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攻守正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二十八章 攻守正酣

木匠營已經扛著梯子,推著攻城椎去修了,李孟羲左右見不到人。

“魯犁。”李孟羲叫自己的副官。

魯犁人雖呆,但是把心態擺的很好,並不因為李孟羲是個小孩子就對他有絲毫怠慢。

李孟羲一叫,魯犁連忙從後面走到前來。

“修梯子用不到那麼多人,魯犁,你回去跟弟兄們說,讓他們想辦法把梯子上做兩個鉤子,好能掛在城牆上。”

魯犁聽完就要走,李孟羲叫住了他。

“等下,還有,魯犁你回去,讓一半人修梯子,剩下的人一半修攻城椎,另一半人,再造一輛攻城椎,最遲,下午要造好,可聽明白?”

李孟羲抬頭直視著魯犁的眼睛。

“嗯。”魯犁嗯了一聲。

“嗯什麼?”李孟羲不滿,“把我的話重說一遍。”

對一般人,李孟羲很客氣,但那是以前。

現在李孟羲是百夫長了,對部下應該嚴格要求,為將當嚴。

就說魯犁,這傢伙性格太木訥了,說話不肯多說一個字。

“一半人修梯子,剩下的人一半修城椎,另一半再造一輛攻城椎。”魯犁被李孟羲逼著把命令重複了一遍。

無任何差錯,傳達命令也就不會出錯了。

李孟羲點了點頭,“快去快回。”

魯犁噔噔噔的順著樓梯跑下去了。

劉備臉上一臉笑意的看著李孟羲,行啊,還怕李孟羲管不好那些大老粗們,沒想到李孟羲能把人管的服服帖帖的。

“孟羲,此是何人?”

李孟羲無語的看了劉備一眼,這人你應該眼熟,前夜操練攻城戰法時,就是這人在攻城隊和木匠營之間來回跑著傳達資訊。

“此人是魯犁,木工手藝精湛,且曾是關將軍麾下之兵。故木工之事,我多向此人問詢,我亦命魯犁操練木匠營木匠五十餘人,以軍法律之,此人算是我的副將。”李孟羲給劉備解釋到。

劉備笑著點了點頭。

剛任命李孟羲為木匠營營正,這才兩天不到,李孟羲就能挑出來一個副官。

副官能力暫且不說,就看副官在李孟羲面前畢恭畢敬的態度,但看態度,劉備就覺得這副官不錯。

李孟羲有識人之能,還能御下,劉備這麼認為。

攻城器械還得修一段時間,時間很緊迫,借城池演練攻守戰法的時間還是從行軍時間中擠出來的,一點耽誤不得。

不再過多寒暄,李孟羲和劉備兩人互為助力,開始認真操演。

攻城守城有兩方,李孟羲沒來的時候,劉

備得上下來回跑才能有兩個角度的視角,才能從攻守兩個方面對照著考慮,以使考慮周全。

現在李孟羲來了,正好一人負責一方。

劉備隨地撿了一塊小的碎瓦塊,給李孟羲看了一眼,然後突然把小碎瓦塊往上一拋。

李孟羲立刻抬頭眼睛去找瓦塊扔哪裡了,劉備的手比李孟羲眼更快,刷刷兩下,劉備雙手在半空一抓,然後把雙手收了回來。

劉備笑著把握成拳頭的兩手給李孟羲看,“孟羲,你來選,選中碎瓦,你來守城,未中,我來守城,如何?”

抓鬮嗎,李孟羲笑了。

“左手。”李孟羲隨便選了一個手。

劉備大笑,他伸開了手掌,左手掌心之中,碎瓦赫然在手。

兩下分定,李孟羲守城。

劉玄德攻城。

守城這事,李孟羲可一點經驗也沒有。

一百五十餘人在手下聽命,人擠滿了敵樓和敵樓兩側的城牆,李孟羲來回巡視了兩遍,只見弓弩手們箭筒裡的弩箭全部是去了頭的,只留一個箭桿在外。

城下,攻城隊抬著雲梯已退回五十步外,操練開始認真了。

有什長跑過來問,問李孟羲有何吩咐。

“按前邊劉玄德吩咐的來。”李孟羲沒有什麼能吩咐的。

扯淡一樣,沒守過城,能有什麼好的建議。

城外,旗兵揮舞軍旗,是在問你們好了沒有,李孟羲扯過旗槍,跳到城頭上,“劉玄德,夠膽就就過來攻城!”李孟羲揮舞著軍旗朝劉備大喊。

喊了一聲,李孟羲回頭,小聲跟士卒們說,“快,一起喊!”

“劉玄德,過來攻城!”

“過來攻城!”

……

城上鄉勇,頓兵擊戈的呼喊聲此起彼伏,聲震四野,氣勢巍然。

一瞬間,沉浸感簡直讓人有處身戰場之感。

五十步外,劉備看著城頭上投入無比,揮旗邀戰的李孟羲,看的笑的不行。

“眾軍聽令,攻城!活捉李孟羲!”

“殺啊!”

城下眾軍扛著攻城梯喊殺著衝來,口中皆喊,要活捉李孟羲。

劉備是個妙人,很懂的配合。

眨眼間,攻城隊已衝至二十步內,城上弓手開始彎弓搭箭,用去了箭頭的弩箭朝城下攢射。

李孟羲一邊看士兵們搭箭開弓的動作,眼睛也時刻追著箭支的軌跡跑,還觀察著城下之敵的面對箭雨的反應。

有趣的事發生了,沒有箭頭的箭桿撞到攻城的人以後,“中箭”的人立刻就假裝死了,若

是在扛著攻城梯,直接就放手了,然後走到了一邊,如果是後續跟著的刀盾兵中箭,也假裝死了,然後離隊,這次攻城他們就不準再參與了。

李孟羲趴在城牆垛之間,看的連連點頭。

劉玄德能摸索模擬出演練時的淘汰規則,一下就讓攻城演練變得真實的多了。

畢竟都是自己人,不可能真的把人射死的。

眨眼間,攻城梯靠了上來。

有人伸手去推,剛把手伸出去,就嗷的叫了一聲,原來是城下的人,用弩箭射上來,沒有箭頭的箭桿射到了他手上。

“中箭”的士兵自覺往後去退,李孟羲趕緊探頭往下看,他看到每個攻城隊之後,都跟著幾個弓手,在跟城頭的人對射。

刀盾兵們蹲在地上,用盾遮掩住了身體,而弓手要拉弓射箭,沒辦法帶盾,且蹲下射箭也不利索,從城頭看,城下弓手們全部暴露在攻擊之中。

李孟羲眉頭看的眉頭緊皺。

以下射上,根本就不佔優勢,且城頭有牆垛遮掩,城牆上的弓手頂多只露出半個身體,目標小的多。且守城方弓手數量有優勢,城下跟城上對射很吃虧的。

果不其然,三五息時間,劉玄德的弓手就被集火,箭支連二連三的射去,城下的弓手全部“陣亡”了。

看來讓弓箭手跟隨刀盾兵攻城,這個方法不行。

讓弓手協同弓城的本意是,壓制城頭,特別是壓制攻城梯搭城那一點的敵軍,給怕攻城梯的士兵提供一些遠端支援。

可實際情況是,弓手沒有遮掩的就跑到城下二十步以內,支援提供不了多少,傷亡還很巨大,等同送人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除非,城外的弓手們能得到很好的保護,比如,可以讓一些士兵幫弓手扛著一些塔盾,然後在離城牆二十來步的距離,把盾放下,盾後用木棍支著。

塔盾的擺放可以兩面盾之間留出個半人寬的縫隙,供弓手們從縫隙朝城上射擊。

有塔盾遮掩,弓手們的生存能力可以提高很多。

據說,人眼的畫素能捕捉到子彈的軌跡,只是身體完全無法做出反應而已。

眼能隱約看見子彈的軌跡,比子彈慢的多並且體積也大的多很顯眼的弩箭,就能更能看到了。

弩箭飛來,看一個黑影襲來,人是有可能快速反應的。

弓手們把身體往塔盾裡一閃,就能避開大半箭支。

城小人少,弓弩手不是必須要有的,攻城隊多帶幾個弓手,還不如帶幾個刀盾兵更有用呢。

但如果是巨城,攻守雙方人數大到一定程度,弓手的支援作用就很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