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九州牧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三章 江湖落影,妙香開到白蓮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三章 江湖落影,妙香開到白蓮

帶月嬋上山入寺,張牧雲嘴上說得輕鬆,其實心裡沒底。雖然先前他滿不在乎地告訴月嬋,說佛家主張眾生平等,和尚不近女色不等於女子進不了和尚廟。但事實上,除去一般的女香客,寺廟內院是禁止女人出入的。

對於這一點,張牧雲以前沒事時也想過,覺得有些想不通。佛門不是號稱眾生平等嗎?為了普渡眾生,不惜廣開方便之門;怎麼這寺廟內院卻和軍營一樣也不許女人進入?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張牧雲只得把原因歸結為是那些和尚修為太淺,見了女人一不留神心中就要破戒,只得眼不見心不煩,全部拒之門外。於是張牧雲對那些佛門子弟便有些鄙夷。

當然,張牧雲不會讓這可笑的規矩壞了自己發財大計。帶著月嬋走到山門,他也不耐煩跟那些阻攔的知客僧人多囉蘇。他直接告訴他們,月嬋是昨天他們方丈指明要見的人。這樣一來,那些知客僧人雖有些懷疑,卻也不再阻攔,放這倆青春男女直往寺後方丈院去了。

牧雲月嬋正踏足的玉池山寶林禪寺,其實並不簡單。座落在玉池山雲臺峰上的寶林寺院,號稱“長沙北往第一寺”;其方丈也被稱為“洞庭南來第一僧”。而當時佛教又十分興盛,善男信女甚眾,便連官府中高官厚祿的信佛者也不在少數。如此積年下來,這雲臺峰上的蘭若寺廟便銀兩充裕,金帛廣足,雖是千年舊剎,卻幾經修繕,規格宏麗,煥然一新。

到了現任住持智光任內,寶林寺更是努力經營;廿年之內,兩次大修,數次小葺,每回動工都是廣募汨羅良工,日役百輩,就地伐木山脊,斤斧之聲震動山谷。到現在,寶林寺中已修無可修,以至於熱衷建設的智光方丈已把主意打到寺中千百尊大大小小的銅鑄羅漢佛像身上,準備廣募功德,將它們逐一塑上金身。

這般苦心經營的玉池山寶林寺,真個是樓閣繁麗,氣派巍峨。寶林寺前,一座雲巖琢成的高大山門俯瞰著下前方的幽谷深林。山門頂上的橫牌,用五色琉璃鑲嵌成佛女飛天散花的圖畫,兩側石柱盤繞著佛門護教天龍,一條條圓睛怒目,雲採鱗爪宛然,龍鬚歷歷可數。山門的左邊是鍾亭,右邊是鼓樓;鍾亭鼓樓與山門之間各有一道木頂石階的迴廊,沿山敷設,貫通全寺,便於信徒僧眾往來。迴廊所經之處囊括了寺中大部分建築,從山門鍾鼓樓起,經放生池、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須彌壇佛殿、聯燈閣錄經殿、毘盧幽閣藏經殿、天慧堂講經殿、祖師方丈院,兩側迴廊齊頭並進,一直到寺後那座七層八角、挑脊飛簷的藥師金剛琉璃塔前,才兩相匯合。

而迴廊通到天王殿之後,廊外兩側又分佈著許多房舍;其中有僧人起居的僧寮,做飯的香積廚,客舍庭院“萬竹林”,沐浴之所“香水海”天沐庭,還有存放法器雜物的庫院衣缽寮,真個是迥廊環繞,僧房毗連,可以說羅州內外除了寶林寺,再無別處有如此壯麗繁軼的樓臺。

在這些氣派宏麗莊嚴的建築之外,寶林寺中又多植花草樹木。殿堂之間,古松蒼翠,繁花香溢,天晴則陽光翠染,雨日便煙雨樓臺;看這般景象,若不是紅塵慾望到不得此處,這分明便是樂土天堂!

再說張牧雲,帶著月嬋沿著迴廊,穿庭過院一路輕車熟路地來到後殿方丈院。從迴廊岔出的鵝卵小路拐過去到了方丈院門口,正要進門,卻被那位正在方丈院門外閒走的小沙彌給攔住。聽小沙彌說,方丈大師正在接待善信施主,請他們在院外稍等片刻。聽了小沙彌的話,牧雲月嬋二人只好在院外尋了一處松蔭立下,等方丈事務結束。

這一等,便是半個多時辰過去。正有些不耐煩,便聽內院房簾一響,一個財主員外打扮的紫裳男人從方丈淨室之中挺胸迭肚地出來,走到院外,兩眼朝天,看也沒看旁邊松蔭下近在咫尺的少年男女一眼,便從迴廊處搖搖擺擺地下山去也。

而這時那智光方丈也從內院出來。莊嚴著寶相,磨磨蹭蹭走到門口,朝迴廊那邊張望一下,眼見著那位剛施捨銀錢的員外已走遠,這才放心地鬆弛了麵皮,換上一副眉花眼笑的高興模樣,樂滋滋地便要轉身往回走。

見得這樣,早就等得不耐煩的張牧雲趕緊把他攔住。

“喂!”

張牧雲有些不滿:

“我說老和尚,別著急走啊!你那些銀子又不長腳,怕它走掉怎地?倒是我聽了你昨晚言語,便帶著妹子來抄經。你看何時開工?”

“啊?”

忽然被張牧雲攔住這麼說了一通,智光老方丈倒吃了一驚。轉臉看看,老方丈才揉了揉眼睛,訝異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來是牧雲小施主。你們啥時來的?幹嘛要躲著,害得老衲沒看見。”

一邊埋怨著,老方丈又轉轉脖子,看見張牧雲身後陰影裡那個低著頭的少女,驚訝怪道:

“牧雲啊,你來抄經,怎麼帶個女檀越在身邊?我這寺裡出來進去都是男僧,女人進來多不方便。依老衲看你還是——”

剛說到這兒,老方丈便被少年截住話頭:

“大師啊!難不成你們寺中整天精研佛法的高僧,還會怕一小女子不成?這女子也不是外人,正是我失散多年的遠房表親。我也是昨晚您走了才知道,原來我這妹子還寫得一手好字,書法竟還在我之上。因此我便把她帶來了,也好加快寺中抄經進度。”

“是嘛?”

智光被少年這一通說,也有點糊塗,便問道:

“你這位失散多年的小女檀越名號是……”

“月嬋。”

“好名字!”

老方丈把“嬋”字當成“禪”,便覺這名頗有佛意,當即便覺得親切了三分。而這時月嬋也斂衽跟他福了一福,禮貌地說了一聲:

“月嬋見過方丈大師。”

行完女子禮,月嬋便也略微抬頭。誰知就在這時,那老禪師見著女孩兒容貌,忽然忍不住“噫”了一聲,心中“咯噔”一下,竟是萬般不安!

“牧雲這小娃,有這般風姿氣度的表親麼?”

到底是修持佛法、精研清淨的高僧,縱使為了寺務不得不常與俗人交涉,那份常年靜修養成的敏睿天機畢竟異於常人。藏於洞庭一隅,誇耀不過百里的深山寺院,何時能降來這樣慧質脫俗的仙子?縱然梳妝雅淡,卻如雪裡幽蘭;縱使幽情如緘,依舊流雅姍姍;用不著和少女多對答,智光便感知此女慧心長結,風神逸朗。

不過,縱然心裡詫異,老住持卻不動聲色,依舊笑嘻嘻說道:

“好,就看在你牧雲小檀越面子上,留她在寺中一起抄經。圓覺!”

“哎!”

叫了一聲,旁邊那個沙彌小和尚趕忙跑過來,等著方丈吩咐。

“圓覺,你現在就帶牧雲他們去萬竹林客舍中安排住下。”

“是!”

吩咐了小沙彌,老方丈又轉向牧雲月嬋二人道:

“等你二人安頓,牧雲你自己帶月嬋姑娘去香積廚中討素齋吃。寺中《延命佛經》抄寫,自今天日央未時開始。到時你們準時去聯燈閣錄經殿中跟我智空師弟報到吧。”

“好!多謝大師!”

見這財神老和尚今日出奇地爽快,張牧雲十分高興,應了一聲便和月嬋跟在那圓覺小和尚的身後,沿著鵝卵石鋪成地甬路往寺中客院萬竹林方向去了。在他們身後,那老方丈望著他們的背影,尤其是看著那嫋嫋冉冉、漸漸遠去的少女,心中竟有些悲哀:

“唉!”

老禪師口打哀聲,痛心疾首:

“阿彌陀佛,您老人家既給弟子降下這般天慧出奇的沙門禪和,為何又轉生出這樣妖嬈女郎隨伴左右?”

能力非凡、向來心想事成的寶林寺老方丈,頭一回感覺到離自己預定的目標越來越遠……

且不提老和尚在那邊傷心,再說張牧雲。和月嬋二人隨著小和尚圓覺來到萬竹林,很快便挑了兩間緊靠的客舍作為憩所。他們也不打算長住,最多不過半月,便沒什麼行李,沒費圓覺什麼神,只用領他們過來跟萬竹林客院的首座僧官打了聲招呼,交待了幾句便回去跟方丈師傅覆命去了。

等在萬竹林雅潔的客舍中放好行囊,眼見著暫時別無他事,這倆少年男女便不約而同地出了房門,到了院中匯合。這時候看看天上,南邊山頭的日輪還沒移到正中,離開飯還早,張牧雲便決定帶著月嬋先到寺中閒走。

寶林寺景色清幽,光客舍鱗次櫛比的萬竹林客院,便已是翠竹萬竿,風景清秀。佛門客院萬竹林裡,無論垣間牆角都遍栽細竹,佔地廣大的庭院中除了道路水池,便是婆娑的竹子。每有山風自院外吹來,萬竹林中竹濤颯颯,碧影扶疏,生硬幹烈的山風經竹林中一番迴旋,再吹到身上時便十分清快寒幽。

穿過萬竹林,走過一輪月亮洞門,不遠便到東邊下山的迴廊。他們上山時是沿著西邊的迴廊,現在從東側的迴廊閒走,看到的風景又有不同。張牧雲和月嬋沿著迴廊中的石階朝前山慢慢而行,這時不像來時急急趕路,可以悠閒地看看廊內的殿閣和廊外的山色。

在寺中遊逛一圈,到中午吃飯時,張牧雲便和月嬋去寺裡香積廚中討得一份素齋,也沒去和尚們吃飯的飯堂,只在附近尋了一處樹下的花蔭,便坐到山石上開始吃素齋。

等到了下午,張牧雲、月嬋二人去了須彌壇後的錄經佛殿聯燈閣中,在方丈師弟智空的安排下,就在佛閣大屋後排的兩個相鄰蒲團上盤腿坐下,和其他寺中抄經僧人一樣,開始在黑漆木案上謄寫起《延命地藏菩薩經》。

辛苦抄錄經書,一直到傍晚酉時才告結束。此後這兩人再去香積廚中討要齋菜用過晚餐,自不必細提。

等吃過了晚飯,回到客院萬竹林中,這兩位今日雞鳴即起之人才終於真正地清靜下來。晚飯後,兩人各自用木盆打了點水略略洗沐了一番,換了乾淨衣服,便約在客舍庭園中閒逛起來。散步之時,那頭頂的天空已變成暗藍的顏色。一輪橘黃色的圓月不知何時已掛在了東天,在他們眼前投下柔柔的光線。

夜色月輝中,他們緩步走過了一條竹徑,便來到一片圓鏡形狀的水池邊。這時清涼的晚風從山外吹來,將池中映著月華的水面揉出許多皺褶,粼粼地閃著無數月光的碎片。清泠泠的山風吹皺了一池清水,也吹得張牧雲身心俱澈;抬頭望了望暗藍的天空流離的夜雲,又瞅了瞅眼前池波中細碎如金的月色,張牧雲忍不住伸了個懶腰,感慨道:

“這樣的日子,真舒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