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初練兵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七章 劉備初練兵

按伐木開始,然後把木頭解成木板,然後再加工成車身,以及熱處理(蹂制)木頭,把木頭加工成車輪,按魯犁所說,就算有現成的幹木頭,也得十個人,忙三四天。

也就是說每三天生產一輛車,只需要給十個人支付共計五十斤糧食。

也就是說,五十斤糧食,就能換一輛運載力等於二十個人的板車。

五斤糧食,夠一個人吃上好幾天飽飯。

區區五斤糧,確實不多,按之前劉備說的,要是十來年前年景尚好,在縣城做工,主家得管一頓飯,每月工錢幾百文到一兩貫不等。

而現在,沒有工錢,五斤糧食卻能換來一個木匠三四天的辛勤勞作。

獎賞標準很低,但現在天災人禍的,能隔個幾天就有五斤糧食,獎勵很誘人。

“那就好。”李孟羲心裡有底了。

魯犁很老實,要是一般心思活泛的人,聊兩句就能猜到李孟羲的目的,然後故意誇大做車輛的難度,那就很難受了。

“咱們也去縣城。”李孟羲前邊走,魯犁低眉順眼的在後跟著,像個跟班。

李孟羲人小小的,氣場已不輸一般大人。

李孟羲到達城外,見到城上城下喊殺一片,劉玄德練兵正酣,看來是不需要外人幫忙了。

李孟羲在城外四十步站定,細看攻守雙方的戰況。

用僅剩的六架好的雲梯,攻城方對著一小段城牆展開了蟻附之勢,而守城一方,也聚在一小段城牆上拿著武器對著城下比劃。

人太少,只能把人集中起來,才有幾分大戰的樣子,才有訓練效果。

若是把人散開,一百來人,還不夠把城牆站一圈的。

不知劉玄德操練攻守戰法,有何所得,李孟羲很好奇。

有人在城外觀戰,城頭劉備看的清楚,他在敵樓下遙遙招手,李孟羲看到了,遙遙回應。

攻守正酣的雙方,因為李孟羲的到來,暫時終止。

李孟羲安然走入城中。

敵樓之下,李孟羲和劉備會面。

李孟羲先問,這塊一個時辰的演練,可有收穫。

劉備神色略激動,第一次練兵就能有所得,讓劉備開心不已。

劉備下令,讓城下攻城隊再按攻擊佇列排好。

“孟羲且看,於城上再看攻城隊,有何區別?且看左右兩側盾兵。”劉備也不明說,指給李孟羲,要李孟羲自己看。

李孟羲扒著城垛往下看,往左看,舉著盾的盾兵是半蹲在地上的,往右看,舉盾的盾兵站在地上,從城牆的角度來看,一看看出差別來了。

城下的攻城士兵舉盾半蹲在地上,身體能被盾遮掩的很好,從城上縱然居高臨下,也看不到多少

破綻。

而站著的盾兵,半個腿露在外面不說,身體上半部分也沒完全遮掩住,要麼肩膀露出來一點,要麼頭沒遮好。

弓弩攻擊又不需要多少空間,就算只露個頭,流箭也能射死人。

原來刀盾兵的姿勢不同,有這麼大的區別。

這一點是前夜李孟羲所沒有預料到的,他想了很多戰術,唯獨忘了規定這一點。

等到攻城的時候,有的士兵站著舉盾,有的士兵蹲著,不一而足,可想而知,有相當一部分傷亡是本可以避免的。

“城下盾陣,士卒可蹲伏於地,少為弩箭損傷,是否如此?”李孟羲問劉備。

劉備眼中盡是讚許之意,他笑著點了點頭,“如何?這些微疏漏,才智如孟羲你,也未曾察覺。而我今日初練兵,便看出來了。”

劉備竟然一臉自豪。

李孟羲詫異看了劉備一眼,至於這麼得瑟嗎?

稍一細想,李孟羲明白劉備為何如此傲嬌了。

人家劉備於練兵之事,還像個小學生,小學生第一天上學,就得了大紅花,人家能不開心嗎。

李孟羲洞察人心,於是特別的恭維了劉備好一陣子,李孟羲很不要臉加違心的誇劉備眼光獨到,簡直是獨具天賦,天生的練兵將才,直誇的劉備都不好意思了。

李孟羲可算好好的滿足了劉備的虛榮心。

“孟羲,你看我軍盾牌如何?”劉備又問。

劉備提到盾牌,李孟羲就去看盾牌。

敵樓中有很多人,李孟羲打眼一掃,能看到大多數盾牌。

小的有勾鑲盾。

勾鑲盾是很特殊的,是中華特有的盾型。

按盾的形狀來分,盾可分圓盾,方盾,箏形盾,橢圓盾,等等。

而按功能來分,可分為陣盾,格鬥盾,步兵盾,騎兵盾,以及盾車這一類重型盾。

按大小來分,則可分小型中型大型。

勾鑲盾,屬於格鬥盾的一種。

格鬥盾一般為劍士的副手武器,用於輔助格擋攻擊。

因為要講究靈活性,格鬥盾一般不會太大。

在印度和東南亞,很流行比碗口大不了多少堪堪能護住拳頭的小格鬥盾,而在中華,勾鑲盾的盾面也就巴掌大。

勾鑲是和戈相剋制的兵器,與普通格鬥盾不同,勾鑲盾更像是一面小格鬥盾加上兩根細長的鐵棍,棍頭帶鉤狀,鐵棍作用是格擋住敵軍的戈,然後可用鉤勾住戈首,以使勾鑲盾兵在和戈的戰鬥中佔據優勢。

勾鑲盾的構造充滿智慧,一面小盾,只加了兩根細鐵棍,同時讓勾鑲盾有著輕便靈巧以外,還有著和大盾一樣的對戈的防御能力。

鑲盾兩頭的鐵棍,就等於對戈這一類武器的防禦寬度,鉤有多長,就能防禦多寬。

在勾鑲盾對戈的單對單的決鬥中,勾鑲盾的防禦縱寬等於兩頭鐵鉤之間的寬,防御能力等於一面巨盾,但是這面巨盾,輕巧無比。

勾鑲對戈佔盡優勢,對長兵也有一定優勢,格擋刀劍也能兼顧格鬥盾的靈巧和等同於常規盾的大防護面積,可以說是不錯的盾種。

但是勾鑲盾的盾面就巴掌那麼大,不利於攻城作戰使用。

然後再看其他盾,大多都是大大小小的木盾,還有少部分皮盾,和包鐵盾。

這些盾質量優劣不齊,李孟羲看不出什麼問題來。

“盾如何?請玄德公明示。”李孟羲不解的問。

“我軍盾牌不夠厚重,易被弩箭射穿,且不夠大,不足以遮掩軀體。”

劉備連說了兩點。

這倒啟發了李孟羲,羅馬軍團的盾極大,盾往地上一搠,然後人稍微一蹲,就能被盾完全遮擋起來。

而在東方,漢朝也有類似巨大的盾,不過作用不一樣。

漢朝有更大的陣盾,又稱塔盾,一人那麼高。

劉備說軍中缺少一種攻城專用大盾。

李孟羲撓了撓頭髮,“既然盾不足使用,可先讓木匠營用好木頭先試做一些,玄德公以為如何?”

劉備點頭贊同。

李孟羲又給自己部下攬到活了。

既然準備在軍中確立明確的激賞制度,那麼每做好一面盾,就應該有獎賞,這些可不僅僅是活兒,可都是糧食。

這是劉備練兵一個時辰以來,拋開李孟羲,他獨自發現的第二個問題。

“攻城梯搭在城牆上,極易被推倒,孟羲你可有法解此難題?”說著,劉備走到城牆邊,伸手對著靠在城牆上的一架攻城梯用力一推,長長的攻城梯吱呀一聲,被推的向後拍倒。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單手推翻攻城梯,劉備力氣真大,李孟羲歎為觀止。

劉備想到的問題,李孟羲其實早也想到了。

解決攻城梯易被推倒的難題,李孟羲至少已經有兩個方法了。

第一,把攻城梯頂端做出鉤子,鉤子掛在城牆上,使其不易被推翻。前世看的好多古裝劇,就見過這種攻城梯。

第二種解決方法,打造真正的雲梯。

雲梯,顧名思義,高聳入雲的梯子。

雲梯是重型攻城器械,不用搭在城牆上,其結構為一個梯子,整體外形為直角三角形,雲梯的梯子就是直角三角形的斜邊的位置。

雲梯有巨大的輪子可以靈巧的活動,且雲梯可以靠自身的支撐,支撐住梯子直接湊近城牆,而不用人去扶,也不怕梯子被人推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