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北極熊的咆哮(1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一章——北極熊的咆哮(11)

雖然因為彼得堅壁清野、遊擊策略導致物資緊缺、補給不足;雖然因為自己的運輸部隊轉行當了別人的“運輸大隊長”,自己半分沒撈著;雖然俄國冬天的鬼天氣、連續地行軍、補給的短缺導致士兵疲憊不堪、飢病交加;雖然大炮的炮彈、火槍的*的存量都接近枯竭,但是查理十二仍對戰局充滿信心,等到1709年春季來臨的時候,他又率領著他的軍隊展開了進攻。在查理十二的一生中,他似乎不知道什麼叫做撤退,即使敵眾我寡、即使物資不足、即使士兵疲敝,即使面對的事銅牆鐵壁、槍林彈雨,他的一輩子都是在進攻,並最終倒在了進攻的路上。距離他倒下,還有9年。

這次,他把他進攻的矛頭指向了波爾塔瓦要塞,於1709年6月17日率領這支百戰百勝的雄獅圍攻波爾塔瓦,而圍攻要塞的那支軍隊,那裡還有絲毫曾經馳騁沙場、威名遠揚的鋼鐵雄獅的樣子,他們面黃肌瘦,軍裝破爛不堪,手裡的武器不在鋥亮,飄揚的旗幟不在鮮豔,但是,他們的面容依然沉毅,他們的目光依然堅定,他們握住武器的手依然有力,他們的軍姿依然挺拔無可挑剔,他們依然對勝利充滿了堅定的信心,相信他們的王能夠帶領他們取得又一次輝煌的勝利。整支軍隊散發出歷經大戰才有的那股子沉凝的氣質,就像是一把還未拔出利劍,不出則已,一出光寒十九州。

彼得在得知訊息之後,即刻率領大軍支援。之前親自指揮的擊潰瑞典運輸隊的戰鬥使得彼得對新組建的俄軍充滿了信心,而且種種跡象表明查理的軍隊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現在正是查理的力量最虛弱而自己的力量最強盛的時候,彼得覺得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來臨,決定親自把這只年輕的獅子趕回他的老家。

局勢對於瑞典來說極為不利,偏偏這個時候查理還在偵查俄軍陣地的時候被俄國的神槍手給打了黑槍,傷勢雖然不致命,但是卻足以讓他遠離戰場,他不得不將軍隊的指揮權交給了陸軍元帥烏爾利卡埃利諾拉指揮,雖然元帥也跟著年輕的獅子王東擋西殺、南征北戰,但是跟查理查理不是一星半點。瑞典軍隊因為相信他們的王甘願忍飢挨餓、衣食無著、貧病交加,現在連最後的一點堅持都沒有了,命運女神似乎已經拋棄了查理,拋棄了他們。

埃利諾拉元帥在接過了指揮權之後,他想的不是如何擊潰強敵,攻克堅城,而是被眼前的困難和敵人的強大嚇倒了,他決定突破俄軍防線並向北突圍。或許有人會說這是埃利諾拉考慮到現實情況的無奈之舉,但是我覺得可能這就是天才與凡人的區別,如果每個人都能像天才一樣,那豈不是人人都是天才?!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埃利諾拉元帥最終將突圍時間選在了1709年6月28號,為了保證人困馬乏、缺槍少糧的瑞軍能夠順利突圍,埃利諾拉元帥將突圍發起時間定在了凌晨三點左右,因為這這時正是一個人一天中最疲乏的時候,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瑞軍被發現的機率和時間,每一分時間都是寶貴的。

終於,戰役開始了,決定大北方戰爭、決定兩個北歐強國、決定歐洲政治格局的戰役開始了。最開始的時候,瑞典軍佔有優勢,雖然他們早已經疲憊不堪,但是他們的攻勢依舊犀利,俄軍節節敗退,尤其是瑞典重點進攻的右翼,俄軍的一些據點已經被佔領。人數較少的瑞軍讓對手知道了什麼叫做真正的精銳。但是,似乎戰爭女神站在了俄軍一方,黎明之後,溼熱的天氣使得火槍和大炮發出的煙霧久久不能散開,擋住了瑞典人的視線,俄軍的數量也導致瑞軍的進攻勢能不斷衰減,最終給了彼得喘息的機會。彼得調集了多達二萬五千人的援軍將其佈置在正被瑞軍進攻的防線中央。並且有73門重炮作為火力支援。這支步兵不是納爾瓦戰役時落後的俄國軍隊了,他是彼得費盡心血組建的新的軍隊,這支軍隊最終沒讓彼得失望,它擋住了瑞典的進攻,就像是一道堅固的堤壩,擋住了洪水的衝擊。

只要洪水的第一波被擋住了,那麼堤壩就安全了;只要抵禦住瑞典人的第一波最強大的進攻,那戰役的結局也就註定了。俄軍在成功抵禦住瑞軍進攻之後,它的人數優勢、補給優勢開始顯現出來,俄軍的騎兵擊潰了瑞典軍的左翼和中央,彼得親率大軍包圍了瑞典軍的右翼,戰局已經無法逆轉,瑞軍被迫撤退。

雖然彼得獲勝了,但是俄軍也疲憊不堪,但是他並沒有選擇放虎歸山,而是選擇了斬草除根,因為他清楚正是因為1700年的納爾瓦戰役查理沒有斬盡殺絕才給了自己翻盤的機會,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局面握於我手,我絕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在彼得的一聲令下,俄軍開始追趕瑞典敗軍,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三天後,瑞典軍全軍覆沒,而查理本人,則被迫流亡到了奧斯曼帝國。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似乎也就打到頭了,因為瑞典主力全軍覆沒,甚至連國王都被逼的有家不能回,這仗還怎麼打。如果這是一般的國王的話,結局無外乎趕緊籤不平等條約,趁著自己家還沒被砸爛之前給自己留點家底。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查理拒不承認失敗,在外人眼裡看來瑞典已成的敗局,在查理眼裡只是些小小的挫折罷了,他依舊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而瑞典也選擇同他們的王戰鬥到底,戰爭依舊在繼續。

波爾塔瓦之戰雖然是彼得打勝的,但是最開心的我覺得可能還不是一雪前恥的彼得,而是另有其人,這個人就是波蘭國王強人奧古斯特。大家別忘了,這位可是生生被查理攆下王位的,這在之前可從來都沒有過,頂多提前“預約”一下下一位國王(有的繼承戰爭戰勝方會指定戰敗方的繼承人),而且為了攆他下來在波蘭整整跟他耗了八年!指不定奧古斯特心裡邊怎麼恨他呢。說句公道話,彼得之所以能在波爾塔瓦揚眉吐氣還真得感謝仁兄,之所以彼得有了休養生息、帶線偷塔的機會,那可是全靠著這位仁兄,要不是查理摁準了非要讓他退位而跟他耗上了,沒準俄國在發育起來之前就被查理一波帶走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果說第一開心的是奧古斯特,那第二開心的肯定就非丹麥國王弗裡德裡克莫屬了,自從1523年瑞典獨立之後,好像除了在古斯塔夫二世剛即位的時候佔過一點便宜之外,剩下的全是捱打了,基本上被修理了將近兩百年,甚至差點被瑞典給合併了,要知道瑞典獨立之前所在的卡爾馬同盟可是丹麥說了算的。這倆貨在得知查理一敗塗地之後估計樂得嘴角能咧到耳根子,哈哈,查理,你也有今天!!!馬上迫不及待地就和俄國結盟了,這時再不痛打落水狗,天理不容阿!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這時的瑞典似乎就成了破鼓,都來爭著搶著敲上一錘,不但是宿敵丹麥和波蘭重新加入戰爭,英國荷勃蘭登堡也加入了戰團,都想著來分一杯羹。

雖然自己失敗了,但是查理並沒有灰心,他已經有了對抗俄國的辦法,那就是奧斯曼帝國,因為奧斯曼帝國同瑞典一樣,也跟俄國打了不少的“交到”,雖然打的這些“交到”貌似不是十分的友好。1676——1681年,俄國和奧斯曼這兩家為了烏克蘭廣場的場子打了一場,這兩家都想罩著,結果打了個平局,烏克蘭廣場一人一半。第二次就是一群小夥伴聯合起來打了奧斯曼一頓,俄國也狠踹了兩腳,並且搶到了亞速。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這一點查理認識的很清楚,他在到了奧斯曼之後,就開始慫恿奧斯曼對俄宣戰,在這之中肯定是對俄國的實力各種貶低,對奧斯曼各種吹捧,如果要是翻過來,把俄軍誇得天花亂墜,把奧斯曼貶的一無是處,誰還可能去打,除非有病….只有覺得有便宜可佔,才可能顛顛地湊上去。

這個查理除了非常能打仗,應該也非常能忽悠,最終把奧斯曼蘇丹忽悠的向俄國開戰了,在1710年,派大軍北伐俄國,把上次戰爭中丟了的亞速場子給重新奪回來了。這下彼得可就不幹了,現在我可是打敗了查理的這個絕世高手的人,在我被絕世高手修理之前(納爾瓦戰役)可就把你打的滿地找牙,現在我贏了你居然還敢來,看我不抽死你丫的!彼得第二年親自帶著人就去砸場子了。

在瑞典和俄國互拍板磚期間,俄國經常人多欺負人少,現在輪到和奧斯曼對陣了,這一點也反過來了,成了奧斯曼欺負俄國人少了,雖然俄軍集中所有的力量來對付奧斯曼,但是還是被奧斯曼的優勢兵力包圍了。迫於無奈,彼得只得與奧斯曼議和,不但丟掉了上次戰爭中搶來的亞速,還被要求拆除所有亞速海沿岸的防禦工事。雖然俄國失敗了,但是這對於查理來說,卻並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為奧斯曼勝利之後,就毫不猶豫地拋棄了他。

現在,依仗奧斯曼對抗俄國的計劃也失敗了,查理只得回到瑞典。在1714年查理回到瑞典時,他幾乎是在於整個歐洲作戰,但是他仍堅持戰鬥。在1716年,他又一次將丹麥打出了戰爭。獅子王依舊是獅子王,但是卻已經無力回天,這次戰爭的勝利是獅子王最後的餘暉。1718年,他又率領著軍隊出發了,這是他最後一次率軍出征。在同年的11月30日,這位偉大的統帥,永遠的倒下了,這一天恰好是納爾瓦大捷的第十八年,十八年前,年輕的國王八千破三萬,是何等的意氣飛揚,英姿颯爽,十八年後,卻倒在了戰鬥的路上。

查理死後,戰爭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俄國最終笑到了最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