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章——太陽王(11)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章——太陽王(11)

在戰爭的初始階段,並沒有爆發慘烈的大戰,雙方你來我往,都在試探,並沒有死磕。這場戰爭可能也會像九年戰爭一樣,慢慢地流血,知道這種無聊的流血遊戲持續到有人或者所有人堅持不住為止。但是局面在1704年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英國海軍佔領了西班牙南端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的直布羅陀,直接卡死了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通道直布羅陀海峽,也開始了英國對直布羅陀長達300年的殖民統治。即海軍之後,聯軍陸軍在野戰中也取得了重大勝利,奧英聯軍在歐根親王的率領下在豪什塔特戰役中大破法國和巴伐利亞聯軍,一戰平定了巴伐利亞。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對於路易來說這句話那是相當對,在海軍和陸軍之後,自家後院也開始起火,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爆發人民起義,擁護奧地利查理大公為西班牙國王,聯軍趁勢進攻,勢如破竹。法國承認的西班牙國王腓力只得挑出自己的首都馬德里,而查理大公作為勝利者開進了西班牙的首都。

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但是這還不算完,就在查理進入馬德里的三個月後,歐根親王又給了法國狠狠的一擊,歐根這次打疼法國的地方,就做都靈。

歐根親王在戰爭爆發後進入義大利的行軍過程中,讓我依稀看到了太祖的影子,不停地虛張聲勢,聲東擊西,迷惑敵人。先是率軍穿過中立的威尼斯領地,穿過阿迪傑河東部地形複雜的地區向南行軍。為了迷惑和欺騙法軍,歐根親王在北部虛張聲勢,實際上卻率領大軍利用阿迪傑河和河以東複雜地形做掩護南下,出其不意地出現在了維羅納。在這之後,歐根親王王又擺出要在維羅納以北渡過阿迪傑河的樣子,選擇了7個渡河地點,而實際上,他卻在維羅納以南很遠的卡斯特巴多架起了一座橋,並於7月9日率軍渡過了阿迪傑河。歐根親王靈活的行動路線,始終牽著法軍的鼻子在走,讓法軍完全亂了方寸,疲於奔命,戰鬥還沒開始呢,就已經混亂不堪。《孫子兵法》中有雲:故知勝有五: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其中,歐根親王佔了“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識眾寡之用”“以虞待不虞”這三點,戰而勝之,可謂亦然。

歐根帶領著軍隊在北義大利一直在逗法軍玩,並且還圈了大片的地皮,這讓路易有些受不了了,他覺得面對歐根的法軍的指揮官長的都是豬腦子,於是臨陣換將,換上了維勒魯瓦公爵,並且為了徹底擊敗歐根親王,還不斷派兵增援,局勢逐漸對歐根親王不利軍餉缺乏,士氣低落,歐根親王曾經這樣給皇帝寫信:“士兵們強忍著體罰,我不得不在嚴肅軍紀和寬厚仁慈之間做出選擇。”“我們的部隊已近崩潰,戰馬疲憊不堪,部隊都快要沒有立足之地了。敵人卻正在我們的前面重新調集兵力。另外,威尼斯共和國宣稱,如果我們不馬上從他們的領土上撤出去,他們就要向我們宣戰了。”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都靈之戰爆發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1706年5月開始,六萬法軍在奧爾良公爵腓力二世的率領下開始圍攻義大利名城都靈,而當時都靈的守軍之後帝國軍隊約一萬人進行受御,守城指揮官是薩伏依公爵。估計這位哥們看見法軍這麼大的陣仗,再加上沃邦元帥發明的沃邦攻城法的赫赫威名,覺得這城估計是受不住了。孟子有云: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雖然薩伏依公爵可能沒讀過儒家典籍,但是卻無師自通了儒家真理,決定要離這座危城遠遠的,於是決定親自出城去搬救兵。在6月17號,薩伏依公爵絕塵而去,留下道恩伯爵指揮軍隊守城。這位道恩伯爵真是一位硬漢,雖然自己的老上司走了,而且看上去自己可能一輩子都看不見他了,但是他鼓足餘勇帶領守軍頑強抵抗,經過三個多月艱苦卓絕的守城戰之後,雖然最終等到了援軍,保住了城池,但是一萬守軍戰死、病死了五千人,這還不包括傷病人數,可見戰鬥之慘烈。

就在道恩伯爵在都靈城內苦苦忍耐的時候,歐根親王得知了都靈被包圍的訊息。現在問題出現了,到底要不要去救都靈?因為都靈就像是一個楔子,插在了法軍的後方,離戰線較遠,如果歐根親王要去救援都靈的話,只有兩種方法:其一,率領軍隊與法軍激戰,將戰線向都靈推進,等到距離不遠之後,再發動解圍攻勢;其二,率領軍隊輕裝急進,在法軍統治區內大膽穿插,穿過法軍防線,兵鋒直指都靈。喜歡二戰的讀者應該知道蘇聯元帥圖哈切夫斯基所提出的大縱深戰役理論,肯定知道二戰中納粹德國兇威赫赫的閃擊戰,這都是著名的穿插進攻,但是這種方式在當時看來根本是行不通的,人們無法想象在沒有鞏固基地的情況下進行進攻,所以能選擇的辦法只有穩步推進,穩紮穩打。可是如果真要這麼一步步拼過去的話,先不說能不能打贏,就算打贏了,到了都靈估計黃花菜都涼了。似乎都靈已經成了死局,但是我們之所以將一些人稱之為卓越,稱之為天才,就是因為他們能將別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乾淨漂亮地給幹成了。歐根親王為了解救都靈,進行了一次超越時代的行軍。

當時,正處於夏季,高中地理課本告訴我們,地中海地區周圍的氣候型別為地中海式氣候,這種氣候型別冬天還好,氣候溫和多雨,但是到了夏季,就完全是另外一種情況了,基本上走了一個極端,非常乾燥炎熱。在乾燥炎熱的天氣下進行行軍,那是非常消耗體力的,而且這還不是普通的行軍,是要在敵佔區內進行穿插,隨時都有可能要投入戰鬥,再加上並非自己的地盤,一切都是陌生的。在一個陌生的、可能充滿敵意的、隨時可能爆發戰鬥的、氣候炎熱乾燥的情況下,歐根親王依舊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進攻。即使以為優秀的將領,也很可能全軍覆沒,但是歐根親王不是,他是天才。

首先,他還是用了慣用的手段:聲東擊西,留下部分兵力在維羅納地區,成功地欺騙了法軍,使其誤認為親王要在阿迪傑河上游過河,結果沿河大踏步地向南並向東行進,在絲毫沒有遭到法軍抵抗的情況下安全渡過了阿迪傑河。為了阻止歐根親王,法軍統帥抽調圍城部隊前來增援,並回防明西奧河,準備給歐根親王一點顏色看看,但是姜還是老的辣,歐根只用了一招就破了他的手段,他把留在維羅納的那部分兵力趁機向前機動,作出進攻的態勢,奧爾良公爵擔心失去明西奧河防線,將他所有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波河以北,又一次成功的拉扯了法軍。歐根親王則趁機率軍繼續在波河以南迅速向前機動。結果,年輕的奧爾良公爵甚至連明西奧河防線也沒保住,兩頭都要抓,結果啥都沒保住。

奧爾良公爵看見歐根親王一直向開進,也急眼了,派出了一支7000人的步騎混合先遣部隊,冒著義大利夏季炎熱酷暑,快速行軍以搶佔有利陣地,阻止歐根親王的進軍。歐根親王在得知這訊息之前,一直是採用平常速度前進,而且為了躲避酷暑,部隊只在晚上行軍。但是當他得知公爵派出了一支先遣部隊正急行軍後,也開始玩命了,什麼白天不行軍,什麼正常行軍,都他娘的見鬼去吧,也率領他的7000士兵飛速前進,同時也派出一支先遣部隊,全由騎兵組成,由他親自指揮。法軍和帝國軍隊開始了賽跑,看到這,就讓我想起了應該是小學時候學過的一篇課文《飛奪瀘定橋》,其中就有共產黨軍隊和國民黨軍隊隔河賽跑的場景。最終,歐根親王贏了,將奧爾良公爵甩在了身後。

雖然歐根親王用一次完美的突擊行動衝到了都靈城下,但是他的情況不容樂觀,首先,圍城的法軍已經在外圍修建了防禦工事,用來阻擋歐根親王的進攻。可是即使法軍有工事,但是歐根還是不得不進攻,因為他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救都靈,而不是過來旅遊的,而且自己屁股後面還有法軍大部隊跟著呢,要是不打的話,那就是腹面受敵,兩面夾擊,而且法軍總兵力達八萬,歐根自己來解圍的卻只有4萬多人,怎麼看都不像是來解圍的,反而像是來送死的…所以,只有在奧爾良公爵的法軍大部隊到來之前,打個時間差,擊潰圍城法軍,才能獲得勝利。

歐根親王經過偵查,發現圍城法軍的西側防禦設施較為薄弱,於是將那作為突破口,為了達成作戰目的,歐根親王依舊施展了一系列的欺騙行動。先以一部分兵力在城東實施攻擊,以吸引法軍的注意力,同時讓守城士兵從背後襲擊法軍,在這些行動的牽制下,歐根親王迅速在城西側法軍未修好築城工事的地段突破了法軍防禦。法軍的抵抗相繼被撲滅,,法軍全線崩潰。此戰,法軍損失了1萬人,帝國聯軍只損失了3千多人,其餘法軍全線潰退,狼狽逃回了法國。

都靈之戰,徹底摧毀了法國在義大利北部的勢力,奠定了義大利戰場的勝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