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九州牧雲錄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卷『一身烽火拜妙華』第十四章 坐懷不語,曾與美人同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八卷『一身烽火拜妙華』第十四章 坐懷不語,曾與美人同住

事後想來,上委羽山拜訪妙華宮的過程,牧雲覺得並沒有當初去時想象的那樣激動和不平凡。到了那個座落於妙華臺上的妙華宮裡,他們幾人才知道妙華宮主晴羽仙子,現在正在淨室中修行。洛靈嵐向一位道號“修竹”的女師叔稟明了此次下山的行蹤,並跟她說明牧雲幾人是她在山下結識的朋友,希望能在山中淹留一段時日。言語之間,洛靈嵐因怕師門不必要的擔心,便把此次下山和那關外侯夏侯勇有關的種種驚心動魄,略過不提;她只大略說了說與牧雲幾人結識的過程,言語間對牧雲的人品和能力大加推崇。

不過,初次見面,牧雲在那修竹眼中不過是個還未長成的少年。即使能為再高,能高到哪兒?尤其聽說此人是洞庭門的弟子,見多識廣的修竹便更是淡淡然。不過,雖然對牧雲幾人毫不在意,但修竹向來對洛靈嵐師侄十分寵愛。既然是她提出收留這幾位朋友一段時間,當然沒有不允之理。當即,雍容莊重的修竹想了想,便對牧雲幾人說道:

“幾位少俠,既是嵐兒貴客,妙華宮沒有不接待之理。只是近日左近州縣又送來新一批進學的舞姬,隨從吏員也甚多,故而宮中赤城峰上容納外客的乘風院已經堪堪住滿,只剩下一間斗室。我看,只容得這位東方師侄居住。至於張少俠你們這三人,思來想去,盡是女弟子的玉女峰上,並無合適的居處。如果你們願意,可去玉女峰東南邊的坐忘峰居住。那坐忘峰上,有不語崖;不語崖前,有本宮產業‘無定草堂’。不過那無定草堂多年未有人居住,恐怕有些不堪,不知幾位意下如何?”

聽得修竹此言,牧雲正要回答,卻不防洛靈嵐有些失望地道:

“師叔,那草堂果然荒僻。便沒有其他住處了麼?”

“嵐兒,真地沒有了。”

修竹神色頗有些歉意。

見她們如此,張牧雲倒是欣然應允:

“多謝恩惠,其實我們本就是鄉俗之人,有什麼艱苦地方住不得?”

於是,就在這草長鶯飛的暮春四月,牧雲帶著義妹幽蘿和亦友亦僕的龍魚之妖碧奴,就在委羽山麓坐忘峰不語崖前的無定草堂中居住。此後他們便在洛靈嵐的引領下,前去那無定草堂。

雲影淡相照,松風幽自吹。自玉女峰而下,繞妙華宮藥圃“香草院”,沿小徑約行二三裡,抵石犀巖,此後轉南而行,復又攀山四五裡,便至坐忘峰上。坐忘峰上多疊石,多松竹,竹樹交映,翠碧滴衣,山色頗為清奇。

此後便遇數畝松林。在松林中擇小徑而行,又上行一二裡,便出得林來,得一石板小徑。這石板路約二百來步長,甚險峻。其盡頭沿陡峻的赭色孤峰直上,沒於白雲之中,據言那處便是不語崖。

行此石路之半,有一松木段鋪成的木徑蜿蜒岔出,平繞著褐石丹巖的不語崖向東南延展。沿此松木小徑行不到片刻功夫,便到了修竹師叔口中的無定草堂。

翻山越嶺,才到落腳之地,牧雲本有些疲憊。但等看到這四間修竹口中簡陋不堪的草堂時,他卻是眼前一亮,倦意頓消!其實無論修竹還是洛靈嵐,都高估了少年之前的生活條件。他那張家小院,雖經近年翻新,那廳堂的氣派景象卻比眼前這四間屋子差得遠。雖曰草堂,大概只是附庸風雅,取其清簡意味;其實實地一看,乃是石木混合的架構。否則若真是茅草屋,在這雲山高崖上早就被風刮跑了。無定草堂的牆壁,皆用石砌,屋樑皆為松木,應是就地取材了。草堂頂上覆蓋的秋茅,也都用草索固定。

這四間的石屋軒敞大氣,最東一間為廚房,其中有石櫥石灶宛然。東邊第二間為廳堂,有石桌石凳,北牆上懸掛著三清祖師的畫像,兩邊各有一塊長石版刻著一副對聯,寫的是:

“茅舍煙痕初過雨,晚山雲勢欲生風”

這句對聯非儒非道,卻是刻畫此間自然氣象,已得道家個中三味。這間廳堂乃是草堂主體,在它門面上方懸著一塊古色斑斕的松木牌,上面用毛筆黑墨書寫著“無定草堂”四字。看其筆勢,沉凝樸拙,疑是出自大家手筆。

草堂西邊的兩間便是臥室,其中雕花木床及妝臺鏡匣水盆等物一應俱全,且並無多少灰塵。據洛靈嵐說,妙華宮中常會派僕婦過來定期打掃,雖然長期無人居住,也不容其中邋遢髒亂。看得如此,牧雲便在心中感嘆:

“果然是女子門派,天性甚愛清潔。這草堂如此整潔,還有人定期灑掃,卻還跟我說簡陋。”

草堂已令人滿意,周圍的風景也出乎牧雲的意料。雖在險峰,但草堂石室背倚著巍峨聳峙的不語崖,附近又多松竹林木,因此橫來的天風並不十分大。高天上的日頭在草堂前灑下燦爛的陽光,照在人身上十分溫暖舒適。居於此間,毫無“高處不勝寒”之感。

草堂前有五六畝方圓的空地,中間是石坪,周圍是泥土,十分敞闊,在此高峰之上,簡直便像一個廣場,十分出奇。除去中間石坪,周圍闊大的泥地此時正是芬芳浪漫的青草花坪。應是花籽常被山風吹來,又得此間溫暖避風的天候,草坪上山花盛開,五色爛漫,正將石坪和草堂包圍在一片花海里。

牧雲大致看去,這片爛漫之極的山花中有蝴蝶蘭,有風信子,有金盞花,還有許多不知名的野花擁擁簇簇,迎風如笑,十分生動。花坪的最外圍,還有花枝如黃錦的迎春和雪蕊紫綬的紫荊花,盛開的花枝如垂髫般俱在巖邊垂下。人立石坪之中,一陣風來,四圍花海便此起彼伏,陣陣的清香隨風催送,沁人心脾,令人身心俱澈。

這只是近處的景色;而草堂位居高崖,坐北朝南,從此地向南邊望去,只見風濤亂滾,雲海蒼茫,白雲在浩大的山巒間翻卷,或縹緲如煙,或飛卷如浪,隨山風的吹拂變幻萬端,雲下遮掩的山色時時離合,正是氣象萬千,十分壯觀!

一路行來,早就心動;此時看得這樣雲飛花舞的雄壯奇景,牧雲一時喜得忍不住一聲長嘯!那個中氣十足的“好”字迸口而出,霎時間山鳴谷應,鳥獸驚奔,亂雲飛動!正是:

山雲飛動山花紅,

亢聲長嘯蕩春風。

俗事回頭君莫看,

不如沉醉此山中!

此後,張牧雲為避風頭,便暫時隱居於委羽山中這不語崖無定草堂中。

此後的日子裡,他與幽蘿逗笑,與碧奴談玄,與白雲問氣候,與花草問四時,正是悠哉遊哉,享盡清平之樂。期間他又審問幽蘿幾回,欲探明其身世,細究其法術源流。誰知稚女懵懂,一問搖頭,只好就此懸疑擱下。而那位美貌魚妖,不知何時悟得一條歪理,眼見水靈仙法通天的少年,每日竟真地表現得像一位俗世小廝(其實就是),她便盡心參悟,最終認定:這是牧雲仙人親身點化,言傳身教地告訴她,欲得飛昇、欲想化龍,須得身體力行,身心合一,發自內心地實踐這紅塵俗世。

於是本就嫵曼婀娜的妖精愈加嬌嬈,妖族的本性袒露無遺。雖不及於亂,但整日裡與少年耳鬢廝磨,不顧忌任何俗世禮法。對自己心目中崇敬之人,碧奴將世俗之心發揮到極致。起居飲食,一力侍奉,鋪床暖被已屬尋常,常常還在牧雲疲憊之時,無比溫存地捶頸捏足,塗涎呵氣,種種婉孌低伏的姿態,毫不顧什麼男女大防!

起初,牧雲常被她這樣的舉動弄得面紅耳赤,心神搖搖,不堪其擾。不過後來細細體察,見美魚妖所有舉動只是真情流露,出自天然,便也肅然端念,見怪不怪了。不過那幽蘿,每見漂亮魚妖過分熱情,始終忿忿,只覺得這女子處處討好自己的哥哥,每次都搶自己風頭,真是十分氣人。

於是山間這樣的日子,雖簡單也生動,雖清淡也不俗。但總體上,此時算是出世。正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紅塵不向門前惹,

綠樹偏宜屋角遮。

青山正補牆頭缺,

更哪堪竹籬茅舍。

入住無定草堂,約過了七八天,那東方振白便攜洛靈嵐前來道別,這兩位情深意長的道侶,又結伴去人間仗劍江湖了。相比他們的不甘寂寞,牧雲此時仍心憂大王莊殺人之事,倒安心呆在山裡,顯得更有道心了。

又過了六七日,就在五月的一天,牧雲忽然想起,這妙華宮名頭甚大,門派中肯定有不少神妙好玩的典籍,自己豈可入寶山而空回?好學之心一起,這天中午,他便離開那兩位正在花坪上侍弄花草兼且鬥嘴的女孩兒,一人獨自往玉女峰上的妙華貯書之地“藏幽閣”而行。

妙華藏書之閣,位於山間一片桃花林中。人間五月,芳菲已盡,深山中的桃花卻正在盛開。宛若雲霞的桃花林中,有殿閣隱現。走到近前,見五層飛簷的高閣掩藏於周圍連綿的粉白牆垣裡,一條山溪流繞牆外,溪上有一座很簡單的青石板橋,橫跨溪水之上,正通向正門。

當牧雲來時,那兩扇黃花梨木的正門一半虛掩,一半洞開,並無什麼人看守。牧雲作客山中半月有餘,常在別處行走,也自熟了,便不以為意,邁步跨上石橋,不須幾步,便走進藏幽閣的院落裡。山房清幽,耳中只聞鳥鳴,眼前只見落花,一時並看不到什麼人跡。

“有人在嗎?”

禮節性地問了一聲,牧雲見無人回答,便舉步穿過落花庭院中間長長的甬道,徑自往那懸著“藏幽閣”匾額的主樓走去。

只是,正當他走到藏幽閣近前,剛要抬腳邁上那幾節石階時,卻忽聽得身後有人驀然嬌聲怒喝:

“何處小賊?敢來藏書重地偷覷!”(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