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一十五章——鋼鐵煉獄:一戰(1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一十五章——鋼鐵煉獄:一戰(16)

在5月1日,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開始大舉反攻,目標就是聯軍最南部的一個登陸場。也就是在戰鬥中,英國戰列艦歌利亞號和凱旋號以及尊嚴號。也就是在這之後,英國艦隊是在忍受不住如此巨大的損失,從而使登陸部隊喪失了可以說他們唯一的優勢:火力優勢。

在奧斯曼帝國反攻之後,聯軍也不甘寂寞,在1915年5月6日到8日,聯軍向克裡希亞進攻,但是,英軍又無地利,又沒有了火力優勢,這仗真的是沒法打,結果很自然,聯軍進攻遭到了失敗,損失慘重。到了19日,奧斯曼軍隊又開始展開了反攻,他們沿著整個澳新軍團的前線發起全面反攻,想一鼓作氣,將聯軍壓下海去當魚食。結果,士兵們的進攻衝鋒成了變相的自殺,大批大批的士兵倒在了進攻的路上。而聯軍也沒辦法攻佔預定的陣地,他們被困在一條從海灘到前線陣地不過400米的單薄的陣地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時,除了奧斯曼炙熱的炮彈和進攻外,聯軍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強有力的敵人,這個敵人就是疾病。

時間已經到了5月份,已經到了夏季,而作坐落在地中海沿岸的加里波利自然而然就是地中海氣候,炎熱夏季到來了。因為奧斯曼軍隊的壓制,以及之前交戰的慘烈,使得戰場上遍地屍體。現在,這些屍體在這天氣下帶來了可怕的疾病。為什麼說大災之後必有大疫,就是此理。在聯軍士兵中,痢疾、腹瀉、腸惹等疾病迅速蔓延,在半島上的聯軍士兵因為氣候不適導致的非戰鬥減員持續增加。但是,協約國為了這場戰役是打算下血本了,在之前部隊消耗之後,又調來了3個師的英軍增援戰場。與此同時,奧托將軍也在拼命的集結部隊,準備迎接新一輪的進攻。

聯軍經過漫長、又艱辛的準備,終於決定展開新的進攻,在1915年的8月6日,新一輪的登陸作戰在澳新軍團登陸場的西北的蘇弗拉灣展開。負責這次行動的,是英軍資深的將軍弗雷德裡克。這一回,聯軍算是打對了地方。由於奧斯曼人在蘇弗拉灣的防守比較薄弱,英軍在登陸時未遇到太多抵抗。可惜的是部隊上岸後未能及時擴大登陸場、鞏固灘頭陣地和向內陸推進佔領制高點,寶貴的戰機再次被錯過了。奧拓將軍利用這機會,爭分奪秒地調集兵力,緊急從其他防線抽調了近2萬土耳其軍隊抵達蘇弗拉灣,搶先在薩里巴依爾山脊設定了一道臨時防線。在之前作戰中有著非常優異表現的凱末爾也趕到了戰場,帶領奧斯曼軍隊成功遏制了協約國軍隊前進的步伐。結果,在9月份,戰事又開始陷入僵局。

在1915年9月,協約國方面總算是看清了“詩人將軍”漢密爾頓的草包本質,果斷召回了他,並且解除了他的指揮權,門羅將軍接替了他。但是現在換將也改變不了結局了,協約國軍隊的傷亡人數仍然在與日俱增。協約國士兵在經過了夏季的疾病侵襲之後,寒冬再次降臨。許多兵士患病,嚴重凍傷迅速在部隊中蔓延,超過16,000人凍傷,有人甚至凍死。1915年11月23日,國防大臣基欽納視察戰場後,不得不下令按階段撤退。9萬軍人秘密撤離加里波利,而土耳其人完全沒有發覺。整個戰役中,撤退是最成功的行動,傷亡不到10人。《福斯報》軍事記者發出的通訊寫道:只要戰爭不息,蘇弗拉灣和澳新軍的撤退,將在所有戰略家眼中,成為前所未有的傑作。1916年1月9日,當最後一名澳新軍團士兵離開海灘後,這次一戰中最大的登陸戰也就正式宣告徹底失敗。

陸上和海上的失利,使得聯軍在此次戰役中終以失敗告終。協約國方面,先先後後總共動員了將近50萬士兵,遠渡重洋來到加里波利半島,在經過了殘酷而漫長的十一個月戰鬥之後,協約國方面損失了他們大約五分之二的部隊。而奧斯曼軍隊為了阻止聯軍的進攻,前前後後總共付出了25、6萬人的代價。雖然奧斯曼帝國損失要多於協約國軍隊,但是奧斯曼帝國卻是真真正正的勝利者,這場勝利對於奧斯曼帝國來說,對於奧斯曼人民來說,都是來之不易,因為自從奧斯曼帝國衰落之後,尤其是20世紀前後這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是逢打必輸,基本上就沒有贏過,而這次大規模戰役的勝利,使得聯軍鎩羽而歸,大大振奮了奧斯曼帝國的人民,也使得凱末爾聲名鵲起,成為了奧斯曼帝國的英雄,稱讚他創造了奇蹟。

後來,在凱末爾領導的革命之後,新的土耳其政府在加里波利半島建立了國立的歷史公園,依次來紀念在加里波利戰役中奮戰的士兵。公園裡建有紀念館、紀念碑和墓地,成為了土耳其旅遊景點。在景區之內,最觸動心靈的是一座由“土耳其之父”的凱末爾題詞的紀念碑,上面的碑文讓人永遠無法忘記:“獻給那些流血犧牲的英雄們,你們現在躺在友邦的國土上,在和平中得以安息。在我們的國家,在我們的腳下,肩並肩沉睡著的無論是約翰們還是默罕默德們,都無任何區別。你們,母親們,送子遠離故土參戰的母親們,擦乾你們的淚水吧!你們的孩子們如今沉睡在我們的家庭裡,非常平靜。在這片土地上犧牲了生命以後,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孩子。”

這讓人很難想象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思維,什麼樣的價值觀,什麼樣的戰爭勝敗評判標準。這種反差帶給人們的震動實在是不可言喻,然而這種震撼卻又如此平靜、普通。

就在協約國軍隊在加里波利半島上虞奧斯曼帝國的軍隊鏖戰的時候,其他戰線也沒閒著,英法聯軍趁著德國的精力都放在了東線和俄國人死磕的時候,集中兵力發動了兩*規模的攻勢,分別是香巴尼攻勢和阿杜瓦攻勢。但是,因為戰術的陳舊,已經不適應一戰新的戰場形勢,再加上沒有強大火力的掩護,使得德軍成功抵禦住了聯軍的進攻,並且還蒙受了慘重的損失。在4月份的時候,德軍發動了反攻,在1915年4月22日的伊普雷戰役中,德軍使用了他們的秘密武器——毒氣,他們使用毒氣吹放鋼瓶釋放了180噸的*來攻擊敵方陣地。在德軍釋放了*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比較詭異了,聯軍的士兵突然一個接一個的倒地,並且痛苦不堪。結果造成英法聯軍15000多人中毒,其中約5000人喪命。雖然傷亡並不多,但是卻給當時的世界造成了相當強大的震撼,所有人還都停留在槍炮制勝、兵器威猛的時候,突然德國人玩了這麼一手,殺人於無形。當時的震撼就如同後來的核武器一樣,但是核武器科技含量太高,不是每個人都能玩得起的,但是毒氣不一樣啊,沒什麼科技含量啊,誰能都造啊,所以,在德國使用了毒氣之後,聯軍很快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於是,防毒面具開始大行其道。在之後的戰場上,大家可能有一種末日危機或者生化危機的即視感,雙方的士兵頭戴防毒面具,蜷縮在塹壕裡,互相開槍打仗。在這之後,西線一直僵持不下,其中聯軍死傷百萬,而德軍也付出了60多萬人的代價。

在東線,德軍在不斷咬牙進攻,在5月份開始之後,德軍的攻勢就沒有停下來過,在經過一些列的窮追猛打,德軍攻佔了普熱米什爾、萊姆堡、伊凡哥羅德、華沙、布雷斯特、維爾諾及里加,並逼使俄軍撤退至從里加灣到德涅斯特河一線,並且使得俄軍損失了170多萬人的兵力,但是德軍並未徹底消滅、打垮俄軍的主力,俄軍並沒有崩潰,再加上德軍本身的傷亡,使得德軍逼迫俄國退出戰爭的希望成為了泡影。在作戰的同時,同盟國也不忘了給自己找新的夥伴,而這個新的夥伴就是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中失敗了的失敗者保加利亞。保加利亞在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失敗之後,那是十分惱火啊,時刻都想著再打回來。這時,保加利亞的老對頭塞爾維亞已經跟德國他們幹上了,這時候同盟國許諾,只要你幫著我們打塞爾維亞,你的地盤好說。於是,在得到德國滿足了保加利亞佔領塞爾維亞領土的要求之後,保加利亞在1915年的9月加入同盟國作戰。保加利亞的軍隊算是爆了塞爾維亞的菊花,時間很快,在9月末的時候,德國。奧匈帝國和保加利亞的軍隊就已經佔領了塞爾維亞。

在1915年,除了這些恢弘的戰事之外,還發生了一件轟動世界的事,那就是盧西塔尼亞號事件。

盧西塔尼亞號來頭甚大,它是當時英國著名的輪船公司卡納德輪船公司所製造的。當時,說起來也好笑,大英帝國為了捍衛大英帝國的尊嚴,才鼓勵造船廠來製造的這艘船。因為美國最著名的富翁摩根打算建造一個壟斷橫渡大西洋航線的托拉斯帝國,在有了這個念頭之後,摩根就開始拿著他的海量的錢行動,一家一家地收購感興趣的輪船公司。買著買著,摩根就買到了英國公司的頭上,在1902年,他買下了英國當時最大的輪船公司——白星輪船公司。摩根這個無心之舉,卻深深傷害了英國國會的玻璃心,他們覺得這是個恥辱,於是決定捍衛另外一家大輪船公司,這就是卡納德輪船公司。

在大英帝國經費的支援下,在1903年,32000噸級的盧西塔尼亞號開始建造。當盧西塔尼亞號建成之後,是當時集豪華與速度於一身的豪華郵船。盧西塔尼亞號開創了大西洋郵船的新紀元,之後,大型郵船紛紛以此為目標,追求速度和奢華。(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