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章——鐵血王國(1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章——鐵血王國(18)

當聯軍正在完成自己的迂迴計劃的時候,腓特烈正在吃飯,當他聽說到聯軍開始行動之後,立馬把碗一扔,就跑到一個小的山坡上,去觀察敵人的動向。雖然科林之戰失敗了,但是腓特烈顯然還是當時、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名將,他一眼就看出了聯軍的意圖。在看破敵人的小九九之後,腓特烈決定來一個將計就計,他也開始調整普軍的陣線,把部隊調往自己的側面和後方。普軍的行動可以說是行雲流水,部隊行動之中絲毫沒有晦澀之感,部隊迅速而有序,秩序井然。普軍的表現,讓目擊者歎為觀止,一名法國軍官說:“好像是在歌劇中變換佈景一樣。”僅僅用了半個小時,普軍就完成了陣地的轉換。

就在普軍在調動的時候,聯軍的指揮官也看到了,但是很顯然他們理解錯了腓特烈的意思,他們以為腓特烈這是打算逃跑,他要不打算逃跑的話,前面的士兵怎麼可能會後撤呢?自以為猜透了腓特烈心思的索拜斯元帥急忙下令進攻,這可是自己的軍功章,不能眼看著他跑了!結果這一追不要緊,整個聯軍之間的陣型因為速度的差異而出現了縫隙。腓特烈當即抓住了戰機,開始耍起了“三板斧”。第一板斧,騎兵衝,命令普軍騎兵開始衝鋒。普軍的騎兵沿著縫隙直插而入,如同鋒利的鋼刀猛切乳酪,將聯軍陣型割開,坼裂。在騎兵的兇猛衝擊下,聯軍士兵被擊潰,就在這時,腓特烈的“第二板斧”使出來了,那就是大炮轟,普軍的大炮也來湊湊熱鬧,18門重炮向潰退中的聯軍步兵開火,在被大炮轟的暈頭轉向的時候,腓特烈趁熱打鐵,用出了“第三板斧”,步兵上,普魯士的步兵壓了上來。在當時的武器水平下,火槍一旦不能集中同時使用,那威力是要大打折扣的,普軍步兵以有組織對無組織,普魯士的火槍兵變成了可怕的劊子手。在腓特烈這三板斧之下,聯軍士兵落荒而逃,

這場戰鬥結束的異常迅速,在一個小時之內,戰役的勝負就已經決定了;在開戰僅僅90分鐘之後,戰鬥就已經結束了。

洛斯巴赫戰役,聯軍損失7000多人,而普魯士僅僅損失了500多人,是一場一邊倒的勝利。我們一般都說知恥而後勇,但是這句話對於法國來說並不適用,雖然法軍在洛斯巴赫遭遇了慘敗,被人數只有二分之一的腓特烈打出了1:14的交換比,但是在戰後居然還授予了指揮官之一的羅昂親王法國元帥投降,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三十年戰爭時期,當前期最閃亮的兩顆將星帝國統帥華倫斯坦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相繼隕落之後,在戰場上最為輝煌的就是法國雙壁大孔代和杜倫尼。自三十年戰爭之後,法國的軍隊一直是神聖羅馬帝國的夢魘,可是這一次,夢魘終於被擊破了。在他之後第二個和整個歐洲開戰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曾經這樣評價:“越是在最危急的時候,就越顯得他的偉大,這是我們對於他能說的最高的讚譽之詞。”

羅斯巴赫戰役的勝利,不但鼓舞了腓特烈的勇氣,也是他的盟友英國對他重拾信心,在倫敦,人們甚至燃放煙火來慶祝他的生日。同時,英國議會中,腓特烈的堅定盟友老皮特重歸政壇,在羅斯巴赫大捷和老皮特的不斷遊說下,英國議會最終下定決定每年撥款120萬英鎊建立一支部隊,幫助普魯士作戰。至此,英國重新回到了歐洲大陸的戰場上,而率領這支新軍的,是腓特烈的妹婿斐迪南親王,由此可見英國的參戰決心。

雖然時局發生了一點有利於腓特烈的變化,但是在戰場上,普魯士依舊在不停的丟城失地。在羅斯巴赫戰役的同一天,4.3萬奧軍包圍了施韋德尼茨,此為普魯士在西里西亞的補給中心。雖然腓特烈在這留下了41000人的大軍進行防守,軍隊主帥是貝費恩公爵,雖然他有著數量相當的軍地,但是沒能擊退奧地利人的進攻。在逃亡和死亡的雙重打擊下,貝費恩公爵手裡的軍隊在快速的縮水,等到11月11日,要塞投降的時候,普魯士軍隊有7000人落入了奧地利人手中。除了戰俘,腓特烈辛辛苦苦積攢的33萬銀幣,足以供8.8萬軍隊兩月之久的補給品都成了奧地利軍隊的戰利品了。在這之後,奧地利軍隊匯合,軍隊數量達到了83000人,繼續向西里西亞首府布雷斯勞前進。在11月22日,奧地利軍隊擊潰了貝費恩公爵的殘餘部隊,西里西亞首府布雷斯勞陷落。至此,西里西亞基本上掌握在了奧地利人手中。

腓特烈一看自己即位以來,不惜留下言而無信的名聲,不惜與自己的表妹決裂,不惜與歐洲各大國開戰的風險,才拿到手的西里西亞,居然被奧地利人拿回去了!這能忍?!果斷不能啊,於是腓特烈率領軍隊,經過12天的艱苦行軍,腓特烈終於和殘餘的西里西亞守軍匯合。在匯合之後,腓特烈率領他們向布雷斯勞開進。在12月3日,腓特烈率領的43000人和奧地利的72000人的大軍狹路相逢。在洛伊滕這個地方,普奧雙方展開了激戰,最終,腓特烈獲得了輝煌的勝利。然而腓特烈之所以能乾脆利落地取得這場實力較為懸殊的會戰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源於一個誤會,腓特烈以為自己所遇到的奧地利軍隊只有35000人,於是就信心滿滿地發動了進攻。

在12月5日,戰役打響了。在清晨5點,天剛矇矇亮的時候,普軍就開始出發了。普軍前鋒在攻擊前進途中,在波爾尼村與奧軍的五個團的騎兵遭遇。雖然騎兵機動性強,但是在奧軍騎兵發揮自己機動性的優勢之前,普軍兇猛的攻擊就到了,奧軍騎兵的正面和側面都受到攻擊,很快就敗下陣來。

在戰鬥後不久,清晨的霧就散開了,當“戰爭迷霧”散開的時候,腓特烈為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奧軍的全部部署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離得近的甚至還能數數人數。但是奧軍卻看不見普軍的陣型,因為普軍所在地是一個高地,奧軍沒辦法穿過高地看到背後的普軍情況。這就好比英雄聯盟中隔牆插眼,有眼的一方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對面在幹嘛,但是對面就不知道有眼的這邊的行動。

當普軍主力與前衛匯合之後,腓特烈派出了騎兵去追擊先前的潰兵,並順勢攻擊奧軍的右翼。奧軍右翼指揮官魯齊西伯爵因為看不見普軍主力的動向,只看到普軍騎兵呼嘯著鋪天蓋地地過來了,心中就是一涼:完蛋,這腓特烈看來是要那我來先開刀啊。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將決定其行為方式,結果普軍還沒怎麼著呢,他自己就先慌了,開始連連向道恩元帥和洛林親王告急,內容大致如下:敵人太猛了,兄弟我要頂不住了,增援要是再不來,咱們就只能來生再見了!!道恩將軍一看,自己的右翼都這樣了,貌似普軍真的在主攻右翼,而且按照這求援信來看,似乎馬上就頂不住了,於是,他派出了自己的騎兵預備隊,可能是覺得只靠騎兵預備隊還不夠,他又把自己的左翼騎兵抽調了一部分派往右翼。

在奧軍和普軍在右翼鏖戰的時候,普軍的主力已經調整了自己的位置,開始向著真正的目標奔襲而去,而真正的目標,就是已經被削弱過的左翼。普軍整隊肯定是在高地之後,肯定不會把自己的真實意圖讓奧地利人知道阿。結果奧地利人就理解錯了,怎麼普魯士人突然就沒了??難道他們撤退了?奧地利人躍躍欲試,想著重演一次科林會戰,但是道恩將軍的冷靜剋制住了軍隊的盲動,他下令:全軍待命,不要騷姚普軍!就在奧地利人有些遺憾的時候,普魯士軍隊又回來了,只不過出場的地點和方式就有些令人不太舒服了。

在中午十二點多,普魯士軍隊的旗幟映入了奧軍左翼部隊的眼簾,跟隨著旗幟的,是源源不斷的普魯士大軍。已經經過削弱的左翼面對佔據壓倒性人數優勢的普軍的進攻,急忙向軍隊主帥洛林親王求援,但是這一次太遲了,一個小時左右,奧軍的左翼就已經被撕碎了,滿上遍野都是奧地利的潰兵,緊隨而來的是舉著死神鐮刀的普魯士騎兵。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時“後知後覺”的洛林親王終於知道自己的左翼受到了普魯士軍隊的奇襲,於是匆忙的將已經跑到右翼的騎兵再跑回來,這騎兵也是夠倒黴的,淨遛腿了。就在奧軍調集援軍的時候,普軍開始了對奧軍防守的堅固據點魯藤鎮展開猛烈進攻。防守魯藤鎮的奧軍士兵展現出了驚人的戰鬥力,普軍士兵一營一營的開上去,都沒能攻克這個小鎮,直到普魯士將他自己的近衛軍也投入戰場之後,普軍的旗幟才在魯藤鎮的上空飄蕩。

奧軍在丟了魯藤鎮之後,將一個炮兵連佈置到了其北面的一個小山頭上,一次作為火力掩護,為奧軍重整陣型贏得時間。這一手還真起了效果,普魯士的多次進攻均被奧軍的大炮給炸了回去,一時間,普軍似乎束手無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