼人和聯軍開始了以不斷死人為代價的僵持,雙方都在一邊用大炮對轟,一邊努力的挖掘工事。雙方都有利有弊,聯軍勝在艦炮兇猛,而敗在地利;奧斯曼軍隊佔據了絕對的有利地形,但是在大炮的火力支援上,卻不如聯軍的艦炮那麼給力。因此,在雙方互有利弊的前提下,雙方的傷亡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一個換一個。

就在雙方在陸上激烈交鋒的時候,海上的戰鬥也十分激烈,而這裡的主角是德國潛艇部隊的潛艇U21號,這個傢伙在兩天的時間內擊沉了兩艘英國的戰列艦。U21潛艇是德國海軍歷史上的一段傳奇,它曾經闖進大英帝國的內海愛爾蘭海一連擊沉三艘商船之後旁若無人地開到海岸邊上,用艇上的艦炮轟擊岸邊的一個英軍機場,讓交戰雙方都大跌眼鏡。

此次交戰,U21長途奔襲4000多海裡,在夜裡偷偷溜進位於希臘角的協約國海軍錨地,等到天亮才升起潛望鏡挑了艘最大的英國戰列艦凱旋號下手,僅用一條*就把凱旋號擊沉。而後U21居然沒有見好就收,反而潛行到沉沒的凱旋號旁邊坐底等候,英國人的巡邏艇、驅逐艦在錨地折騰了一天都沒有找到它。待到第二天U21又浮上來挑了另外一艘戰列艦尊嚴號發射了艇尾的*,把尊嚴號也擊沉了。在英軍重重警戒的海軍錨地,U21用兩天時間兩條*擊沉了兩艘英國戰列艦後全身而退,徹底羞辱了大英帝國的海上霸權,U21的艇長奧托?豪森也成為了德國海軍的偶像。

在遭受U21重創之後,英國海軍終於承受不了這樣巨大的艦船損失。之前的5月12日巨人號戰列艦被土耳其*艇偷襲得手,再加上U21的戰績,協約國在達達尼爾海峽共損失了六艘戰列艦。後來跟德國公海艦隊的大決戰日德蘭海戰也才損失了三艘戰列巡洋艦和三艘巡洋艦。5月底,海軍這些大家夥們徹底沒了繼續呆在達達尼爾的勇氣,撇下還在灘頭苦戰的陸軍灰溜溜地離開了。也在這個月,海軍大臣丘吉爾也因此下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海軍已經撤了,但是聯軍的陸軍想走就沒那簡單了,他們可不是海軍,能說走就走,他們還得在這個地方,煎熬下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