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營銷號成真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說它是葬火龍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說它是葬火龍

“哈哈哈!吳教授,是纖細盜龍!”

臨時搭蓋在山林中的板房穿出狂笑聲,經過十多天清理和拼接,傅洲研究所終於在普通的鴨嘴龍化石堆中有了新的表現。

纖細盜龍,一種帶有羽毛的小型恐龍,早期其實出土過更為完整的化石,推動了恐龍向鳥類演化的研究程序。

傅洲研究所和吳千山團隊聯合挖到的這塊,化石完完整度不如現有標本,專家學者們圍在一起探討比對資料,才能確定它屬於纖細盜龍。

不可否認,這是個相當稀有的帶羽恐龍型別,帶回研究後沒準會有新的發現。

“哼,那個什麼於閒,估計是從化石獵人那兒買了些便宜的線索,原角龍、將軍龍有什麼好稀奇的。”

“就是。”傅海濤頗有揚眉吐氣的感覺,“他的恐龍作為展覽模型都算爛大街了。”

周圍部分學者心裡有些牴觸,怎麼能說恐龍化石爛大街。

化石是相當稀有的東西,再常見的恐龍類似依然是巨獸時代畫卷殘餘的一鱗半爪,珍貴得很。

礙於傅海濤、吳千山的身份,心有不滿的學者並未提出反對意見,或者說他們已經習慣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傅博士!”

忽然有一人開啟手機,看著螢幕上顯示著訊息驚呼。

“於閒那邊又發布公告了,說是明天現場挖掘化石。”

“什麼?!風景區哪來那麼多化石?”

“走的什麼狗屎運,挖到化石群了嗎?”

傅海濤氣急敗壞開啟手機,切到對應的直播間檢視公告。

聖姑山風景區、石英洞窟。

地點已經在先前劍龍的報道中公開,此時公告發現化學的位置還在那兒,不由讓人猜測裡頭是否掩埋著更多恐龍。

吳千山面色陰冷,“明天看看,如果只是些常見的草食系恐龍,頂多在直播平臺圈點熱度,古生物圈子不會重視他的。”

遠在千里之外,於閒打了個噴嚏。

“哪個漂亮姑娘在思念我...?”

小樓桌上放著資料,關於葬火龍。

直播進展到現在,於閒早就沒有刻意和對方學術撕X的想法了,資料和文桉更多傾向於向普通人講述恐龍魅力,儘可能淺顯易懂、別開生面。

這也是於閒在聖姑山風景區的最後一場直播,再往後就得進寒疆高原了。

直播開始,於閒和水友們打著招呼。

邊上化妝的許緣緣面色憔悴,只想著趕緊挺過去,還是平原適合她生活。

用於直播的裝置也從手機變為專業的攝像機,擁有更寬的畫幅,可將經過一番修整打點的石英洞窟拍進去更多。

肖旭日之所以如此重視恐龍化石,為的就是拯救聖姑山風景區每況日下的客流量,自然不會放過宣傳景點的機會,除了提供攝像機外還追加了兩盞補光燈。

“大家好,今天我們又在洞窟深處發現了化石的痕跡。”

於閒引導著攝像機位朝石英洞窟深處走。

之所以沒有直接把攝像機架在挖化石的對應地點,是為了有這麼一段鏡頭移動,增強代入感和畫面描述力。

當攝像機推進到葬火龍化石所在位置,鏡頭向上抬,彈幕紛紛驚訝於為什麼能挖成這樣。

洞窟頂端的岩石分崩離析,地面滿是掉落的石塊,讓人第一印象覺得這用了炸藥爆破,卻又沒有燒焦的痕跡。

肖旭日和兩位管理者感同身受,讓他們初次見到七零八落洞頂,也以為於閒用了炸藥。

“咳咳,當時挖的時候有點用力過勐,不過沒有傷到化石,大家放心。”

於閒一邊介紹,一邊踩著架好的梯子靠近洞頂,用鏟子向上挖掘。

此時彈幕不斷有品頭論足的文字飄過,意思是於閒的挖掘太不專業,尤其之前大範圍的破壞,稍有不慎就會給化石造成嚴重傷害。

還是應該在發現化石後,請專業團隊進行勘探、挖掘。

話乍聽上去沒啥問題,其實簡直狼子野心。

發現的化石線索彙報給什麼專業團隊,最後由別人具體勘探認定,啥成果都是別人的。

真那樣發展,於閒的地位相當於湊巧發現化石的“路人”,估計最後能得到個錦旗和幾百b補貼。

不管那些找茬的彈幕,於閒開始專心操作。

“於先生,這是什麼恐龍的化石啊?”

本次化石挖掘工作不算難,前後四小時已將為數不多的幾條骨骼剔出。

由於骨骼被侵蝕的很嚴重,有沒有頭骨和其他標識鮮明的部位,很難判斷屬於哪一類恐龍。

“脛骨很長,想必後肢粗壯,說明這只快龍可以快速奔跑。”

於閒對著話筒開始解說,“前肢上長有三指,指上有可以彎曲的指爪,具有抓握功能…結合這些特點應該是偷蛋龍科的成員。”

彈幕上很大一部分已經開始相信於閒說的,偶有質疑的資訊,也不算太明顯。

即便面對傅洲研究所,於閒當前的推論也沒有太大破綻。

分析還在繼續。

“偷蛋龍科的成員體型普遍不大,一兩米非常常見。”於閒拿起一條脛骨,“化石的主人應該是其中較大的成員,比如葬火龍。”

憑少量化石能定位到某個恐龍科,稱得上學術功底紮實。

眼前的化石過於殘破不堪,有類似的風蝕、水蝕痕跡,這麼直接定位到某只特定的恐龍,顯得太過於武斷。

果不其然彈幕多出幾條相當專業的質疑聲,可能來自正在觀看直播的傅洲研究所成員,也可能是其他對於閒有意見的學者。

螢幕上飄過類似治學嚴謹、謹慎求證的字眼,不像尋常路人觀眾;

有彈幕提出偷蛋龍科最大的成員是巨盜龍,體長超過八米,於閒現在挖出來的可能是未成年的巨盜龍;

還有彈幕從下判斷的根源質疑,質疑於閒手中抓的可能不是脛骨,拿錯骨頭導致誤判。

直播間討論氛圍熱烈,既有外行人從興趣角度的問題,又有涉及學術領域的專業質疑,可謂寓教於樂。

不管螢幕飄過再多問題,於閒的內心依然堅定,尋龍圖譜寫明了這個化石來自葬火龍,母庸置疑。

“感謝大家的踴躍討論,我於閒把話放這了,我覺得這是葬火龍,未來將由聖姑山風景區送去博物館做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