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二章——北極熊的咆哮(1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二章——北極熊的咆哮(12)

這次大北方戰爭是各種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瑞典是先勝後敗,前期有了優勢太浪,結果被發育起來的俄國反推,倒瑞聯盟是先敗後勝,在前期丹麥和波蘭先後被打的掛機泡泉水之後依然堅持,最終逆風翻盤。

在瑞典戰敗之後,原先瑞典罩著的地盤基本上都被人分光了,漢諾威拿著瑞典的不來梅—費爾登美滋滋的回家了,丹麥獲得了瑞典原先的小弟荷爾斯泰因-戈託普,讓他成為了自己的小弟,勃蘭登堡把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割了一半拿回家了。雖然看起來這些傢伙似乎也搶了不少東西,但是要是跟俄國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俄國秉承著“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則,一口氣把瑞典的愛沙尼亞、立窩尼亞、因格里亞、凱克斯霍姆和卡累利阿大部都劃拉到自己的地盤,讓他們改姓俄了。好你個俄國,你丫的這一刀居然切得這麼狠,你給我等著!結果就讓瑞典記恨上了,從那之後,瑞典就一直再找機會搶回原屬於自己的地盤(雖然這些地盤也是它從別人手裡搶過來的…..),前前後後帶著人跟俄國打了三次,只不過基本每一次都被俄國給打得鼻青臉腫,不但沒把之前的地盤搶回來,結果又把手裡的本錢賠了不少。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瑞俄戰爭,看看這對好基友是如何相愛相殺。

大北方戰爭,對於瑞典來說這是瑞典國家發展的一個分水嶺,從瑞典建立到大北方戰爭之前,瑞典處於一個上升期,套用股票那就是“牛市”,大北方戰爭前期,查理在納爾瓦戰役之後還兼職做了一陣子歐洲的仲裁者,也就是小夥伴們有矛盾了都會到理這來,讓查理來評評理,這可以說是瑞典發展的頂峰。可是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當瑞典的威勢如日中天的時候,也就是它走下坡路的時候,當查理輸掉了波爾塔瓦戰役之後,瑞典的局勢就急轉直下,最終戰敗求和,被迫割去了大片的土地,瑞典建國之後辛辛苦苦從別人手裡搶來的地盤基本上都丟光了。從此,瑞典跌出了歐洲列強,取而代之的則是這場戰爭獲利最豐厚的俄國,俄國從此成為東歐霸主。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強國換舊國。在歷史的長河中,本就沒有萬世的霸業,只有此消彼長,各領風騷。

這場戰爭中,最為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查理。肅然彼笑到了最後,但是最為傳奇的顯然是查理,不以成敗論英雄。

這位少年國王似乎天生為戰而生,他的敏銳的洞察力,揮灑自如的指揮,堅毅、果敢、頑強的品質,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位卓越統帥所必備的。他自信可以克服一切困難,戰勝一切敵人,在他眼裡,敵軍的數量優勢、敵軍陣地的強度、自己軍隊的疲憊、裝備和補給的缺乏,惡劣、泥濘的道路,雨雪、冰凍、烈日的天氣,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不過是為了體現出自己的天才而出現的考研而已。雖然困難重重,但是自己最終將披荊斬棘,把握勝利。而他也確實做到了,在丹麥,松露海峽沒有擋住他的兵鋒,在納爾瓦,八千破三萬,將近乎自己五倍的敵人打的幾乎全軍覆沒;在波蘭,生生逼迫波蘭國王強人奧古斯特自己親手摘下了自己的王冠;在俄國,矛頭直指莫斯科。他的武功,讓人不禁想起了羅馬的凱撒,迦太基的漢尼拔,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匈奴王阿提拉,北歐雄獅古斯塔夫,似乎只有這些人才能和他相提並論。在戰場上,他的士兵將他當作神話中的英雄來看待,發自真心地擁護他,願意跟隨他征戰四方,馬革裹屍。但是就像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阿喀琉斯一樣,波爾塔瓦成了他的阿喀琉斯之踵。但是,嚴格意義上說起來,查理並沒有敗,敗的是他的元帥,如果當時是由查理親自指揮這場戰役,查理很可能就會抓住戰役初期俄軍的失利從而窮追猛打,完全打破俄軍的陣型,就算再來一次納爾瓦大捷也很有可能。但是,歷史沒有如果,歷史只能是歷史,我們也只能透過我們自己的方式去憑弔我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

波爾塔瓦之後,查理依然在戰鬥著,他的部下沒有拋棄他,他的人民沒有拋棄他,他的祖國沒有他。查理為了國家,而國家也為了他們的王。就是在最後,查理也是死在了戰鬥的路上,對於這位半輩子都待在軍隊的統帥來說,戰場可能是他最好的歸宿了。

在這,我特別想用文言文為查理作篇簡介,無有他想,謹以此祭英雄:夫王查理,少年登位。群獠欺其年幼,國勢不穩,民心不定,遂先發兵侵我兄弟之國,後遣軍佔我祖宗之地。王慷慨激烈,親領軍戰於四野。先攻丹麥,天塹變通途,丹麥束手;後襲沙俄,大破敵於濱海之畔、納爾瓦下。此時群獠已退,唯剩波蘭,王又率軍轉戰千里,終波蘭俯首。然沙俄宵小趁王轉戰之機,復侵我國土,破我城池,殺我兵士,奴我子民。王怒不自盛,發大兵攻伐其國,兵之所向,敵皆披靡。然俄國不顧臣民生計,堅壁清野,有加之遊兵襲擾,王師內無糧草,而外無援兵,不得已轉戰波蘭。時年春日,王率王師圍波爾塔瓦,然敵卑鄙,伏刺客於兩旁,王受創。其後之戰王師不幸敗於敵手,王領敗兵而退,彼得窮追不捨,王師無奈,三日後全軍盡墨。王南巡於奧國,遊說其王,共伐惡俄。奧王欣然而允,發大兵北伐惡俄,彼得不可敵,割地而求和。然奧王翻臉無情,復逐我王,王遂歸國。歸國後,王殫精竭慮,以參國是。為國計,王復領兵徵於挪威,不幸,中彈而崩。王慷慨激烈,魚躍鷹揚,展國威於海外,服強敵於四方!

獅子王,一路走好!

如果說戰爭中最耀眼的是查理,那第二的肯定就是彼得了。彼得雖然前期被查理虐的夠嗆,但是心態非常好,完全不像另外兩個隊友那樣那麼玻璃心,最終成功逆襲,打敗了絕世高手瑞典,從此坐上了東歐霸主的寶座。而支撐彼得完成這一華麗逆襲的,當屬他的改革。

彼得的改革使落後的俄國“睜眼看世界”,並取得很大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但凡涉及到改變,肯定會有人站出來反對,當時的俄國1100多萬人,怎麼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尤其是彼得改革動了當時封建貴族手裡的蛋糕。而且不但這些人反對,就連彼得的兒子看待改革就像是看雜耍一樣,這東西純粹就是來搞笑的。咱們中國有句話叫大義滅親,彼得顯然也做到了這一點,直接就把自己的兒子給辦了。由此可以看出彼得改革決心之強烈。

彼得興趣廣泛,幾乎什麼都喜歡,而且對於工作還特別勤快,十分勤政,對於時代看得相當準,帶領俄國成為了歐洲強大的帝國。不但如此,彼得還非常的疼愛下屬,在1724年的時候,當時的彼得已經52的彼得為了救幾名落水的士兵甚至親自跳進了冰冷的海水裡!別忘了,那可挨著北極呢,北風那個吹阿!而且這小夥子長得還帥(不信的可以看彼得的畫像,絕對的帥哥),身材也高高大大。這樣看起來,似乎彼得就是一完人阿,可是,就是一個這樣接近於完美的“高富帥”居然有一種很特別的嗜好:他喜歡看人被處決….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沒想到堂堂的彼得大帝居然有這麼血腥的愛好。在1698年平定射擊軍叛亂的時候,彼得親自參與了處決活動。

所以,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查理不是,彼得也不是。但是可能正是因為人的不完美,人才會不斷地追求完美,,可能正是因為人的不完美,才會有了這麼多鮮活的生命。想想看,如果每個人都是完美的,那相當於世界上都是一種人,或都是一個人,那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就成了背白畫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彼得的故事將到這裡就講完了,我也試圖去總結彼得大帝的一生,但是無論怎麼寫,似乎都不如《紅色風暴的起源:彼得大帝和他的帝國》這本書對他的評價,彼得大帝是俄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聲名赫赫的人物,他在自己任期內銳意改革和進取,使俄國由歐洲的窮鄉僻壤變成了世界強國。彼得大帝的為政之道,他的個人性格、他的方方面面都為俄國歷史留下了深深的印跡。彼得大帝為俄羅斯紅色風暴的起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彼得大帝是一個神,他繼往開來,鑑古託今,勵精圖治、霸業大成。他以自己的卓越奮鬥和不懈精神造就了別人難以企及的偉業和神話。彼得大帝是一個人,他頂天立地,豪氣蓋世,敢做敢為,敢愛敢恨。他以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和桀驁性格創造出傳世佳話。彼得大帝不僅造就了一個時代,而且成就了一個歐亞大帝國。彼得大帝在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和文化等各個方面為後來者做出了深邃的明囑和暗喻。

雄哉,千古一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