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一十九章 人禽相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一十九章 人禽相類

“養車上啊。”李孟羲理所當然的回答。

“做籠,籠放車上,一車可放三二十個籠,一人便可拉動。

若雞鴨多了,可使人早晚餵養,用不了多少人力。”李孟羲思路清晰的回答到。

劉備笑著點了點頭,“那,雞鴨車隊,孟羲準備放於何處?”劉備又問。

“嗯……”李孟羲撓頭想了片刻,“放於輜重隊。”

“孟羲,借一步細聊。”

有什麼事不能當面聊的嗎,李孟羲略奇怪。

跟著劉備,走到離木工營稍遠的地方。

劉備就問李孟羲,養雞鴨的放在輜重隊無妨,可每日雞鴨下的蛋,怎麼收?

李孟羲天真的說,當然是派人收啊。

劉備又笑,問,要是有人收蛋之時,監守自盜,又該如何。

“那就派人盯著。”李孟羲理所當然的答到。

劉備又是搖頭。

劉備指出了李孟羲的不足之處,雞蛋可不同於種在地裡的麥子,收麥子,麥子就在那,誰把麥子偷割了,一眼就能看出來。

而雞蛋這玩意兒呢,有沒有蛋沒個定數,說收蛋的時候派人盯著。

沒用,要摸雞蛋,人家夜裡就能把雞蛋摸走,等你派人去收蛋,盯得再緊,蛋已經是少了的。

那咋辦。

用鎖嗎?把每一個雞籠都鎖起來,然後,收蛋的時候,派專門拿著鑰匙前去,就不怕有人從籠子裡偷蛋了。

李孟羲最擅長的,就是技術相關了,因此,碰到問題,他總第一時間想到從技術方面解決。

每一個雞籠都上鎖。

先不說,古代的鎖,製造難度是有多大,就算,難度不太大。

然而魯犁等一群鄉間木匠,不太可能會做鎖的手藝。

就算,木鎖有人會做,做起來也勢必麻煩,軍中合格木匠就那麼多,做急缺的車輛都沒人手呢,分出人手去做複雜的鎖具,得不償失。

有人要是順手摸雞蛋咋辦,而且很可能是負責養雞的人,順手把雞蛋給摸了,防不勝防。

李孟羲很確定,如果是自己負責養雞,自己是

斷然不會偷雞蛋的。

可是,忙啊,忙的不行,根本沒時間去養雞鴨的。

問題到底要怎麼解決呢。

此時,天更亮了,李孟羲抬頭,看到了劉備臉上的笑意。

李孟羲恍然。

他一下就明白了,劉備為何問雞鴨放在哪裡養。

原來是劉備想喂雞鴨的。

李孟羲心裡跟明鏡一樣。

“玄德公,你看,我也忙,沒空喂雞鴨,若假與他人之手,又恐有人監守自盜。要不,玄德公受受勞,雞鴨你幫著養著?”李孟羲向劉備請求幫助。

劉備臉上笑意更盛,“那某就代勞了。”

既然劉備幫著喂雞鴨,李孟羲就把養雞鴨的訣竅告知劉備。

一個是,隨後雞鴨籠做好,籠裡就有放食和放水的盒子,魚雜啥的可以直接放盒子裡,不用天天加東西了。

還有,雞鴨籠裡墊點麥秸,雞鴨會自己做窩。

其次,就是漁隊哪天再去捕魚,就在河邊帶點沙子回來。

“不知玄德公有沒有留意過,雞類總會在地上啄吃沙礫吃,蓋因,雞類腸胃疲弱,需食沙礫助其磨礪食物。

某以為,在雞食之中,加以粗沙,雞產蛋或可增兩成。”

李孟羲說完,劉備驚異的看著李孟羲。

雞鴨劉備不陌生,出身底層的劉玄德,也養過雞鴨,雞子總會低頭在地上啄來啄去。

劉備本以為,雞子是在地上啄蟲蟻吃。

如今聽李孟羲一說,原來雞子是在啄地上的沙子吃。

如此說法,聞所未聞。

劉備驚訝,驚訝李孟羲對養雞之事,竟然這麼懂。

劉備忍不住好奇,問李孟羲,如何懂得雞鴨習性。

“是跟家師學的。”李孟羲又把根本不存在的老師拿出來擋箭了,李孟羲一本正經,繼續說到,“家師極善養雞鴨,其養之白羽雞,兩斤糠麩,雞便能長一斤肉。且,雛雞從破蛋算,只需一月,便能長成數斤重的成雞。”

劉備聽完,更加驚訝了。

一月能長到數斤的雞子,且只耗費兩斤糠麩,雞就能長一斤

肉。

這不就是說,雞一月能從雛雞長成幾斤重的大雞,而耗費的,不過十來斤糠麩。

在鄉間,一隻雞,能賣七十五文至八九十問不等。

十來斤糠麩,不到二十錢。

也就是說,養一隻雞,一個月一隻雞,就能獲三倍之利。

養一隻雞,一月賺六十文,養十隻,就是六百文,養百隻,就是六貫。

這只是一個月,一個月就六貫,要是養一年,就能賺七十二貫。

養雞是再簡單不過的活,不用風吹日曬的,輕輕鬆鬆,月入六七貫,年入幾十貫。

此是暴利。

天下真有一月能長到數斤的雞嗎,看李孟羲認真的表情,再加上劉備對李孟羲的信任,劉備覺得,李孟羲說的是真的。

劉備單純的以為,李孟羲那個連名字也不知道的老師,高人養的雞鴨,必定不是凡物,肯定是靈禽異獸,長得快也正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實際上,李孟羲雖然沒有說謊,確實有飼料轉化比能達到二比一的雞種,而且能一個月長幾斤肉。

這麼能長肉的雞類,不是什麼靈禽,而是美國鬼子培育出的白羽雞。

白羽雞是透過生物工程培育出來的,飼料轉化比最高的食用雞的品種。

飼料轉化比,簡單來說,不同品種的雞,長得有快有慢。

不同種類的雞,體型差別不是很大,也就是說,吃的飼料多少大致等同。

但是,雖然吃的飼料一樣,有的雞長的快,有的雞長得慢,這就是飼料轉換比的問題。

轉化比不僅是和雞類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關,還與其他的,比如雞類的性情有關。

有的雞很老實,而有的雞,賊好鬥,整天跟別的雞打架,飼料的能量都被其消耗在打架上了,長肉的能量就少了。

所以,性情溫和的家禽,長肉會快一點。

還有家畜也是,豬要是不閹割,不僅肉的味道比較差,而且公豬脾氣暴躁,多動,動不動就拱豬圈,或者就跟別的豬咬架,能量全耗費了。

如果把豬閹了,豬性情明顯溫和了許多,整天睡大覺,長肉嗖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