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晚清之開著戰艦去穿越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四章 大明臺灣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四章 大明臺灣府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雖然早就有土著民存在,比如最有名的高山族,接著在17世紀漢族移入前即已在此定居。但是,自明末清初始,伴隨著戰亂,有大量的福建南部和廣東東部人民移民湧入,漢人移民戰艦佔了人口的大多數。尤其是乾隆時期,隨著人口大量增加,沿海的失地農民大量湧入人少地多的臺灣,最終形成以漢族為主體的社會。

漢人移民主要聚居在農業條件良好的西南部平原上,比如較大的嘉南平原、屏東平原都在臺灣西南部。

漢人移民在臺灣西南開墾荒地的過程中,按照全國通行的《戶部則例》規定,上報開墾。"凡報墾者,必開具界址王名,聽官査截。出示曉諭後五個月,如無原主呈報,地方官即取結給照,限年起科。"

所謂"報墾",就是需要辦理的一系列手續,從而得到開晝土地的權力,由地方官審批之後,頒發"墾照"。得到墾照之後,便可開墾土地。由於獲得墾照並不是非常容易的事,對於一般的平民來說,報墾的成功機率並不高。因此,只有富豪、官僚這樣有一定實力的人才能夠得到土地開墾的權為,而處於底層的平民只能受僱於土地的主人,成為佃農。那些取得土地所有權的富豪與官僚稱為"墾首"或"墾戶",而受僱於他們的佃農則碌為"佃戶"或者"佃丁",而這樣的制度,被稱為"墾佃制"。在這樣的制度下,佃戶租種墾首的土地,並定期向墾首繳納租谷。一般來說,租佃的前兩年採取按比例分成的方式,待產量穩定後,改為收定額租。

由於地理位置關係,臺灣地區的租佃關系受到福建和廣東的影響,主要採用"永佃制"。即佃戶由於參加過土地的開墾,因此獲得了對於土地的永佃權,業主不得將土地再轉租他人。並且,佃戶在不欠業主租金的條件下,對於自己耕種的土地,享有繼承、轉讓、抵押和買賣的權利。如果不願意繼續耕種,也可以選擇退租。由於早期的臺灣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對於飽受山海交錯,人多地少的閩粵人民來說,絕對是理想的去處。

但是,土地是有限的,人口卻是不斷膨脹的。臺灣在鄭氏末期大約12萬漢人,由於福建沿海山多地狹,在臺灣被統一後,百姓開始向臺灣大規模移民,此時已經接近百萬的人口。

由於大部分荒地早已經開發,這些新到臺灣的移民已經沒有機會再獲得主地的永佃權了,只能臨時租種土地或者受僱傭,再者就是進入到城鎮中,成為手工業者或是小商販。由於長期處於社會底層,一直受富豪的歧視與官府的欺壓,使得這些人具有發動起義的原動力。林爽文起義中大多數首領與骨幹成員多是如此。新成立的大明臺灣府政權,所能依靠的就是這批人了。

在新華夏的指點下,臺灣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根據法令,臺灣的現有居民,尤其是原本的地主家庭,人均不得超過二十畝土地。凡是超過此土地限額者,由國家贖買,基本上相當於土地的5年收益。

至於原本的永佃家庭,只要不超過人均十畝土地,可以無償擁有這些土地。

剩下的就是貧僱農家庭,基本上是以人均3畝土地的政策授田。根據推算,人均三畝土地,在現有的生產條件下,基本上能夠滿足家庭在繳納賦稅過後的基本上的生活所需。

不過,臺灣西南沿海平原地帶荒地已經基本開墾完畢。即使按照人均3畝的極限土地份額授田,依然有超過15萬的貧僱農無法獲得自己的土地。

對於這些人有三個選擇,一是繼續在遠僱主家幹活以獲得報酬;二是到臺灣其餘地區墾殖,比如如臺北盆地、臺中盆地此時開發度較低,可以到此墾荒,人均授田五畝;第三個選項是到遙遠的新華夏,獲得人均十畝土地。

崖山人從來不是捨己為人之輩。既然有大量人口在眼前,不將他們轉移一部分到新華夏,怎麼甘心。因此,新華夏為臺灣人開出了第三個選項。

按照華夏人天花亂墜的描述,那新華夏簡直是遍地黃金的富饒之地,土地肥沃,四處河流,隨便撿起一塊石頭,就有可能是黃金。而且最妙的是,新華夏不限制土地兼併,只要有錢,就可以獲得任意數量的土地。

經過崖山人的宣傳,令人驚異的是,響應最熱烈的並不是崖山人想要吸引的貧僱農,而是地主階層甚至富裕農戶。因為他們在臺灣損失了大量土地,正在心疼不已。聽聞新華夏不限制土地兼併,自然是十分心熱。

當然,富人都是很謹慎的,他們還是要實地考察一番的。

大明臺灣省透過土改政策,迅速收穫了民心,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大明軍隊的招募工作十分順利,短短半年時間,就招募了一支5000人的陸軍。這支部隊全部裝備遂發火槍,輔以新華夏的訓練方式,戰鬥力迅速提高。

不僅如此,新華夏還將先前遠東的內河艦隊5艘艦船以半價賣給了大明,同時還另外交付了2艘凌海級驅逐艦,以加強海軍實力,能夠自保。

臺灣一直以來盛產蔗糖與稻米,倒也不用擔心償付問題。更何況,臺灣還有少量的煤礦產地,作為新華夏海軍的補給基地,還是可以的。

在臺灣大明政權逐漸穩定的過程中,湧現出一個著名的小人物。

提喜僧人,原名鄭開,是福建農家鄭家的次子,出生於福建漳浦,最初在本村高塘寅錢寺出家,後來才到高溪觀音亭為僧。乾隆二十六年,化名萬雲龍,在福建創立天地會,倡議反清復明,白日誦經禮佛,夜間聚眾賭博,累聚銀錢,預謀起事。他以結拜弟兄的方式,在高溪觀音亭創立秘密組織,並以“人生以天地為本”之義,取名天地會。他甚至還創造了三指訣,大指指天,小指指地,直伸中指按於心口,接煙遞茶都用三指這個暗號,會內之人一見便知是“自己人”,又用五點二十一隱指洪字。他的首批弟子有盧茂、方勸、陳彪、趙明德、陳丕、破臉狗等人。他所開創的秘密組織,在二十多年裡神不知鬼不覺地網羅了眾多的農民、傭工、小差役、小商人、算命人和乞丐,形成地跨閩、浙、粵等省一股巨大的社會潛流。因此可見這個沒什麼文化的人,卻是個人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據查證,歷史上,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福建漳浦盧茂舉事,三十五年(1770年)李少敏、蔡烏強舉事,都是提喜和尚的手筆。

然而,無論是大明還是新華夏對於這樣類似流氓黑社會團體沒什麼好感,因為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才是合格政府的追求

不過即使是大便也能讓花兒更鮮豔,這樣的人也是自有他的用途。

在大明政府新華夏顧問陳沖的建議下,新任的大明首相王秋出面接見了他。

萬雲龍說到底就是一個黑社會,見到官府就有天然的恐懼,屁股只敢半個搭在椅子上。

從這個舉動王秋覺得,他要麼是懦弱慣了的人,要麼就是深藏野心、卻藏而不露的人。明顯的,鄭開是後者。王秋現在對於有野心的人並不反感,因為他們就是一群野心家,自然不反感同類人。更何況鄭開再有野心也不過是個孫猴子而已。

王秋斟酌了一下用辭,才說道:“大師這些天過的還習慣?”

王秋回答:“過的還行……就是,有點閒得慌。”

王秋知道是鄭開在試探大明打算怎麼用他了,說道:“大師既然覺得清閒,現在倒真的有必須大師出馬才能解決的事情。”

鄭開精神大振,“不知大人讓我幹什麼?小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王秋打斷他的忠心告白,“我們希望你潛回大陸,繼續發動群眾,為反攻大陸作準備。”

鄭開立即苦吧了臉,他來到臺灣就是為了有個安穩舒適的生活,可不想再回去隨時掉腦袋了。

王秋心中暗暗搖頭,難怪這傢伙歷史上籍籍無名,雖然有野心卻不肯冒險,外人連他的名字都大多不知,連他的徒孫林爽文都不如。

王秋心中暗自搖頭,卻說道:“大師自然可以以天地會總舵主的身份留在臺灣,但可以派遣您的徒弟或信徒回大陸,平時給臺灣提供資訊,戰時配合部隊展開行動。我們每年也將安排合適的經費給大師,初步打算每年先給1000兩白銀,如果事業有所起色,會逐年增加。”

鄭開抱著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心理,很愉快的答應了王秋的要求,將他的徒弟全部派回大陸,只給了500兩經費,這還是為了安撫各徒弟好為他辦事,否則,一兩都不會給。當然,這一點王秋並不知道,也無需知道。

為了加強對臺灣的控制,在後面的幾年裡,從雲貴與川西等地,還陸續有大量的大明遺民遷入臺灣,形勢大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