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有擒將術(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二章 我有擒將術(二)

絆馬索最有效的高度,最容易把馬絆倒的高度,是剛好卡在戰馬馬腿脛骨,也就是等於人小腿骨中間的位置。

而絆馬索最能發揮作用的情況,是在敵將沒有看到絆馬索的情況下。

因此,絆馬索放低,是價效比最高的方式。

而像李孟羲所想,把繩索高舉,一個敵將也攔不住。

原來如此,李孟羲大為受教。

話題再回到絆馬索本身,關羽提到絆馬索,是覺得漁網抓將不好用,才給李孟羲指點出的方法。

腦補了一下絆馬索是如何抓捕敵將的,好大一群人,士兵們每兩人一根長長的繩子,拉緊之後,直接拉著繩子像敵將撞去。

長長的被拉緊的繩子,就像一根長長的竹竿,敵將兵器長度有限,怎麼都砍不著拉著長繩兩頭的士兵,頂多只能一刀把繩子砍斷。

砍斷一根,就還有一根,敵將還未追出兩步,又一根繩子像竹竿一樣掃過來,要想不被撞倒,敵將只能再揮刀把繩索砍斷。

然後,又一根繩索來了。

這是武力值比較高的武將,繩索攔腰撞來,或者是像絆馬索一樣,貼著地掠過,就是想把敵將一下給絆刀,這時,跳還是不跳呢。

原地跳了一下,躲過了卑鄙的朝小腿橫撞的繩子,此時人在空中,又一根繩子當中撞來,無處借力,豈不一下就倒?

若是士兵們還事先訓練過擒將戰術,幾十個士兵,拉著長長的繩索,左攔右圍,繩索交替著朝敵將纏去,無人能逃脫此繩陣,最後,縱敵將有蓋世之勇,最終會是被幾十根長幾十米的長繩索,被遠端拉扯的士兵,給捆的嚴嚴實實的。

武力值強大的將領,能砍斷一堆繩索,可如果繩索多,足以活活累死對方。

再不濟,斷掉百十根繩索的時間,甚至一群農夫拉著長繩,都能拖延一個兇悍的將領好長時間,這跟鴛鴦陣的狼銑的作用有異曲同工之妙。

狼銑能把武技兇悍的倭寇給隔開,使其不能近身。

長長的繩索,也能遠遠的

牽制住兵甲精良武藝絕倫的兇悍敵將。

如果想抓活的,又不想為了抓活的,讓我軍士兵束手束腳,以至多了很多死傷,就可以用繩陣之法。

再不行,用繩陣之時,可以把捕獸夾也用上。

把捕獸夾掰好,朝敵將四周扔的滿滿的都是,然後,倒是往外逃啊?踩一步,咔嚓一聲,就夾到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就算一腳一個把夾子踢飛,速度勢必快不了。

而要說繞開,從捕獸夾中間的縫隙走,那麼請問,注意力放到腳下了,防備冷箭的能力能剩下多少。

如果“絆人索”加上捕獸夾還不夠,那就用繩套啊,把繩子綁一個圈,把繩套揮起來,然後看準之後,嗖的一下,往敵軍頭上飛去,一下不行就兩下,繩套還是可以被拉緊的,套不著人把兵器套著給拉扯掉也是一樣的。

除此以外,繩套和絆馬索一起配合,絆馬索攔馬腿,其餘人把繩圈往馬上騎士身上扔,說不定套著就把人扯下來了。

套索這玩意兒同樣極其簡單好用。

關羽只提了一個絆馬索,鬼知道李孟羲擴充套件出了如此多的用法,李孟羲越說越興奮。

李孟羲問,若日後要下令活捉敵將,且不可讓我軍士兵倒拿槍反拿刀,用命去貼身跟敵將肉搏以圖生擒。

我軍士卒,任何一人都不比敵將命賤,斷不可用我將士去換什麼生擒敵將,哪怕其是敵軍統帥也不行。

我軍人命至重。

李孟羲此言,關羽劉備皆十分認可。

都心裡暗記,日後征戰,且不可下什麼生擒敵將的軍令,此令無疑是謀害我軍士卒。

真要生擒敵將,也應是在保全我方士兵生命的情況下,用特定的戰術,比如強弩朝腿射,比如扔套圈往頭上扔,栓住敵將脖子就是一個猛拽,把敵將拖個跟頭,在地上拖個半死,以無傷亡的前提生擒敵將才好。

能舉一而反三者,無過李孟羲。

李孟羲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擒將戰術,有對全軍士卒專門針對性訓練的必要。

擒將戰術,關鍵在於繩子。

李孟羲腦補了一下近來所見過的麻繩皮繩等各種繩子,李孟羲認為,太細的生意自然不行,太輕的話不僅不結實,如果太輕沒點重量,活釦的套圈往敵軍頭上扔,不容易扔準。

因此,李孟羲認為,繩子以拇指粗細為佳。

隨之而來一個問題,不說絆馬索了,只是一個用來套敵將的繩圈,就至少得是四五米長的一根繩子吧,可要讓士兵隨身帶這麼長的一根繩子,稍有不便。

帶長繩子有所不便,而短的繩子,稍有必要,以後批甲率高了,士兵們可用短繩當做腰帶,系在腰間以固定鎧甲。

如此,繩子每人都有一條,在需要的時候,需要活捉敵將的時候,隨意兩三個士兵把腰帶一解,一起一綁,足夠長的套圈片刻就有,然後,一堆套圈眨眼就系成,然後,往敵將狗頭上丟去。

除了抓將,戰場上處理降兵的時候,也需要繩子把降兵雙手背後纏起來,如果士兵們像帶兵器一樣,隨身帶著一兩段繩索,那麼,每一個士兵,隨時都可以把三兩個敵軍士兵給綁的毫無反水能力。

很便利

關羽說,漁網不長於捕將,李孟羲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李孟羲很清楚的知道,漁網抓人能用。前世,武警們有一種很好用的抓捕工具,是跟榴彈槍一樣,把做成炮彈的網朝敵軍射去,二十米內,網炮彈打出去之後就變成了一張網,直接可讓犯罪分子失去行動能力。

“關將軍說漁網太輕,不堪用。那用石頭墜住漁網四角,如此,豈不能拋網很遠?”李孟羲說到。

關羽稍作沉思,覺得李孟羲此發可行。

“某以為,漁網或可如檑石一般,用於守城之用。”劉備看來是想了很久想出了這個方法,劉備說完,瞪大眼睛看看李孟羲,又看看關羽,等他兩人對此戰術做出評論。

漁網當石頭用,並不如石頭一般好用。

但至少,開發出了漁網的一個用途,在石頭不夠用的時候,漁網可以作為補充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