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山野糙漢小嬌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9章 禍從口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19章 禍從口出

掌櫃看向白錦一眼,眼神裡有些愧疚,卻是將原玉全部給了白雪,哪知白雪得了原玉二話不說,伸手一拂,將玉全部撒在了地上,摔了個稀碎。

“這小地方的玉我還真看不入眼,但是與人爭來的,我是要的,這玉我拿著也不稀罕,就毀了吧。”

隨後叫下人結帳,便這麼的揚長而去。

白錦再次去扶王夫人,只見王夫人跌坐在地上,看著白錦說道:“完了,咱們今天出門沒有看黃曆,這是要遭滅頂之災了。”

白錦還是強行的將韋氏扶了起來,在交椅中坐下。

這邊掌櫃也是出了一身的冷汗,起了身,看著兩人,直嘆息。

“夫人,別怕,要對付咱們也得有正當的理由,豈容她那麼好欺負的。”

白錦生活在城裡的這段時日,看明白不少事情,莊戶的身份不低,而且還受上頭官員看重。

她就不相信,一個靖王府便能支手遮天。

韋氏擺手,顯然心裡極為忌憚。

白錦見韋氏和掌櫃都在擔憂著,便是心思一動,說道:“若想今日之事不被追究,不受人擺佈,我倒是有個法子。”

首飾行的掌櫃立即看向白錦,韋氏也是一臉的疑惑。

白錦便說道:“將這對姐弟的身份傳出去,讓整個陵城的百姓都知道,這樣一來,他們要做什麼,都在眾人的眼皮子底下。”

“靖王府的聲望能給他們帶來權勢,自然也能給他們帶來束縛,我不相信,他們敢明目張膽的報復。”

白錦的提議倒是可行,於是三人達成一致。

這一下首飾也沒有心思買了,從鋪裡出來,白錦便花了銀錢,找來一群乞丐,開始四處傳揚陵城白府姐弟是靖王的子女,弟弟還是王世子。

這個訊息傳出來就不得了,在整個鼎州炸開了鍋。

京城最出名的靖王爺之子女,那可是多麼的尊貴,怎麼跑來陵城行商來了,就這身份,在京城裡吃喝玩樂也不可能花光家底,便是王爺的封地,每年的產出都不少。

那這一對姐弟來陵城做生意是個什麼意思?

隨著訊息的傳開,鬧得沸沸揚揚的神秘商人終於揭曉,陵城的地方富紳反而有些不敢與兩人交往了。

談不上伴君如伴虎的局勢,但是與這些官家公子小姐打交道,那可是隨時能掉腦袋的。

這訊息也傳到了孫府,孫琰發覺陵城大街小巷都在傳,他就頭痛不已,怎麼也沒有想到兩姐弟的身份隱瞞的如此密實,結果還是被人傳了出去。

不,他們二人不說,誰又能想像得到,細問之下,才知是白雪自己說出去的,孫琰便生了氣,將兩姐弟叫到一起,責備了一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倒也奇怪,這對姐弟平素囂張,但在孫琰面前,卻似乎還有些怕他。

白雪也是後悔,如今鬧得滿城風雨,說出了自己的身份,將來要是京城裡來了人,再將他們在陵城做的事傳到父王的耳中,兩人就沒有活路了。

這邊白錦從首飾鋪裡回去後,越想越不對勁,她立去了書房找三福。

這會兒李三福正在識字練字,嘴裡不停的背誦著兵法,見媳婦過來,連忙將書本合上藏於一旁。

白錦在李三福身邊坐下,將今日去首飾行發生的事說了,為了一塊原玉吵起來,還能順帶得知白家兩姐弟的身份,她也是沒有想到。

正好李三福先前問孫琰兩人的身世問題,怎麼也沒有問到手,這會兒卻自動上門來了。

這姐弟二人若是靖王子女,那孫琰說他家媳婦比兩人還要尊貴,莫不是皇室公主了不成?

李三福看向白錦,眼神很複雜。

自己強行佔有了一位公主?想到這兒,李三福感覺脖子痛,隨時可能要掉腦袋了,想他一個小小莊戶,還能有這一日。

“媳婦兒,你仔細想一想,你還記得以前的事兒麼?”

李三福試探的問。

白錦搖頭,她是穿越過來的,又怎麼可能知道前身的事,就算前身是什麼貴重的身份,那也與她無關,她對現在的生活特別的滿意。

“三福,咱們先不糾結這事兒,就是以後陵城怕是會鬧騰起來,好不容易平靜了六年,過了六年的好日子。”

“三福,若想陵城能夠太平,咱們家還能安穩,這兩人的身世就得再鬧大些,我這幾日再往城裡公佈一些訊息,有時候高高在上也是一種負擔,做事被大家都盯著呢。”

說起這事兒,李三福想起那次宴席上的事,便說道:“這位小世子,先前還想在陵城組織幾支商隊,南北走動,與陵城的商戶一起賺錢。”

“如今有了這一層身份,恐怕商隊隨時都能集結了。”

還有這樣的事,堂堂官家公子,為何想到來陵城做生意,又要在陵城集結商隊,這是何用意?

李三福的眼神停留在自家媳婦身上,他還沒有告訴媳婦,他們是奔著她的法術來的,不然堂堂官家公子,京城不住卻留在這小小地方。

但是他一定會努力考上武舉,絕不容許這些人打他媳婦的主意。

接下來在白錦的運作下,陵城裡不僅傳著這對姐弟二人的身世,還說起這姐弟二人做下不少生意,賺了不少銀子,言外之意,這些生意和銀錢的來路與這身世息息相關。

果然如白錦所料想的,白府並沒有對首飾行和王家食鋪動手,而那些不得不與之結交的商戶,也都提了心眼。

轉眼白府姐弟二人的一言一行都在大家的關注之下,做點兒什麼事情,很快就能在街坊中流傳開來,令兩人苦惱不已。

就這樣鬧鬧哄哄的,轉眼到了夏稅之時,白錦手中這麼多的田地,卻是第一個將夏稅繳上,只是鼎州成了全國特產城市,全部以種紅薯和土豆為主。

經過六年的發展,朝廷制定了新的規章,繳的稅賦比其他地方多一成。

即使是這樣,鼎州的百姓仍舊將日子過好了,夏稅也收得齊整,尤其是陵城,從來不欠稅錢,街頭也不曾看到半個乞丐和流浪漢。

便是地痞流氓都少了,在陵城時,只要有雙手,勤快一些,絕不可能餓死,各種作坊都在招募工人。

織布的、做粉條的,還有提供各種小吃零食原料的,而街頭也是各種莊戶擺的攤位,到了夜市時辰,街頭熱鬧的不像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