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七十三章——終章:二戰(1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七十三章——終章:二戰(18)

克里特島空降戰作為巴爾幹戰役的收官之戰,克里特島的陷落也宣告這一時段的戰事宣告結束,就在納粹德國的軍隊橫掃巴爾幹,救了義大利的場子的時候,義大利另一個副本:北非副本也刷不下去了,德軍再次出馬,出征北非。

先簡單介紹一下劇情。1940年9月13日,格拉齊亞尼元帥指揮貝爾蒂將軍的第10集團軍和加里波第將軍的第5集團軍,開始進攻。當天,第10集團軍以5個師、1個團級叢集、6個坦克營(利比亞東部共有9個義大利師)開始進攻韋維爾將軍指揮的英國“尼羅河”集團軍(2個師另2個獨立旅,在埃及共有6.6萬人,168架飛機,其中包括駐巴勒斯坦飛機)。英集團軍在埃及、利比亞邊界僅有1個展開的師。意軍推進90公里,於9月16日進逼西迪拜拉尼,但由於指揮失靈和補給中斷,不得不停止了爾後的進攻。英軍則繼續退後,一直到馬特魯港附近預先構築的陣地才立住腳。敵對雙方之間形成了一個寬達130公里的“真空”地帶。

在這以後,意軍停了下來,而英軍則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在靈厲兵秣馬。12月9日,英集團軍(4個師另2個旅)轉入反攻,擊潰了意軍,在兩個月內推進800餘公裡。至翌年2月11日前,英軍已進抵阿蓋拉、馬拉達以東一線,轉入防禦。使得勝利未得到發展。英國政府決定向巴爾幹轉移力量,利用意軍在希臘的失敗,為奪取巴爾幹半島在希臘建立戰略基地。英集團軍一部從北非調到了希臘。這就使意軍免於徹底失敗。

現在義大利在北非的軍隊已經是苟延殘喘,眼看著就要被英國人徹底趕出北非了,這時,希特勒派出了自己的援兵,那就是由在法國戰役中大放異彩、率領“魔鬼之師”的隆美爾所率領的非洲軍。1941年2月,希特勒又任命隆美爾為“德國非洲軍”軍長,前往北非援救一敗塗地的義大利軍隊。16日,他正式接管了前線的指揮權,並且率領德軍攻佔了恩努菲利亞。但是英國人卻輕敵了,但不久英國人就會為自己的輕敵而悔青了腸子。

隆美爾敏銳地抓住了英軍調防,輕敵的有利時機,採取大膽行動,把數量不多的德軍和意軍組成混合縱隊,從塞爾提向穆爾祖赫發起進攻,向前挺進了450英里,給英軍以意外的打擊。英軍抵擋不住隆美爾的兇猛突擊,開始潰退。隆美爾得理不饒人,九天之後,他又指揮部隊攻佔了艾阿格海拉地區的要塞、水源和機場,佔領了馬薩布萊加,把英軍逼到阿吉達比亞地區並攻佔了阿吉達比亞。此時,義大利最高統帥部下令讓隆美爾停止前進,怕再來個大敗,但是隆美爾不顧義大利最高統帥部的阻止,繼續前進,經過艱苦戰鬥攻陷了梅希裡,使整個巴爾賽高原落入軸心國軍隊之手。

3月31日晨,在英軍立足未穩的時候,德軍開始向梅爾沙隘道進攻。雙方經過一天的激烈戰鬥,德軍於傍晚佔領了該隘道,第二天,德軍又向阿吉打比亞發起攻擊,也是用了一天的時間便佔領了阿吉打比亞周圍的地方。在這次戰鬥中,隆美爾為了不讓敵軍知道自己的實力,他用汽車改裝成許多假戰車,迷惑敵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由於隆美爾靈活使用機械化部隊,不給敵軍喘息機會,所以,不到一個星期,英軍就從昔蘭尼加的西界陣地後退了二百多英里;不到兩個星期,英軍從昔蘭尼加的東界後退四百英里,只剩下了一支被圍困在託卜魯克的部隊。英軍因為隆美爾指揮作戰靈活,能夠根據沙漠地形、氣候等特點用兵,常常以少勝多、從被動變為主動,而稱他為“沙漠之狐”。

但是在四月中到四月底的作戰中,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隆美爾指揮上的一些問題。某種意義上說,隆美爾在北非的奇蹟蘊含著太多的僥倖,在他之前,英國和義大利交戰,雙方的戰略戰術都相當的保守。隆美爾的冒進讓英國人很不適應,而他的運氣也特別的好,首先沒遇上要命的沙塵暴,之後幾度攻擊部隊迷失在沙漠中,缺油無法機動,也都沒有遇到英軍的襲擊。

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隆美爾指揮上的一些問題。某種意義上說,隆美爾在北非的奇蹟蘊含著太多的僥倖,在他之前,英國和義大利交戰,雙方的戰略戰術都相當的保守。隆美爾的冒進讓英國人很不適應,而他的運氣也特別的好,首先沒遇上要命的沙塵暴,之後幾度攻擊部隊迷失在沙漠中,缺油無法機動,也都沒有遇到英軍的襲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當英軍撤入托布魯克後,隆美爾的僥倖就沒那麼多了,反而充分曝露冒進的風險,在攻擊託布魯克期間,隆美爾與輕裝第五師各指揮官間發生分歧,比如當他發現託布魯克港口出現船團,輕裝五師各指揮官都分析英軍正在增援中,只讀隆美爾分析是在潰退;輕裝五師認為在計劃不周延、敵軍陣地不明,而我軍後勤補給線過長,兵力分散而逐次投入小股部隊圍攻這個要塞根本是徒勞,但是隆美爾大概被奪取昔蘭尼加的勝利衝昏頭,高估機動戰術成效而完全忽略部隊戰力的極限,認為只有衝沖沖才能讓敵人在震驚與慌亂之餘奪取戰場主動,因而不待兵力集結而下令數度進攻。

此時,英軍被迫駐守昔蘭尼加的圖布魯克,駐守在這裡的英軍共計6個步兵旅,4個炮兵團、2個反坦克團,共36000人。而隆美爾率領的部隊僅僅才15000名德軍。1941年4月11日,隆美爾包圍託卜魯克並發起進攻。但因為隆美爾兵力不及英軍一半,至5月9日,他仍然被擋在了堅固的託卜魯克要塞面前。與希特勒不同,丘吉爾把“北非側翼陣地”看得幾乎與大英帝國本土一樣重要。當英軍被趕出昔蘭尼加後,不顧本土部隊裝備不足的事實,斷然決定增兵北非。

1941年5月12日,得到增援的韋維爾在丘吉爾敦促下,決定對隆美爾發動大規模的反攻,行動代號為“戰斧作戰”。丘吉爾對該計劃的目標是雄心勃勃的:一是要在北非取得一場“決定全域性”的勝利,二是要消滅隆美爾的部隊。而韋維爾則比較謹慎,他只希望這次進攻“最終將敵軍趕回到託卜魯克以西”。擔任這次進攻任務的是英第13軍,轄有第4印度師和第7裝甲師,擁有300輛坦克,246架飛機。而隆美爾的非洲軍轄有第5輕裝師和第15裝甲師,擁有150輛坦克,139架飛機,火炮數量也少於英軍。

隆美爾料到英軍會發動反攻,在被截獲的英軍電訊所再次得到證實。他抓緊時間加強了薩盧姆、哈勒法亞隘口、巴迪亞的力量。作好了迎接英軍進攻的準備。

1941年6月15日凌晨4點,“戰斧作戰”行動。英軍兵分三路從利埃邊境向德軍陣地發起大規模進攻。右路,英軍坦克進攻哈勒法亞隘口外圍陣地,遭到了隆美爾部署在這裡的4門88毫米高射炮的射擊,19輛進攻坦克有15輛被擊毀,右路英軍不得不撤退。從此英軍士兵把哈勒法亞隘口稱作“鬼門關”。中路,英軍以一個馬蒂爾式坦克團為先鋒,向卡普措堡挺進,一路沒有88毫米高射炮構成的“坦克陷阱”,德軍37毫米反坦克炮對馬蒂爾式坦克失去作用,德軍第15裝甲師第8坦克團在與英軍坦克進行激烈的對射中也敗下陣來。當日黃昏,中路英軍攻佔了卡普措堡。左路,英軍以裝備巡邏坦克的第7坦克旅打頭陣,企圖包抄德軍的翼側,卻在哈菲德嶺落入德軍的“坦克陷阱”,遭受重大損失後不得不退回原陣地。

在英軍出手之後,隆美爾針對英軍的情況,部署了相應的反攻計劃。1941年6月16日,隆美爾先發制人,於拂曉開始反攻。第15裝甲師向卡普措堡猛烈反攻,同時讓第5輕裝甲師包圍英軍的左側。但奪佔卡普措堡的英軍夜間加強了防禦工事,拼命阻止德軍坦克的突入。第15裝甲師的進攻沒有多大進展。決定性的戰鬥發生在南線,第5輕裝甲師突破了左路英軍第7坦克旅的陣地。隆美爾立即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賭注,電令第15裝甲師只留下少數兵力扼守卡普措堡以北陣地,其餘全部撤離卡普措堡,與第5輕裝師一起插入英軍側翼,然後衝向哈勒法亞海岸。這樣既可解除英軍對哈勒法亞的包圍,亦可切斷英軍整個遠征軍的退路。

1941年6月17日凌晨6點,第5輕裝師和第15裝甲師分別抵達了第一個指定目標,隨之擊敗了英第7裝甲師主力。隆美爾遂敦促兩個裝甲師大膽迅速地向哈勒法亞攻擊。德軍的行動完全出乎英軍的意料之外,英軍高階指揮官急忙下令部隊趕緊撤退。事實上佔領卡普措堡的英軍沒等總司令部下令,便先行撤出卡普措堡。他們燒燬了輜重,扔下傷兵不顧,幾乎是死裡逃生。英軍全線退回了埃及境內。丘吉爾寄予厚望的“戰斧作戰”以失敗告終。此役英軍損失969人,坦克100輛。德意軍損失678人,坦克62輛,其中完全被擊毀的只有12輛。

“戰斧作戰”後,隆美爾被希特勒晉升為上將。他的非洲軍也升格為非洲裝甲兵團。韋維爾則被丘吉爾解除了職務,奧金萊克將軍接替他,為英中東軍總司令。(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