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網文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相信著自己的音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八章 相信著自己的音樂

第五十八章相信著自己的音樂

比他強的學生,應該是一把又一把,本該是這樣的。

不過,在她想要說出誰的名字的時候,她再次想起了那個不起眼的身影。

沒錯,那個最不起眼的學生,那個每次演出只演奏一首奏鳴曲的一個樂章的學生,卻每次都選擇了好幾頁,至少七分鐘以上的樂章來演奏,而且無論多麼難,他都從不需要看譜,無論何時他都在準備足夠充分的情況下才敢在人面前演奏。

和別人不一樣,他的父母從來沒來過他的音樂會,不,別說父母,連認識的朋友也不曾有過。

在這場由工科學校舉行的音樂會中,每年來的並不是什麼真正懂行的聽眾,或許他們都是那些演奏者的親戚朋友,總之,音樂會結束後,沒人會給李小鷹任何稱讚,沒有花束,就算合照,他也只站在一個連臉都只能照到一半的角落。

很顯然,李小鷹參加音樂會,不是為了利益,也不是為了在別人面前彰顯自己並不算多麼精湛的技巧。

劉芸鶴能看到的,只是每次音樂會上,李小鷹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為了將自己能演奏出的最好一面呈獻給觀眾而努力著。

不會像人向媚,也不會爭搶在顯眼的地方,更不會邀請親戚朋友給自己捧場,而是僅僅挑戰著自己在音樂中的極限。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因為他的這種風格,劉芸鶴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裡,只覺得他是音樂會上可有可無的雞肋,不聽話就拿掉也絲毫不覺得可惜。

然而,當被問到有誰比他彈得更好時——

“我相信,如果兩年前,你們肯定能說出不少人名,畢竟那時,少年他確實是個剛接觸音樂,又勉強自己演奏過高難度作品的初學者。

不過,人是會變的,實際上,他就在你的眼皮底下不斷進步,並且已經成為了樂團中最優秀的演員,作為鋼琴老師的你,本應該是最先發現這一點的。

可是你究竟是被什麼矇蔽了雙眼,竟然連這麼明顯的事情都不明白。

我並不知道你們究竟是以什麼方式挑選演員的,不過,能站在我身邊與我共同演出的人,並不需要像演奏家一樣的水平,哪怕是個初學者都可以。

但是,他一定也要相信著音樂的力量,哪怕默默無聞,也要堅信著音樂能使人的靈魂迸發出火花。

音樂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單是這句話別人未必會相信,但可以確信的是,如果演奏者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演奏的音樂的話,聽眾就一定不會相信。

劉老師,覺得演奏是一件快樂的事,已經過去多久了?”

“我——”

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劉芸鶴只是看著這個無法無天的男人。

這個明明什麼也不是,卻能用自己的鋼琴技巧讓自己吃癟的,可恨的男人。

劉芸鶴並不想回想起自己當初學習鋼琴的初心,但她十分明白,自己絕不會容忍這場故意將自己排除在外的音樂會成功舉辦。

而和劉芸鶴截然相反,李小鷹卻感激地看著貝多芬。

在貝多芬出現在這網文戰爭之前,他從未奢望過自己默默無名的演出能被人理解,也從未奢望過自己的努力能被人認同。

明白著現實的殘酷,但卻仍舊執著於自己所追求的東西,正因為這樣,他比誰都明白那份孤獨的感覺,比誰都清楚,現實中絕對不會有什麼天降的救星,也絕對不會有什麼戲劇性的展開。

然而,如果現實真的如此殘酷的話,那眼前的這一切,本是絕不該發生的。

“大師……”

“放心吧,少年。”看向李小鷹的貝多芬,露出了極為溫柔的笑容。“如果誰都不能理解你的話,那麼就由我來理解。

如果誰都無法拯救你的話,那你就由我來拯救。”

而與此同時,林曦卻在臺下呆呆地看著貝多芬和李小鷹。

“那個譜子,不是今天才能完成的吧。”

單從樂譜的量來說,就絕對不是一蹴而就的東西,也就是貝多芬從昨天就應該開始準備了。

也就是說,他早就料到李小鷹要和他同臺演奏的這件事了。

從之前林曦就一直覺得,事情的發展好像完全在“貝多芬”的掌握之中似的。

“貝多芬,你究竟有什麼目的……”

那個人並不像自己一樣,是李小鷹的author,如果不是自己的對手,如果蘇響和李小鷹不是鄰居,兩人甚至不會有任何焦點。

“可是,你為什麼要對李小鷹做到這種地步,你究竟想要什麼?”

雖然知道自己只能在這個世界停留一週,但林曦卻無論如何都想要知道這件事的真相。

……

“所以說擅自舉行演出就算了,你還把小鷹也卷進來也太過分了吧!”

晚上,李小鷹的家裡再次雞犬不寧了起來。

只聽聲音就知道,這是蘇響得知事情經過以後發出的感想。

“別這麼說嘛,我的author,少年是一個有天賦的人,而且出於自己的想法接受了我的邀請,而且實際上他也很有天賦。”

和李小鷹並肩坐在鋼琴前,貝多芬輕描淡寫似的說著。

“來吧,少年,我們從頭開始。”

說著,貝多芬的右手便在鋼琴上奏出一段極快的主題,主題由一段動機引出並不斷地迴旋,變化,在5秒鐘內步入高潮,又重新恢復平靜。

若僅僅在此結束,這或許只是一段普通的旋律,然而緊接著,在低一個聲部,同樣的主題承接與第一段主題的結尾奏出,而高聲部的主題也好像沒有休止一樣,宛如一面鏡子一般與前一主題形成陪襯。

接著,李小鷹在第二主題的結尾,接上了這個賦格。

單看一段主題或許平淡無奇,然而第二主題承接的賦格,卻好像在一個x的數軸上擴充套件了一個y座標系,第三聲部的主題又好像將三維空間的z座標系也加入,直到第四維度,在物理上人類難以理解的那種感情,在音樂中卻好像真的可以被理解一樣。

那就好像一面萬華鏡一樣,哪怕是一道普通的光源,只要經過無數次的反射,就會變成一道耀眼的景色,進而變幻無窮。

不是單純地書寫什麼樣的內容,而是用音樂去編織一面鏡子,這首曲子,毫無疑問是只有在作曲技巧上登峰造極的少數藝術家才可能做成的,巧奪天工的藝術品。

莊嚴與美麗,歡聚與離別,抱著不同的想法聽著這段音樂的話,永遠能聽出不同的內容,大概,所謂百聽不厭的音樂就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