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交換人生俱樂部最新章節列表 > 【0580章】你真的好意思?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80章】你真的好意思?

乾隆終於說的口渴了,喝了一大口熱茶後,認真地問郝俊:“不知秦先生之前的夜明珠賣到多少銀子?”

“每顆七千兩。”

乾隆點點頭,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質優價廉!看來秦先生自知這些夜明珠不是天生地長,所以沒好意思要幾萬兩銀子一顆。”

“你說的是零售價格,我說的可是批次出貨的價格。”

乾隆反應過來,“原來如此,那也算得上是價格公道了。剩下的這些夜明珠,秦先生打算賣給我多少銀子呢?”

乾隆故意把“剩下的”咬得很重,很明顯是為了撿個便宜。

“皇上的話有歧義啊,什麼叫剩下的夜明珠?我是分門別類,特地給你預留的好吧?怎麼,你不打算按照進獻的價格增值回饋我麼?”

乾隆毫不掩飾地說:“秦先生,這裡有一百七十九顆夜明珠,加上之前的七顆,共計一百八十六顆。只按照七千兩計算的話,就已經一百三十萬了!隨便增值回饋一下,就要兩三百萬!目前真的有點捉襟見肘,又不好先白拿了秦先生的,還真是有點為難呢。”

郝俊當然不同意打白條,交換穿越相當於到此一遊,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再來了,拿張白條有什麼用?

郝俊奇怪道:“這是國之祥瑞,你完全可以動用國庫的資金吧?”

“然而,數量太多,不好用這個理由,真若是只有先前的那七個,倒是好說了。而且,前幾年北地多處旱災,下撥了不少賑災銀兩。南地多處洪澇,加固了不少堤防。東海”

郝俊聽的滿頭黑線,趕緊打斷了乾隆的話,“得得得,皇上不就是說銀子不夠用嗎?那你少拿一些就是了。”

乾隆一喜,“少拿一些?可以少拿多少?三十萬兩如何?”

郝俊一撇嘴,“你老人家可真能砍價,少拿一些就只拿一個零頭?你真的好意思?”

乾隆有些尷尬,“依秦先生之意呢?”

郝俊連看都沒看他,“既然皇上不打算多花錢,那就少拿一些夜明珠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乾隆像是護食似的趕緊把所有的夜明珠往自己身邊挪了挪,“秦先生,可千萬別說這種話,既然讓我都瞧見了,你豈有帶走之理?萬事有商量。”

“怎麼商量?皇上說說看,我洗耳恭聽。”

“你這些夜明珠原本也值不了那麼多的銀子,是吧?更何況數量還有這麼多,孰不聞物以稀為貴?即便真是煉丹所得,也沒必要七千兩一顆吧?九轉還魂丹能把剛死的人從閻王爺那裡拉回來,也不過八百兩銀子。”

郝俊笑道:“你忽略了一個事實,七千兩銀子本來就是批次出貨的價格,是一下子買了一百顆的價格!不是零售價!另外,什麼叫真是煉丹所得?莫非你有更合理的解釋?”

乾隆拿起了一個樹脂滴膠遍佈的小飾品晃了晃,狡黠地說道:“你可別告訴我,這也是在煉丹爐裡煉出來的。”

郝俊真是服了這位大清皇上,誰說的穿越者可以吊打一切?誰說的古人都像土包子一樣好忽悠?說這話的絕對沒有穿越過!

但郝俊也不是吃素的,立刻就找到了圓謊的說辭:“難道你看不出來那是煉丹產生的渣子?夜明珠有晶瑩剔透之感,這些小玩意上的顏色卻各不相同,那是因為捨不得丟掉丹渣,卻又不能顯露焦糊的狀態,只能調和顏色進行掩蓋。皇上見多識廣,不至於連這一點都看不出來吧?”

乾隆仔細看了看,覺得郝俊說的好像有道理。

郝俊雖然再次掌握了主動權,但原來設想的一系列遭遇乾隆後的計劃不得不改寫了,並肩而立指點江山的念頭更是徹底破滅了,因為和這麼一位睿智的皇帝朝夕相處,實在是太耗腦細胞了!時刻都得小心翼翼地說話,一不小心就得絞盡腦汁的圓謊!

不過想想也是,乾隆能穩固大清朝這麼多年,見識了無數的爾虞我詐,怎能那麼好忽悠?

郝俊決定一切向錢看,把值錢的東西拿到手就行了,不考慮見官大一級的夢想了。

郝俊便按照原來的思路,直接提出以物易物,乾隆可以用喜歡夠了的藏品,與自己作交換。

乾隆馬上拍板,完全可以!

郝俊緊接著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只要玉器,而且只要和田玉器。

乾隆猶豫起來,他可是愛玉成痴的,其它藏品好說,唯有這玉器值得商榷,更別說還是他最為喜愛的和田玉器!

但郝俊很有信心!

根據他惡補的資料,在乾隆的倡導下,清代宮廷玉器的做工之精、器型之眾、使用之廣、數量之多,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不能媲美的。宮廷裡集中了全國優秀的玉雕設計師和匠師,乾隆也控制了玉源地,宮廷就等於掌握了優質的玉材,碾製出了大批精美絕倫的玉器。

除了宮廷造辦處玉作坊、如意館承擔起為宮廷製作玉器的任務外,還在外地形成了龐大的宮廷玉器製作網路。

明清以來,州蘇一直都是流行時尚的引導者。明末時,州蘇的琢玉工藝已被公認為全國領先,到了清代更是全國首屈一指的琢玉中心。

乾隆很是瞭解州蘇玉匠和玉肆的情況,也對那裡玉匠的製作水平非常有信心,認為州蘇專諸巷中的玉匠是具有相當創作實力的群體。因此,在乾隆發派製作的玉器活中,有時是不帶樣稿的,這樣可以留給工匠較大的創作空間。

可到了乾隆中葉以後,州蘇玉器行業片面追求技巧而忽略藝術品位,常為減少玉料耗損而遷就材質原形。乾隆覺得不堪入目,深感這是玉器的災難。

然而,已經成型的玉器如果重新製作,不但損耗大量玉料,而且來回琢磨容易使玉料出現不可逆的創傷。所以,乾隆思來想去,也只能把那些看不順眼的貢品玉器塞到庫房的角落裡。

之後,忍無可忍的乾隆不再讓州蘇的玉匠們自由發揮了,由內務府下屬養心殿造辦處與內廷如意館合作設計,然後將蠟樣、玉料發過去,嚴格要求玉匠按式琢制,或者明確指示不能琢制新樣……

郝俊打的就是庫房角落裡那些玉器的主意!

乾隆看不順眼的多而瑣碎的纖巧工藝,在現代社會裡反而受眾很廣,郝俊絕對不愁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