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網遊 > 羅馬全面戰爭之異世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七章·推行方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七章·推行方陣”

我不想用畫筆捕捉世界,我想改變它!

——列昂納多·達·芬奇(文藝復興時期典型的藝術家)

上述的事實也是說馬其頓密集方陣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這樣密集的方陣不得不依靠騎兵和其他兵種保護其兩翼,但騎兵是攻強於守,一旦被擊潰,密集方陣的側翼或者背後容易受敵人攻擊,那麼這種死板的陣型可能潰散而一發不可收拾。

而且方陣缺乏協同性,很難用於包圍行動,只能與騎兵配合;亞歷山大本人並不是死用這種方陣,他的騎兵從某種意義上說才是真正的主力,而且也足夠的強大。

溝渠、樹林、山脊、河流等等障礙,也常使得密集方陣被分割或者阻擋隊型前進,一旦由此等原因造成陣型被破壞,那麼產生的空隙很容易被敵人的近戰部隊利用,而結果大家也該都知道了。

雖然亞歷山大大帝很好的解決了方陣的機動性問題,但不代表方陣沒有了問題;事實上,作為預備隊,追擊部隊,以及保護者的騎兵反而容易被擊敗而導致整個戰鬥失敗,因為亞歷山大本人在騎兵陣裡(方陣需要保持陣型)。

這個問題在亞歷山大對波斯軍隊的幾場戰鬥中都有出現過,但波斯國王並沒有抓住這些機會,謹慎的他認為亞歷山大已經突破了他的前軍和中軍,而實際上是亞歷山大誤入了波斯的後陣。

出於宿命般的,亞歷山大並沒有戰死,但在幾千年後的三十年戰爭時,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使用了類似的戰術(列隊火槍手、火炮方陣,胸甲騎兵保護側翼),並因為誤入敵陣陣亡……

馬其頓方陣適應了馬期頓作為一個新興的奴隸制國家的結構,大量的農民和極少量的貴族,因此,主要由貴族公民組成的重甲兵不是馬其頓的所長,另外重甲方陣在戰埸和山地丘陵地區機動能力的低下,也不能滿足馬其頓征服需要。

新組建的馬其頓方陣核心是由約一百人組成的長矛陣,在陣中完全取消了重甲兵,第一線士兵的盾也大為縮小,縮小的盾使士兵可以站得更緊密;同時,後方的矛漸次加長,最終所有的長矛手都可以對方陣前的敵人進行攻擊,最長的達到十米之長!

如果以為馬其頓方陣只是長矛,那大錯特錯了,實際上在軍隊中列入方陣中的長矛手只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其餘全部是弓箭手、戰士、投石手、投槍手,這些士兵通常是非公民的平民、盟國的士兵、待釋放的奴隸。

在作戰中,他們以箭、石、投槍攻擊敵人,減少方陣衝鋒的壓力,當敵人被方陣衝散壓倒後,他們跟上去殺傷散亂的敵人。

這種戰法與中國古代的車戰十分相似,先以戰車衝散敵人,再與徒卒殺傷敵人;實際上春秋時晉國魏舒的毀車成行一役的作戰方式與馬其頓方陣很相似,不同的是魏舒以棄車的甲兵劍盾陣代替了長矛陣而已,但他們同樣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依靠馬其頓方陣的戰鬥能力,腓力統一了希臘,亞歷山大滅亡了波斯建立了亞歷山大帝國;但是馬其頓方陣的弱點象他的優點一樣特出,最大的弱點是它的戰鬥力集中在前方,側面只能依靠互相的保護,一旦對方突破側翼,矛陣中的長矛兵別說抵抗,連逃生的機會也沒有。

羅馬人在與高盧人的作戰中首先嚐到這個滋味,當高盧的劍盾兵攻破了羅馬人的側翼後,三萬羅馬人和同盟軍毫無反抗能力地在陣位上被殺死。

這埸慘敗令羅馬人意識到,長矛陣如果被突破很難抵抗劍兵的進攻,於是他們對馬其頓方陣的革命性改進,導致了羅馬小步兵方陣戰術的產術,也是羅馬軍團!

多年後,較馬其頓方陣靈活得多的羅馬軍團戰術在與地中海地區最後一個強大敵人,希臘人的敘利亞王國的戰爭中,輕鬆地在狹窄的谷地中展開,並把同樣是擠在山谷中卻無法展開的擺著馬其頓方陣的敘利亞四萬大軍全殲,在這一仗後,盛極一時的馬其頓方陣在地球上完全消失了。

導致馬其頓方陣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投射武器的進步,令到對敵一方可以在遠離方陣的地方透過箭射和投槍殺傷陣中士兵,瓦解馬其頓方陣的攻擊能力,攻擊能力的消失,意味著馬其頓方陣防守能力的消失,微小的鐵製箭頭,可以穿透牛兵盾的鐵製標槍,起著於關重要的作用。

一排排的矛舉起來,前後十六排,矛的尾端也有鋒刃,防你從後邊上來;前五排的槍尖都搭到第一排人肩膀上面,整個方陣像一隻刺蝟。

因為沒有活動的餘地,你最好的姿勢是站直了,別趴下,以免被人踩死;陣裡的人不能跑,跑首先死,事實上,那時的戰死者多不是被砍死,而是被踐踏致死。

羅馬城的核心軍隊絕對是從系統中召喚出來的系統大軍,但是羅馬城的人口規模又極大的限制了羅馬城可以招募的軍隊數量,這直接導致了羅馬城暫時無法依靠系統大軍強大起來。

由系統大軍組成的羅馬軍團絕對是比馬其頓方陣更為強大的存在,可問題的關鍵在於羅馬城短時間內又無法完成這一目標,逼於無奈的白峰只能將希望放在這些蠻族戰士身上了。

如果以羅馬軍團的標準去打造蠻族戰士組成的軍團的話,那麼以羅馬城的生產能力根本不可能組建大規模的軍隊,這其中還涉及到另外一個比較致命的問題。

當初真實歷史中的西羅馬帝國是如何滅亡的,還不是那些受僱於西羅馬帝國的蠻族軍隊學會了羅馬人的一切,最終武力上完全凌駕於西羅馬帝國的日耳曼蠻族才徹底消滅了西羅馬帝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在羅馬城實力有限的情況下,白峰會真的將羅馬軍團最核心的東西教給那些蠻族戰士嗎?羅馬城從來沒有調動過的神殿武士,可不僅僅是用來防禦外敵的,也是防備有可能來自內部的敵人的。

正好羅馬城的鐵匠鋪中又可以大規模生產超過三米的長槍,白峰自然要用馬其頓方陣這個犀利的戰陣來武裝加圖斯的獵豹軍團了,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強大的戰陣對付缺乏遠端攻擊手段的蠻族軍隊絕對有奇效,而戰陣的致命性弱點又被羅馬軍團掌控著。

基於這一切的考慮,白峰決定在獵豹軍團內推行馬其頓方陣;不過他自己本人並不懂得如何列出方陣,羅馬系統軍隊也沒有方陣兵種,白峰唯一可以求助的是阿波羅神殿了。(83中文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