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1106 萌總裁討主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06 萌總裁討主意】

“我是為了皇上的安全考慮。”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有點委屈。

萌總裁微微一笑,“我們有上萬人的一個加強旅在身邊,有什麼好擔心的?我主要想去看看日本人的鐵路,看看這一段,有沒有守衛的必要,還是說拆除算了。鋼鐵運回去,也算是一筆材料不是?”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道:“一個堂堂的大皇帝,都惦記人家那點鐵軌和火車了?”

“一點點?咱們一年才出多少鋼鐵啊?”萌總裁笑道。“還有,我親自去一趟,也能提振士氣嘛。”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笑道:“我反正說不過皇帝。”

萌總裁牽著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的手,“我邀請你一起去啊?”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噗嗤一笑,“好啊。”

萌總裁非常關注鐵路的建設。

鐵路對加強國防惠及工商的巨大作用已被社會廣泛接受。

與此同時,列強在中國周邊國家加緊修造鐵路,力圖向中國境內延伸。

清廷被迫把修築鐵路作為抵制侵略、挽救危機的重要內容,企圖獨立發展鐵路事業。

對此,列強難以容忍。它們乘清廷戰後財政竭蹶之機,紛紛爭當債權人。

在東北地區,成立“中國東省鐵路公司”,取得修築東省鐵路由滿洲里經哈爾濱至海參崴的修築權。

東省鐵路南滿支路的修築權,使之由哈爾濱經長春、瀋陽至大連、旅順,從而控制了貫穿東三省南北的主要幹線,並取得優質良港。

是年夏,兩線同時開工,全線竣工通車,連同附屬支線,總長達556公里。

在山東,山東修築膠濟鐵路特權。該路於次年動工,形成橫貫山東半島由青島至濟南以及張店至博山、淄川至洪山支線,全長440.7公里。

此外,華國還極力擴大鐵路投資範圍,兩次對津浦路進行貸款,使其貸款額達10萬華元。

津浦路全長1009.5公里,完成鋪軌。

在華南和西南,法雷州府屬之廣州灣地方赤坎至安鋪修築鐵路的權利。

由法屬越南經中越邊界老街到達雲南昆明的鐵路修築權和經營權。

其中,越南境內稱越段,修成;中國境內稱滇段,長469.6公里,今年也能夠完成。

此外,華國還透過借款,京漢鐵路及其支線。

地處南北幹線的蘆漢路受到中外廣泛重視。

華國不僅將它作為“富強兼資、勢不可緩”的要政,而且開始籌劃其南部粵漢鐵路的興辦。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準設鐵路總公司,由盛宣懷督辦,並決定鋪設雙軌。

萌總裁既然用了李鴻章,也就不再追究盛宣懷了,盛宣懷原來也沒有犯過什麼大事,在繳納了家產之後,萌總裁和額外恩准,讓盛宣懷保留了一部分房產。

這讓盛宣懷很是感激。

因為從清廷那邊過來的官員,很少有獲得這種優待的。

盛宣懷的名氣雖然不如胡雪巖那麼大。

但是不管是能力,還是實際在歷史中做出的事情,盛宣懷其實都在胡雪巖之上!

清朝有兩大紅頂商人,譽滿天下,胡雪巖被譽為商人之楷模,也成為紅頂商人的代名詞,至今是小說影視劇中的主角。

而盛宣懷作為李鴻章的左膀右臂,在李鴻章晚年的改革維新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他是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以及張裕葡萄酒公司的創辦者之一,中國近代的輪船、礦山、電報、鐵路、紡織等產業的建立和發展,他無不染指。

兩大紅頂商人在時代的交叉,決定了兩個人的激烈交鋒不可避免。

盛宣懷早年在創辦輪船招商局時,就因胡雪巖的暗中作梗而遭到彈劾,丟掉了督辦之職,雙方就此結下樑子。

盛宣懷到湖北勘查鐵礦,開辦荊門礦務總局,又遭到胡雪巖暗中詆譭,中途被調回京城。在創辦電報局的交鋒中,胡雪巖也讓左宗棠利用手中權力設定了重重障礙。

19世紀60年代,建立中國自己的電報線是盛宣懷與胡雪巖的心中共同的信條,而他們的後臺,分別是李鴻章與左宗棠。

在慈禧太后否決辦電報的倡議後,胡雪巖轉而將全部精力投到他的茶葉、絲綢生意上去了。

而盛宣懷辦電報局的準備工作卻一直沒停,他決定先辦再批。

在請示李鴻章後,先架了一條電報線,請朝廷顯要親臨試驗,評議很好。

李鴻章這才正式奏請,並很快得到批准。

於是,盛宣懷被清廷正式委派為電報局總辦,主持電報局工作。在於胡雪巖的第一回合的較量中,盛宣懷佔得先機。

雙方積怨已久添新恨,鬥爭愈發激烈。

胡雪巖派親信混進了盛宣懷辦的電報學堂,弄了幾套密碼出來。接著透過左宗棠上奏朝廷,開始架設長江之線。盛宣懷自然不甘心,與洋商暗中結盟,共同對付胡雪巖。

胡雪巖卻倚靠洋商購買電報線。

誰知由於電線器材質量低劣,工程進行不到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了。

盛宣懷得信後,迅速把胡雪巖架設電線失利的訊息告訴李鴻章,並要李鴻章在朝廷上予以彈劾。

胡雪巖身為左宗棠的戰略籌款人又一次忙得不亦樂乎。而李鴻章和盛宣懷卻趁左宗棠不在兩江,開始向胡雪巖下手。

盛宣懷一邊聯絡各地商人和洋行買辦,透過政治上的脅迫與經濟上的優惠叫他們今年偏偏不買胡雪巖的絲,致使胡雪巖的生絲庫存日多,資金日緊。

這時候,胡雪巖歷年為左宗棠行軍打仗所籌集的八十萬兩之巨的還款正趕上到期,這筆款雖然是清廷借的,經手人卻是胡雪巖,外國銀行只管朝胡雪巖要錢。

盛宣懷對胡雪巖一切情況都瞭如指掌,估計胡雪巖調動的銀子陸續出了自己的銀行,便託人到銀行提款擠兌。這些提款的人都是當時的大戶,少則數千,多則上萬。

胡雪巖這才明白,有人做了他的手腳。

打聽之下,知道是盛宣懷,他不禁暗自嘆了口氣,知道這一回是徹底完了,在憂憤中死去。

所以,還是盛宣懷厲害一點。

萌總裁這個人,比較屬於‘成王敗寇’這一款的,誰贏了,就是誰厲害,只要肯盡心為華國辦事,萌總裁還是可以唯才是舉的。

最關鍵的,還是萌總裁欣賞盛宣懷能辦實業。

187年,盛宣懷建議李鴻章用建造商船來提供建造兵艦的費用,被李採納,李委任盛辦理中國第一家輪船航運企業輪船招商局(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影響最深遠的公司之一),這是盛辦理輪船航運的開始。同年擬定中國第一個集商資商辦的《輪船招商章程》。

187年,輪船招商局正式營業,盛宣懷擔任會辦,從此他開始正式成為清末洋務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

盛宣懷建議李建立電報事業,李採納之,又命盛督辦。

建立中國第一個電報局——天津電報局。

盛宣懷被任命為津滬電報陸線的總辦,從此進入電訊業。

為了阻止外國人在中國沿海建立電報網,李委任盛建立上海至廣東、寧波、福州、廈門等地的電報線。

盛宣懷督理天津海關,他挪用海關錢糧來資濟電報事業,混淆各個部門的經費,因此受到處分,但因多方說情未被降職。

盛宣懷又開始在上海督辦紡織業。

開辦華盛紡織總廠;又以官督商辦及官商合辦名義,控制大純、裕春、裕晉諸多紗廠。

盛宣懷開辦萍鄉煤礦,創辦中國勘礦總公司,將它與漢陽鐵廠、大冶鐵礦合併成立中國第一家鋼鐵煤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

因漢陽鐵廠生產不景氣,虧損嚴重,張之洞奏派盛宣懷接辦漢陽鐵廠(包括大冶鐵礦、江夏馬鞍山煤礦)。盛接辦漢陽鐵廠後,招募商股,將帥官辦企業改為“官督商辦“,並改漢陽鐵廠為總廠,委輪船招商局會辦鄭觀應為總辦,將大冶鐵礦隸屬總廠,接著便著手改造、擴充漢陽鐵廠。

針對漢陽鐵廠缺乏燃料、產品質量低劣等問題,首先派委員帶同外國礦師沿長江上下暨江、皖、楚西各境,搜求鑽試,尋覓佳煤,結果覓得萍鄉煤礦。

遂向德國禮和洋行借德銀400萬馬克作為資本,開辦萍鄉煤礦,解決燃料問題。

隨即奏派郎中李維格出國考察鋼鐵,求取鍊鋼新法,以提高產品質量。

李在考察歐美鋼鐵工業的同時,找到漢廠產品質量低劣的原因。盛於是購置新機爐,全面改造鐵廠。經過改造、擴充的漢陽鐵廠,成為東亞第一雄廠。

但盛在改造、擴充漢陽鐵廠時,為解決資金問題,在日本制鐵所的誘惑下,以大冶鐵礦得道灣礦山及礦局的全部財產作抵押,向日本興業銀行借款00多萬日元,使大冶鐵礦主權喪失。

盛宣懷創辦中國第一個山東內河小火輪公司;成中國第一條鐵路幹線盧漢鐵路。

盛宣懷還在上海外灘開辦了中國通商銀行,這是中國的第一家銀行。此後,與比利時、英國、美國簽訂鐵路借款合同草約。

盛宣懷認為國家欲圖自強,籌設學堂、培育人才是關鍵。他在給朝廷的奏摺中說:“自強首在儲才,儲才必先興學”、“西國人材之盛皆出於學堂”。

盛宣懷透過直隸總督王文韶,稟奏光緒皇帝設立新式學堂。

光緒帝御筆欽準,成立天津北洋西學學堂。後更名為北洋大學,此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官辦大學,也是天津大學的前身。

北洋大學堂建立後,盛宣懷秉承“事事研求”的人生宗旨,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辦學方針,形成了“西學體用”的思想理念。首先,他採用專家辦學模式,奏明皇帝“須遴選深通西學體用之員總理”,聘請美國教育家丁家立具體掌管設在天津的大學堂,並聘請了一批外籍教員。

盛宣懷在上海創辦南洋公學,是為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臺灣交通大學的前身。

在南洋公學首開師範班,是為中國第一所正規高等師範學堂。

在南洋公學首開航政科,後發展為獨立的吳淞商船學院,是為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前身。

盛宣懷還創設了南洋公學附設譯書院、電報學堂等。為適應清政府經濟特科的選拔,他精心開辦了“特班”,專門培養政府官吏,如為發展鐵路事業,開辦了“鐵路班”。

盛宣懷與大學教育的淵源並不只體現在他親自創辦的這些學堂上,1916年4月7日他去世之後,其十餘萬卷的藏書被民國政府一分為三,分別給了聖約翰大學、交大和山西銘賢學校。解放後,這些藏書的分配又被作了重新調整,安徽大學、華東師大、山西農大成為新的受益者。甚至連盛宣懷與朋友來往的六百封信札,也被香港中文大學所收藏。

盛宣懷作為慈善家,他在天津創立廣仁堂,在上海開創萬國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賑濟家之一。

清同治十年(1871年),畿輔大水,盛宣懷的父親盛康捐助衣物糧食,由盛宣懷購買並運到天津散發,這是盛宣懷第一次從事福利事業。河北水災時,盛宣懷與父親盛康一起參與賑災工作,曾到江蘇、上海一帶募捐錢物,收效頗大,因此他才有把握向李鴻章要求增加一萬兩賑款,“回南勸捐,如數歸繳”。

,山西、陝西、河南、河北一帶遭受極其嚴重的旱災,史載餓殍達一千萬人以上,被稱為“丁丑奇荒”。

李鴻章時為直隸總督,正處重災之區,賑災工作十分繁重。他在天津設立了直隸籌賑局處理賑務,盛宣懷以候補道的身份參加該局工作,為了解決河北特大旱災後遺留下來的為數眾多的孤兒寡婦的撫養問題,盛宣懷秉承李鴻章的旨意,在天津設立一座名為“廣仁堂”的慈善機構,其創辦者和董事多為“南省助賑紳士”,如王承基、吳大澄、經元善、鄭觀應、李金鏞等。

萌總裁讓卡特莉娜卡芙公主派人通知李鴻章跟他一道去。

李鴻章笑道:“這次見到那個薛佩爾,我可以好好的跟他談一談了,這個洋鬼子太可恨。”

萌總裁笑眯眯道:“老師還在生氣嗎?洋鬼子們,還不都是這個德行嗎?”

“不生氣,華軍贏了,我還有什麼好氣的呢?我是在高興。”李鴻章捻著鬍鬚,一身的西服,讓萌總裁覺得他不倫不類的,倒也有趣。

“殺光了這群闖進來的美軍,似乎對於改變日本整體局勢的作用並不大,頂多只是壯大了一下西鄉隆盛一方的聲勢罷了,我的目的是要留住西鄉隆盛,並且最大限度的獲取利益。”萌總裁在變相的向李鴻章討主意了。

李鴻章就愛有人向他討主意,更何況這個人是神聖的大華國皇帝陛下呢?

萌總裁放著李鴻章這麼個‘智囊’不用,自然是不會的,在萌總裁心中,李鴻章雖然時常犯糊塗,但是大多數都是因為當時清廷的國力太弱,跟李鴻章個人沒有什麼關係,而且,李鴻章在用人,在外交的很多大方向上,還是不錯的。

即便是原本的歷史中,甲午戰爭的失敗,和最後談判的失誤,也不能把過錯全部都算到李鴻章的頭上去。

因為日本有電報,中國沒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