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一章——太陽王(1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十一章——太陽王(12)

法軍在義大利戰場上一敗塗地,在西班牙戰場丟掉了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荷蘭戰場也難逃失敗的厄運,還是在1706年,反法聯軍和法軍在比利時境內的拉米伊村爆發血戰。

在1706年5月,法軍分別在義大利戰場和尼德蘭戰場展開攻勢,在南方圍攻義大利名城都靈,在北方在拉米伊同反法同盟進行廝殺。

南方的義大利戰場成了歐根親王展現指揮藝術的舞臺,而在尼德蘭戰場,則成了英荷聯軍的天下。

在5月23日,戰鬥爆發,交戰雙方軍隊人數相當,都在六萬人左右,但是法軍卻在陣型和所佔的地形方面犯了嚴重的失誤。法軍的戰線比英荷聯軍的戰線要長,這無可厚非,因為在當時那種武器條件下,距離一遠命中就只能靠信仰的情況下,只有排開寬大正面才能形成嚴密兇猛的火力,才能給敵軍造成重大殺傷,所以,當時交戰雙方都會儘可能的拉長陣線。本來這無可厚非,但是他對自己的軍隊太過於有信心,別忘了雙方的兵力是差不多的,你的陣線越長,那你陣型的厚度就越薄,就越容易被突破。這是其一,其二,就是選擇的地形,法軍的右翼處在沼澤中,沼澤地形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就是利於防守,畢竟沼澤,而壞處就是敵人不容易打進來,自己也不容易打出去,畢竟沼澤……英荷聯軍正是利用了法軍這兩項弱點,將法軍玩弄於鼓掌之中。

首先,聯軍開始進攻法軍左翼,強大的攻勢很快就讓法軍左翼漸漸不支,但是因為法軍右翼不易移動,所以基本上就是從法軍陣型中央抽調援軍,就這樣,法軍中央陣型就變得非常薄弱,本來陣型就薄,你還調走一大批,那法軍陣型中央就變得非常危險了。在法軍左翼終於打退了英荷聯軍的進攻之後,還沒鬆口氣呢,聯軍又展開了更強大的攻勢,只不過這一次進攻的地點就不是左邊了,而是選在了危險的法軍陣型的中央。最終,聯軍的矛頭衝破了法軍薄弱的中部,經過一夜激戰,法軍崩潰,損失了17000人。

拉米伊一戰,奠定了尼德蘭的戰局,此戰之後,整個尼德蘭地區落到了聯軍手中。可以說整個1706年,對於法國來說,或者說對於路易來說,就是一個倒黴的年份,各個戰場接連潰敗,不斷丟城失地,損兵折將,整個戰局對法國來說相當不利。

但是就好像股市下跌,總有觸底反彈的時候,法國在挺過了最艱難的1706年之後,局勢變得穩定且慢慢有利起來。

在1707年,首先,法軍在西班牙戰場擊敗了奧地利查理大公,腓力五世重新奪回西班牙的大片土地;其次,在當年7月,奧英聯軍開始攻入法國本土,包圍了法國南部的軍事重鎮土倫,這個土倫就是法國大革命中拿破崙聲名鵲起的地方。最終,在守軍的頑強抵抗下,聯軍無功而返,返回了義大利。之後的兩年裡,戰爭情況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法國處於劣勢,曾經威震歐陸的法國陸軍,從最巔峰時期的40萬人,下降到了1710年的七萬五千人,在同年,奧地利的查理大公再一次入主馬德里。雖然法國情形如此嚴峻,但是相比較1706年來說,卻還是好了很多,因為國際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1700年,18世紀的第一年,產生了兩件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一件事就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原因,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二世去世,將王位傳給了路易的孫子腓力,第二件大事就是之前提到過的大北方戰爭。這兩場戰爭幾乎是在同時開始的,而捲入這兩場戰爭的,是當時歐洲的兩位霸主:法國和瑞典。相比較於法國的連戰連敗,瑞典軍隊在少年國王查理十二的帶領下可謂是百戰百勝,甚至還上演過八千破三萬的驚人一戰。但是世上沒有常勝的將軍,在1709年的波爾塔瓦之戰,查理十二遭遇了慘敗,並從此一蹶不振。反觀法國,雖然屢戰屢敗,但是卻依然能夠維持戰線,和反法同盟你來我往,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究其原因,我覺得最大的影響因素是人口。瑞典地處北歐,氣候寒冷,人煙稀少,後備兵力不足,不足以支撐一場大規模的長期的消耗戰,但是法國不同,法國地形較為平坦,土地肥沃,自羅馬時期就有著較為發達的耕種技術和手段,人口稠密,經得起長時間的消耗。用網遊英雄聯盟來舉例,瑞典就像是刺客,比如影流之主劫,雖然攻擊力比較高,爆發強,但是防低血薄,打兩下就得泡泉水了;法國就像是輸出半肉,比如武器大師賈克斯,防高血厚,能扛得住幾個技能,而且這貨攻擊力還特別高,打人也疼。

在彼得大帝於1709年取得了波爾塔瓦大捷之後,雖然查理十二依然在不懈的鬥爭,但是戰爭的結局已經一錘定音,從而使俄國取代了瑞典成為了新的北歐霸主。俄國這一上位,就得讓歐洲其他國家好好考慮考慮了,怎麼處理和這位北歐新霸主的關係。在反法同盟中,聽到俄國取勝訊息之後,最擔心的是英國和荷蘭。英國是島國,如果任由俄國稱霸北歐,整合整個波羅的海,將會對英國形成巨大衝擊。荷蘭更是如此,荷蘭商業立國,整個國家的基礎就是做買賣,而波羅的海地區是著名的商貿地區,在波羅的海,先後出現了漢薩同盟和諾夫哥羅德這樣的商業國家,所以,如果讓俄國稱霸波羅的海,將會對荷蘭的商業貿易造成很大威脅。英國和荷蘭很著急阿,都想著趁俄國還沒站穩腳跟之前,趕緊過去摻和一腳,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畢竟現在正和法國打仗呢,雖然現在自己佔著上風,但是對於法國這種高手來說,一個不留神法國就可能反打自己一波。為了趕緊抽身,英國開始和法國進行和談。

等時間到了1711年,國際局勢對法國更加有利,在這一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也是奧地利君主的約瑟夫一世死了,這個約瑟夫一世是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活著的長子,在1705年他老爸死了之後,繼承了皇帝之位。但是這位哥們命不太好,感染了天花。90後們看看自己的胳膊上,有沒有一個小小的疤痕,這在我們那就做“種痘”,就是接種的天花疫苗,接種完之後,就不會再得天花,90後、80後以及之前的XX後們,胳膊上應該都有一個這樣的疤,但是00後們身上好像就沒有了,好像有一種更好地預防天花的辦法。現在平常百姓家用的天花疫苗,但是對於約瑟夫一世來說,那就是想都不能想的事,最終,約瑟夫死於天花,年僅33歲。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真得感謝那些為了人們生活更美好的科技工作者,正是有了他們,我們才能比之前的一國之君都活得更好。

約瑟夫死了之後,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以及奧地利,就傳給了他的弟弟查理大公。在這之後,不但英國荷蘭不想跟法國打了,其他國家基本上都不想和法國打了,因為一旦奧地利真的贏了,已經繼承了皇位和奧地利的查理大公真的成了西班牙國王,那誰都不能確定查理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卡洛斯一世,當年的卡洛斯一世真的是歐洲當之無愧的霸主,法王弗朗索瓦和奧斯曼蘇丹立法者蘇萊曼都是其手下敗將,給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為了自己的利益,反法同盟對於進攻法國的積極性大為降低,畢竟誰都不是傻子,都不想為別人火中取栗。

佔據上風的反法同盟不想再打,已經瀕臨崩潰的法國想進攻也不可能,已經成為皇帝的查理肯定還想接著打下去,畢竟那可是有著廣大地盤的西班牙,誰不想自己統治的地區越多越好阿,但是盟友一個個的和法國眉來眼去,也沒辦法,只得最後也和法國罷兵言和。交戰雙方分別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和《拉什塔特和約》、《西葡條約》,從而結束了戰爭。

自1701年開始,至1715年《西葡條約》是為止,整整打了十四年,在路易十四死了之後,才真正了結。

這些條約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西班牙王位的歸屬問題,是法國還是奧地利?無論將西班牙給哪個國家,都會出現一個類似卡洛斯一世那樣的超級帝國。那如何才能解決這一點呢?那就一人一半好了,條約規定,西班牙王位由法國的腓力繼承,但是西班牙要將自己的在尼德蘭的地盤、在義大利的地盤割讓給奧地利,為了獎賞“棄暗投明”的薩伏依,還將西西里島給了薩伏依,也就是說,除了西班牙本土之外,歐洲的其他地盤基本上都沒了。即使這樣,反法同盟還不放心,他們還規定西班牙和法國永遠不能不能合併。就這樣,將西班牙可以說分割成了兩半,分別給了法國和奧地利。

作為戰敗一方,法國還不得不將自己在北美洲的殖民地割讓給英國,英國還從西班牙手中正式得到了直布羅陀,直到現在,直布羅陀依舊掌握在英國手中,前一陣鬧的沸沸揚揚的英國脫歐公投,直布羅陀也進行了投票。

而且,法國還要交出在萊茵河右岸佔領的城市和拆除萊茵河沿岸的工事,同時撤走在洛林的駐軍。無論怎麼說,戰爭結束了,被戰爭折磨的遍體鱗傷的各國都需要舔舐傷口,和平終於到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戰爭雖然結束,但是誰才使這場戰爭的最大贏家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