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六十三章 平面與錐尖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六十三章 平面與錐尖

一個破架子,折騰了那麼久,終於算是做好了。

“走,找劉玄德去拿給他看看。”李孟羲看著架子,點了點頭說到。

“營……營正,俺還有事兒。”魯犁猶猶豫豫的。

李孟羲看了魯犁一眼,“有事你倒說啊。”

李孟羲無語。

“就是,就是架子往地上戳,底兒是平的好,還是尖的好,俺想不明白。”魯犁撓著頭,嘿嘿笑著說到。

什麼平的尖的,李孟羲疑惑的朝架子下邊掃去,看到木杆下邊像是削好的那樣,尖尖的,李孟羲恍然,他明白過來魯犁指的是什麼了。

魯犁是問,木杆下邊做尖一點好,還是平一點好呢。

“當然是尖的好啊,”李孟羲不假思索的回答,“你想啊,尖的插在地上,更穩當不是?”

聽完李孟羲的話,魯犁更加撓頭了,“可是俺覺摸著,尖的放地上,老是歪,不好扶。不如平的省事兒呢。”

李孟羲張了張嘴巴,他突然想到,對啊,要是那麼尖,放地方肯定往一邊的倒的,在平地上,反而是底部平一點放著更穩當。

到底哪個好呢,李孟羲也糾結了。

然後,李孟羲屈膝蹲在地上,小手拄著下巴,眉頭微皺,開始沉思起來。

首先是吧,小茶泡粗的木杆杵在地上,要怎麼才穩呢?

木杆是怎麼的木杆,地面又是怎樣的地面,是平的,還是不平的,是石頭地面,還是泥土地面,是雨天地上有泥,還是地上沒泥。

還有,木杆是尖的好還是平的好,還是尖的好,要是尖的好,多尖才算的上最好?

簡單的一個問題,很難弄清究竟。

弄清看似是木杆平不平的問題,就要分析清各種受力狀況,才能真正弄清楚。

平杆和尖杆各有長處,首先拿尖杆來說把,尖的木杆能插在地上,不容易滑。

而平的木杆,在地勢較平坦的地方,因為底部很平,能放的很穩當,甚至如果重心比較好的話,木杆自己就立在地上了,稍稍

用手扶一下就行。

而兩種木杆,自然也各有劣勢。

尖的木杆,放在地上,重心必定偏斜,需要更多的力量去扶持。

而平的木杆,要是放在光滑的地面,比如是冰面,自然是不如尖木杆戳在地上穩當的。

所以再結合地面情況,就應該能得出哪種木杆好用的結論了,結論就是,不管平底和尖底都不好用,或者都好用。

地面狀況不同,不同型號的木杆的適用性也不同。

普通情況下,平地自然用平底好;平地,地上有厚厚的淤泥,或者地面結冰都情況下,用尖的木杆好用;地面凹凸不平,依然是尖杆好用。

平地的情況很多,地不平的情況也很多,不管用哪一種木杆,都有好用的情況,也有不太好用的情況。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想到這裡,李孟羲突發奇想,那兩種木杆的優點能結合起來嗎?把木杆做的又平又尖。

木杆做尖,就不平了,做平了就沒有尖了。

按一般思路來想,平和尖是對立的兩種形容詞。

而實際情況,木杆地步真的能做成即平又尖的形狀。

李孟羲聯想到了圖釘,圖釘有一個很大的釘帽,釘帽中間,是一根很細的小小的釘尖。

木杆底部也可以做成這樣的,先把木杆底部鋸平,然後用鑿子,在底部鑿去一層,鑿到中間的時候,把中間的一小點兒留出來,並且削尖,這樣,木杆底部就做到又尖又平了。

木架的重量不輕,木杆往地上放的時候,上邊重量壓著,底部的小小的一根木刺就在重力作用下,完全釘近了泥土裡。

這樣,即有了抓地了,木杆還能平立在地面上,真正做到了完美的綜合了兩種不同形狀的木杆的優點。

現在只剩一個問題了,而這個問題,李孟羲解決不了,那就是木杆底部只留了一根小木刺,這根木刺多長才最合適?

木刺長了,不能完全刺進泥土了,木杆被支起,還是重心向一邊偏。

而要是木刺太細太小,一是起不到抓地的作用,

二是小木刺很快就會折斷或者磨損掉。

磨損掉是難免的,如果有釘子就好了。

可惜,漢代沒有鐵釘的。

李孟羲把問題想明白了,然後站起,“魯犁,我想明白了,尖杆和平杆都不好用。你看這樣如何……”

然後,李孟羲拉著魯犁嘀嘀咕咕一陣,李孟羲個子矮矮的,魯犁為了聽李孟羲說話,不得不彎著腰,點頭哈腰的。

聽完李孟羲簡明扼要條例清晰的講了一通,魯犁瞪大了眼睛,用佩服無比的眼神看著李孟羲。

營正不愧是營正,這想法,木頭做的即尖又平,即能扎地,又不亂晃,這麼好的方法,也就營正可以想的出來。

“營正稍等,俺再給改改!”魯犁忙不迭的扛著架子回去了,都不帶跟李孟羲商量是要先去給劉玄德看過,還是等明天再修改。

李孟羲只有等著,月亮高掛在夜空,夜已很深了。

等了約三分之一刻鍾,魯犁扛著木架子又回來了。

木架子按李孟羲所說的方法給修改了一下,木杆底部變成了平的,中間一根尖的木刺樣子。

魯犁迫不及待的想試試看好不好用,李孟羲同樣也想看看效果。

魯犁高高抱起木杆,然後鬆手,咚!

木杆落地了。

地面比較平,落地的木杆穩穩當當的原地停了有兩秒,然後才開始一邊歪,在未徹底歪之前,魯犁伸手抱住。

看來這木杆重心挺不錯,上邊的木架的重心和木杆處在一條線上。

李孟羲走近木杆,讓魯犁虛扶住,李孟羲雙手用力,去推木杆。

李孟羲用上咬牙的力氣,就是推不動。

不是木杆太重的原因,而是因為底部的木刺刺進了泥土裡,木杆和地面的摩擦力大增,於是難以推動了。

木杆變得難以推動,那麼同樣,在淤泥地裡,木刺穿過淤泥,釘進了淤泥下的泥土裡,可以在淤泥中立的穩當。

同樣,在冰面上,木刺如果釘進冰裡,同樣不會輕易滑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