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九章 烹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九章 烹飪

關羽刮完了一條魚的魚鱗,然後從魚的腹線用刀把魚剖開,準備取出魚的內臟。

魚腹一經剖開,“呀,有籽。”魚腹裡,一堆黃澄澄的魚籽。

關羽隨手把魚鰾遞給磚頭,讓磚頭拿著玩,磚頭開心極了。

等不就後,關羽剖第二條魚,竟然還有魚籽。

關羽不由抬頭看了李孟羲一眼。

魚是李孟羲挑的,專門挑的都是魚腹鼓起,看起來像是母魚的魚。

挑母魚就是為了能有魚籽吃。

總共八條魚,關羽把魚處理完,得魚籽三副。

“關將軍,把魚腹內的黑膜扯掉,這東西很苦,煮了壞了一鍋湯。”李孟羲建議。

關羽於是就按李孟羲說的,把魚腹內黑膜盡數扯掉。

李孟羲說黑膜很苦,關羽很有探究精神的拿起一點黑膜塞進嘴裡,嘗了一下,果然極苦。

關羽作為一個漢末土著,在料理魚類方面,竟然不如李孟羲經驗豐富。

想來正常,古代知識交流不發達,漁業也不發達,古人吃到魚的難度比較大,因為吃魚少,吃魚的人也少,處理魚的經驗也就不太成熟。

加上交流等方面的限制,可能皇宮裡的庖廚說不定已經懂得利用蘑菇之類的含穀氨酸(味精主要成分)的材料來提鮮了,在偏遠鄉下,老農們吃魚甚至不知道撕去魚腹內膜。

關羽出身底層,他家是偏遠鄉下嗎?是的。

關羽為草莽中的豪傑,但他老父,大機率是偏遠鄉下的老農。

關羽之父如果不怎麼會料理魚,關羽更不會。

今晚,就吃魚了。

關羽就要把魚整條放進罐中,李孟羲接過魚,拿刀把魚砍成數斷,再往罐裡放。

關羽見李孟羲對料理河魚之事頗有見地的模樣,便笑問,“孟羲,你可還懂庖廚之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庖廚之術,通俗來講,不就是做飯。

李孟羲想了一下,點了點頭,“某善庖廚之術,更長於兵法。”李孟羲信心滿滿的回答到。

雖然吧,前世也不會做飯。

但是,漢末原始至極的烹當式,李孟羲還真看不上。

一是,漢代沒有成熟的榨油技術,植物油利用程度不高,人們吃油,吃的是動物脂肪,稱之為“膏”。

二是,炊具也欠發達。

看軍中現在的情況就知道了,軍中炊具,不是瓦罐就是陶翁,這樣的炊具,除了煮,還能有什麼別的烹飪方式?

較複雜的烹飪工具,李孟羲倒是曾見過,其大致還是瓦罐的形狀,只是瓦罐上層,有一個像是帶孔的篦子一樣的東西,麥粒或者米放在上邊,下邊加水,然後用火在底部加熱,於是麥粒和小米等就被蒸熟了。

漢代是有蒸的工具的。

就算這樣,烹飪方式,也只有蒸煮兩種。

主食就算了,可菜也只能一鍋亂燉,味道能好到哪裡去。

而傳統的中國菜式,其烹飪技法有,炒、爆、熘、炸、烹、煎、貼、燒、燜、燉、蒸、汆、煮、燴、熗、拌、醃、烤、滷、等等等等……

如果說,沒有植物油脂,用動物油脂也可替代,可沒有鐵鍋,炒菜就不能炒了。

鐵鍋炒菜的色香味等各個方面,都完爆一鍋亂燉的燉菜。

只要把鐵鍋弄出來,區區庖廚之術,足可遠超同代水平。

歷史上鐵鍋是到宋朝才普及,李孟羲猜測是因為鍛造和冶鐵技術進步的原因。

而到底相比漢代,宋代的冶鐵和鍛造技術哪裡進步了才因此有了鐵鍋普及的物質基礎,這李孟羲就不知道了。

日後有空,看想辦法能不能把鐵鍋整出來。

做出可口的菜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鐵鍋做飯極其快捷方便,放在漢代,說是半個神器也差不多了。

李孟羲至今還記得初中上學的時候,學校的食堂做飯是用賊大的能放頭豬的大鍋,炒菜用的鏟子,是用鐵鍬直接炒的,菜論筐倒,油論桶倒,鹽論袋撒,然後三二十個廚師,拎著鐵鍬做豬食一樣,拿鐵鍬在鍋裡一陣亂翻。

好了,一個學校兩三千人的飯,被三二十個廚師就給搞定了。

現在義軍之中,萬餘人,每天

負責做飯的人是多少呢,按十人一什有一個伙伕算,做飯的人手足有千餘人。

而要是有了大鍋,為萬餘人做飯,只需要五十個伙伕。

如此,節省了千餘人的人力。

這節省下來的人力,不管是分出去巡邏,還是出去拾柴,還是幹別的東西,千餘人力能幹的事,頗為可觀。

哪怕是在戰陣之上呢,千餘空閒人力,亦不可小覷。

既然提到了庖廚之術,李孟羲好奇的問,“關將軍,你可知醬油?”

“額,”關羽愣了下,手中的柴停在半途,“醬啊,有啊。”

李孟羲說的是醬油,關羽回答的是醬,這讓李孟羲疑惑了,醬油和醬是不是一個東西來的?

醬油李孟羲不知道怎麼做的,醬小時候在外婆家好像看見過怎麼做的。

做醬的時候是先用一些沒有加酵的生面糰子加鹽等東西放在醬缸裡,然後放在太陽下曬,等一段時間之後,生面糰子開始長出一些食用黴,繼續曬,最終,生麵糰就變成了一堆很稀看起來有點噁心的東西。

麵醬用來燒肉之用,做出來的肉很好吃。

而醬油,是用大豆發酵做成的。

從關羽的回答中,李孟羲沒有得到準確的答案,他於是就不清楚漢代有沒有成熟的釀造大豆醬油的技術。

李孟羲再問,“那關將軍,我大漢可有釀醋之術?”

關羽笑了,“你這問的,我大漢如何沒有釀醋之法?”

有醬油,有醋,還有鹽,糖麥芽糖也有,即,糖飴。

那麼,糖醋魚用麥芽糖,面,還有醋,應該也能做出來。

糖醋魚,一想到味道,李孟羲流口水了。

又很不巧的,流口水又被弟弟看到了。

“哥哥你是不是可想吃魚了?”弟弟走到李孟羲面前,瞪著大眼睛看著李孟羲。

“沒有。”李孟羲面無表情的用袖子擦著嘴角的口水。

“你就是可想吃魚了,哥哥你都流口水了。”弟弟天真的說到。

關羽聞言哈哈大笑,李孟羲一臉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