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棘手傷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二十八章 棘手傷勢

李孟羲跟軍醫田卜很熟了,用不著寒暄什麼。

問過軍醫傷兵們的情況,李孟羲聽著,漸漸皺起眉頭。

攻山一戰義軍傷亡慘重,刀槍傷倒罷了,還好處理,有烈酒,按李孟羲說的處理方法,用烈酒對著傷口沖洗一遍,然後再用沸水裡煮過的幔布包紮傷口,三天換一次包紮布就行。

只要能止住血,防止感染,以目前的條件,剩下的就全靠傷兵自己痊癒了。

但此次攻山,造成了一些很麻煩的傷勢,骨折的,腦袋被石頭砸到昏迷不醒的,比比皆是。

輕的不用管,重度骨折,手臂明顯折斷了的,軍醫只能把傷兵骨頭給掰直,然後對上,再用樹枝夾著纏起來固定,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骨頭完全離斷性質的骨折,要進行外手術,刨開皮膚組織露出骨頭,然後強力把骨頭對齊,再在兩截斷骨上,用鋼條和螺絲釘,把骨頭緊緊的鎖緊,這樣完全斷掉的骨頭,骨茬能牢牢地接在一起,然後能長好。

除此以外,軍醫魯犁說的,只是把骨頭從外面掰正,然後用樹枝去夾好固定,李孟羲認為這樣斷骨是長不好的。

就像把一根木棍給折斷一樣,把兩根斷掉的棍再對一起,稍微動彈一下,茬又開了,必須得用強力手段固定。

中醫有正骨術,不動大手術也能接駁斷骨,李孟羲很信任中醫。但是,能不動手術可以接駁的情況,不是最嚴重的情況。

最嚴重的情況,如現下遇到的,骨頭完全斷成幾段了,正骨術能起到多大作用李孟羲很懷疑。

李孟羲問軍醫把握是幾成,軍醫竟然說,有六成把握。

李孟羲詫異的看著他。

然後,為了反駁田卜,李孟羲從地上撿了個草棍演示,“田卜你看,這棍兒就是骨頭,骨頭折了,咔嚓一聲斷成兩半,你把骨頭對起來,稍微動下,就開了。骨頭還怎麼長好?”

軍醫田卜很認真的想了一會兒,他看著李孟羲兩隻手中各拿了一半分的很開的兩個木棍,“不會分這麼開。”軍醫說到。

“額。

”李孟羲愣了下。

隨後軍醫解釋,骨頭雖然完全斷了,但是斷骨的茬離得很近,因為骨頭上連著筋,還有皮肉,雖然骨頭斷了,有筋和肌肉限制著其移動,所以比較好接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奧。”李孟羲恍然的奧了一聲。

李孟羲錯誤的認為,細長的臂骨是一個棍,其實骨骼不是單獨的孤立的,而是依存於人體系統而存在。

骨頭雖斷了,外面的筋,肌肉等還沒斷,這些軟組織,又拉扯著斷骨不至於錯位太離譜。

斷了,但是沒錯位太遠。

所以在不進行大手術的情況,斷骨接駁沒想象中的那麼難。所以軍醫說手臂骨折了的傷兵骨頭能長好有六成可能。

難怪專業的事情要交給專業人士去呢。

儘管軍醫田卜是漢末的傳統中醫,而李孟羲來自兩千年後,接觸過很多匪夷所思的先進醫學技術和理念。

然而,李孟羲憑空瞎想的理所當然,和實際情況差了十萬八千裡之遠,遠不如軍醫田卜有經驗。

幸好李孟羲有自知之明,不懂木工活,他於是就沒插手木工營具體的工作;同樣因為不懂醫術,他把酒精蒸餾方法教給軍醫之後,也沒過多的插手醫師營的事。

經驗豐富的田卜,在醫術方面,比李孟羲更有發言權。

骨折難治倒也罷了,腦袋被砸昏迷不醒的傷員就徹底讓田卜束手無策了,李孟羲來,田卜只能向李孟羲求助。

李孟羲也是頭疼,腦袋遭受重擊,情況複雜了去了。

輕點的腦震盪,緩段時間可能就沒事了,在日後可能會伴隨著一系列後遺症。

要是嚴重一點,直接植物人了。

外傷處理李孟羲能出點主意,頭部相關的創傷,李孟羲一點辦法都沒有。

軍醫田卜帶著李孟羲去看腦袋被砸,然後昏迷不醒的傷兵。

擔架上,李孟羲見到了腦袋上纏著布,躺在擔架上一動不動的一個鄉勇。

傷兵像是睡著了一樣,胸口在起伏,但是眼睛閉著,動也不動。

李孟

羲伸手去摸了傷兵的脈搏,脈搏李孟羲不會摸,只摸摸脈搏還有還動不動,李孟羲還是能摸出來的。

脈搏還在,要是沒脈搏,人早死了,胸口哪裡還會起伏。

李孟羲讓抬擔架的民夫把擔架低一點,低到好讓他進一步檢查的的高度。

而後,李孟羲伸出手,去張開傷兵的眼瞼,見傷兵眼球動也不動,瞳孔煥散,李孟羲直覺棘手。

把傷兵額頭纏著的布條解開,李孟羲去檢視這名傷兵額頭上的傷勢,這人側額,頭骨一個明顯的凹陷,傷處青腫發烏腫起老高。

頭蓋骨有凹陷,大腦肯定不容樂觀。

李孟羲眉頭緊皺,遲遲想不到解決辦法。

冥思苦想前世接觸的各種與之相關的知識,可惜李孟羲不是醫學專業的,能想到的著實有限。

頭部受創,瘀血和頭蓋骨可能會壓迫大腦,從而導致昏迷。

這是李孟羲唯一能想到有用的資訊。

李孟羲看著傷兵年輕的面容,有些遲疑,“能喂進去水嗎?”李孟羲問軍醫。

“水能灌進去,但喂不了東西。”軍醫回答。

“每天灌點兒水,再等個五六天,再不醒的話……”李孟羲說著,抬頭看著軍醫,“田卜,你會開顱術嗎?”

有那麼一瞬間,田卜瞪大了眼睛,李孟羲都以為這傢伙下一秒要說會開顱術,“不會。”沒想到下一秒,田卜臉色恢復正常,面無表情的回了一句不會。

就漢末而言,李孟羲知道會開顱術的,只有神醫華佗。

這會兒華佗不知在哪雲遊行醫呢,上哪找去。

“五天後,若此人不醒,你來找我,我來想辦法。”李孟羲鄭重的跟軍醫說著。

軍醫同樣鄭重的點頭。

可能是瘀血壓迫神經導致昏迷,如果超過五天,人還沒醒來,又沒辦法進食,人餓都餓死了。

所以五天之後,必須冒險一試。

漢末又不同前世,昏迷無法進食的病患可以透過靜脈注射葡萄糖的方式,一昏迷一倆月都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