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八章 尋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八章 尋水

屠夫們老老實實的排著隊,老老實實的到老人跟前領肉,老人嘴裡依然罵罵咧咧的,老人每切一塊零碎,不管是牛肝牛肺什麼的,每切一塊,都拿在手裡認真掂量了一下,覺得重了,就再割一刀,覺得輕了,就添一點,像是怕分不好一樣。

老人分肉的時候做的很公平,沒一個人有意見。

誰讓眾人之中,就這個老漢年紀最大呢。

老人分完了肉,像是成就感十足,站在肉筐旁,負手而立,不知想起了什麼。

“老叔,”李孟羲叫到,“還有你自幾個的肉,別忘了拿。”李孟羲笑著提醒。

老人愣了下,轉頭看了李孟羲一眼,“嘿!”老漢樂呵呵的朝李孟羲笑了。

隨後,老人很熱絡的主動找李孟羲聊了起來。

談話間李孟羲瞭解到,老人是冀州人,河間人士,黃巾未亂前,老人家境還算殷實,在縣裡有一個肉鋪,肉鋪裡僱傭了七八個幫工,生意雖不如前兩年好,但還算過得去。

可等黃巾亂兵一起,劫掠過境,一切都毀了。

說起黃巾攻破縣城時死在兵亂中的一家人,老人咬牙切齒。

情緒發洩完,老人嘆氣,又說到以前。

老人姓屠,屠戶的屠,單名一個信字。

老人說起家事,說祖上五代都是屠戶,因為先人為人厚道,從不缺斤少兩,有了好口碑,買賣越做越大,家道因此興盛,於是,便誠信二字,便成了家風傳承了下來。

做生意,靠的什麼?不就是誠信二字。

為了不讓祖上四代積攢下來的口碑壞在自己手裡,屠信操持屠戶一行二三十年,每賣一斤肉,都是稱了又稱,生怕缺了誰的,以致砸了聲譽。

老人用一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狠狠地指責了方才偷偷多拿肉的年輕後生,手腳不乾淨,幹屠戶這行當,怎麼能幹的長遠。

老人家還是性情中人,李孟羲笑了笑,問,“老伯,你說要是宰頭戰馬?得用多少功夫?半天夠麼?”

“呀,

”老人一拍腦袋,一臉鄭重,“老漢還沒宰過馬!”

“無妨!”李孟羲笑了笑,“我是這樣想的。以後咱跟人打仗,一仗下來,不知得有多少戰馬戰死,要是沒有足夠的屠宰匠,急切間哪裡能料理完馬屍?所以我想,把屠戶們單編一營,以備不時之需,此營就由老人家你來管著,老人家以為如何?”

老人又愣了下,“敢請好!敢請好!”老人樂呵呵的笑了。

如同木工技藝精湛的匠營副官魯犁,和一開始被李孟羲誤認為是巫醫的田卜一樣,李孟羲在軍中發掘出了第三個人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對技術有關的部分,李孟羲選管理人員的標準是,誰技術力最強,就選誰來管。

熟悉技術細節,怎麼也算是個內行,內行管內行,差不到哪去。

至於說技術力強的人,管理溝通能力不一定強,那無妨,規章制度就完成了九成的管理工作,只要按制度辦事,最差也是及格。

就比如木匠營現方方面面的規章制度,包括工作分配,有誰有了好的想法反饋出來可以換糧,以及每晚紮營之後,每個木匠小隊場地的劃分等等,都已有了相應的規章條例。

就那麼十幾條條例,每一條都是李孟羲深思熟慮後才的成果。

魯犁人呆呆的,若說管理能力,魯犁的管理能力是比較弱的,可只要好好執行十幾條條例,就足以把木匠營管理的差不多了。

同樣,李孟羲決定讓屠宰技術最過硬的老人屠信來管理屠宰隊,哪怕老人因為能力或是性格等原因,一開始管理不好屠宰隊,但隨後,等規章制度一條條建立起來之後,屠宰隊會越來越有序。

木訥無比的魯犁能管好木匠營近百人,屠信就也能管好。

被分好的肉,骨頭,內臟啥的,劉備的親兵把東西都抬走了,應該是劉備對死掉的兩頭牲口有自己的打算。

一副牛腸,和一副騾子的腸子,沒人要。

李孟羲讓人幫忙把腸子裝起來裝在筐裡,然後,李孟羲拎著筐子準備找人把腸子洗幹

淨,兩幅腸,再怎麼說也有十好幾斤肉呢。

李孟羲也嫌髒,他不想自己親自洗,於是就去找任勞任怨的車伕老鐵。

今日不用行軍,一日無事,他們輜重隊的鄉勇看守車馬的同時,百無聊賴的聚在一起不鹹不淡的天南地北的聊著。

“鐵叔!”李孟羲叫著人群中的老鐵。

老鐵走了過來,“小哥,找俺何事?”

“鐵叔,想讓你幫個忙,咱們去找有水的地方,把這兩副腸淘洗乾淨,給煮煮吃了。”

腸子能吃的嗎,老鐵接過筐子,往筐裡看了一眼,沾著泥巴的腸子攪和成了一堆,有點噁心,這玩意兒能吃的嗎?

老鐵心有疑問,卻沒問出來。

按老鐵對李孟羲的瞭解,每次只要來找,肯定是有正經事情做,斷無沒有閒得無聊折騰人的情況。

昨日紮營,水源地離紮營地七里遠,老鐵還記得路怎麼走。

為了保險起見,李孟羲招來了傳令兵王林,而少年王禮留下,讓其等在“神機”營大旗之下,就當個人形留言板,誰有事找,讓王禮記著,等回來再處理。

去找水清洗腸子的時候,有騎兵跟著,而且,李孟羲和弟弟個子都小小的,一前一後坐馬上,不用下地走的。

但是李孟羲把弟弟放上馬,讓王禮大叔載著弟弟走,而李孟羲自己沒有騎馬,而是和老鐵一樣,踩著泥地去往水源地趕。

不上馬的原因是,李孟羲覺得讓老鐵拎著一筐腥臭的腸子在後邊跟著走,而自己三人卻在馬上悠哉,有些不尊重人。

所以,弟弟被載在馬上無所謂,出於尊重,李孟羲就走著好了。

反而是老鐵見李孟羲在趟著泥走的艱難,說了幾次,讓李孟羲上馬去,大家還能去的快點。

李孟羲不想上馬。

“小哥,你要不把鞋脫了,鞋給我我給你拿著,這麼勁走著快。”老鐵見李孟羲鞋子不停的被泥粘掉,把手裡的筐子換了隻手,提議李孟羲把鞋子拿掉,赤腳走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