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九章 下游

說起來,李孟羲跟漢末土生土長的古代人民還是有很多不同的。

古人下雨或是幹活的時候,會比較習慣赤腳走路,李孟羲則不太習慣光腳。

老鐵說的有道理,光腳走路,的確比穿鞋走路更方便,並且昨夜,李孟羲已經想通了赤腳走路的優勢在哪,一是體毛不發達的動物,即,人的皮膚比較光滑,不容易被泥粘上;二是,縱然粘上泥,腳掌活動的時候,形變數大,很容易把泥甩掉,而要是鞋子,走動時形變數小了很多,不容易把泥甩掉,就是這樣。

李孟羲脫了鞋子,赤腳走在地上,老鐵要幫忙拿,李孟羲拒絕了老鐵的好意,自己有手有腳,不用別人幫忙。

跟在後邊的傳令騎兵王林,見此一幕,不由對李孟羲暗贊有加。

王林走南闖北,見得人多了,也有了幾分識人之能。

見李孟羲寧願走路,不願撇老鐵一人走在後邊,這是尊長。

老鐵要幫李孟羲拿鞋,李孟羲出言拒絕,這叫禮數周全。

王林認為,李孟羲小小年紀,一身可圈可點之處頗多。

李孟羲光著腳踩泥,弟弟見了,也想下來踩泥。

李孟羲自然沒同意,大家忙著是找水源去,你這個小朋友再下來,走的多慢,豈不讓大家都得等你。

七里多路,李孟羲認為得走很久,於是果然走了很久。

水源地是一條大河,因為昨日下雨的關係,有雨水從兩岸匯聚到河裡,河面白浪翻騰。

到河邊之時,李孟羲驚奇的發現,河邊竟然有人,這是這麼長時間以來,李孟羲第一次在野外見到人,之前補充物資的那個村寨不算,那個村寨裡的人,不算在野外碰見的。

連年天災和黃巾兵禍帶來的破壞很大,說是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恰如其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行軍以來一月有餘,沿途見到的村落,全部都是遭災廢棄的,村中之人不知去向。

那麼久以來,竟一個“野人”都沒能看見。

見到一頭包麻巾的民婦在河上沿正在淘洗衣服,李孟羲見到人,感到很開

心,遠遠的跟人家打招呼。

沒想到,民婦看了李孟羲幾人一眼,竟嚇的拿起衣服水桶就跑。

李孟羲愕然了。

“怕是我嚇到她了。”後邊,王林趕來,“她見我著甲攜弓,揹負營旗,以為亂兵將至,於是逃了。”

王林一邊把弟弟從馬脖子上抱下來,一邊跟一臉疑惑的李孟羲解釋到。

李孟羲接著弟弟,看了看傳令兵王林,又看了看王林背後揹著的一面小小的方旗,可不嗎,一看王林這裝束,就是個武裝齊備的真正軍隊中的兵,而不是鄉勇團練之類的民間武裝。

百姓遭兵災都遭怕了,見了兵以為兵災又至,慌著逃命,慌著跑回去讓叫鄉人趕快收拾東西,跑還是不跑。

被人避之如虎,李孟羲有點鬱悶。

到了河邊了,李孟羲四處瞅瞅,“鐵叔,咱去石頭那兒。”李孟羲指著一塊大石頭說著。

清洗腸子,李孟羲沒幹過,老鐵也沒幹過,他兩人經驗全是零。

因此,當老鐵把筐一放,問,“咋弄?”

李孟羲頓時撓頭。

對啊,洗大腸怎麼洗來著,李孟羲低頭一看沾滿泥沙髒兮兮的腸子,一陣犯難。

這腸子難洗了,洗不好乾淨,煮出來,滿嘴沙子。

李孟羲仰頭思索了一回,想了一下前世見到過人家怎麼洗大腸的,好像是用壓力比較高大水管,腸頭套上,一衝,腸子裡的髒東西就衝出來了。

然後再拿筷子把腸子翻過來,再仔細清洗一遍。

筷子,沒帶的。

李孟羲看到了王林掛在腰間的箭壺,於是有了主意。

“王叔,給我支箭用下。”

王林拿出一根箭,把箭頭朝後,用箭尾朝李孟羲擲去,李孟羲伸手接住。

王林的箭單從顏值看,就不太好,箭是竹子做的,箭桿稍微有點彎,箭尾沾著兩根鴨羽,羽毛分叉凌亂,箭頭是一個柄部圓筍形狀的鏟形箭頭。

何為鏟形箭頭。

鐵鏟其什麼形狀的?是一個倒置的U形,n,不過倒U

形的尖部更尖銳有稜角一點。

李孟羲用力試著慢慢擰動箭頭,左右擰了幾下,箭頭松了,輕易被拔掉了。

於是,和筷子類似的工具就有了。

李孟羲不太想洗腸子,太髒了。

但是,為了給毫無經驗的老鐵演示一下,李孟羲不得不親自動手。

拿一段腸子,很長一段,估計整段腸子拉長,得比李孟羲還高的多。

不得已,李孟羲只能拔刀把腸斬斷。

這過程中,腸內穢(喵)物流出的噁心情景,不足道出。

弟弟本來還好奇的在邊上看,然後捏著鼻子跑開了。

“王叔,照看下我弟,別讓往水邊。”李孟羲交代到。

然後,一邊試著,一邊把腸浸到河水裡清洗,等洗的差不多了,再像搓衣服那樣,把外腸洗的乾乾淨淨,確保沒有泥沙。

然後,就拿箭桿,把腸子翻過來,同樣用搓洗的方法清洗內裡,當清理的差不多了,李孟羲把腸放在水裡涮了涮,拿起聞了聞。

覺得還是有味道,那就再洗,直把一段腸洗的都快洗斷了,終於算是洗好了。

“鐵叔,就照這樣洗,外邊洗淨,內裡翻過來,多洗幾遍就好了。”說著,李孟羲把洗好的腸放在一邊乾淨的青石上。

“這河裡也不知有魚沒有。”李孟羲自語,“磚頭,走,咱到下游看看。”

李孟羲帶弟弟去往下游走,一個是真的為了找魚,再一個是特意說找點事離開,不然,老鐵在忙,餘人站一邊不忙,等於是讓人家一個人幹活。

所以,找個由頭,說去下游找魚,明面上大家就都有活幹了。

弟弟聽說找魚,他很認真的朝河面上看,看了許久,不見有魚的影子。

“哥哥,哪裡有魚嗎?”弟弟抬起頭,睜著大眼睛問李孟羲。

河裡,肯定有魚的啊。而且古代沒有過度捕撈的情況,也沒有清道夫之類的入侵物種,河裡的魚不會太少。

李孟羲這會兒在想一個問題,有網嗎?有魚鉤嗎?說不定真能弄點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