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鐵血王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鐵血王國()

洛林親王本來心情挺美的,眼見著就要教腓特烈如何做人了,可這時候噩耗傳過來了:自己軍隊的左翼已經被擊潰了,敗軍正在潰逃,只恨爹媽少生了兩條腿,普軍正追在自己敗軍的屁股後頭對著自己就過來了。洛林親王看這樣就急了,這個腓特烈果然狡猾大大滴,急忙命令自己的右翼重兵集團趕緊回撤,左翼不要就不要了,只要自己的主力回來,重整陣型,贏面還是自己這邊比較大。雖然洛林親王心是好的,但是有的時候好心不一定能辦好事,他忽略了士兵的心理,也忽略了奧軍的右翼不但有著奧軍,還有著薩克森的軍隊。奧軍右翼本來打得順風順水,非常的溜,正達到興頭上的時候,卻突然接到了後退重整的命令,士兵們就不明白了,這打得好好的,怎麼突然就說退就退,難道是普軍又抄了自己的後路了?似乎只有這個說法能解釋為什麼在這麼好的情況下,自己還要撤退。結果,全軍人心浮動,戰意刷的一下沒了。如果只有奧軍還好說,雖然奧軍士兵的素質比不上他們的老對手普軍,但是令行禁止還是能做到的,雖然人心不穩,但是保持陣型還是能做到的。可是薩克森軍隊就不行了,本來訓練就差的薩克森軍隊在一接到後退的命令之後,哄得一下就炸窩了,亂哄哄地往後跑,用參加了戰役的道恩將軍的話:他們就頓時變得像一群無秩序的鴨子。薩克森軍隊的潰退最終帶動的本來秩序井然的奧軍也開始有些陣腳不穩。普軍騎兵看到薩克森軍隊這樣,覺得不給對面一傢伙這都對不起自己啊,於是就給薩克森軍隊來了一傢伙,薩克森人也十分配合地由撤退變成了潰逃,反而衝擊了奧軍。就在奧軍騎兵進攻的時候,普魯士的步兵也開始從側翼對奧軍發起猛攻,在普軍和薩克森軍隊的聯合努力下,奧地利軍隊最終全線敗退,眼看著就要從敗退變成潰逃了,道恩將軍的預備隊站了出來,頂住了普軍的進攻,給敗下來的奧軍喘息的機會,讓他們能夠重整戰線。腓特烈在看到奧軍已經從最初的慌亂中恢復過來之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停止了進攻,結束了戰役。

索爾戰役,我覺得會給洛林親王兩點教訓:第一,留下一部分預備隊十分必要的;第二,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索爾戰役,是今後震驚世界的斜形戰術的首戰,雖然沒能達成腓特烈“兩萬滅四萬”的雄心壯志,但是也取得了“兩萬破四萬”的勝利。在戰役之後,腓特烈曾經對身旁的參謀開玩笑說:“剛才的狀況就像水淹到了鼻子那麼高呢!”由此可見,當時情況的兇險,不但能活著,而且還有一場勝利,腓特烈還是很開心的。

但是有人歡喜有人愁啊,腓特烈是開心了,但是瑪利亞和洛林親王就要鬱悶了,沒想到自己佔據了巨大的兵力優勢和地理優勢,結果還是被腓特烈打敗了。但是瑪利亞仍然不放棄,你厲害,雖然我打不過你,但是我繞過你還不行麼?我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麼?經過兩個月的準備,奧地利再次向腓特烈發出挑戰。奧地利主力繞過了位於西里西亞的腓特烈,借道薩克森,開始向普魯士的本土勃蘭登堡進軍。

當時,坐鎮普魯士本土的是德紹利奧波德一世,一個被人稱為“德紹老頭”的老道指揮官,他率領著25000名普軍,迎著奧地利—薩克森聯軍就過去了,在腓特烈的援軍到達之前,就幹淨利落地打敗了奧地利—薩克森聯軍。這一戰之後,讓堅韌的瑪利亞也不得不軟了下來,沒想到自己不但打不過自己的表哥,甚至連自己表哥的手下都打不過。不過瑪利亞還在猶豫,到底要不要在試試,就在瑪利亞猶豫的時候,薩克森扛不住了,薩克森倒向了腓特烈一邊,承認西里西亞歸普魯士所有。薩克森的背叛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瑪利亞終於低頭了,洩了氣的瑪利亞最終在1745年的聖誕節同普魯士簽訂了《德累斯頓和約》,割讓了整個西里西亞,換回了腓特烈支援自己對奧地利的繼承權和自己的丈夫車成為帝國的皇帝。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腓特烈最終笑到了最後,如願以償地將西里西亞拿到了手中。

雖然普魯士退出了戰爭,但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仍為結束,雙方還在混戰,正在戰鬥難解難分的時候,瑪利亞的盟友俄國的大軍終於即將趕到戰場。法國眼看戰局即將對自己不利,於是想著止損,在受到更大的損失之前,停止這場無所謂的戰爭。既然服軟了,那就得付出代價,法國在付出一定代價之後,與奧地利一方簽訂了《亞琛和約》。

戰爭結束了,但是列強之間的矛盾並沒有被消除,各國內部矛盾叢生,奧地利手中的波西米亞和義大利,普魯士奪到手裡的西里西亞,英國的大陸領地漢諾威,都不穩定,各國之間的矛盾越加深刻。各國都在舔舐傷口,等著國家的母親為國家的爭霸新增新的血液。借用一戰後法國福熙元帥的一句名言: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但是這次和平維持的時間別說20年,連10年都沒有,僅僅過了8年,戰爭又起,這次戰爭的慘烈程度,遠超了上次。

在這中場休息環節,參賽選手們都積極進行著準備。其中,最先動手的,是奧地利的瑪利亞。雖然身為女兒身,但是巾幗不讓須眉,身為哈布斯堡家族的一員,她骨子裡有著自己的驕傲,雖然上一次她迫於形勢不得不割讓了西里西亞,但是她發誓要血洗恥辱,她不能容忍家傳的領土從自己的手中被奪去。為此,她重整在上一次戰爭中已經被擊潰的軍隊,對內進行改革,增強奧地利的國力,積極開展外交,爭取盟友,孤立普魯士。為了達到目的,她還充分利用了自己女人的身份,她經常是用一名柔弱的女性形象出現在軍隊面前,來鼓勵軍隊的士氣。大家想想看,一個女人,而且還是個嬌滴滴的大美女,卸下了往常的威嚴,以一種弱者的身份淚眼朦朧地望著你,你能受得了?你全身的俠義細胞都會燃燒起來,恨不得將那個惹女神不高興的混蛋碎屍萬段。再加上中世紀時流傳下來的騎士精神,這些人完全都用不著宣誓效忠,如果給他們一個*包,他們就是完全合格的*,發動自殺式襲擊將腓特烈肉體毀滅。再被瑪利亞征服的人群中,列支敦斯登親王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代表,他自掏腰包,花費了20萬的鉅款,無償為瑪利亞建立了一支裝備齊全、訓練有素的跑步部隊。為了之後的戰爭,她還建立了戰爭學院,為之後的戰爭大好準備。在她的努力下,奧地利軍隊重振往日雄風,就連瑪利亞的對手腓特烈大帝都如此稱讚她:這位年輕的統治者,能迅速掌握政府精神所在,並使自己成為御前會議的靈魂,在她的治理下,奧地利的軍事達到前人所未曾有的完善地步,至於將這位女人所實行的計劃,視為偉大的男人所為,也不為過。

在重振軍備、加強自身的同時,她還將目光放在了國外,積極尋找盟友。首先,她注意到了俄國,俄國在上次戰爭中就站在了奧地利這一邊,而且一個強大的普魯士是俄國所不能容隱的,普魯士的強大會阻止俄國的擴張,並且腓特烈和俄國的女沙皇伊麗莎白之間互相看不對眼,俄國可以保證了,普魯士包圍圈的東方已經確立。其次,瑞典對於普魯士佔據之前瑞典的國土波美拉尼亞非常的不甘心,時刻想著能夠收回這片土地,所以,普魯士包圍圈的北部也已經確立。除了這兩者之外,瑪利亞還想繼續拉著英國,畢竟英國和奧地利是多年的盟友關係,在共同對付法國的時候那是相當親密無間,但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中,英國為了自己的利益私自與腓特烈簽訂了和約,承認了其對西里西亞的佔有,如果現在自己和英國重新結盟的話,那讓國內的人民怎麼看,讓國際上的各國怎麼看自己,自己將失去收回西里西亞的理由。所以,雖然瑪利亞有和英國重回舊好的心思的,但是奈何現實不允許啊。

就在瑪利亞為了自己復仇的目標努力奮進的時候,國際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英國和普魯士簽訂了同盟條約!當時,法國是在世界上唯一可以和英國在全球進行爭奪的對手,為了打壓法國,英國也開始廣泛的尋找小夥伴,當時,英國和俄國已經是盟友了,而且奧地利也跟自己關係良好,法國的鄰居西班牙是法國的親戚,這就不用想了,根本不可能。所以,只要將法國新拉的小夥伴普魯士拉過來就好。而腓特烈面對英國的提議是舉雙手雙腳贊成,因為奧地利對自己敵意十足,再加上重量級選手俄國,按照普魯士的體量完全招架不住,所以,只能依靠英國拉自己一把。結果,英普同盟條約以前,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