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交換人生俱樂部最新章節列表 > 【0581章】史上最大的收藏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581章】史上最大的收藏家

乾隆沒有和郝俊完全確定下,因為他並不確定庫房裡看不順眼的貢品玉器有多少真能捨得割愛。

郝俊那兩百多件現代工藝制作的小玉器一起留給了他,讓他們對當今無法實現的繁雜工藝歎為觀止,連呼巧奪天工。

當然,乾隆識玉無數,也發現了玉質不咋地,感到遺憾之餘,狠狠地吐槽了一個多小時。

郝俊猜測他這麼狠勁吐槽,是他想壓價的手段,就把郗掌櫃的出價報給了他,並明說其中只有十兩是給玉件本身的。

乾隆覺得價格比較公道,畢竟這也算是郝俊的批發價嘛,這樣算下來,這批小玉件總共價值四萬多兩,相比較那些夜明珠而言,算是毛毛雨了……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上午,郝俊照常出去高調尋人,下午就心懷忐忑地期盼著乾隆那頭的訊息,乾隆都已經明示朝野已經返京了,可別把事情拖黃了,自己可是在這裡待不了幾天了!

終於,傍晚來了訊息,明天是黃道吉日,早朝時由紀曉嵐代為進獻祥瑞,然後要進行一系列郝俊可以不參加的程式,午後才能忙活完,郝俊可以在下午進宮,隨著乾隆去“結賬”……

第四天的下午,郝俊終於可以面對乾隆的庫房了,乾隆親自引領著郝俊檢視藏品。

一路走來,郝俊嘖嘖稱奇,果然乾隆的收藏之富空前絕後,稀世珍品舉世無雙!

史書上說單純從收藏的數量來看,乾隆超過了以往的任何一個皇帝,是神州大地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藏家,收藏的興趣廣泛,工程之巨大猶如天方夜譚,僅裝飾著紫禁城的名人字畫就有1萬多幅!真的應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句古話了,這不僅彰顯了乾隆時代國力的強盛,也體現了乾隆皇帝追求宏偉氣象、豔麗繁複的審美情趣。

因為國力強盛,國家便相對穩定,乾隆就有了沉迷於收藏的條件。他像祖父康熙皇帝一樣,一生六次南巡。透過這些巡遊,利用自己的特權蒐羅了不少藝術品。

曾有傳聞,當時江南有個著名的藝術收藏家有一些珍貴字畫,他深知乾隆皇帝酷愛收藏,對私人收藏也志在必得,便請技藝高超的畫家臨摹下自己最珍貴的收藏品。萬一乾隆看上了哪幅畫,就把那幅畫的副本給他,真跡就可以自己留著了。

乾隆皇帝所蒐集的藝術精品,除了父輩和祖輩的遺留,大部分來自於臣僕豪門和外國使臣的進貢。比如在第二次南巡時,江南大佬沈德潛前往接駕,一次就進獻珍貴的名人書畫七件。以貢品之精備受乾隆青睞的總督李侍堯被治罪抄家時,抄出了三座黃金佛、一架珍珠葡萄、三株珊瑚樹,都是準備呈獻給他的貢品。

儘管乾隆帝收藏的藝術品數量驚人,但收藏業內人士大都沒覺得他是個內行的有天分的藝術鑑賞家。比如說他一生都僅僅依靠題款和印章來判斷一幅畫的真偽,不是因為經驗有限,而是因為他骨子裡厭惡以研究的方式對藝術風格做出判斷,甚至是沒有能力做出這樣的判斷。

乾隆還總喜歡在前代的傑作上揮灑自己的意見,經常加蓋“乾隆御賞之寶”、“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等印章,甚至把最大的御璽蓋在上面。

所以就有人把乾隆描述成一個精力過人、不知疲倦、不知滿足的藝術收藏者,一個小氣的、武斷的藝術鑑賞者,一個不停地在書畫上題字、蓋章,決心要在中國的藝術史上留下抹不去的痕跡的人。他的印章幾乎徹底毀了皇家收藏中那些最好的繪畫作品,只有極少數的藝術傑作沒被他攬入紫禁城的高牆之內,才得以保留原貌……

郝俊被乾隆引領著繞到了黃昏時分,卻沒有見到多少和田玉器,這才意識到乾隆依然捨不得把和田玉器折抵給自己,故意先引領著自己看其它藏品,希望自己能動心,放棄拿走和田玉器的想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乾隆被郝俊點破鬼心眼後並不尷尬,告訴了郝俊一部分藏品的市場價值,可以五倍、八倍甚至十倍於郝俊所進獻的夜明珠的價值。

郝俊很乾脆的搖頭拒絕。

這些藏品並不是在郝俊眼裡不值錢,而是郝俊難以出手!

比如那件神面紋玉圭,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真的挺值錢。

然而,乾隆在對這件玉圭喜愛的時候,曾經在玉圭沒有紋飾的地方,命玉工用隸書刻上了他的一段評語:“是玉人稱為‘元黃天府’。按唐肅宗本記載,楚州獻寶玉十三,一曰‘元黃天府’,其制上圓下方,近圓有孔。今是玉上下俱方,兼有兩孔,規制不侔,殆後人附會之說雲。”

此外,玉圭的兩孔之間和最上方還分別被刻了“五福五代堂古希天子寶”等璽文。玉圭的另一面還被用隸書刻上了乾隆的一首五言詩。

把玉毀得這麼不倫不類,郝俊的主時空的藏家早已經耳熟能詳了,這麼大個的玉器是不可能出現一模一樣的,郝俊拿回去做什麼?

再比如說董其昌的行書、唐伯虎的山水,都被乾隆題字、蓋章了,郝俊的主時空早已拍賣、轉手、再拍賣了,藏家們都有印象了,郝俊拿回去做什麼?

來一場收藏界、學術界的真假大會戰?那錢可拿的不順手啊!不是自找麻煩麼?

所以,郝俊想帶走的和田玉器,必須是沒有讓人津津樂道的過多的文化底蘊,最好在史書上提到過卻沒有明確記載的,這樣的東西出手不費勁,錢也來得快。

當然,玉質越上檔次越好,如果有白玉可拿,就堅決不要青白玉。

而且郝俊的時間太緊張了,後天就得離開這裡了,這一天耽誤的!

在郝俊的嚴正抗議下,乾隆只好答應郝俊,明天午後讓他見到那些貢品玉器……

3月9號的早上,郝俊登上了祿鐧的馬車,踏上了歸程。

在他們的車後,祿鐧安排了七輛大馬車,拉著郝俊的此行收穫。

共有二十個裝滿翡翠原石的大木箱子,有三個裝著子岡牌的銅箱子,還有十大箱從乾隆那裡得來的總價值三百萬兩白銀的貢品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