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一章——盛世危機(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一章——盛世危機(5)

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圖書博物館的館長,也是一位歷史學家的克拉克曾這樣說道:我認為,應該記得當羅斯福1933年3月就職的時候,美國正深陷於經濟大衰退的時期,美國有四分之一的人失去了工作,全國很多銀行倒閉,股市崩潰,財富銳減。全美國的人民都大體有了經濟危機的意識。正如克拉克所說,美國人民,美國社會,都在等待著羅斯福的拯救。

當羅斯福新政第一個一百天的時候,被後世稱之為“新政百日”。說實話,我一看到這個詞的時候,如果我不是知道羅斯福新政是成功了的話,我都要認為羅斯福的改革失敗了,因為在歷史上凡是用了“百日”這個詞的,似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就比如在甲午中日戰爭之後,資產階級維新派所掀起的變法運動,也就是“戊戌變法”。結果在113天之後,就被慈禧太后給廢了,史稱“百日維新”。再比如威震歐陸,被稱為“科西嘉雄獅”的拿破崙不甘心就這樣退出歷史舞臺,率領著一支一千人的小部隊從流放地厄爾巴島秘密出發,在法國南部的儒安港登陸,雖然重新趕走了法國的波旁王室,重建帝國,但是時間不長就又被反法同盟給推翻了,歷史上稱為“百日王朝”。所以,“百日”這個詞,我確實沒有什麼好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羅斯福總統是個工作狂狂人,在入主白宮後,他每天都要工作工作超過14個小時。雖然他的身體上有著殘疾,但是似乎他有著無窮無盡般的精力,就在國會議員們都已經精疲力竭、宣佈休會的時候,羅斯福的新政已經實行了白天了。在這一百天中,羅斯福總統發表了十次重要的演說,並且還建立了每週舉行兩次記者招待會以及內閣會議的慣例。宣佈跟英國一樣,廢除金本位制,向國會提供了十五篇諮文,透過了十三個重要法案。羅斯福的效率可見一斑。至於為什麼建立每週兩次的記者招待會,那是因為當時美國已經在大危機中已經掙扎了將近4年,人們是非常地渴望政府能夠出手,迅速地出臺一系列應對經濟危機的政策。羅斯福召開記者招待會,正是希望透過新聞媒體,向廣大的民眾顯示出新政府對於經濟危機的行動和決心。

從1933年到1934年,在這段時間內,羅斯福實行了第一期新政。透過了70多項法律,這些措施對症下藥,效果明顯,穩住了搖搖欲墜的經濟形勢。羅斯福新政的第一個舉措是國會透過了《緊急銀行法》,決心清理、整頓銀行。希望透過對金融系統中的關鍵部分——銀行的整頓,來恢復美國的金融系統,因為恢復金融系統是當時最緊急的任務。就在羅斯福總統宣誓就職典禮的當天,由於大規模的擠兌,美國全國大部分的州宣佈銀行歇業,停止付款,就連紐約證券交易所都正式關閉。位於芝加哥的商品交易所也關門大吉。這是美國85年來第一次出現的情況。全國金融的心臟,停止跳動了。

金融業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不言而喻,自從荷蘭建立了銀行和股票交易所之後,金融就席捲整個世界,並且成為國家、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大促進了國家的經濟發展。但是,現在金融業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因為誰知道什麼時候自己存在銀行裡的錢就成廢紙了啊,股票也是如此。銀行和交易所的關閉,使得資本的流通速度極大地降低了,流水不腐,流動的錢才會產生價值,當錢不流動的時候,那就糟了糕了。

就在就職典禮的當天晚上,曾經坐著胡佛大屁股的白宮總統椅,現在開始輪到羅斯福坐了。羅斯福坐在胡佛搬走後留下的空蕩蕩的橢圓形辦公室裡,著手制定《銀行緊急法案》。該法案規定,凡是囤積貨幣的,那是要被判刑,要坐牢的。因為如果每個人都把錢攥在手裡邊,不拿出來花,這錢就流動不起來。現在羅斯福準備採用國家的強制力量,來推動資本的流通。法案還授權政府以各銀行的資產為儲備,發行20億元新鈔票。這點可以理解,既然你不願把手裡的錢拿出來,那我就再印點錢,反正只要有錢在市場裡流通就行。一手從人民捂緊的錢袋子裡,讓人們把錢拿出來,一手是增加貨幣數量,雙管齊下,使得資本重新運轉。當羅斯福拿出法案讓國會審議的時候,國會僅僅用了37分鐘就透過了這項異乎尋常的法案。

在法案透過之後,美國的印鈔機就開始全部加大馬力開動了,或許對這項法令對支援的可能是那些印鈔機工人,終於有工作了啊!印鈔票這件事相對來說還比較簡單,畢竟就是機器一開動的是,比較困難的是,該如何說服人們把緊緊攥在手心裡的黃金和貨幣放出來呢?這是一個問題。為了讓人們手中的黃金和貨幣重新流入市場,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如果不按時退還從銀行裡提取的黃金的話,那不好意思,你的隱私我們就不幫你幫管了,銀行將公佈這些沒有歸還黃金的人的姓名。這一手就比較狠了,咱們中國有句古話,叫“財不露白”,意思就是我們有錢我們自己知道就行,不用顯擺出來,讓別人也知道,要知道,錢這個東西,也是會惹禍的!銀行的意思很明顯,如果你不交回來,那你以後可就要小心點了,沒準什麼時候一個蒙面大漢拿著把槍就過去找你了!一時間,多少床墊為之撕裂,多少鐵罐為之出土。為什麼床墊會裂、鐵罐出土啊,很顯然是把黃金藏在這了嘛。人們排起了長隊,來歸還黃金。其實這時候,如果我是劫匪的話,我肯定要來一票大的,來的人手裡可都是有黃金的,幹一票,可就發了。當然,開個玩笑。

這種情況,使得聯邦儲備委員會大受鼓舞,因為之前一直沒幹過干預經濟的事啊,沒準這還是第一回啊,心裡能不忐忑嘛。還好,事實證明,干預經濟是可行的。於是,加持了鼓舞光環的聯邦儲備委員會緊接著宣佈,要各銀行上報過去兩年內提過存款的人名。很顯然,這是準備接著更大、更好的“放血了”。這樣一來,在銀行門前排起的長隊更長了。

現在聯邦政府又有錢了,既然有了錢,那就要把錢花出去,促進流通,於是聯邦政府有一鼓作氣發行了六億五千萬的新鈔票……俗話說得好啊,重症需下猛藥。羅斯福的這劑猛藥下去,效果那是立竿見影,不出一週,就有一萬三千五百家銀行恢復了營業,而交易所,又想起了開市的電鑼聲。現在一看政府的政策有效果,人們也對政府、對未來有了希望,反映到股市上,那就是紐約股票交易所的價格猛漲了百分之十五,道瓊斯的股票行情發報機上,傳出了這樣一句話:幸福的日子又來到了。這句話說得有點早了,不過幸福的日子雖然還沒有真正回來,但是自從危機以來,所造成的金融恐慌總算是過去了。要不然股票怎麼會上漲。

為了穩定人們恐慌的心理,羅斯福把美國當成了一個大課堂。在1933年3月12日,總統府樓下的外賓接待室的壁爐前面,裝上了美國廣播公司、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共同廣播公司的擴音器,羅斯福準備向全國宣講銀行暫停營業的問題。之所以用這種形勢,總統說是希望能夠講得親切一點,就像坐在自己家裡,與鄰居們隨意交談一樣。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哈里.布徹建議說,那就叫爐邊談話好了。以後,爐邊談話就成了正式名稱,被廣大的人民所熟知。在羅斯福擔任總統期間,一些重大的講話,都是以爐邊談話的形式發表的。從而形成了專屬於羅斯福個人的專屬風格。

羅斯福新政的第二個舉措,也是一項方案,由國會透過《全國工業復興法》,;來復興全國的工業。畢竟那麼多失業工人得安排啊,得讓他們有工作啊,要不然不早晚得造反啊,而工作崗位是從哪來呢,很顯然就是工廠。恢復工業,解決失業問題。

在金融業和工業這兩個方面都有了相應的法案之後,羅斯福政府隨即在農業方面解決問題,畢竟農民兄弟也不能忽略啊。所以,第三個舉措,就是由國會透過了《農業調整法》,以減少耕地的方式減少產量,根據市場經濟原理,當供應減少的時候,價格自然就上去了,由此來提高農產品價格,保障農民們的收入。但是這樣一來,那些農場主就有點不樂意了啊,政府這麼幹是能提高農產品的價格,但是那是單價,收益是要數量乘以單價的,現在是犧牲數量保單價,萬一到最後的收入還不如之前怎麼辦?對於農場主的這個疑慮,美國政府表示:騷年,表擔心,我們已經給你想好了,保證讓你虧不了!你不是怕錢少嗎?沒關係,你放棄耕種的土地,由政府出錢來進行補貼,而且還是現金,怎麼樣,現在不擔心了吧!到了1935年,美國被放棄的耕地達到了4400萬英畝,但是農民的收入,卻增加了24億美元。這下農民兄弟們也就開心了。

在這之後,政府的第四個舉措是開展失業救濟的工作。在1933年5月,國會透過了《聯邦緊急救濟法》,並成立了聯邦緊急救濟署,法案和救濟署的目的,是為窮人提供援助。幫助他們走出困境。到了1936年的時候,用於直接救濟的撥款就到達了30多億美元。雖然政府可以出錢幫助這些窮苦人,但是總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古人雲: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給他們一個工作,讓他們能夠自己照顧自己,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那才是最好的結局。很顯然,羅斯福政府也是這麼想的,雖然有救濟署,但是失業救濟的主要方式,還是興辦公共工程,公共工程肯定是需要大量的人來幹活啊,這樣一來不就解決問題了嘛!於是,以工代賑成為主流。

1933年3月,根據已經獲得透過的《民間資源保護法》,組織18——25歲的青年來修路,建造防洪設施。田納西河河流管理局成立於1933年5月,該工程使得田納西河周邊七個州的4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受益。在改進河流航行條件的同時,還保持了土壤,種植了樹木。整個工程使得350萬人的生活水平和收入平均提高了9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