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八章 煉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八章 煉焦

身居高位,手中所能控制的資源和在安喜縣之時能控制的資源,不可同日而語。

一聲令下,李孟羲舊部集結,再加上官府號令,長安地區所有優秀工匠輕易就調集了過來。

漢朝已經有一些地區在使用煤了,露天煤礦,開採難度也不大。

雖說,從千里之外把煤運過來,運費高昂,但是吧,和抗疫這件事整體來相比,略微一些的運費,略等於無。

帶著工匠們,李孟羲找人用粘土蓋了一個不大的煅燒爐,煅燒爐的結構大概就是一個大的鍋,用粘土做的鍋。

然後再用柴把陶爐燒乾硬化,燒製玻璃的工具便就有了。

待煤運送了過來,一千裡只遠,煤只運來了一車,此時,李孟羲又想到如果想提高效率,還得煉焦。

煉焦是指煉焦煤在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到1000℃左右(高溫乾餾),透過熱分解和結焦產生焦炭、焦爐煤氣和其他煉焦化學產品的工藝過程。

隔絕空氣條件加熱,這個就是古人燒炭用到的方法了。

隔絕空氣加熱,磚也是這麼燒出來的。

木炭,把樹木放在窯爐裡,透過悶燒,木質裂解,就變成了熱值很高的木炭。

煤,經過窯燒,就產生了熱值極大的焦煤。

冶金焦炭含碳量高,氣孔率高,強度大(特別是高溫強度),是高爐鍊鐵的重要燃料和還原劑,也是整個高爐料柱的支撐劑和疏鬆劑。煉焦副產的焦爐煤氣發熱值高,是平爐和加熱爐的優良氣體燃料,在鋼鐵聯合企業中是重要的能源組分。煉焦化學產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因此煉焦生產是現代鋼鐵工業的一個重要環節。

所以,焦煤如何煉,李孟羲不知道關鍵技術流程。

但是,找一個會燒窯的人就可以燒焦炭。

一紙召令下達,很快便找到了好多燒炭的工匠。

李孟羲把一車煤炭交給了匠人們。

匠人們的頭領過來,“這煤,俺們也沒燒過啊。”

匠人頭領怕煤太珍貴了,不小心燒壞了該怎麼辦。

“無妨。”李孟羲擺了擺手,“就

按燒炭的方法一樣燒就行。”

得了李孟羲的保證,匠人們便放心的去煉焦了。

匠人們忙碌的時候,李孟羲叫過匠人頭領,問燒窯的技術細節。

問過之後,流程李孟羲大致清楚了。

整理後如下。

將乾燥的木材比較整齊規則的搭建起來。

在搭建好的木頭堆上門再放上更容易燃燒的樹枝,樹葉等。

黏土加水和成稀泥,均勻的、厚厚的塗滿做好的木材堆。

在土堆的頂端和四周挖出一個小孔,小孔能太多4-5個便可,不然不好密封。

然後從土堆的頂端點火讓,裡面的木材燃燒。

期間還可以不斷從上門的小洞玩裡面新增木材。

等到火焰燃燒到下面的小孔以後,便可用稀泥把所有的洞口堵上了。

接下來讓裡面的木材繼續燃燒。

1-2天后便可把土堆拆開,便可得到我們平時燒烤用的木炭了。

最後,把木炭從中掰開,內外顏色如一,可以輕易掰斷,就是完美的木炭了。

其流程大致總結下來,兩個字,隔絕空氣,高溫加熱。

所以,窯是先點燃,讓窯內的空氣升騰起來,然後,溫度高到一定程度之後,就可以把窯密封住,以隔絕空氣。

窯完全密封之後,此時其中的火焰並不會立刻滅掉,還會繼續燃燒,直到窯內的氧氣消耗的差不多了之後,火才最終熄滅,此時,窯內就充滿著大量的高溫空氣。

經過一段高溫高壓隔絕空氣的作用之後,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之後,木炭就成形可。

匠人們是第一次煉焦,煤炭沒煉過,但是,按照一樣的方法,把煤煉了一遭。

數日後,開窯。

李孟羲迫不及待的去看成果。

李孟羲走到了窯裡,窯中,還熱乎乎的呢。

燒好的煤炭,已經高溫裂解,變成了一大塊。

用錘子把焦炭敲碎,焦炭便成了。

然後,便是按和鍊鐵一樣的方法。

把石英沙,和純鹼,加在一起高溫

煅燒。

又一日後,玻璃燒成了。

李孟羲見陶鍋之內,石英砂和純鹼,變成了一些晶瑩剔透的……玩意兒。

玻璃可能是成了。

但是,玻璃如何變成玻璃試管的。

李孟羲疑惑了。

好像,是得把玻璃加熱,然後,用鐵管用的。

吹成各種形狀的試管,應該是這樣。

還有,因為是第一次做玻璃,石英沙和小蘇打的比例用的不太對,只燒出了小部分軟質的玻璃,看來,得研究一下,看如何將石英石和小蘇打達到完美的配比。

最後,又花費月餘時間,李孟羲試出了石英石和純鹼的材料配比,大致是,二十比一就行。

也就是,二十斤石英沙原礦,或者原石,加上一斤純鹼,便能成功煅燒出玻璃。

玻璃知道該如何燒製了。

能從天下各地蒐集來最好的石英沙,最好的純鹼,煅燒玻璃沒得難度。

十幾日後,李孟羲手裡拿著一根鐵管,然後,粘了一點融融狀態的玻璃,深吸了一口氣,用力的一吹。

玻璃吹起了氣泡。

然後,李孟羲頭就暈了。

吹玻璃太費氧了。

看來,一個人是無法做出那麼多的玻璃器具的,得把技術擴散開來,可催生出一大批玻璃匠人。

玻璃試管,在李孟羲吹廢了上百件玻璃之後,終於吹出了一根形狀不那麼規整,還有點彎的玻璃試管。

下一步,就試試玻璃試管用離心法,能不能把血細胞和血液離心。

於是,李孟羲便取來牛血,然後,放在試管中,做一個手工離心輪。

就是一個圓紙板,上邊插兩根繩子,一拉一放,園紙板就極快的轉動起來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時,把裝有血液的試管綁在園紙板上,然後拉著繩子,來回拉,紙板一圈一圈的來迴轉。

然後,拉上個幾百上幾千次。在離心力的作用下,比較重的血細胞就分離在了試探底部,也就因此,完成了離心。

離心工作完成,血清就和血漿分開了,就能提取抗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