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甲午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1135 選擇盟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135 選擇盟友】

萌總裁在第一時間知道了日本方面的戰局,沒有想到才幾天功夫,雙方會打的這麼猛,已經激戰三十多次了。

“軒建章發來電報,他不怕打不贏日本人,唯一擔心的是英國人和法國人的艦隊,會從海上給予日本人支援,如果有英國人,法國人,或者他們幫助運輸日本軍隊到佐世保和長崎城登陸的話,我軍會腹背受敵。”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嘆口氣,“沒有強大的海軍,處處受到限制。”

萌總裁點頭道:“是這樣的,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過,我已經讓曾紀澤前往歐洲,一方面聯絡購買軍艦,一方面尋找結盟物件。”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眼睛一亮,“這兩件事情都是大事,本來皇上不願意直接購買軍艦的,現在為什麼一下子要買四艘鐵甲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原本的歷史中,清廷也是這個時候開始籌建北洋艦隊的,萌總裁本來是打算靠著華國自身科技的發展,自己建造軍艦,現在看來,萌總裁還是有點圖樣圖森破了。

科技不是說趕上就趕上去的,尤其是體現在海軍,空軍這些超越陸軍技術很多的兵種方面。

一艘鐵甲艦,代表了這個國家現在最高的科技水平。

到了後世,航天科技就代表了一個國家最高的科技水平,同為國力的象徵。

“買四艘鐵甲艦,主要是因為要保證自保海疆,必須有這個規模的艦隊。”萌總裁無奈道。

現在華國向歐洲購買軍艦的形勢,肯定是輸給當初的清廷的,因為清廷太弱,不會對任何列強造成威脅,而華國就不同了。

這還是其一,另外一方面,華國和英國人,法國人的關係,由於中亞省的問題,還有現在正在和日本人交戰的問題,誰賣軍艦給華國,就等於是在跟英國人,還有法國人做對,在外交上也是大麻煩。

華國以前和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以及幾個在亞洲經商的國家簽訂過南亞合約成員國組織的條約,但是那個組織形勢太不靠譜了,完全是一個商業性的條約,和結盟是兩碼事。

“不好辦,不過,我相信曾紀澤有這個能力,他是皇上的岳父嘛。”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嫣然一笑,完全沒有吃醋的意思,如果不是曾思平排在潔格格後面,是萌總裁第二順位的夫人,現在萌總裁早就娶了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和李泰熙了。

“是不好辦,不是曾紀澤的能力問題,主要還是看德國人的態度。”萌總裁意味深長道,“這個俾斯麥,保守的很。”

19世紀末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復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對,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和英德矛盾。

法德矛盾十分尖銳。

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

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

多年來,俄國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充套件,地處中歐的君合國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

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

現在雖然德國,奧匈帝國,義大利三家還沒有結成“三國同盟”,但是根據華國統計局在歐洲各站的情報網絡反饋回來的資訊來看,是遲早的事情了。

在原本的歷史中,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

所以,萌總裁要看德國人的態度。

而且因為華國和英國,法國兩國,在亞洲有太多的利益衝突,和德國則沒有這種利益衝突,能結盟的,也只有德國,或者奧匈帝國這樣的國家。

在原本的歷史中,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援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

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

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歐洲的這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也是十九世紀末期和二十世紀初,甚至是直接影響一戰和二戰的主旋律。

大英帝國是西方列強裡最囂張的,實力最為強大,世界上第二個“日不落帝國”在19世紀初達到鼎盛,大約有4到5億人口,佔當時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領土約67萬平方千米,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是有史以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和最大的環球殖民帝國(指在世界的各大洲都有殖民領地的環球霸權),大英帝國在當時主宰了世界的科技、文化和經濟貿易,傲視全球長達一個多世紀之久。

法蘭西共和國是西方列強之一,外號“高盧雄雞”,野心極大,曾在拿破崙時期妄想統治全歐洲,此國在拿破崙時期,曾經單挑同為世界頂尖列強的另外10大列強聯手,最後擊敗了大多數,可是卻分別在海軍上敗於大英帝國,在陸軍上(主要是嚴寒)敗於俄羅斯帝國,最後被打敗,這是法蘭西最輝煌的戰績,法蘭西殖民地僅次於英國。

沙俄是來自東歐的霸主,人稱“北極熊”,自俄羅斯帝國成立開始,歐洲任何國際政治問題,沒有俄國的干涉,都無法解決。

俄羅斯帝國外號為“歐洲憲兵”,此外他還是歐洲的救世主,粉碎了法國拿破崙滅列強,獨自稱霸全球的野心,其後期蘇聯,更是所向披靡的超級大國!

雖然被華軍打掉了西伯利亞,國土大面積縮水,也失去了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權,但是沙俄的實力並沒有受到大的影響,仍然是列強前五的地位!

西班牙外號“狂野公牛”,麾下“無敵艦隊”曾聞名天下,世界上第一個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國家,西班牙和葡萄牙是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路線從西班牙橫跨大西洋到美洲,從墨西哥橫跨太平洋,經菲律賓到東亞。

西班牙征服者推翻了阿茲特克、印加和瑪雅文明,並對南北美洲大片領土擁有宣稱。一時之間,憑著其經驗充足的海軍,西班牙帝國稱霸海洋;憑著其可怕、訓練有素的步兵方陣,主宰著歐洲戰場。著名法國歷史學家稱之為“演繹出人類歷史最非凡的史詩”。

葡萄牙是世界上第一個列強,是“列強始祖”,它控制了當時大部分海域,它把自己的版圖擴大到美洲的巴西,並使其一直延伸到西方人所稱的遠東的香料群島,即今天印度尼西亞的摩鹿加群島。跨越的幅度達地球一週的/4。

荷蘭王國曾憑藉著世界上最發達的造船業和航海技術而稱霸於世,被譽為“海上馬車伕”,這個比北京市大不了多少的國家和強大的西班牙打了80年,打成了17世紀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

建國還不到100年,荷蘭的對外貿易額佔到了全球的一半,10000多艘荷蘭的商船橫行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

德意志帝國外號“日耳曼戰車”,日後的二戰發起國,未來讓世界發抖的帝國,對人類文明造成毀滅性的災難。

這場戰爭全球規模的戰爭。

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4萬多億美元付諸流水。

奧匈帝國是世界列強之一,近代歐洲五強之一,實力絕對不可小視,由於擅長音樂,外號“歐洲魔音”,此國家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當年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歐洲赫赫有名的家族,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發起國,一戰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捲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歷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

奧地利帝國最強盛的時期應該是在民族主義方興未艾的時代,當時哈布斯堡家族依靠聯姻統治了大半個歐洲!

意大利王國人稱“藝術家”,歐洲文藝復興發源地,是近代的義大利建立的一個殖民地帝國。而這個殖民帝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擁有義大利外,更支配著地中海和東非的其他屬土諸如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等東非殖民地。這個帝國的勢力在1940年達到頂峰,此國善於外交,喜歡陰招。

比利時王國也能排上目前的世界15列強之一,外號“歐洲紅魔”後興起的殖民帝國!

柏林會議最大受益者,歐洲最早工業化的國家之一,181~1870年比利時的煤炭和冶煉工業迅速發展,19世紀末比利時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參加瓜分非洲。

從1876年起,比利時侵佔剛果領土。

丹麥王國外號“童話王國”,丹麥是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制國家,是北歐的霸主之一,是個驍勇善戰,又充滿童話色彩的強國,丹麥航運業和海外貿易十分發達,商船隊僅次於英國居歐洲第二位,並擁有一支規模可觀的艦隊。16世紀末丹麥成立東印度公司,在西印度群島和幾內亞擁有殖民地。1767年丹麥宣佈同俄國、瑞典組成“武裝中立同盟”。

瑞典王國人稱“北方雄獅”,三十年戰爭期間,瑞典曾一度征服了神聖羅馬帝國約一半的領土。它的國力得以迅速在歐洲提升至領導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歸功於國王古斯塔夫二世及首相亞塞爾奧辛斯達拿的努力。由於成功介入三十年戰爭,以及在俄羅斯及波蘭-立陶宛奪取不少領土,瑞典儼然成為歐洲新教國家的領導者。

美利堅合眾國人稱“山姆大叔”,自建國以來,沒多久,就加入了世界列強行列,逐步開始對外擴張,實力日益見長,由於其地處美洲,與其他幾位列強相距甚遠。

現在全世界,幾乎只有萌總裁一個人會將美國看作是對手,至少美洲之外的列強,不會太在意美國。

除了美國,萌總裁最在意的就是日本。

日本如果不是萌總裁的重生打亂了原本的秩序的話,在甲午戰爭之後,就將成為亞洲第一霸主,外號“東方列強”,世界上唯一一個黃種人列強,明治維新之後使它,成為絕無僅有的亞洲列強,唯一能與西方國家抗衡的亞洲國家,是東方唯一的帝國主義列強。曾經擊敗過凶神俄羅斯帝國,這是近代東方黃種人打敗西方白種人的先例,後來又在二戰中挑戰實力高於自己的美利堅合眾國。

最後一個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19歲的穆罕默德二世繼位不到兩年,親率八萬大軍進攻君士坦丁堡,(見君士坦丁堡戰役)鉅戰5天,終於5月9日攻克,並遷都於此,東羅馬帝國滅亡,經滅亡東羅馬帝國後,定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且以羅馬帝國繼承人自居。故其帝視自己為天下之主,繼承了羅馬帝國及***文明,東西文明在其手中因而得以統合,不過再後來19世紀到0世紀國力不斷衰弱,以至於成為“歐洲病夫”。

目前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還是很強大的,也為中亞的局勢,增加了很多的變數。

因為國力不夠,軍力不夠,萌總裁雖然拿下了朝鮮,西伯利亞和中亞,但是都很不穩,有點拿不住的意思!

這些列強都不是好惹的,包括明治維新已經初見成效的日本,對於剛剛完成統一的華國來說,也絕對不是能夠碾壓的局勢。

“俾斯麥如果有遠見,能多注意歐洲之外的世界的話,我相信,他會勸服德皇,接納我們華國的,至少,我們在亞洲,能夠很好的牽扯英國人和法國人,算是和他們最有共同利益的發展中國家了。”卡特莉娜卡芙公主道。

俾斯麥是保守派,維護專制主義;但他透過立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養老金、健康醫療保險制度、社會保險,在外交上縱橫捭闔,是19世紀下半葉歐洲政治舞臺上的風雲人物。

萌總裁正色道:“可惜你不是德國的首相啊,要是你當德國首相,我就輕鬆了。只要德國或者奧匈帝國肯和我們結盟,就算是不結盟,只要表示願意締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英國人和法國人,就會對我們忌憚的多,不會隨便介入我們同日本人的這場戰爭當中!”

“只是不知道人家能不能跟我們結盟。”卡特莉娜卡芙公主看了看萌總裁,輕聲道:“不管是德國,還是奧匈帝國,現在都是世界上前幾位的列強,離亞洲又這麼遠,會看上我們這樣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國家嗎?”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說華國是剛剛發展起來的國家,其實都客氣了,真實的華國現狀是,還不知道有沒有德國三分之一的科技實力和軍事實力呢,更不用說和英國,法國這種大國相比。

華國的資本主義改造,比老牌列強們,整整晚了二百年!

“是啊,這正是我所擔心的問題,輪不到我們來挑選盟友,我們只能等著別人來挑選我們。”

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嗯了一聲,“那,皇上,您的首選,到底是德國,還是奧匈帝國呢?”

“奧匈帝國!”萌總裁想了想。

“為什麼?不應該是德國人嗎?”卡特莉娜卡芙公主奇道,“德國比奧匈帝國強大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