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搜龍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七章 雲蓮青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七章 雲蓮青光

穿過重重雲霧,突然陽光大盛,自天際斜照。

路行雲扶額前望,遙遙可見一座極為雄偉的寺廟坐落在懸崖峭壁之側。陽光在雲彩間反覆折射,入眼並非刺目的金黃,而是有如夕陽餘暉,令天地都呈現淡淡的淺紅。

從見到寺廟開始,幾人腳下道路就從草地變成了嚴整的磚石地,一直鋪陳向寺院山門。山門外,夾道立有十餘個齊人高的石雕僧像,它們神態姿勢各異,皆具威嚴,聽定淳介紹,是為守護山門前道路的十八羅漢。

走到青光寺正門前,路行雲仰頭瞠目,只見這山門極為高闊,足有十餘丈高,與飛雲平齊,兼寬大異常,足夠同時容納十餘匹馬並駕齊驅。不要說尋常大門,就連京城皇宮朱漆正門,論寬闊,怕也只有青光寺正門的十分之一而已。由此足見屹立百年不斷修繕,且被稱為“御寺”的青光寺之香火有多麼繁茂。

定淳道:“我寺山門常年大開,以示海納百川、來者不拒的胸襟。只每年元月初一開閉一次,掃除瘴氣戾氣,澄澈佛門。”

山門兩側,距離寺院高牆咫尺立有五尊丈餘金身佛像,分東、西、南、北、中佈置,每尊佛像下面,都設香爐供奉,青煙飄繞。

定淳合十禮敬:“此為五方佛,專護山門,分為不動明尊、阿彌陀佛、開敷華王、天鼓雷音以及大日如來,法力無邊,出入山門,都必須祝香禱告。倘若不然,出入之際,將惹上褻瀆之罪業。”

路行雲道:“我聽說這五方佛每一尊都代表著貴寺的一支流派,不知如何對應的?”

定淳回答道:“中部大日如來主光明普照,與我寺主持對應;東部不動明尊主對眾生不生瞋恨,是佛經要義的化生,與我寺主研佛法的須彌院對應;西部阿彌陀佛主智慧功德,博採眾長,與我寺主掌雜學經典的尼山院對應;南部開敷華王主隨順生靈之所欲,普度眾生,與我寺主研醫術丹藥的賞峰院對應;北部天鼓雷音主使一切眾生遠離煩惱孽障,降龍伏虎,與我寺主研功法的白龍院對應。”

唐貞元指著遠端道:“那裡難不成就是傳說中活佛所在的歸我精舍?”

路行雲順著他的指向望去,只見茫茫無際的雲海遠端,一段陡巖從青光寺後筆直伸出,彷彿直通蒼穹,位處太陽正下方,被耀目的光芒包裹,似乎與光輝融為一體。

定淳點頭道:“不錯,那裡正是雲蓮峰巔。”

唐貞元嘆道:“百聞不如一見,活佛羽化成仙,佛光普照。”

崔期頤亦是面露驚訝神色。她與唐貞元雖然是名門大派的弟子,但年紀尚淺,此前也從未造訪過青光寺,亦不免為雲蓮峰與青光寺的雄奇峻偉傾倒。

三人跟隨定淳向護門五方佛進了香,走進寺院。賞峰院院落位於寺院東南角,沿途寺廟屋舍櫛比儼然,層層疊疊一直延伸到雲海深處,其間數座巨塔高閣拔地矗立,威勢不凡。有綿延渾沉的唸經聲不絕縈繞,即便心浮氣躁之輩,置身於此等環境,同樣會平心靜氣,心生肅穆。

賞峰院內牆外圍大門口立有幾尊白玉八角經幢,雕刻有天人、獅子、羅漢等形象,走近了看,白玉表面凹凸不平,竟是佈滿了蝌蚪般大的文字。據定淳介紹,這些都是上古佛讖,蘊含著大智慧,但古文艱澀難懂,至今尚未能完全讀通,專研佛經的須彌院時常有學究僧來此研究,倘若能完全破解裡面的秘密,對今世佛法的完善必然大有助益。

走進賞峰院大門,主道側方有卵石小道直通一座高臺,定淳道:“那高臺上的亭子是本寺八亭之首‘飛杪亭’,聽說當年創寺祖師便是在那座亭中坐觀雲蓮峰壯麗景色,大徹大悟,同時創出了‘內丹龍璧功’這樣的絕學。”

唐貞元道

:“原來‘內丹龍璧功’源出於此,我曾聽首席講起佛學武功,說以青光寺修練元氣有四大神功,數‘內丹龍璧功’尤為難練。以貴寺之繁盛,有資格練習‘內丹龍璧功’的也寥寥無幾,即便當今四院總主持妙為神僧,元氣的底子也不是‘內丹龍璧功’。”

路行雲聞言,心下詫異,去看定淳,定淳則有些不好意思,輕咳兩聲道:“主持雖沒練‘內丹龍璧功’,但一身‘梵天白象功’的練氣功夫修為同樣震古爍今。”

唐貞元道:“以‘梵天白象功’成為寺院住持,妙為神僧是貴寺數百年來第一人,確實不同凡響。”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幾人邊走邊聊,轉到賞峰院的廂房處,期間有僧人見路行雲等面生,上來詢問,有定淳解釋,都合十致意。

路行雲沒見到燕吟,由是詢問定淳。定淳應道:“那日與少俠林中分別,小僧與燕少俠連夜趕路,很快到了青光寺,但連等數日不見少俠來會。一日,燕少俠忽然找到小僧,說臨時有事要辦,得先下山。小僧問他緣由,他只道要是路少俠到了,可去太原郡晉陽城找他,之後便離開了。”

“太原郡晉陽城......燕兄去那裡做什麼......”路行雲不明所以。

來到寺院一隅,定淳與一名僧人簡單說了幾句,那僧人隨即開啟兩間廂房。路行雲與唐貞元住一間,崔期頤住一間。

三人謝過定淳,定淳笑道:“三位不畏上山路艱,來訪我寺,自是要好生招待。不過寺內禁忌葷腥,一日三餐清湯寡水,怕三位吃不習慣。”

唐貞元道:“早聽說青光寺的齋飯天下一絕,有幸享用,哪裡還去想什麼大魚大肉。”

路行雲聽得“上山路艱”,驀地想起那羊蹄龜背老者,便道:“我在山路邊遇到一人,那人看著年紀甚大,四肢極是怪異,不像人手,反而像是羊蹄,似乎也要來訪寺廟。”

“原來三位也看到他了。”定淳喟然嘆息,“那人不知何處人氏,聽寺裡長輩說,其人早三十年前就開始登山了,可直到現在,也沒能到達我寺。”

“三十年?”三人聞之皆驚。

“那人不像三位身手過人,是全然不通武學的百姓,攀登佛指天梯對他而言,不亞於上青天。他為了登山,煞費苦心,情願遭受那非人的折磨,從未放棄。”

路行雲道:“是,以我三人的元氣修為登山一日尚且疲憊,而且當中屢次受阻遭險,若是身手平平的普通人,在沿途沒有休息點的情況下攀登,確實是巨大挑戰。”

定淳問道:“三位遇見他時,身在何處?”

“大霧遮目,身在何處不清楚,但知道是第一千零二十八級石階。”

定淳“哦”了一聲,連道“難得”。

路行雲道:“佛指天梯足有數千級石階,他只登一千零二十八級,何以稱為難得?”

定淳道:“小僧聽寺裡長輩說,那人起初登山,一連三年都止步於五百級的位置,若遇上天氣不佳的時日,怕是連三百級也到不了。前段日子小僧與燕少俠經過時,他才到九百級左右,沒想到這短短幾日,就突破千級了。”

唐貞元皺眉道:“照你這麼說,此人不濟至此,應有自知之明,還執著上山做什麼?白白浪費了三十年的大好光陰。”

“此人性格極為執拗,我寺此前也曾派人詢問過他訪寺的目的,他口口聲聲要見大禪師,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原來如此,大禪師神通廣大,尋常人若能見一面,今生也值得了。”唐貞元撫掌搖頭,神情裡表現無限傾慕。

可以說,壽達數百歲,傳言已經大徹大悟達到通曉天地奧秘的鳥窠樂林大禪師是江湖中無數人嚮往的所在,如果

能得到大禪師的點示,那可是抵得上十餘年修為的重大益處。

“寺裡多次勸那人下山,那人充耳不聞,只要登山。有好幾次中途遇險跌落山崖,寺裡還曾派出弟子救治。”定淳繼續說道。

唐貞元不解道:“他既這般執著,何不將他接上山。”

定淳道:“這件事關乎大禪師,就連主持也不能拿主意。於是特意去歸我精舍拜訪大禪師,徵詢他的意思。任由那人攀登而不施援手實是出自大禪師的授意。”

“這......”

“主持後來在寺內傳諭,除非那人出現性命危險,否則任何人不得施以援手。”定淳沉聲道,“只道他執迷不悟,難以戰勝心魔,故以佛指天梯歷練。”

路行雲點頭道:“的確是心魔太重,三十年光景,抽空下山練出一身武功再來登山,豈不是事半功倍?一味強登,著實算不上明智。”

定淳道:“是啊,可是身在局中,旁人的話都已經聽不進去了。我寺就算將他帶上雲蓮峰巔,他也未必真的歡喜。”又道,“佛指天梯構造特異,他這三十年鍥而不捨,心無旁騖,整日整夜只是反覆登山,那雙手雙腳都被石階堅壁磨成了蹄子,周身皮肉筋骨也被摔被砸硬如龜殼,所以看著怪異。”

三人聽到這裡,各自嘆息。

路行雲繼而與定淳說了唐貞元丹田受創的事,定淳道:“賞峰院有專門調理丹田的藥物,唐少俠留在寺內靜養幾日,定能恢復如初。”同時記起求心入道的藥,“求心大師所需的清正調息丸已經備好,隨時可取。”

唐貞元道了謝,道:“我被挾持時,隱約聽趙侯弘與孫尼摩的交談,他們似乎要去北面,等我傷好了,必要追上他們。”

路行雲思忖片刻,道:“唐兄,你有傷在身,不便輕動,這兩人,還是交給我吧。”

“這怎麼行?”唐貞元連連擺手,“這是我花開宗的事,我豈能袖手旁觀。”

路行雲道:“不是這個意思,趙侯弘與孫尼摩早走沒幾日,我等現在追去,當還不至於太過落後,可求心大師的藥還得送,倘若再回汝南,來去之間,恐怕與良機失之交臂。我想恰好唐兄要在寺內靜養幾日,等身體恢復了,那清正調息丸就由唐兄來送,求心大師也惦記著你,你早點回去,也不會讓求心大師太過擔心。”

唐貞元想了想,不甘道:“也是我武功低微,只會拖後腿,不然我等怎會如此被動。”

路行雲道:“不必自責,有我在,必要還你還貴宗一個公道。”

定淳與崔期頤同時接話:“對。”

唐貞元稍有憂慮:“趙侯弘與孫尼摩武功卓絕,只路兄一人對付他們,怕是力有不及。”

這時定淳立刻道:“還有小僧。”

崔期頤同時前跨一步:“還有我。”

路行雲笑道:“定淳師父,崔姑娘,你們當真?”

定淳道:“出家人不打誑語,之前不是說好的,同生死共進退。”

崔期頤道:“我一個女子留在寺裡終究怪怪的不自在。”

唐貞元見他們如此表態,點頭道:“那我屆時就在汝南等著三位的好消息。”

路行雲肅然拱手道:“有二位相助,路某感激不盡!”

定淳笑道:“幾日不見,路少俠怎麼又客氣了。”並道,“那咱們何時出發?”

“宜早不宜遲,明日就走。”路行雲迅速做出決定,“總之是向北走打探趙侯弘他們的下落,可先去太原郡晉陽城,找到燕兄再說。”

定淳答應道:“好,那小僧今日就先做好準備,取些丹藥、寶貝在身,以應不時之需。”說著低下頭,卻是輕輕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