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章 新兵所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章 新兵所見

造碗和造弩是一個問題,能不能造東西,是另一個問題。

碗很簡單,但黃巾就不可能做出碗來。

其一,黃巾沒有有意收集匠人的意識,就不能發覺木匠的生產潛力。

其二,大多黃巾將領,未有主動生產的目光和積極性。

其三,黃巾後勤薄弱,沒有餘力或想法去拉一車好木頭隨軍前進。

其四,黃巾管理粗疏,連人有多少都查不齊,哪裡又能知道多少人缺碗呢;就算知道有人缺碗,黃巾將領,又有誰能主動想著給每個人找一隻碗呢;就算有一個黃巾將領,才智出眾,想給麾下士卒每人都配一隻碗,那如何給木匠分配任務,如何保證木匠們的生產效率,這也需要管理能力的。

所以,只是一隻碗的區別,但黃巾要具備生產碗的能力,還差了十萬八千裡呢。

同理,如今義軍除去戰力不提,士卒們的甲冑兵器看起來跟黃巾可能差不多,但其實是兩支截然不同的軍隊。

同樣,如果有一支軍隊,能隨時隨軍生產一大批碗筷,那就說明其有一支熟練的木匠隊伍,有一支人數不少的木匠隊伍,就能說明這支軍隊後勤力量不錯。

能隨軍生產大批碗筷,就能隨軍生產木盾,生產槍桿,攻城器械也不在話下。

嚇人吧。

劉備義軍產生著深遠而深刻的變化,這一些的推動者是李孟羲,而李孟羲最初,只是想稍微調動下民夫們生產能力而已,而想挖掘民夫生產能力的初衷,是李孟羲覺得每天那麼多人吃閒飯不幹活,感覺太虧了點……

總之,現在義軍生產力像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是李孟羲也未能料到的事。

再說此時前鋒營,前鋒營伍長統計完新兵缺的東西,“草蓆兩張,碗筷,水袋,沒別的了吧?”伍長問。

“沒別的了!”新兵忙點頭。

伍長就要轉身走時,眼睛的餘光掃到了新兵的鞋上,新兵腳上踩著一雙麻鞋,麻鞋已經磨破了,腳趾頭都漏出來了,而且鞋底看樣子也磨穿了。

要鞋不?”伍長問了一句。

新兵愣了下,然後低頭看了一眼腳下的鞋,“不……不要,俺有鞋!”

新兵膽小,不敢要東西。

伍長點點頭,沒說什麼,“咱們這兒有草鞋,我給你領一雙去。”

說完,伍長就走了。

伍長從前鋒營,和其他伍長一起,被二將軍帶著朝輜重營去。

到了輜重營,先看到的是一輛輛被牲口拉著的車,車上堆滿著糧食袋子,糧袋被繩子剎的死死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每輛車前,都有一名車伕在端著木盆在喂牲口,伍長到的時候,還有人正從一輛輛車旁經過,探頭看飲牲口的木盆裡的放的麩料有多少。

伍長知道這是為什麼。

前不久有人把喂牲口的麩子眛下了,然後做成了餅子想藏起來吃,然後牛餓倒了,事發了,那個車伕被斬了。

所以從那日起,車伕們早晚喂牲口的時候,都有輜重營的百夫長們巡視,看誰偷懶不喂,或者放的料少了,就是事兒。要是誰的牲口死了,架車的車伕得領一頓鞭子不說,還得滾去民夫營。

車伕是義軍現在最輕巧的職位,不用趕路不說,口糧還是和戰兵一樣,為了偷下懶,把牲口給餓著,牲口再有個什麼毛病,不能當車伕了,這不值當。

新兵這麼想著,不覺就走到地方了。

輜重營放雜物的車隊那裡,存放的稿席和草蓆並不多,倒是草鞋,草鞋堆在兩人合抱不過來的樹條簍裡,堆的都冒尖了,滿滿的三大簍堆在車上。

伍長去領草蓆,排著隊,還沒領到呢,發東西的鄉勇就說沒有了。

這讓伍長和其他人頓時火了,發別人就有,到俺這就沒了?

伍長們吵吵起來。

關羽過來,吼了一頓,伍長們老實了。

“現在缺,沒領到的,各什長記著,等下次草蓆夠了,記得再來領。”

一旁,有個眼睛閃閃的少年不無歉意的跟什長們解釋著,這少年就是軍師。

聽完李孟羲的解釋,當時就有什

長說,“民夫營不是也有草蓆嗎,收來幾個不成嗎?”

李孟羲頓時笑罵,“民夫營有啊!婦孺也有草蓆,你去拿去!堂堂七尺的漢子,好意思去拿老弱的東西,啊?”

被李孟羲這麼罵了一頓,什長們笑成一片,提議說去往民夫營收草蓆的什長臉頓時紅了。

要來領草蓆的伍長沒領到草蓆有點可惜,但覺得沒什麼。反而伍長還有些慶幸,慶幸軍師沒同意去拿民夫的東西,伍長的老叔因為年邁體弱,當不了戰兵,現在在民夫營裡呢。

要是真從民夫營收東西,伍長會擔心老叔的席會不會被人給拿走。老叔那個倔脾氣,別人拿他可東西,他不給,再惹上麻煩怎麼辦?

好在,這一切不用擔心了。

軍師不讓拿民夫的東西。

稿席和草蓆這兩種充當床鋪的東西,其實較為稀缺,且目前不好補充,也沒辦法生產。

草蓆就不說了,得用葦篾細心的編,耗時耗功。

別的漢末日常用品,李孟羲不知其生產細節,稿席李孟羲知道的一清二楚。

前世,爺爺是舊時代出生的人,爺爺就會編稿席。

稿席是用麥秸編的,用細麻繩綁縛骨架,編稿席的時候,得用門板側起來當支撐,還要用破磚塊繫著麻繩,當做類似織布機中的梭子來回穿麻線。

前世的時候,爺爺那幾塊破磚頭,不知編了多少稿席,磚頭稜角都給磨沒了,磚頭變得圓溜溜的,宛若被河水沖刷出的鵝卵石。

編稿席,得用門板側起來當架子,還得站著用系著麻繩的磚塊當梭子來回穿梭,動作較大,因此,就絕無隨軍生產的可能。

現在富餘的稿席其實就是陣亡攻山時陣亡的鄉勇和黃巾兵剩下的遺物。

青雲山攻山一戰,攻山的五百鄉勇,直接死的就有八十多人,重傷輕傷的更是不計其數。

因此,富餘的稿席並不多。

伍長沒領到草蓆,領水袋的時候,他生怕去的晚,又沒搶到,因此跑的很快,終於成功領到了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