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太陽王(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七章——太陽王(8)

1674年,瑞典、英國一進一出,而法國也暫時處於守勢,杜倫尼和孔代親王如同兩座不可逾越的高山,橫亙在反法同盟面前,而這兩人的分工,則如同兩人在三十年戰爭中的合作一般,孔代親王負責荷蘭戰場,而杜倫尼負責萊茵戰場。在1674年8月,孔代與威望如日中天的威廉三世相遇了,戰役的結果證明了中國的那句古話:姜還是老的辣。在戰役之中,孔代親王一如既往地大膽潑辣,他不等自己的部隊集結完畢,就率領騎兵部隊發起了進攻。縱觀孔代親王指揮過的戰役,攻擊精神貫穿始終,羅克魯瓦戰役中率領人數少於西班牙“陸軍之花”的法軍就敢大膽出擊。在萊茵戰場上,當杜倫尼戰敗之後,孔代率領援兵抵達戰場並接過了指揮權,在於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作戰的過程中,一直進攻、進攻、在進攻,雙方的損失大致相當,但是帝國軍隊的指揮官被法軍這種一往無前的氣勢嚇住了,多次連夜撤退。在叛亂中,一時疏忽被杜倫尼率王軍包圍在巴黎,在外有大軍內部人心不穩的情況下,孔代依然擺出陣仗,與杜倫尼拳拳到肉,到了現在,已經53歲的他依然這樣侵略如火,在法軍雪崩一樣的衝擊中,荷蘭人被打敗了。

相比於孔代親王的侵略如火,杜倫尼就如同戰場之狐,指揮藝術日臻完善。首先,他趁著敵人集結的機會,狠狠地教訓了正在等待援軍的卡普拉裡元帥,取得了辛斯海姆戰役的勝利。在10月份,杜倫尼又一次先發制人,率領22000名法軍渡過萊茵河,輕裝急進,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現在了安茨海姆的帝國軍隊面前,並在此打得他們哭爹喊娘。就在杜倫尼和孔代親王率領法軍節節勝利的時候,法國的盟友卻走了黴運,戰無不勝的瑞典軍隊居然敗給了普魯士的腓特烈,而腓特烈因為這場在世人眼中不可思議的勝利,被認為成為“偉大的選侯”,因為腓特烈是神聖羅馬帝國的選帝侯,那是有資格選皇帝的。普魯士人打敗了瑞典人之後,看著自己的小夥伴被法國各種姿勢各種揍,看不下去了,準備帶人過來幫神羅找場子。當兩者合兵之後,杜倫尼所面對的敵人數量達到了57000人,小樣,這下看你還怎麼能!聯軍開始進攻杜倫尼,準備讓杜倫尼好好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這一千古不變的真理。但是之前是獅子的杜倫尼現在就成了狐狸,面對聯軍氣勢洶洶的進攻,杜倫尼不是兩軍對壘,陣型對圓了真刀真槍的打上一場,而是掐斷敵人的補給線阿,阻擋敵人進攻路線阿阿之類的。這樣一來,就讓杜倫尼的敵人覺得特別的憋屈,想進攻,但是不知道打哪,有勁兒沒處使;但是如果撤退吧,自己這麼多人大戰旗鼓的過來了,結果不見打別人,只見自己捱揍了,就這樣退回去的話,也太丟人了。欲打不得,欲罷不能,就這樣,聯軍在這種糾結中糾結到了冬天,按照慣例,冬天都是不打仗了,而是進入事先準備好的過冬營地中貓著,進行休戰。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杜倫尼在11月份也帶著自己的部隊進入了過冬營地,但是這只是他的障眼法而已,在他心中已經有了全盤的規劃,打算給自己的敵人一個難忘的冬天。在11月29日,杜倫尼悄悄地集結自己所有的野戰兵力28000人,開始進攻。在進軍過程中,為了儘可能的減小被發現的機率,他把部隊分散成幾部分,分進合擊,為了防止自己的部隊中潛藏著敵人的奸細,各部隊每天的目標在下達之前就只有杜倫尼一人知道,最終,杜倫尼達到了自己的戰役目標,成功的集結了部隊,重新出現在了敵人面前。帝國軍隊在看見法國人之後驚掉了一地的下巴,因為在這之前沒這麼打的阿,誰大冬天還打仗阿,但是法國人打過來了,總不能不打吧,而且自己的總兵力還比法國人多。雖然帝國軍隊總兵力比杜倫尼多,但是按照慣例,這些部隊已經分散到不同的營地中過冬了,而杜倫尼人數雖少,但是卻是集中在了一起,握起了拳頭,這樣,在整體兵力劣勢的前提下,就形成了法軍的區域性兵力優勢,可以不停地擊敗分散的帝國軍隊。就這樣,帝國軍隊很快就敗了,又一次被杜倫尼打得大敗。就在杜倫尼追得正開心的時候,敵人的援兵出現了,腓特烈在得知杜倫尼又把自己的小夥伴打了之後,立馬就派援兵過來了,這是,杜倫尼又將面對兵力優勢之敵,但是這一次,杜倫尼卻沒有避戰,而是選擇了正面一搏,1675年1月2日,戰役開始了,杜倫尼敏銳地發現了被敵人忽視的圖克海姆村,迅速派兵搶佔。在杜倫尼搶了圖克海姆之後,聯軍也回過味來了,開始猛攻圖克海姆,但是每次都被打得丟盔棄甲,留下了一地的屍體。此戰過後,腓特烈算是看出來了,如果想要打敗杜倫尼估計這輩子不可能了,反正杜倫尼又打不到自己的家裡,我也不摻和這件事了,愛怎麼著怎麼著吧,直接拍拍屁股帶著自己的軍隊就走人了。

此戰過後,杜倫尼才回到自己的過冬營地過冬,而帝國軍隊顯然被打怕了,也沒去招惹。總被杜倫尼啪啪的打臉,皇帝也看不下去了,為什麼自己明明是自己這邊人多,卻就是打不過杜倫尼?最後他得出了一個結論:肯定是指揮官的原因。於是,改派蒙特庫庫尼出任帝國軍隊統帥,事實也證明了,這是一個英明的決定。杜倫尼指揮靈活,而蒙特庫庫尼也不想與杜倫尼硬碰硬,這倆人都想著要麼擋住對手的進軍路線,要麼繞道對方身後截斷補給線,結果就是這倆人就跟玩捉迷藏差不多,一直在那兜圈子……直到後來,倆人都想陰對面一把,都想趁著夜黑風高的時候,給對面一記悶棍,但是巧就巧在這兩人想到一塊去了,於是接下來的畫面充滿了喜感:黑夜中,兩支部隊在悄悄地行進,人銜枚,馬裹蹄,努力不發出一點點的聲響,每個人都很緊張,也很激動,卻都不知道對面在幹和自己一樣的事,最終,這兩支都想敲悶棍的“猥瑣”軍隊卻碰頭了,就像兩個懷裡拿著棒球棍的人都想趁對方不備,同時舉起了棒球棍,這是多麼尷尬的場面阿……杜倫尼雖然想佔便宜,但是一看便宜沾不上了,也就打算乘勢而為,直接來一場正面廝殺,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蒙特庫庫尼這位仁兄卻二話不說轉身就走了,只剩下杜倫尼一個人在夜風中凌亂……你想走,我還不想讓你走呢,杜倫尼打算進攻,但是就在強渡的時候,一顆炮彈擊中了他,將星隕落了。百戰軍神杜倫尼,終於走完了他三十年的戰爭生涯,他太累了,也該歇歇了,而且上帝對他也是眷顧的,作為一位偉大的軍人和統帥,戰場應該是他最好的安魂之所。

杜倫尼死後,孔代親王接替了他的位置。孔代可不是杜倫尼,沒事還給你繞來繞去,給你捉捉迷藏什麼的,這位打仗就秉承一個字,那就是幹。而他的對手蒙特庫庫尼則跟杜倫尼差不多,而且比杜倫尼更謹慎,結果就被打孔親王硬生生的逼退了,從而鞏固了法軍的戰果。

可能是因為看到了自己的好夥計杜倫尼死在了戰場上,讓孔代不免有些觸景生情,侵略如火、永遠在進攻路上的孔代親王也厭倦了戰爭生活。早1675年後,杜倫尼向路易十四遞交了辭呈,而路易念在他一生的辛勞以及正被痛風所折磨,也就答應了他的請求。迴歸平靜的孔代親王獻身於宗教活動中,並於1686年逝世,去天國見杜倫尼去了。

法軍在兩位戰爭大師的帶領下,佔領了反法同盟的很多地盤,給路易拼的了一個非常好的戰爭局面。可是戰爭在1677年再度出現了轉折,荷蘭執政威廉三世與英國瑪麗公主結婚了,這也就意味著英國也站在了荷蘭這一邊,準備也過來摻和一腳。當路易得知訊息之後,就知道事情要遭,英國海軍強大,沙丘之戰中英國陸軍的表現也很搶眼。為了拖住英國加入戰爭的步伐,路易決定給英王查理二世送錢,想花錢買平安,英國畢竟之前剛和荷蘭打了一場,查理也不太想摻和這事,於是就把錢收下了,英國和法國就打成一種心照不宣的和平,查理二世就各種找藉口搪塞威廉三世。但是總有一天會拖不下去,路易知道是時候結束這場戰爭了。

雖然路易想議和,但是深知一定不能讓自己的敵人看出自己想議和,這樣他們反而就不會答應,只有狠狠地打疼了他們,以打促和,才能讓對手乖乖地坐在談判桌前。法軍在戰場上又掀起了一波進攻*,有攻佔了不少土地。最終,路易的目的達到了,在英國參戰之前,就把反法同盟推上了談判桌。

經過一系列的討價還價,交戰雙方於1678年簽訂了奈梅亨條約,條約規定,恢復荷蘭戰前國土和在法國低關稅的優惠,瑞典也拿回了戰爭中丟了的波美拉尼亞,看上去法國似乎啥都沒得到,白打了半天,雖然法國沒在荷蘭身上撈什麼油水,但是別忘了,反法同盟可不止荷蘭一個國家,還有西班牙和神聖羅馬帝國,這倆哥們又得大出血了。西班牙丟了弗朗什孔泰、佛蘭德和埃諾,皇帝丟了洛林公國。

本來威廉三世是不想議和的,因為他還指望著自己的老丈人幫自己呢,但是別忘了荷蘭這個國家的特殊性,組成荷蘭的七個省有很大的權力,是能夠自己決定戰和的,忘了的可以看看之前的荷蘭那篇,結果荷蘭省在看到法國提供的條件之後,立馬就籤了,逼得威廉三世不得不簽字。但是威廉三世不服阿,從此之後,就和路易槓上了。

而腓特烈在得知荷蘭簽署了條約之後,感覺自己就是頭驢,完完全全被荷蘭人給玩了,自己為了荷蘭人打生打死,好不容易不但保住了荷蘭,還搶了瑞典的波美拉尼亞,結果荷蘭你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把我給賣了,這也忒不是東西了阿!結果腓特烈一氣之下,就跑到路易這一邊去了,開始幫助路易稱霸歐洲。所以,有的時候,這人該有點底線的時候,還是得有點底線,不能什麼時候都只想著自己,而忽略了別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