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我在三國教書那些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十八章 我說將軍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六十八章 我說將軍吶

錐陣這邊的人抱樹撞槍陣,算是耍無賴了,方陣的槍兵們說什麼也不肯玩了。

眼看就要不歡而散,李孟羲適時下場,調解矛盾。

李孟羲提議,槍陣不必再死釘原地不動了,可以反衝鋒。

槍兵們有了反制攻城椎(椽子)的手段,就不會被攻城椎一直白嫖了。

而且在實戰中,敵軍的槍陣也是會動的。

能反衝鋒的槍陣,殺傷力又拔高了一大截。

槍陣每厲害一點,破陣方就要捱打。

刀盾兵們被叢集的槍兵衝的潰不成軍,首當其衝抱著椽子的兩個人,他們抱著椽子和槍陣對沖,他們手中的木樁長,佔據著長度優勢,一度頂翻了迎面相沖的槍兵,可木頭椽子太不靈活了,來不及掄著椽子橫掃,兩個鄉勇就被槍兵接近,被一槍桿放倒。

槍兵一起衝鋒的威力很驚人,李孟羲就眼看著氣勢不錯的錐陣,衝鋒勢頭嘎然而止,然後盾兵們如同被割麥子一樣,噼裡啪啦被戳翻一大片。

李孟羲不由眉頭微皺,李孟羲又有點自我懷疑了,他又有些認為槍陣是無敵的了。

槍很容易就形成合擊,就算衝鋒起來隊形不再整齊,三四把槍依然帶著衝鋒的速度同時扎到一個人身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盾兵縱然用盾同時擋住三把槍的攢刺,槍戳來的力道之強也會把盾兵撞的仰面倒地。

槍陣衝鋒起來,好像很強。

能跟槍兵對沖的,好像只有槍兵。

李孟羲又疑惑了,他在懷疑如果錐陣也全是槍兵,會不會破陣效率更高呢?

畢竟盾兵衝過槍陣才能貼過去廝殺,盾兵想跟槍陣一換一的換人頭,很難。

而槍兵如果不怕死,卻能跟槍陣一個換一個。

除去槍兵容易被弓弩吊射,一死一大片的情況,好像槍兵真的是衝陣首選。

李孟羲陷入了兩難的境地,知道的越多,他卻越迷茫了,他此時判斷不出槍兵盾兵衝陣哪個更好。

就算抱著椽子當攻城椎用,當槍陣動起來後,破陣的盾兵們又被碾壓了。

就像一場小規模的軍備競賽,雙方不停角逐之中,戰術水平越來越高,高到李孟羲都沒辦法了的程度。

除了集中弓弩一波射垮槍陣,或者用槍陣對沖,或者槍陣和盾兵混編,等我方槍兵止住對方槍兵的衝擊勢頭之後,盾兵再朝對方撞過去貼身肉搏。除此之外,李孟羲想不到別的更好的方法了。

臨時起意的訓練,到了現在,已經有接近實戰甚至比實戰強度更高的程度了。

黃巾軍會不會結槍陣,會不會地趟刀,會不會用攻城椎破陣,這尚是未知,但黃巾

絕不可能即會槍陣,也會地趟刀,也會用攻城椎破陣,不可能三者全會。

“讓開了讓開了啊!”

咋咋呼呼的聲音由遠及近,李孟羲還聽到了車輪軲轆軲轆的聲音。

李孟羲轉頭望去,他驚訝,嘴巴張了張。

狗膽真的大,他們把裝滿糧食的糧草車推過來了。

板車上,碼摞著大袋的糧食,上一層,下一層,中間又一層,總共三層。

糧食袋子堆的高高的,被粗麻繩一道道系在車架上防止糧食掉下來。

車一定很重,不然不會有兩個人推車把,還有兩個人在兩邊推著。

平時這麼大的糧車是騾子拉的。

這是不知道誰想的攻陣武器。

李孟羲撓了撓頭,看著糧車,他覺得自己智商好像不夠用了。

對啊,可以用戰車破陣,自己怎麼就想不起來了呢,李孟羲懊惱。

碼了三層的糧食加上板車的重量有多少,李孟羲不知道,但一定很重。

栽滿糧食的糧車被五六個人推著,速度被推到一定程度後,動能是很可怕的,槍陣可能擋不住,可能會被一下衝開。

李孟羲覺得,真是長見識了。

難怪有人會說,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三個鄉勇,智慧加一起足以抵得上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李孟羲,並且讓李孟羲產生腦子不夠用的錯覺。

有了大殺器,破陣方的鄉勇們底氣十足,他們圍在糧車左右,擺好了陣勢,趾高氣昂的跟對面槍兵叫陣。

正當刀盾兵拍著盾,讓對面槍兵動作麻溜掉,快點擺好陣再一決雌雄。

突然不知道怎麼了,一陣驚呼聲,前一刻還彼此叫罵著鄉勇們像是受驚的猴子一樣,譁啦一聲全跑了。

糧車被丟在原地沒人管,車把啪的一聲砸在了地上。

李孟羲被糧車擋到了,看到人都朝他這邊跑來,他還奇怪發生什麼事了。

“咋了?”李孟羲抓著個人問。

“關將軍來了……”那鄉勇小聲的跟李孟羲說著。

真有意思,很像下課在班裡打鬧的小朋友們,突然班主任進班後的反應。

李孟羲這會兒突然想起來了,就是為了證明兵法非絕傳普通士兵們也能改進陣法,所以才來促成方陣和錐陣的對練。

李孟羲繞過板車,他看到了背手而立,站在校場之上的關雲長。

關羽臉上看不出喜怒,而在關羽身旁,磚頭手裡提著三條魚,看到了哥哥,磚頭立刻把手裡的魚提起來,“哥,魚!”磚頭笑得開心極了,他提著魚跑過來讓哥哥看。

“呦,在哪弄的

魚嗎?”李孟羲摸了摸弟弟的腦袋,好奇的問。

“是他給我逮的。”磚頭伸手指著關羽說著。

“什麼他?磚頭,你連個人也不會叫嗎?”李孟羲輕輕拍了弟弟腦袋一巴掌,“那是關二叔,得叫二叔,懂不?”

李孟羲教育弟弟要有禮貌,關羽看了李孟羲一眼,默許了磚頭這個叫法。

既然磚頭叫關羽二叔,那李孟羲和弟弟平輩,也得叫二叔。

一想到這兒,關羽很受用。

走到關羽身旁,李孟羲陪關羽一起站著。

關羽目光所及,他看到了什麼?

他看到了校場邊緣的地上不知誰丟的一面山字盾,盾劈裂成兩半了,在這面裂成兩半的盾旁邊,壞掉的盾牌摞了一堆,一旁還有斷成兩截的長槍八九把;圍營寨的木頭椽子被拔出來,隨地橫著;裝糧草的板車被推來,丟在中間。

再看鄉勇們,個個掛彩,身上衣甲破爛,鼻青臉腫的人比比皆是。

關羽轉頭看了李孟羲一眼,本想著讓李孟羲盡力施為,不想他這麼能折騰。

看鄉勇這樣子,說是剛打過一場惡戰,都不為過。

操練而已,看弄壞兵器多少?關羽看著壞掉的盾和折斷的槍都有些心疼了。

關羽還未發問,李孟羲便開口了。

“關將軍之前向士卒問策,一無所得。”

“此時再問,當能有所得。”

李孟羲伸手做請狀,請關羽去查驗鄉勇們的訓練成果。

關羽目光微凝,他看著李孟羲,不由以手撫須,“奧?孟羲在此觀陣許久,有何所得,不妨說說。”

關羽不去問兵卒,卻問李孟羲。

李孟羲知道關羽是自持身份,不肯屈尊下問。

李孟羲笑著搖了搖頭,“我已旁觀數十陣有餘,收穫頗豐。”

“但是,我偏不說。”李孟羲傲嬌的把頭一仰。

“我說兵法非絕傳,士卒也可懂陣。將軍不信。我讓將軍問策於卒,將軍一去,一無所得。

而我一來,士卒個個踴躍。

何也?

為將者,不知其兵。此為大忌。

身位一軍主將,而不知兵有何能。”

“我說將軍吶,你不知兵也。”李孟羲搖頭說道。

關羽為一軍主將,李孟羲說他不知兵,這話批評和諷刺的意味太強了。

就像質疑一個廚師不會做菜,質疑一個乒乓球國手不會打球,太無禮。

關羽當時心裡就升起一團怒火,手中一用力,差點把鬍子拽斷一根。

關羽面前敢出言無禮,只有李孟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