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無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八章 無題

當眾人滿載魚獲而歸,營中之人皆側目。

魚從水中捕來,此時還是活的,魚盛在水桶和筐中,這一路走來不停有魚蹦噠出來。

民夫們見了活蹦亂跳的大魚,目露豔羨。

拎了半桶魚回到瓦罐旁,關羽著急忙慌的去朝瓦罐裡看。

要問他為何一副著急模樣,是因為之前李孟羲叫他去捕魚時,關羽一走,忘了瓦罐裡煮著的東西了。

本以為,離開這許久沒有添水,瓦罐裡的水早就燒乾了,罐裡的煮著的腸早就糊了。

不想,走近一看,罐裡還是有水,湯水裡,幾段牛腸被煮了數個時辰,已被煮的糯爛發白,隨著沸騰的水在起起伏伏。

想來是有人見罐裡的水快燒乾了,給又添了水。

有一股淡淡的肉香從罐裡飄了出來,一聞之下,令人心情大好。

“可吃了。”關羽樂呵呵的笑了。

腹中空空的眾人,現在能吃東西了,都是迫不及待,磚頭尤其如此。

劉備拿來碗筷,碗筷分與眾人,然後伸筷從罐裡夾出一截牛腸,放在眼巴巴看著的磚頭的碗裡。

剛從滾水裡撈出的腸子,多燙啊,貪吃的磚頭等不及一口咬下去,燙的他忙把牛腸吐了,差點被燙哭。

“冷冷吃嘛,那麼燙。”李孟羲才不要管傻弟弟,不小了,都會自己吃飯了,燙一次下一次就長記性了。

用筷子夾起碗裡的牛腸,李孟羲吹了好久,待牛腸涼了,用牙咬了一小口。

因為事先加了酒,去了部分的肉腥,雖說沒有調料,但吃到的是純淨的肉香,沒有絲毫被調料汙染的味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牛腸入口滑(喵)嫩,即韌且糯,被燉了這麼久,被燉的爛呼呼的了,一嚼就爛,吃起來很爽利。

意外的好吃,李孟羲於是大口吃了起來,狼吞虎嚥的。

兩個大人,劉備和關羽吃像也是跟李孟羲差不多的。

很快,眾人碗裡空空,就再分罐裡牛腸。

不一會兒,四人就把牛腸分吃完了。

吃完之後,李孟羲放下碗筷,有些意猶未盡。

之前把牛腸大部分都給車伕老鐵讓

其拿去了,這邊留的只有七八段。

“味道如何?”李孟羲問劉備關羽二人。

“可好吃了!”劉備關羽還未回答,弟弟就舉著碗搶著說了。

“是極!如磚兒所言,牛腸甚為爽口。”關羽拂鬚大笑。

平日都沒人要的牛腸,淘洗乾淨之後一吃,味道不比肉食差,甚至還有些獨到的口感。

想到鄉人屠宰牲口時,腸子之類的,都丟給家禽啄吃了,豈不浪費了很多。

牛腸既然能吃,味道不錯,日後再殺牲口,就不能亂丟了。

區區幾根牛腸,四人根本就沒吃飽。

今晚剛好捕了魚,晚上煮魚吃正好。

關羽放在碗筷,開始拿短刀給魚刮鱗,弟弟在邊看著,李孟羲也在邊看著。

“……魚洗完,還得用清水沖洗,要我說,下次咱多找點人,魚抓到岸上,直接刮鱗去髒,然後把魚洗好再帶回來,豈不便捷?”

關羽抬頭,看了李孟羲一眼,“何不早說?我等已回。”

不是李孟羲不想早說,是因為抓了那麼多魚,大家都喜氣洋洋的往回趕,一時算是有些得意忘形了,哪想的起把魚在河邊處理完了宰拿回來。

下次就有經驗了,下次再派捕魚隊去網魚,同時也把工具帶好,人力也配充足一點,那邊網魚,這邊就把魚處理好,當洗乾淨的魚帶回來,直接就可分與眾人,直接煮了吃。

想靠魚解決軍糧問題不太可能,但多少能緩解一下糧食的壓力,而且,還能豐富下營養結構。

一直只吃糧食,營養單一,有了點魚肉,可大大增強抵抗力。

不久後,等漁網織好,魚獲會常有,魚是有了,可如何分配,讓李孟羲拿不定主意。

最簡單的方法,魚獲有了之後,誰也不分,給想辦法醃製還是熏製之後放起來,當做軍糧儲備。

但細想,此法不可行,醃製需要大量的鹽,熏製需要花很多功夫。

把魚當做軍糧儲備,沒有實施條件。

按李孟羲所想,魚獲應該每人都有機會嚐到的,萬餘人的大軍,每人都隔三差五能吃到魚,則能把有限額魚獲,發揮最大的作

用。

現下條件下,魚肉最大的作用不是充飢,而是用來補充油脂,蛋白質,和維生素,效用簡直等同於藥品了。

義軍萬餘人,哪怕每日都能捕得千條魚,萬人輪換一遍,也得十天之久。

而且,該如何輪換,現在民夫營還是一團混亂,沒有嚴格劃出營屬。

排序分魚可確保平均和公平,可現在義軍沒有好的秩序,就沒有操作的基礎。

現下如果給民夫營分魚,一定會出現爭搶一片的情景。

再者魚有大有小,並不好分。

既然整魚不好分,那就把魚一股腦全部剁碎,然後再分成均等的重量,可以保證公平。

難點,就在把魚一股腦全部剁碎——沒有桌子。

細數能用來剁魚的平展地方,只有門板了,現在軍中僅有的一些門板,在木匠營那裡,木匠們在門板上刨木頭等等。

或許,可以從木匠營那裡借來一個門板,一扇門板就夠。

魚可以先剁碎再稱量,如此可以分的比較公平了。

剩下的,還有分魚的流程。

按李孟羲所想,魚應該優先供給戰兵和婦孺營,尤其婦孺營,那麼多小孩子呢,不吃肉很影響健康。

每日魚獲,半數分於戰兵營和婦孺營。

餘下半數,分與民夫營,按每營輪換來分。

但要等民夫營有了一定組織度再分才可以,最低限度的組織度,就像現在的婦孺營一樣,婦孺營分為二十一灶,每日吃飯,每一灶的人員都是固定的。

只要當民夫營做到有基本的分屬和紀律之後,魚才可以被較為公平的分下去。

不患寡而患不均。

要是做不到分魚公平,那還不如不分呢。

本來沒魚,大家都只能吃糧食,大家都吃一樣的,沒什麼。

突然要分魚了,頓時民夫們眼睛都盯著魚上去了。

這要是沒分好,誰多一點稅少一點,亦或是把誰露了,豈不大生矛盾。

本來不分魚還沒有矛盾,一分,分不公平,還平添了矛盾。

所以要是分不公平,還不如不分了,少生些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