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營銷號成真了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六章 好,到我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六章 好,到我了

“行啊,確實應該以推動古生物研究為導向。”

於閒笑眯眯認可著吳千山的說辭。

論化石重磅程度,咱這邊的發現能壓死人。

介紹正式開始,吳千山先是介紹了一副鴨嘴龍的化石,完整的近乎7成,相當難得。

隨後是奇翼龍化石。

雖然奇翼龍該寫的內容被於閒寫得差不多了,但不可否認世界上公開的第三份奇翼龍化石的稀有度。

再往下,重磅炸彈亮出,傅洲研究所和吳千山團隊較為核心的發現:纖細盜龍

類似於奇翼龍的帶羽小恐龍,同樣極為稀少,對鳥類演化的研究起重要作用。

而傅洲研究所此行直接挖出來兩份纖細盜龍化石,似乎是伴侶關係,可想而知研究方向還能延伸往該物種的繁衍。

在於閒進行論文答辯之前,吳千山帶的團隊與博士生研究的課題正是鳥類、近鳥恐龍,本次出行的的線索也與之前的研究一脈相承。

不得不說,傅洲研究所那邊有點東西。

即便是外行人,也知道定位化石、挖化石不易。

傅洲研究所和吳千山團隊兩個月內能清理出這些個化石,並堅定出結論和可行性,當真厲害。

“最後,是我們前兩天的發現,大眼翼龍!”

蛙嘴翼龍科,翼展半米的小型翼龍。

這就厲害了,此前僅有完整度不高的大眼翼龍化石,傅洲研究所挖到的可是相當完整。

講述大眼翼龍的同時,吳千山還投影了一張照片,是大眼翼龍的復原圖。

“曾經大眼翼龍的化石不完整,這是我們按照手中完整化石,請畫師重新繪製的。”

圖片上,青蛙臉、蝙蝠身的翼龍展翅滑翔。

水友們紛紛刷起彈幕和禮物,呼喊著牛X。

而於閒等較為內行的學者能看出,圖片繪製其實不怎麼細膩,很多細節用枝葉遮擋,或者模湖交代了。

並非畫師水平差,而是吳千山要求刻意模湖細節。

這化石是要拿去寫論文的,細節都給人看光了怎麼行。

“好,感謝各位的耐心觀看,希望能從中受益。”

一個半小時的描述,吳千山堪比辦了場擁有40萬觀眾的講座,酣暢淋漓做個漂亮的收尾。

方才負責輔助講解的傅海濤接話,“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援傅洲研究所,多多支援檀香大學的研究。”

這話說的,就像宣告本次直播結束,於閒可以滾蛋,等著傅洲研究所去拿化石了。

事實上吳千山和傅海濤確實是這樣想的。

本次勘探發現之重大,比他們近三年任何一次外出的科考的結果都強。

說是兩個月挖出的化石,其實8月份就已經有先遣隊伍下過功夫了。

吳千山熟悉天儀國混古生物圈的相關資本組織,他們沒有贊助於閒,國外大組織也沒必要贊助這麼個名不見經傳的三流院校畢業生。

因此對方認定看穿於閒身後的靠山強不到哪兒去。

更何況這麼長時間的直播過去,觀眾震撼久了,閾值提高,沒那麼容易被挑起高昂興致。

“呀,終於到我了嗎?”於閒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閃開,我要開始秀了!”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

艹!

封印!

短暫鬧騰的功夫,略顯狼狽的許緣緣帶著攝像師趕到。

她是實在沒想到,時隔一個月,又得來這高寒缺氧的地方。

而且現在比前次更冷。

“於先生...你可真是害苦我了。”

“怎麼說話呢,一切為了科研!”

請《古代趣聞》這麼個三流雜誌社採訪,直播間水友紛紛喝起了倒彩。

吳千山的臉色更是難看。

因為...他被舉報過,抄襲《古代趣聞》上的文章。

雖然最後沒有認定下來,但檀香市教學署給了警告。

此時看到《古代趣聞》記者在直播間,吳千山只覺得於閒在刻意羞辱他。

“哼,花裡花俏的事情搞這麼多,倒是讓我們看看你挖了什麼化石。”

“吳教授別忙,容我一個個介紹。”

於閒拿出一份報告,“這是上次在聖姑山風景區挖的化石之一,我當時斷言是葬火龍,確實如此。”

“哇,你好厲害啊。”傅海濤浮誇地惺惺作態,“怎麼?後續沒挖到新的化石,來炒冷飯?”

明明葬火龍也是於閒本次挖掘行動的成果,被傅海濤形容得像是翻老黃歷。

“不,我只是希望告訴大家,做學問應該細心求證,大膽設想。”

於閒頓了頓,“具體有多大膽呢...就是這樣。”

彭——

一大塊布包放到桌上,壓得支架發出痛苦叫嚷。

水友A:什麼玩意兒?這麼大!

水友B:不會是化石吧?於閒雙手抱個比保險櫃還大的石頭起來?!

水友C:什麼麒麟臂!?

白布揭開,於閒介紹著,“這是蝴蝶龍的一截頸椎。”

單是一截頸椎,寬度將近一米半,可想而知化石的原主人會是何等巨大。

吳千山那邊也沒想到於閒起手能拿出這麼個大家夥。

不管是蝴蝶龍還是其他數十噸的巨型恐龍,化石完整度大多堪憂。

沒辦法,骨骼太多、太大了,隨便一條腿骨缺失些許,或許就無法辨認屬於哪知恐龍。

很多巨龍由於骨骼缺失,復原和體型推測全靠參照親戚。

問題是親戚巨龍大多也缺失了化石,得多次查詢,變得不那麼準確。

於閒挖到的蝴蝶龍化石的任何部位都很重要,都是巨獸拼圖上不可或缺的一塊。

“然後是下一位,伶盜龍。”

馳龍科較為常見的食肉龍,也叫快盜龍。

不至於太過稀罕,於閒出於科普考慮才將之拿出來介紹。

一看是伶盜龍,傅海濤當即想到於閒黔驢技窮了。

肯定只挖到個蝴蝶龍化石算稀有,放前邊鎮場子,隨後啞火。

再看到於閒拿出完整度不高的第三份化石,介紹說“難逃泥潭龍”,傅海濤和吳千山徹底確認了。

於閒沒貨了!

難逃泥潭龍稀有歸稀有,但學術界已有兩份公開的化石,完整度很高,缺失的僅是前肢。

再看於閒展示的化石,應該有一部分難逃泥潭龍的前肢,還有個鳥喙部分。

這有啥可說的。

傅海濤只覺索然無味,在鏡頭前吃起零食。

吳千山的眉頭微微皺起,他發現難逃泥潭龍前肢頂端被白布裹著,意思是於閒現在不想公開那處細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