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登上皇位的我很慌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七章百年之後自見分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七十七章百年之後自見分曉

首先,孩子們畢竟是活生生的人,不可能不和外人接觸,和人接觸就給了居心不良者以機會。

其次,小孩子具有不確定的成長性,哪個適合當皇帝,哪個不適合當皇帝,不到過了中二期根本看不出來,即便是李承業這個小混蛋也說不定哪一天會浪子回頭突然就成了顆好苗子呢!

自古皇家培養繼承人的方式就是養蠱式的,讓幾個繼承人去競爭,最後選出最強的繼位。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嫡長子繼承制是不錯,但它只是一個理想狀態下才能發揮作用的制度,擋不住時不時就出現的意外啊!

比如繼承人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比如繼承人出現意外等等,只要有一個小意外出現,等待繼承人們的就是激烈的競爭甚至是血腥廝殺。

從古至今概莫如是。

李元喆想要改變傳承千年的習慣可不是靠著教育就能解決的。

他能想到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們在未來城之中學習到成年,等他們形成完整的世界觀之後在讓他們到民間或是軍中或是海外去體驗人間冷暖,最後再經過歷練之後回到長安,讓他們自己選擇誰來繼承皇位。

未來城將來會是未來科學技術和知識的彙集之地,也是大唐的教育聖地,孩子們可以在這裡學到後世的知識,認清楚這個世界的本質,建立一套與李元喆相同的認知方式,也能儘可能的在孩子們的成長期避免有心人的誤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至於在外的歷練則是為了讓孩子們加強對世界的認識,不要輕易被人給忽悠了。

在整個培養過程中李元喆完全有能力隱藏孩子們的身份,雖然會增加一定的危險性,但誰能保證不會出現意外呢?

這套培養程式對其他人來說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但對李元喆來說卻是可以做到的,誰讓他是開掛的!

他完全可以設計出一套完整的繼承人培養體系,徹底解決一直以來困擾各個王朝的皇位繼承人選擇問題。

嗯,主要是他可以保證自己活的夠長,有機會在繼承人的事情上試錯,而且還可以保證至少在他之後的三代帝王都不會出問題,甚至付出一些代價之後讓大唐國運延續千年也不是不可能。

他不是對自己有信心,而是對系統有著絕對的信心,他知道在這個世界沒有達到系統期望的狀態前,自己就不會消失。

再退一步講,就算是系統解綁或是他自己出了問題,他也可以提前佈局,改變大唐的體制,儘可能的延續李唐皇室的地位,至少打破大唐原有的終結時間點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思考良久之後,他便趁這次大朝會把皇位繼承人制度公佈了出來。

“朕念天家之親情,天下之安定,今日在這大朝會上宣佈,我大唐自此刻起不再立太子,而是改為繼承人制度。”

李元喆在旨意中宣佈道:“朕今有四子三女,以後可能還會有其他子女,在朕心中,所有子女都是朕的心頭肉,立嫡長乃是祖宗宗法,然對朕之子女有不公之處,朕不忍兒女因為身份問題而遭受不公,今宣告天下:

朕之兒女無論出身,無論男女,均有繼承大寶之資格,最終繼承人由朕指定,其他人不得置喙,更不得再提立長之言!

朕以為天下不是一家之天下,乃是天下人之天下!

我李氏皇族順天應命得萬里江山,朕深感責任之重大,不敢將引領大唐強盛之權柄任意授人,繼承人之事乃是為了避免皇位的血腥交替而設,更是為我大唐之長久安定而設。

朕自知違背先祖宗法是為不肖,然朕為大唐強盛計,願獨受千夫所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世人不解我,百年之後自見分曉!”

轟.......

李元喆的這道旨意一經宣讀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太子乃是國之儲君,是國之根本,不立太子是不是太過了......”

“不立太子就不立太子,怎麼聽陛下的意思是公主也能繼承皇位了?真是千古奇聞!”

“什麼繼承人制度,不就是讓人嚇到了嗎!”

“胡鬧,胡鬧......祖宗之法說廢就廢,這哪裡是為君者該做的......”

“哎,在下看這大唐怕是要出問題咯!”

“嘿嘿,咱大唐又不是現在才出問題的,有咱們這位陛下在,大唐不出問題才是問題,看著吧,用不了幾年就要完蛋大吉了......”

......

大部分人都在心裡反對皇帝的決定,也不看好擅自改變宗法的結果。

皇帝的此番決定可不是僅僅改變了皇位的繼承規則那麼簡單,深想一下,這簡直就是在挑戰儒家一直推崇的嫡長子繼承制。

嫡長子繼承制不僅是關係到皇位的交替,也關係到爵位的繼承,民間之家財產分配等,你皇帝這麼一搞,讓其他人怎麼做,家裡還不都得亂了套?

更不要說公主也能繼承皇位的說法了,在這個男權社會之中提出女皇的說法,所有的男人都會表示:我們沒辦法接受,也沒辦法想象自己頭上是個女皇帝的畫面!

眾人在驚異之中又有些無奈......皇帝是在是太強勢了,他們只敢在下面小聲議論,卻是不敢直接當著皇帝的面提出異議,就連一向敢說話的魏徵也不敢在這件事情上公開發表意見,因為皇帝在旨意裡說得很明白了,誰都不能插手繼承人的事情。

皇帝既然說了其他人不得置喙,更不得再提立長之言,再怎麼頭鐵的人也不敢站出來......

誰敢在這個時候冒頭絕逼會被皇帝按在地上摩擦,丟臉不說,還有可能丟命的!

現在的大唐能夠改變皇帝想法的可能只有太上皇了。

朝臣不約而同的把目光投向了李淵。

李淵像是沒看到群臣的反應似的,直接說道:“朕不管這件事,皇帝才是大唐的當家人,你們就別瞎操心了,選誰繼承皇位本就是皇帝自己的事情,要知道當初選皇帝上位的時候你們也是沒意見的。”

提起當初選李元喆繼位的那些小九九,所有的朝廷大佬全都蔫兒了。

想當初他們是抱著選一個好拿捏的人上位的想法預設了太上皇的選擇,可尼瑪誰知道選上去的是頭猛虎啊!

舊事重提,太上皇,您這是蝦仁豬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