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八章 晨聞雞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八章 晨聞雞鳴

臘月四日,天將曉,但天色還是漆黑一片。

李孟羲正睡著,模糊間聽到了一聲啼鳴聲。

接著,高亢的啼鳴聲一聲接著一聲。

李孟羲緩緩睜開了眼,他打著哈欠,茫然的看著四下漆黑的夜色。

這時,又一聲高亢的雄雞的鳴叫,李孟羲這下聽明白了,是大公雞在叫。

被子動了一下,“哥哥,是什麼嗎?”弟弟也醒了,好奇的問。

“是大公雞打鳴呢。天快亮了。”李孟羲一邊摸衣服,一邊說著。

“那哥哥,大公雞是怎麼打鳴的嗎?”弟弟還是問。

“就是,咯~咯~咯~,這樣叫的。”李孟羲就咯咯咯學了幾聲,逗的弟弟直笑。

摸了摸弟弟的小腦袋,“磚頭,我去看看大公雞,你要跟一起去嗎?”

“去!”弟弟忙爬起來穿衣服。

等弟弟把衣服穿好,李孟羲早就把衣服穿好了。

帶著弟弟,李孟羲去了木工營。

木工營,木匠們全都起床了,在圍著雞籠裡的大公雞好奇的看著。

木工們多是鄉下人,大公雞不稀奇,很常見。

稀奇的是,在行軍途中,在軍營裡有一只能按時打鳴的公雞。

“天是要亮了吧?”李孟羲跟一個木匠隨意攀談著。

“雞打鳴了,天是要亮了。”木匠呵呵笑了。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寫的,屋舍儼然,雞犬相聞,此畫面極具生活氣息。

生活氣息,不就雞鳴鴨叫嗎,一隻按時打鳴的雄雞,能給肅殺的軍營中,平添很多生活氣息。

行千里,無遇雞鳴,是過去時了。

從此以後,每個早晨,會被雄雞啼鳴聲給吵醒的。

“軍師,要拿東西喂嗎?”魯犁一邊披單衣,一邊打著哈欠走過來問。

雞是得喂的。

昨日漁隊沒有出去打魚,也就沒有魚雜來喂。

“看弄麩子稍微喂下吧,別用糧食喂。”李孟羲說著。

雞在叫,蘆花鴨好像也餓了,在嘎嘎嘎嘎的叫。

母雞也餓了,叫聲是咕咕咕咕的叫。

光線不太

好,李孟羲也看不太清,到底有下蛋沒有。

回想小時候,雞鴨白天也會下蛋的。

到下蛋的時候,母雞會自己回到雞窩裡,雞窩一般就是麥秸,母雞會自己把麥秸啄在一起,啄出了一個合適的窩。

畢竟家禽也屬於鳥類,雖然雞不會飛了,但是築巢的天賦還是有一點的。

從人來說,外部生存環境好,就會選擇多生一些小孩子,如果天災連年的,百姓怕孩子養不活,就不太敢生。

對人來說,外部環境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衣食住行。

衣能蔽體,糧食充足能吃飽,有寬敞的住的地方,出行方便,這些外部生存條件如果優渥,出生率必然會高。

那麼,類比家禽呢。

天氣不太冷,有足夠的吃食,有舒服的麥秸窩來下蛋,最好,好有寬敞的場地來找小蟲子吃,家禽的產蛋率就會比較高。

天氣沒辦法控制,就這幾隻家禽,飼料足夠,家禽是圈養,寬敞的場地沒得辦法。

李孟羲一想,也就能把雞籠給佈置的稍微舒服一點。

往雞籠裡丟一點麥秸,母雞就會自己做窩。

有了舒服的窩,產蛋率必然會高,哪怕高個百分之一呢。

一隻雞,如果一年產蛋百隻,高百分之一,也就是平均每只雞,每年能多產蛋一隻。

當規模小的時候,多百分之一的產蛋量不算啥,但是,如果養殖業達到一定規模,養上成千上萬只雞。

那麼,每只雞,平均每年多產蛋一隻,千隻雞,每年就多產蛋一千枚。

一千枚雞蛋是多少?一千只雞蛋賣掉,足夠一個普通家庭補貼一年的花銷。

蚊子肉再小,也是肉啊。

還有,李孟羲記得,雞這種家禽,好像喜歡吃沙子,因為沙子能幫助消化來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噫。

給家禽弄個舒服的窩,頂多增加百分之一的產蛋率。

而沙子能幫助家禽消化食物,沙子的作用,比麥秸窩能起到的作用大太多了。

李孟羲猜測,小小的沙子,能讓產蛋率提高五分之一。

沙子對家禽來說,可以輔助消化,正如茶葉對遊牧民族

的作用。

遊牧民族吃食油膩,沒有茶葉解膩,經常消化不良。

沒有沙子,家禽也會消化不良。

沙子能讓下蛋雞產蛋率提高五分之一,五分之一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假設,一隻下蛋的母雞,平均三天產一隻蛋,那麼,產五隻蛋就是十五天,半個月。

半個月產蛋五隻,增加五分之一,就是,半月產蛋六隻。對吧。

李孟羲想不太起來了,鴨子需要吃沙子來幫助消化嗎。應該不需要的吧。

養雞需要一些粗沙礫,需要一些搭窩的麥秸。

就是這樣,李孟羲心說。

沙子得到河邊去找了,平常路邊,只有土,沒有沙子的。

還有,當家禽規模大了,尤其是集中飼養的時候,萬一有雞生病了,家禽之間相互傳染,禽流感爆發的可能性大增。

在古代,沒有抗生素,一旦爆發禽流感,家禽肯定一死一大片。

這個問題,沒任何辦法解決。

要麼,分散養殖,能有限控制大規模流感,可是,分散養殖,就跟農戶們每家養幾隻雞鴨一樣了,就享受不到大規模養殖能帶來的經濟效益了。

麻煩。

李孟羲心想。

雞鴨還沒兩隻呢,李孟羲思路就已經開闊到大規模養殖和大規模養殖所帶來的禽流感問題了。

木匠們被雞叫聲吵醒,都沒了睡意,起的早,都開始收拾昨夜沒來得及收拾的木頭工具之類的。

伙伕也摸黑開始升火做飯了。

沒過多久,劉玄德竟然來了。

“老遠便聽見雞鳴聲,果然,天要亮了。。”劉玄德穿戴整齊的過來,天色亮了一點,李孟羲能隱約看到劉備臉上的笑意。

劉備是來看大公雞的。

軍中有了雞鳴聲,讓劉備覺得很舒坦。

和無聞雞鳴聲,不同在哪,劉備也說不清楚。

可能,是聲傳全營的雞鳴聲,讓劉備和更多的人想起了,在黃巾動(喵)亂未起之時的平淡生活吧。

劉備看吉祥物一樣,看了幾眼籠中的雞鴨,而後問到,“孟羲,你這雞鴨準備養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