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八章——太陽王(9)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八章——太陽王(9)

法荷戰爭的勝利,為路易獲得了巨大的威望,在1680年,巴黎市政廳正式授予路易“太陽王”這一無比榮耀的稱呼。太陽王!王的前面可是掛著太陽的字首,可見路易在法國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戰爭之後,歐洲開始以一種敬畏的眼光看著從法國這顆冉冉升起的“太陽”。在這之前,商業立國的荷蘭達到了其鼎盛時期,荷蘭的執政充當整個歐洲的仲裁者,因為荷蘭的實力,而戰爭之後,充當調停角色的換成了路易,大家有什麼事都找路易評理。伴隨著路易威望提升的,是路易的君主集權,他把整個法國的大權牢牢地攥在了手裡,他有一句話特別的有名:朕即國家!朕就是國家,我就是國家,我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意志,我的想法就是國家的想法,我的行為就是國家的行為。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漂櫓,莫不如是!有一副描繪路易十四的油畫,畫面的主體是騎在戰馬上的英姿颯爽的路易,天空中飛舞著潔白聖潔的天使,天使手中拿著花環,將要待在路易的頭上。在當時那種宗教氛圍下,如果是天使要給人戴什麼東西的話,那被戴的人肯定是要單膝跪地,雙手合十,低下頭顱,閉上雙眼,虔誠地跪在那裡,然後天使再戴。可是這幅畫卻是路易在縱馬馳騁,天使可以說是在巴巴的追著路易戴,兩者一對比,高下立判。這句話,這幅畫,也是路易威權的一個縮影吧。

就在路易聲威日隆的時候,他手底下那群跟隨著他振興法國的傑出英才們卻一個又一個的隕落了。最早的就是杜倫尼,在1675年戰死沙場,其後就是路易的錢袋子柯爾貝爾,在1683年離開了他所深愛的法國。接下來就是與杜倫尼齊名的孔代親王,在1686年去另一個地方見他的老夥計。最後就是磨利了寶劍的盧福瓦侯爵,他不像路易這般長壽,在1691年也撒手人寰。昔日登場的那五位嘉賓,如今就只剩下沃邦自己了。路易失去了他們,法國失去了他們,路易又該如何,法國又該如何?

路易在連續打贏了繼承戰爭和法荷戰爭這兩場重要戰爭之後,他的野心不斷膨脹,他的虛榮心開始讓太陽王將視線放在了整個歐洲,他要成為整個歐洲的霸主,真真正正地讓太陽王的光輝照耀在有陽光的地方。為了完成這一夢想,他開始擴軍備戰,甚至可以說是窮兵黷武。法國的陸軍自不必說,就連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海軍,路易用錢生生砸出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艦隊數量甚至比老牌海軍強國英國和荷蘭還要強大許多。

就在路易走在稱霸之路上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現在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這個對手還是法國的死對頭,那就是哈布斯堡家族所統治的奧地利。說實話,其實奧地利也挺苦的,在它的西面,是不斷強大、咄咄逼人的法國,在它的東方,則是實力強勁的信奉*教的奧斯曼帝國。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作為那個“既不神聖、也非羅馬、遠非帝國”的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經常是東擋西殺,打了法國打奧斯曼,你方唱罷我登場。對於奧地利來說,法國雖然可恨,但是畢竟是基督教大家庭中的一員,頂多就是拌拌嘴,實在不行打一架,就算打架肯定也不動刀子,但是奧斯曼就不一樣了,那玩意兒就是個強盜,基本上每次就是拿著刀子就上來了,一個不小心自己的小命就沒了,歷史上的維也納圍城戰,就是如此這般。在1683年,奧斯曼的大軍再次保衛維也納,這可是首都!當時,教皇為了基督教,曾向路易十四求援,讓路易看在同時基督教徒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但是路易十四呵呵一笑,看他倒黴還來不及呢,還去救他?見鬼去吧!其實,沒準路易心中打的是這樣的心思,在讓大家夥看見皇帝不靠譜被異教徒打得落花流水之後,在整個基督教世界都在恐慌異教徒洪水的時候,這個時候自己再以救世主的身份華麗麗的出場,大喊一聲:“大家不要怕,看我打敗這個兇惡的敵人,為死去的兄弟報仇!”然後三下五除二,幹淨利落的把奧斯曼帝國打回老家,然後自己在接受大家崇拜的目光。

這個劇本那是寫得相當好阿,而且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這種情況也是十分有希望實現的,畢竟守衛維也納的只是兩萬來人的老弱病殘,皇帝還跑了,而圍城的奧斯曼大軍號稱三十萬,即使打個對摺也還有十五萬,實際上參加圍城的足足十三萬五千。等到維也納城一破,就是自己出場的時候了。就在路易十四焦急忙慌等著出場的時候,劇情開始不按照劇本來走了。首先,因為一個廚師,維也納的守軍守住了搖搖欲墜的城池;其次,援軍到了,雖然你法國不來,但是其他人來了,一場激戰之後,奧斯曼帝國的大軍被打得大敗虧輸,一潰千里。維也納解圍之戰擊潰了奧斯曼帝國的侵略軍,也樹立了歐洲人的信心,在歐洲有一次開始流行十字軍情節,想著恢復前輩的榮光,將血與火也帶到異教徒的土地上。那麼誰應該成為帶領大家復仇的領袖呢,答案出來了,奧利地的哈布斯堡,我們應該團結在皇帝的旗幟下,狠狠地打擊他們。這樣的結果就是各個國家的人,只要想和異教徒作戰,首先想到的就是奧地利,想到的就是皇帝,就連法國也是如此,也有很多的法國人加入到了皇帝的軍隊。而且這次皇帝還很給力,帝國軍隊橫掃東南歐,如同摧枯拉朽般掃蕩著奧斯曼的勢力。在1687年的莫哈奇戰役中,帝國軍隊再次獲得了輝煌的勝利!一時間,哈布斯堡皇帝甚至開始蓋過了太陽王地光輝,整個歐洲都在談論皇帝的功績而不是太陽王。

路易看著自己的老對頭大出風頭,而且神聖羅馬帝國在抗擊異教的大旗下似乎有了統一的苗頭,隱隱有著復興的趨勢。路易覺得這就不能忍了,明明是給自己量身定做的角色結果讓你給演了,而且你還演上癮了,是時候讓你知道知道現實了,你不是王子,你只是個青蛙。

然後,路易就趁著帝國軍隊還在東線和奧斯曼廝殺的時候,開始發力了。首先,他要求身為選帝侯之一的克隆大主教應該由他的小弟來當,其二,我的妻妹應該成為巴拉丁選帝侯的繼承人。路易的這一手,讓世人大為震驚,因為人們想不到,就在抗擊異教徒的英雄正率領著軍隊和異教徒浴血廝殺的時候,身為基督徒的法國不但不幫忙,反而選擇在這個時候捅刀子。路易顯然也知道自己這麼幹確實有些見不得人,決定速戰速決,因為如果拖成持久戰,那這人可就丟大了。面對法國的野心,皇帝利奧波德開始利用有力的外部環境,組成反法同盟對抗強大的法國。

在1688年,戰爭開始了。由於路易蓄謀已久,而利奧波德畢竟疏於防範,已有心打無心,法軍初期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是皇帝的軍隊頑強抵抗,他們實在不能理解法國這種行為,在他們眼裡,這就是背叛,在信仰加成之下,帝國軍隊最終抵擋住了法軍的進攻,從而使路易速戰速決的計劃破產了。

同時震驚的各國再從最初的震驚中恢復過來之後,紛紛站到了皇帝這一邊。在1689年,皇帝和荷蘭簽訂了維也納條約,共同對抗法國擴張。在這之後,英國、西班牙、勃蘭登堡、薩克森和巴伐利亞相繼加入,組成了反法大同盟。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法國和反法同盟之間展開大戰,正正打了九年,從1688年一直打到了1697年,時間很長,但是卻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役,正常戰爭都異常的枯燥,交戰雙方的統帥遠不能和杜倫尼、孔代親王相比。天才畢竟是罕見的,這也是為什麼人類這麼長時間的戰爭史上,流傳下來的戰例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並不是每個時代都有名將,也不是每場戰爭都有火花,用句不太恰當的話,英雄造時勢。

經過長時間的拉鋸戰之後,交戰雙方都厭倦了這種沒有結果的流血遊戲。路易十四還是採用分別議和的方式,首先,他先和同盟中的薩伏依議和,反法同盟的小夥伴們看到薩伏依與法國議和之後,也都紛紛做不下去了,畢竟誰都不想打了,也就紛紛和法國簽訂了條約。在1697年,法國簽訂了里斯維克和約,承認威廉為英國國王,並且把在法荷戰爭中佔領的洛林公國交還給了洛林公爵,還把萊茵河的橋頭堡菲利普斯堡交還給了帝神聖羅馬國,這塊地方,也正是名將杜倫尼曾經出擊打敗帝國的地方。

就這樣,戰爭草草的就結束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