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雙鷹旗下最新章節列表 > 109、生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09、生產

熱門推薦:、 、 、 、 、 、 、

德國步兵還在繼續清除一些廢墟裡的蘇軍火力點,儘管大部隊已經撤退,但依然有一些被包圍的蘇軍部隊在繼續頑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卡拉季奇注意到,也許是因為連續作戰或是傷亡巨大的原因,不管是德國人還是奧地利人已經變得有些瘋狂。因為有時在俘虜蘇軍時會受到襲擊,更多的人選擇把敵人完全打死光才會停止攻擊。有時看到從蘇軍士兵高舉著雙手投降,依然還會有人開槍把他們打死。

戰爭變成了屠殺,怎麼也令人感到不是很舒服。

可是,戰爭依然在繼續,血腥的屠殺每天還會上演。

德奧聯軍的進攻在渡過庫班河之後停止了,連續不斷的進攻已經讓他們損失了一半的裝甲力量,現在只剩下了2000多輛坦克,這些損失的坦克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是因為各種機械故障而喪失了戰鬥力,另外大約有1300多輛坦克被敵人摧毀。俄國人的損失更大,已經損失了5000多輛坦克,幾乎所有的kv坦克都因為機動性能太差而被丟棄,而t34卻因其出色的防護和機動只損失了一半左右,另外損失的主要是防禦薄弱的t26坦克,bt-7坦克雖然防護薄弱,但因為其出色的機動能力,反而損失比例要低於t26坦克。

陸地的戰鬥暫。 時平靜下來,雙方的爭奪集中在了天空上,蘇軍集中了6000多架作戰飛機,而德奧也在這一帶集中了近4000架戰機,雙方圍繞著庫班河流域的頓河下游的制空權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空戰。

在東線戰場,面對數量龐大的蘇俄裝甲叢集,暴露出德奧軍隊坦克和裝甲車輛裝備數量不足的問題,在整個庫班戰役期間。雖然蘇軍傷亡和被俘人員達到了45萬人,但德奧意聯軍加上頓河軍的傷亡也達到了15萬人,可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損失也極為慘重。

實際上在1940年,德奧軍方已經注意到了東方戰線上出現的蘇制kv坦克和t34坦克。並開始以此為對手,加快了新式坦克的研製。

也許是工業生產能力一直不如德國強大的緣故,奧匈陸軍在坦克的設計和使用思想上志德國都有很大的不同,從而導致德奧兩國在坦克設計上的截然不同。奧匈坦克在設計中注重機動性,其次是火力,為了提高機動性難免會降低坦克的防護力。而德國坦克的設計思想則和他們的海軍一樣,首重防護,其次才是火力和機動性。

為了應付東線戰場上的“t34危機”,德國人選擇放棄了對結構簡單。效能可靠的馬克四型坦克進行升級的傳統做法,而是另起爐灶,重新設計了試驗了重達56噸的“虎”式重型坦克和結構精密、製造工藝複雜,雖然效能優異但卻不利於大規模生產的馬克五型“豹”式中型坦克。

而奧匈陸軍卻採用了與德國人相反的方式,只是選擇了將技術成熟的pt35型坦克簡單增大的車體,加厚了裝甲並加強了懸掛系統了強度,使之能夠裝備一門最新研製的83毫米坦克炮,並為預裝正在研製中的90毫米坦克炮留下了足夠的炮塔空間。德奧兩國坦克都換裝了最新的發動機。德國人選用的是邁巴赫7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而奧地利人則繼續採用一貫的斯泰爾680馬力柴油發動機。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雖然斯泰爾柴油發動機起動速度和加速性不如邁巴赫汽油發動機,但在透過性和越野效能方面要遠超汽油發動機。

相對而言,重達41噸的奧匈pt-39式坦克在機動性方面還要強於德國重達45噸的豹式坦克,雖然防護能力要稍遜一籌。

奧匈在坦克設計中,易生產性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pt-39式坦克的效能雖然不是很先進。但卻非常簡單可靠。為了易於適應採用大規模流水線方式製造,pt-39坦克車體結構採用了易於使用自動焊接的箱形結構,採用不同厚度的均質裝甲鋼板焊接而成,分成駕駛艙、戰鬥艙和動力艙三個結構部分,結構簡單。非常適合自動焊接生產線的生產。

奧匈坦克炮塔與英式“盟約者”坦克炮塔的外形設計相似,實際上這種斜面裝甲炮塔造成炮塔內部空間窄小,並不利於作戰。但皇帝卻非常偏愛這種外形設計。無奈之下,設計人員只要加大了炮塔的體積,使之能夠足以容納一門90毫米坦克炮和三名炮塔成員。

在坦克炮和高射炮的研製上,德奧裝備的效能一直領先於世界各國,另外,意大利人所裝備的90毫米高射炮效能也相當不錯。德奧坦克炮的一般都是在高射炮的基礎上開發和研製而來,繼承了高射炮初速高、射速快、穿甲能力強的特性,但在總體上設計和研製落後於高射炮的進度。

李海頓對德國最新的五號坦克很有興趣,經過調查發現,豹式坦克經簡化工藝後,其大規模生產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困難,但問題是德國人一直在研製一些亂七八糟的坦克殲擊車,而無法把生產線都調整到全力生產這種效能優良的坦克上來。

在坦克生產方面,奧匈並不落後於德國,德國有亨舍爾、波舍爾、克虜伯和萊茵金屬四大坦克製造公司,而奧匈帝國則有林茨帝國標準製造公司、卡爾森斯柯達坦克工廠、薩爾茨堡史蒂夫特公司和維也納斯泰爾公司四大坦克製造商,兩國坦克製造能力相當,在全部生產線開動的情況下,每月大約都有1600輛底盤的製造能力.

德國存在的問題是由於要製造大量的坦克殲擊車、自行火炮和變形車,所以造成四號、五號和虎式坦克的生產數量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奧匈帝國則只專注生產pt35、pt39兩型坦克和以pt39坦克底盤生產的pb39m105毫米自行火炮,所以每月坦克生產數量能夠達到1100輛坦克和500輛自行火炮,而且隨著各工廠產能的擴大,還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提高產量。

實際上組合機床和自動化流水生產線在30年代已經開始廣泛運用於德奧兩國的汽車、拖拉機和機械制造領域。儘管早在1911年美國的格林裡公司創制了組合機床生產線,用於加工汽車零件,但在金屬加工機床製造領域,德奧兩國還是一直自於世界領先水平,在普及由多臺組合機床和使用流水線的方式組成自動生產線後,實際上開啟的大規模標準化、工業化生產的大門。

在另一個世界,德國的工業生產受到了很大的消弱,但在這個世界,由於取得了一戰的勝利,德奧兩國工業能力相加,卻基本上和美國相當。這也是兩國並不懼怕與美國人開戰的原因之一,在軍事工業方面,美國雖然生產能力不弱,但技術水平卻令人不敢恭維。

至少現在,美國人裝備的坦克和飛機效能還要落後於歐洲,美國人在坦克研製和裝備方面一直落後於德奧,甚至落後於蘇俄和英國,他們也就是在得到了英國“噴火”式飛機的設計基礎上,這才“抄襲”出來了吹破天的p-51“野馬”。在另一個時空,美國除了在重型轟炸機領域和原子彈研製方面領先了世界一步,在其他的軍工領域乏善可陳,但在這個世界,由於沒有大規模的排猶運動,原子之父玻爾、奧本海默、愛因斯坦和費米等人依然是德國皇家科學院和工程院的院士,還是維也納奧匈皇家工程院的名譽院士,而且受德奧與美國敵對關係的影響,很少到美國進行學術交流。

至少李海頓覺得,美國人無法在德奧之前製造出原子彈來。(未完待續……)R1292