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八章——鐵血王國(1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八章——鐵血王國(16)

這次再沒有了那些煩人的蒼蠅之後,普魯士騎兵的進展就要好了很多,在他們的浴血拼殺下,在上午的十一點左右,他們終於成功達到了指定位置,現在他們需要做的,就是瞅準時機,給奧軍致命一擊。只不過雖然騎兵進展還算順利,可是步兵就有些讓人著急了,奧地利的本陣開始向腓特烈的陣線壓了過去,相較於奧地利厚重的陣型,普魯士的陣型就顯得單薄了很多,畢竟普魯士軍隊總共才三五五千人,再刨去一萬多人的騎兵,能夠組成陣線的也就只有兩萬來人,而奧地利的第一個陣線就有兩萬五千人,再加上比普軍大炮更加猛烈的奧軍大炮的炮火,普軍陣線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腓特烈看著漸漸逼近的大軍著急的都想轉圈,現在好不容易看見自己的騎兵到達指定位置了,馬上下令出擊,這幫傢伙只要陣型亂了,自己就贏了。

普魯士騎兵在得到命令之下,開始轉向,撲向奧軍的右翼。戰馬地加速動能加上地型的勢能,再加上普軍騎兵的精湛技術,讓衝鋒的普軍如同滾落的千鈞巨石,雷霆而下,勢不可擋。面對這樣兇猛的攻擊,別說是故意被道恩將軍安排在第一陣列的那些雜兵,就是精銳部隊也肯定會被衝得粉碎。在普軍的衝擊下,奧軍右翼崩潰,士兵紛紛潰逃,場面一片混亂。腓特烈見到奧軍右翼已經出現的大混亂場面,那是長出了一口氣,他判斷奧軍就像是一隻不堪重負的駱駝,只要自己再加上一根稻草,這只駱駝就會轟然倒塌。於是,腓特烈下令全線進攻,壓垮奧軍陣線。

但是腓特烈想不到的是,自己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見到的勝勢只是奧軍的第一道陣線,奧軍真正的主力並未登場。認知的片面性必然導致錯誤的決定,別看腓特烈現在還是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但是過一會他就要笑不出來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再看奧地利方面。奧軍第一陣線的崩潰可以說完全在道恩將軍的意料之中,如果這樣一支雜牌都能防守住腓特烈的進攻的話,那腓特烈就不可能在這之前百戰百勝了。所以,當第一陣線崩潰之後,道恩將軍不慌不忙的調集軍隊,收攏敗兵,並重整陣線,在此讓他們投入戰場。

這樣一來,普魯士騎兵就比較鬱悶了,雖然自己是把奧地利人打的狼狽而逃,但是奧地利人好像殺不盡趕不完一樣,一直在殺一直在趕,但是奧地利人就是一直源源不斷地出現,好像施加了魔法。原因很簡單,因為普魯士騎兵根本想不到這只是第一陣線,道恩將軍的分散戰術起了作用。奧軍一邊默默忍受騎兵的攻擊,一邊重整陣線,恢復秩序,當奧軍秩序逐漸恢復之後,就輪到普軍騎兵倒黴了,不但推進越來越慢,而且傷亡越來越多。道恩將軍看到普軍騎兵所麵筋的危局之後,果斷派出了第三列的騎兵預備隊,準備和右翼步兵一起,合圍普軍騎兵。

就在己方右翼在對方騎兵的衝擊下逐漸穩住陣腳之後,道恩將軍也讓自己的左翼主力發起進攻。因為騎兵並沒有達到預設目標,普軍右翼面對奧軍絕對數量優勢的主力進攻,局勢危如累卵。評價一支軍隊是否優秀,不是看他們打順風仗時是如何的秋風到落葉,而應該看他們在逆境中是否能夠頑強作戰。很顯然,普魯士軍隊是當之無愧的精銳。普魯士的右翼側衛部隊,在受到兩面夾擊的情況下,依然死戰不退,指揮官戰死後,立刻就有人接替指揮。普魯士右翼部隊的奮戰,保證了普軍的側翼安全,不會被奧軍來一個側翼突破而全軍崩潰。

普奧雙方在整個陣線都形成膠著,打得難解難分,就連作為腓特烈拳頭力量的騎兵也受阻在奧軍的右翼。當局面變得膠著之後,情勢對於人數處於絕對劣勢的普魯士軍隊來說就相當不利了,因為軍隊都已經交上火了,是不可能在隨意進行調動,這時,戰略戰術所起的作用就相當小了,戰鬥的結果取決於雙方力量的對比,雖然普魯士單兵素質可以甩奧軍幾條街,但是架不住奧地利軍隊人太多了,整個陣線漸漸有了支撐不住的跡象,腓特烈雖然著急,但是無能無力,因為他的手裡已經沒有了預備隊可以填補戰線了。

眼見戰局漸漸糜爛,普軍的騎兵在此發出了自己的怒吼。在下午的三四點左右,普軍克羅西克將軍率領騎兵開始了自己人生當中最後一次衝鋒,他勇猛無畏的身影淹沒在了奧地利軍隊的刺刀海里。克羅西克將軍的衝鋒雖然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的色彩,但是對整個戰局於事無補。電視劇或電影中,當主角陷入危機的時候,總會出現一個英雄來“英雄救英雄”,現在,腓特烈即將面臨滅頂之災,因為直到現在他還不知道自己與之交戰的只是奧軍的第一個陣線,而且還是最垃圾的那個陣線,如果在腓特烈沒有意識到之前,道恩將軍來個“狸貓換太子”,將第一陣第二陣交換,那矇在鼓裡的普軍難免會大敗虧輸。就在這時候,拯救腓特烈這個英雄的英雄出現了,他就是賽德利茲將軍。

賽德利茲將軍也擔心戰局惡化,當他發現奧軍陣型因為主力左翼的進攻而被拉扯,出現了空隙的時候,他率領著為數僅四千人左右的騎兵發動了決死衝鋒。在這說決死衝鋒一點都不為過,畢竟克羅西克將軍的例子就在眼前。就在賽德利茲將軍發起衝鋒之後,充分證明了在恰當的時機、在恰當的地點投入進攻是多麼的重要。這支人數不及騎兵總人數一半的騎兵在賽德利茲的率領下,如同一根燒紅的鐵棍插進了乳酪裡,鋸開了第一列的陣線。當這位無畏的猛將成功地從奧軍陣線中殺出時,可能還幻想著勝利的那顆心一下子就變得哇涼哇涼的,因為映入他眼簾的,是還未投入戰場的、綿延在地平上上的、一望無際的大軍,這是一幅多麼令人絕望的場面,以為自己拼盡全力終於即將勝利,結果卻發現對手根本沒有使出全力。在這之後,賽德利茲將軍下達了一條非常簡短的命令:全軍原路返回。

賽德利茲將軍將他的親眼所見傳達給了腓特烈,其實也不同傳達了,因為道恩將軍覺得時候差不多了,第一陣線已經完全消磨掉了普軍的銳氣了,於是下令將第一陣線和第二陣線互換。當奧地利的生力軍上來之後,戰爭的天平終於被打破,激戰了一天的普軍完全不是養精蓄銳一天的奧軍的對手,普軍開始露出敗相,並向著失敗急速靠攏。

對於這一切,腓特烈表示完全不能理解,這怎麼可能?!我腓特烈怎麼會失敗呢?!受到了不止一萬點暴擊傷害的腓特烈表示自己的玻璃心已經碎了。為了不揹負一個戰敗的名聲,腓特烈將指揮權交給了莫裡茲親王,而莫裡茲親王覺得我自己一個人背鍋也不好,最好人人有份,所以他就問其他人的意見,其他人紛紛表示趕緊撤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然後莫裡茲親王順勢宣佈撤退。這下好了,人人有份,誰都跑不了。當然,腓特烈也給我們提了一個醒,那就是一個人一帆風順也不是多好的事,多遇到點挫折,一個人才會更堅強。

還好,人的名樹的影,腓特烈之前的赫赫戰績讓道恩將軍對於普魯士軍隊的撤退產生了懷疑:這不會是腓特烈的陷阱吧?腓特烈這個人狡猾大大滴,我一定要謹慎,不要被眼前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於是,道恩將軍命令自己的軍隊在入夜之後就停止追擊。奧地利人不追了,這是普軍求之不得的好事,普軍得以在黑夜的掩護下,安然撤離戰場。

科林之戰,道恩將軍率領的“混合部隊”以傷亡8100名士兵的代價取得了13700人的戰果,戰敗的普軍丟棄了全部的大炮和輜重。對於腓特烈開說,這場戰役的損失不僅僅是13700人的損失,也不僅僅是自己的不敗神話被打破,最慘重的損失是腓特烈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在腓特烈的謀劃中,應該是在法國、俄國加入戰爭並會和之前,利用自己已經準備好的優勢,打一個時間差,將法國、俄國和奧地利各個擊破,最終,他將第一個戰爭目標鎖定在了奧地利,想要在第一時間擊垮奧地利,迫使其退出戰爭。在科林戰役以前,戰局一直在按照腓特烈的規劃來走,雖然布拉格一戰普魯士承受了慘重的損失,但是只要將道恩將軍的援軍擊破,布拉格城內的奧軍就是甕中之鱉,早晚被拿下,到那時,奧地利全國幾無可戰之兵,失去了軍隊的奧地利也將被迫退出戰爭。

但是科林一戰,這一切都被打得粉碎,腓特烈速戰速決的計劃最終破產,他和他的王國即將迎來最嚴峻的考驗,熬過來,涅槃成功,浴火重生;失敗了,腓特烈和普魯士都將會是一顆流星,消逝在歷史的夜空中。(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