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八章 觀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十八章 觀星

聽李孟羲一席話,關羽只覺酣暢淋漓,胸中一股浩然之氣頓生。

“好!好!”關羽一手握拳背在身後,一手撫捋長鬚,他俯視著李孟羲,一連兩個好字。

關羽看著李孟羲,他面色凜然,再不敢輕視這娃娃半點。

“可惜左近無酒,不然某非與你痛飲不可。”關羽目視左右,四周空空如也,哪裡能找到酒。

李孟羲笑著說不必。

關於春秋的所知的所有知識,李孟羲已經說完了,他已詞窮,沒辦法再接下去說了。

自家人知道自家的事,李孟羲摸了摸自己的鼻尖,不再言語,神色淡然的繼續烤火。

李孟羲很淡定,關羽卻怎麼也坐不住了。

關羽在篝火旁,來來回回的踱步。他眉頭緊鎖,一邊踱步,還時不時的輕聲嘆氣。

意氣風發的關雲長,何時有過這般英雄氣短的模樣。

關羽踱去了小河邊,臨溪而立,不知在想什麼,肅立了很久,直到李孟羲去找他。

李孟羲未走近,關羽已經聽到了李孟羲的腳步聲。

關羽背在身後的手快速伸到擦拭了兩下,然後方才轉過身來,“奧,”關羽看了李孟羲一眼,大手一揚,“回。”

於是跟著李孟羲從小河邊回到篝火處去了。

曾幾何時,孔丘也曾臨川而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而關羽又在感嘆什麼,李孟羲不知道,但一定不會是在感嘆時光流逝。

世人寡義,孔子縱做《春秋》,又能如何?孔丘之後,亂臣賊子仍如過江之鯽,直讓人感嘆正道滄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古人的心緒太敏感,花落水流都能感慨萬分,李孟羲覺得自己跟古人很有代溝。跟關雲長一樣有代溝。

再回到篝火旁,關羽沉默,李孟羲也沉默不言,只有篝火中新添的木頭被燒的噼啪作響。

許久之後,李孟羲抬頭看了看天空,“半夜了。”他隨口說了一句。

聞言,關羽也抬頭向天空去看,看了片刻,“未及夜半,此時為亥時左右。”關羽看了李孟羲一眼說到。

“咦?”李孟羲驚訝無比,連忙抬頭往天

上又看,這玩意兒怎麼看出來的?

李孟羲又突然想起,古代時辰和現代時辰不一樣,古代一天是十二個時辰。

而且古代又沒有表,計算時間的方式有水鍾,日晷等,普通百姓連日晷可能都沒有,只能根據日升日落判斷時間。

關雲長抬頭看了一眼就能把準確時辰說出來,李孟羲覺得關雲長厲害極了。

李孟羲也學著關羽的樣子,抬頭往天上去看,他找星星,月明星稀,星星不多,他看月亮,依然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只是隱約覺得,關羽判斷時間的方式和月相有關。

前世地理課本上有學到過月相知識,可惜跟其他知識一樣,李孟羲只是淺嘗輒止的瞭解了,到了現在,幾乎忘完了。

若早知有用,不計入必修的地理課當初說什麼也得好好學。

要在古代當一名合格的將領,識天時是基本要求之一。

“關將軍,你如何知道此時是亥時?”李孟羲不恥下問。

李孟羲這話一問出,關羽不由多看了李孟羲兩眼。

今夜和李孟羲談論春秋,幾乎讓關羽幾乎重新整理了對春秋的認知,因此在關羽的潛意識中把李孟羲看成了通古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非凡之才。

即是非凡之才,然後又問是何時辰,頗有些陰陽怪氣。

故此李孟羲問,“你如何知道此時是亥時?”這話問出,讓關羽認為李孟羲是在懷疑,懷疑他關雲長看錯了時辰一樣。

關羽有些不確定的抬頭,細觀天象後,關羽確定自己沒看錯。

再低頭望向李孟羲,見李孟羲眼神誠摯,一副誠心發問的模樣,關羽這才恍然想起,李孟羲不知兵事,既然不知兵事,不懂察看天時,也是理所當然。

“你……當真不識天時?”關羽疑惑的問到。

“不識。”李孟羲很坦然的點了點頭。

關羽手捋長鬚,定定的看著李孟羲看了好一會兒,他心情有些複雜。

李孟羲驚人之語和非常之舉頻出,偏偏在措不及防的時候,他又暴露出了一個低到不能再低的短板。這讓關羽即佩服他又不是很服他的尷尬境地。

關羽有此尷尬,卻

也從另一方面意味著他把李孟羲看成了自己人,如張飛,如劉備。

若是只把李孟羲當部下,李孟羲身具異才,因為有一個才能不凡的部下,關羽會萬分滿意;若是把李孟羲當外人,一個外人只會空談,只會憑著一雙伶牙俐齒騙吃騙喝,關羽斷然不會給他好臉色。

也正因為是看成自家人,才會為李孟羲不通實務感到遺憾。

收拾了心情,關羽開始耐心給李孟羲講解,該如何憑月觀時。

關羽拿著一根柴棍,在地上畫了起來,李孟羲湊到近前去看。

“月像於一月之內,多有分別。”

“每至初一,不管天晴或陰,四下必無月,此謂之【朔】。”

說著,關羽看了近前的李孟羲一眼,見他聽的認真,便繼續講了下去。

“初二至十四,月相西升東落,而十五至月尾,月相東昇西落。”

說話間,關羽已用木棍在地上畫了左右兩道近半圓的弧形,並用木棍在每段弧線上每隔一段,就戳了兩下,在弧線上戳出了幾個等分的點。

“月相西升,一夜之間,月移於東,一夜時辰與月相一一對應。”

關雲長手中的木棍儼然化成了教鞭,沿著弧線一點點的移動,李孟羲的目光也隨著木棍在動。

“夜初月臨,為酉時。”

“而後,月相東移,至這兒。”關羽用木棍在弧線上第二個點上點了一下,“此時,便為戌時。”

“而後,亥時,子時。”關羽拿著木棍一個點一個點一點過去,“至子時,月掛於中天,此時方為夜半。”

李孟羲聽明白了,他點了點頭。

“子時過,丑時,寅時,卯時,至辰時,月隱於東垂,天光即亮。”

講解完了,關羽棄棍於地,看著皺眉思索的李孟羲,他也不打攪,留給李孟羲消化的時間。

用手指來來回回沿著地上的月相圖回味了幾遍,李孟羲緊皺的眉頭漸漸舒展了。

關羽教的和前世學到過的知識,漸漸重合了。

因為早學過,只是忘了。

如今被關羽再教,深埋的記憶再次記起,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