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六章皇位繼承人制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六章皇位繼承人制度

御史臺的存在讓皇帝很不舒服,但卻沒有就此取消這個部門的想法。

朝廷需要這樣一個監察機構,哪怕是御史臺的人整天不幹正事,壓根分不清什麼事該管什麼事不該管,還會時常找皇帝的麻煩,可大唐就這一個擁有絕對檢察權的機構,少了它之後百官頭上就少了一個緊箍咒,百官會如何不難想象。

秘書系統是李元喆用原來彌補御史臺監察能力不足和職責模糊的缺點的,他有想過直接改造御史臺,明確他們的職責範圍,可他不能這麼做,歸根到底還是一個核心的問題,也是阻擋著所有穿越者的根本問題——缺人,缺合用的人。

人才是一切的基礎,未來城的倖存者只能推動大唐的技術進步,而不能帶來本土人才的急速增長,最多是讓本土打好人才培養的基礎,人才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至少要等到四五年之後了,這還是在有智慧晶石的前提下,讓人的學習效率翻了好幾倍,不然的話李元喆需要多等一二十年的時間了。

至於說其他百官的意見......他們有意見又怎麼樣,都給老子憋著!

等到他們習慣了秘書的存在自然就不會有意見了......

李元喆在大唐有著絕對的權威,他釋出的政令在七道二府可以得到不折不扣的執行。

七道二府現在的行政機構是駐軍,可以直接把皇帝的政令下達到鄉里之中,另外大唐皇家商行的鄉里夥計雖然沒有監督權,但是可以透過皇家商行的訊息渠道直接把地方上的訊息傳到皇帝耳中,可以說李元喆為了掌控地方,避免吏治腐壞做足了準備。

公佈過官員工資和秘書體系,也不等百官表態,李元喆又丟擲了兩顆炸彈。

房玄齡公佈了紅薯的推廣計劃,馮盎獻上了佔城稻的稻種。

糧食,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人們最關心的東西。

當房玄齡說出紅薯可畝產兩千兩百斤的時候,當馮盎說佔城稻可每兩年兩收到三收的時候,大朝會的會場直接炸了。

“天佑大唐,天佑大唐啊!”

“有此紅薯與水稻,天下再無饑饉之憂,大善......大善呀!”

“本官是不是在做夢?同年,你掐我一下......啊!不是做夢,哈哈哈.......”

“嗚嗚嗚......上天眷顧......,某......嗚嗚......”

“有此高產之物,我大唐強盛指日可待!”

“不可能,天下哪有此等好事?”

......

大唐百官有哭的,有笑的,還有癲狂的......當然,還有表示懷疑的,總之,大朝會變成了萬丈紅塵,人的喜怒哀樂交集其中,盡顯人間百態......。

李元喆沒有必要向朝臣和各國的使者證明這兩個訊息的真假,而是用實際行動表示自己的態度。

內侍取出三道旨意當堂宣讀起來。

內侍尖利的嗓音讓太極殿立刻安靜下來。

“大唐皇帝制曰:朕於天帝處得良種若干,其中高產作物紅薯已培育成功,大唐南北之地盡可播種,畝產兩千斤以上,特此告與天下黎民,天帝三年起,紅薯將在全國推廣,首於關中推廣種植,其中官田種植五十萬畝,河南府官田兩萬畝,河北道兩千畝,私田者可與大唐皇家商行訂購紅薯種苗。欽此!”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在說明紅薯的來歷和大致的推廣方案,也是在告訴那些心存疑慮之人......老子都準備大面積推廣了,你們還懷疑個屁!

接著是兩道冊封旨意。

第一道是表揚杜如晦的育種之功,加封杜如晦為韓國公,直接讓杜如晦的爵位達到了頂點,算是肯定了老杜在地頭忙活一年多的辛苦。

第二道是追封冼夫人為“嶺南聖母”,在嶺南立聖母廟以示緬懷,算是從官方正式認可了冼夫人的地位。

李元喆沒有直接封賞馮盎,佔城稻的訊息是他告訴馮盎的,馮盎最多就是跑了一下腿,和杜如晦那種搞出了一整套新作物的方式的功勞沒法比,而且有冼夫人的威名護著,足夠保證馮家三代無憂了。

馮盎也是知足的人,看過近衛軍那種遠超時代的毀滅性武器之後,他就知道皇帝想要武力拿下嶺南根本就是個時間問題,能給馮家一個體面的結局已經是格外開恩了,他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而且皇帝已經在和他商談在廣州建立軍港的事宜了,說明皇帝還是給了馮家一條出路,陸地上有朝廷在,馮家已經沒有了發展空間,但是海外呢?

從小生活在廣州的馮盎可不是長安的那些土包子,海外的財富和廣闊他很早就有想法了,只不過限於馮家大部分的力量都被用來威服山越各族了,分不出力量去大力開發海外。

如今朝廷接手嶺南,他正好可以騰出手來跟在朝廷海軍的屁股後面去海外折騰一番。

杜如晦很是激動,韓國公,那可是一個從一品的爵位,可以說是異姓王之下最高的爵位了,在這個時代封異姓王可能會死,封一品國公則不同,只要他杜家不作死,爵位就可以一直傳承下去。

馮盎替祖母向皇帝表示了感謝,並表示願意將嶺南的所有兵力交給朝廷。

李元喆樂呵呵的接手了嶺南的兵權,投桃報李,他封了馮盎的長子為南洋艦隊瓊州分艦隊副司令,給了馮家參與海外開發的門票。

大朝會到這個時候已經進行了大半,國內的事情只剩下一個牽連甚廣的問題,也是本次朝會最重要的一個議題。

——皇位繼承人的確立。

通俗的講就是皇帝要不要立太子。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李元喆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過要立太子,而是經過多次與群員的溝通,經過與李淵和楊珪媚的商議,他最終確定了一套新的皇位繼承人制度,放棄了立嫡立長的傳統。

楊珪媚說的很對,因為有太多的人想要投機,想要走捷徑,會想盡辦法接近各個繼承人,挑撥繼承人爭奪皇位,

所以這套皇位繼承人制度的關鍵是如何消除那些想要所謂“從龍”的傢伙對繼承人的影響。

李元喆就想了到如何打破這些人的妄想。

他對楊珪媚說過,準備讓孩子們先學習天帝一系的學問,建立起對世界的基本認知,然後讓他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發展方向,對政事感興趣的就重點培養,對政事不感興趣的就培養他們的興趣,到時候自然能選出合適的繼承人。

說的簡單,可做起來就有些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