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章 暗潮湧動的東北亞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五章 暗潮湧動的東北亞

華清之間的戰鬥結束沒多久,永明城的林航就接待了一批客人,他們就是赫哲人的一群首領。透過新華夏人兩戰全勝的戰績,外人明白了,強大的滿清其實也是紙老虎的實質。至少,在外東北,滿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可怕。因此,這些赫哲人的野心也終於爆發出來。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心思,不僅是漢人有,他們也有。

只是以前,南方的大清給他們的壓力太大了。相對於地盤人口都讓赫哲人無法想象的滿清,他們就是弱小到了極點的螻蟻。但是,新華夏的出現讓他們認識到,在天高皇帝遠的外東北,也許他們也可以稱王稱霸,不受外人的拘束。

按照他們的想法,既不明著宣佈建國,從而激怒乾隆;同時在華夏人的支援下,發展壯大自己,從而獲得事實上的獨立地位。

但是華夏人能由著他們的心意做事嗎?自然不行。兩面討好處的事情,誰都想做,但是不是那麼經常有的。崖山人希望這些赫哲人能夠獨立,自然是希望引起南方滿清的注意力,為滿清內部產生變故製造誘因。

林航代表新華夏宣佈,只有他們宣佈建國,華夏人才會幫助他們建立城堡,提供軍火,讓他們“真正”自立。當然,是華夏人支援下的自立。

赫哲人想想自己的小身板,雖然有華夏人的支援,依然是左右為難。華夏人給他們提供建議,不要光想著自己,應該團結更多的北方民族,從而能夠有足夠的實力周旋於俄羅斯與大清國之間。

於是,經過大半年的籌備,外東北地區的主要三個少數民族:赫哲族、達翰爾族、鄂倫春族在伯力附近召開大會,商議建國事宜。

為了表示支援,林航代表新華夏表示,只要他們願意建國,新華夏可以幫助他們建立城堡,並提供軍火。作為先期的誠意體現,新華夏願意優先替他們在臨近大清的邊界處修建城堡3座,從而為他們抵抗大清提供最堅固的防禦。

崖山人選擇的三個據點,分別是後世的伯力、海蘭泡以及俄羅斯的斯帕斯克達利尼。其中,海蘭泡就是後來俄羅斯的布拉戈維申斯克,是鄂倫春人的世居之地;而伯力則是達翰爾人世居之地;至於斯帕斯克達利尼,此時也不過是赫哲人的普通一個居民點。

從地圖上看,崖山人絕對沒有好心。這三個地方,伯力、海蘭泡都靠近黑龍江北岸。這兩個地點屬於敏感區域,只要建立,大清必然察覺,接下來的對策用腳趾頭都能想到。而斯帕斯克達利尼則是處於後世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松阿察河的俄羅斯一側。只要這個據點建立,據相當於為永定城提供了護翼,大清一日沒有拔除這個據點,就無法南下進攻永明城。

三族之中,同樣有明眼人。比如赫哲人的族長之一 ,費尤斯一眼就看出了崖山人心內惡毒的打算。

但是,他們能拒絕這個包含糖衣的毒藥嗎?答案是不能。因為,雖然不建堡壘,南方的大清不會直接對他們動武。但是,老毛子可不會放過他們啊。要知道,此時的三族,可是一直遭受老毛子的侵擾啊。雖然沒有晚清時期那麼誇張,但是所損失的人力物力可是不少。而且,將他們的遭遇向滿清報告,也沒什麼作用。在滿清看來,他們也就是編外之民,不值得為他們大動干戈,影響大清盛世的延續,從而得不償失。因此,即使討好大清,也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安全。反之,得罪大清呢,其實也沒那麼可怕。

建立城堡的三個地點雖然緊鄰滿清的所謂龍興之地,一旦建立城堡必然會引起滿清的強烈的反應,但是,後果也並非他們不能承受的。

他們三族集合在一起,現在已經有接近二十萬,人一旦多了,膽子自然就大。正如崖山人所說,當初,滿清的始祖努爾哈赤,僅靠十三套盔甲起家,就奪下了漢人千萬裡的花花江山。他們現在人口也不少了,自然有了不小的底氣。

並且,他們可是參觀了新華夏建立的城寨。不僅堅固利於防禦,而且,裡面的房屋溫暖而舒適,不下於南方鄰居的居處。在外東北,不僅有嚴酷的天氣,更有兇殘的老毛子,無論是利於防守的城堡,還是溫暖的房間,都是這三族所必須的。現在,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因此,三族答應了新華夏人提出在這三個地點建立城寨的要求,也為後面的立國做好準備。

林航大笑,“此三族,終於入吾彀矣。新華夏在遠東的據點,將永遠無恙。”

眾人大笑。

在華夏人得意的時候,朝鮮人的特使也再次抵達永明城。此時,正使是王世孫李祘,副使則是崖山人的“老朋友”,金煥章。

作為禮節,雙方主要人員雖然都見過面,金煥章還是將李祘向崖山人介紹了一番。林航自然是十分客氣的表示幸會幸會什麼的。

作為主使,談話自然是李祘主導。

李祘首先對朝鮮人上次暗中通報滿清的事情向崖山人道歉,崖山人倒是對朝鮮人的如此坦白而感到啞然,“東方民族不是一向講究含蓄為美的嗎?估計還是王世孫比較年輕,心裡藏不住事情吧。”

不過,這樣的人不會讓人討厭,林航更加開心,“王世孫客氣了,我們不會在意朝鮮王國之前做了什麼的,只要朝鮮王國能夠與我們新華夏今後友好相處即可。”

李祘很是感激,“我們朝鮮王國,國小民弱,許多事身不由己,非常感謝閣下的諒解。”

雙方倒也沒有太多客套,王世孫很爽快的提出,願意與新華夏結盟,共同對抗在西面的滿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林航原本很奇怪。不過,聯想到李氏王朝其實受大明恩惠太多,尤其是歷史上的萬曆時期,大明王朝傾盡全力幫助朝鮮對抗倭寇,雖然打跑了倭寇,卻直接拖垮了大明的財政,削弱了大明對地方的控制力,間接促使了滿清的藉機強大,讓大明最終滅亡。朝鮮對此心知肚明,並將對大明的感激藏在了內心深處。甚至歷史上,有幾次好幾位國王打算出兵滿清,為大明復仇。當然,事實上,內心裡應該也有為自己擴大版圖的心思。歷史上也是有實證的。朝鮮一直以明朝紀年,明朝末代皇帝思宗朱由檢的年號一直用到了李氏王朝末年,距離崇禎死亡都近二百年了。因此,朝鮮對大明的感激之情應該也是有很大的真摯成分的。

華夏人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雖然與反清復明有所不同,但是驅除韃虜的本質是一樣。因此,雖然新華夏狠狠的抽了李氏王朝的臉,但是南方強大的滿清也被抽臉了不是?滿清被崖山人打臉都只能幹忍著,無處發洩,更何況弱小的朝鮮既然如此,也沒什麼尷尬的。而且,此時的滿清是大家一致的敵人。相比起當初滿清的幾次出兵朝鮮,殺得血流成河,威逼朝鮮攻打如父如母的大明,這樣的恥辱,這幾次新華夏的入侵造成的傷害無論是心理上,還是實質上,就小的多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關鍵的是,新華夏狠狠的教訓了滿清,讓朝鮮人看到了打敗滿清的希望,也許,依靠新華夏的實力,就再也不用看滿清的臉色行事了,是朝鮮人的共識。

更關鍵的,朝鮮多山,易守難攻,天然就利於防守。而且,在經受了滿清的幾次入侵過後,已經多次對北方的防線進行了加強,期間幾個國王也是勵精圖治了一番,兵力還是有所加強的,其實也不怎麼懼怕滿清,否則也不敢使用崇禎年號。要不然,你以為這麼多年來,朝鮮人衣著明朝服飾,祭拜明朝爸爸,對滿清陽奉陰違,康熙、乾隆等滿清皇帝就不知道嗎?

為此,英祖派遣王世孫李祘,前來與新華夏商討聯盟反清事宜。

新華夏其實也是紙老虎一枚,雖然張牙舞爪的四處顯示自己那並不強壯的肌肉,但是內心其實一直有種不安全感,對於找上門的盟友自然是歡迎之至。為了表達善意,還代表新華夏政府,重新修訂了新華夏與朝鮮的條約,規定新華夏與朝鮮是平等互利的友好鄰邦。為此,新華夏放棄在朝鮮的特權,並願意為對此前在朝鮮造成的損失作出賠償。

對於新華夏假兮兮的表現,朝鮮人心知肚明,大方的表示,不追究賠償。

新華夏投桃報李,放棄在清津及附近的礦山,改為崖山人提供貸款給朝鮮,讓他們擴大鐵礦石的開採力度,然後朝鮮以友情價提供鐵礦石給新華夏,部分以貸款衝抵,剩餘部分以火槍火炮等武器為交換。

這樣,新華夏免去了人力的困擾,能夠輕鬆的直接獲得鐵礦石,而朝鮮也獲得了武器的實利,雙方皆大歡喜。

雙方正式簽訂《華朝密議》,一致對抗滿清。當然,與同外東北的少數民族簽訂的正大光明、訴諸四海的公開協議不同,與朝鮮的密議只有雙方知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